神经外科坐位手术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神经外科坐位手术最繁荣的时期[1].但是因发现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导致神经外科坐位手术使用呈减少趋势[2].然而Harrison等[3-5]十分推崇神经外科坐位手术。

其他文献
一、材料与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67例患者在施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应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帽状腱膜连续缝合.年龄17~76岁.平均39岁.其中外伤49例,肿瘤10例,脑出血8例。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我科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共155例,男147例,女8例;年龄41~76岁,平均63.2岁;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CT扫描血肿为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患者表现为颅高压症状、精神症状、偏瘫、意识障碍等。
期刊
整合素(Integrin,INT)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都是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细胞因子,与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及肿瘤血管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对其研究都集中在蛋白水平,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利用RT-PCR方法观察正常脑组织和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组织中INTαν、INTβ3和bFCF的基因表达情况,意在为胶质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分流术)是每一名神经外科医师需要熟练掌握的最基本的手术.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V-P分流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证实或DSA明确诊断的颅内静脉畸形病例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5~66岁,中位年龄41岁.临床表现有头疼、癫痫、行走不稳及颅内出血,其中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为偶然发现.使用SIMENS 16排螺旋CT及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仪,13例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8例患者行增强CT扫描,10例患者行Gd-DTPA
期刊
颅内神经鞘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8%,通常起源于脑神经主干许旺细胞(SCs),非源于脑神经主干者罕见,仅占此类肿瘤的1%[1].脑实质内神经鞘瘤最早报道于1965年[2],发病性别无差异,年龄6个月~84岁[2-3],70%的患者在30岁前出现症状,大多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定位损害体征[4]。
期刊
恶性脑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生物学特性为侵润生长,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全切除,手术后极易复发[1,2],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加其他综合治疗[3].作者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显微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恶性脑胶质瘤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回顾自2003-2007年收治的35例脑积水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19~62岁.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或梗阻性脑积水,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期刊
期刊
当今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最大程度地切除病变,还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功能,甚至追求美容的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