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许多小宝宝而言,最亲密的朋友可能是他们的小枕头、毛绒玩具,或是不离身的安抚奶嘴。可当宝宝渐渐长大后仍对某样贴身物品格外钟爱时,家长们难免会忧心宝宝们的表现根本就是恋物癖。对于这种长不大的习惯,家长们应该静待宝宝自己忘怀,还是出手干预呢?
朵朵6个月时,我为她买了一只毛绒熊玩具,从此这只小熊便成了她的最爱,几乎从不离身,不知不觉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她仍不舍离开这只洗得有些掉毛的小熊,每天去幼儿园一定要随身带着,对于这种分外的偏爱,我没办法不将之视为“恋物癖”。
提到宝宝“恋物”,我们先来看看原因。生活中,让宝宝对某一物品产生依恋的原因有许多,“恋物”的高峰期多在宝宝6个月至3岁左右。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宝宝更易“恋物”?其实与这个阶段宝宝的心理发展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6个月左右的宝宝来说,正处于努力探索世界的阶段,随着与外界的互动增加,妈妈出现时,宝宝会露出欢颜,妈妈离开时,宝宝会哭泣。此时,家长接收宝宝信息的反应会大大影响宝宝日后的行为表现。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清楚,妈妈的离开是暂时性的,他们只认为如果妈妈不在眼前,就再也看不到了。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一旦与妈妈分离,情绪反应会相当激烈。
当宝宝越来越适应周围的环境,与家长的生活步调也变得越发一致时,比如宝宝已经有了良好的睡眠习惯,父母也不再有初为父母时的各种焦虑,育儿生活已比较得心应手时,对宝宝的关照会不知不觉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当宝宝尿布湿了,妈妈准备给宝宝换尿布时电话响了。身为妈妈的你会怎样做?我想,许多妈妈会和我一样,先去接电话,而不再实时安抚宝宝,理由是,此时的宝宝并非新生儿般娇嫩了。对于妈妈这种态度的转变,小宝宝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接纳或理解,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妈妈有求必应。当宝宝无法马上获得关注,会生出“为什么妈妈不先来照看我”的疑惑。
当原来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呵护自己的妈妈态度转变时,宝宝们只得开始学习照顾自己,方法很简单,他们会借由吸吮手指、奶嘴,抓握玩具等方式获得被安抚的效果。渐渐地,这些物品便会成为他们安全感的来源。
小宝宝的恋物行为并非病态表现,即便是成人,也会有特别喜欢某种物品的时候,这种“恋物”更多的是一种陪伴的概念,家长们不妨将之视为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在育儿过程中,我深知陪伴的重要,可却忽视了高品质的陪伴。因为工作繁忙,朵朵玩玩具时为了不让她感觉孤单,我通常会把工作带到她的房间,一边工作一边陪着她,可朵朵并不领情,经常缠着我和她一起玩。怎奈工作太多,我总是随口应和着,却并没有实际行动起来。相信像我一样的家长并不少,宝宝玩耍时,大人们不是忙家务、做白天没完成的工作,就是看手机,从而忽略了宝宝需要的互动。当宝宝的需要可以被家长理解、关注、接纳时,他们才能远离孤单,偏偏许多时候家长们忽略了这一点。
亲子游戏对宝宝来说是重要的生活经验,家长与宝宝玩游戏,宝宝可以从中获得观察、学习等经验,从而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力。不止如此,亲子游戏还有助于宝宝转移对依恋物品的注意力。而在所有游戏中,对于小宝宝来说,躲猫猫、物品不见了等游戏最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玩躲猫猫游戏时,妈妈可以躲在门后面,让宝宝体验什么是短暂的分离。“物品不见了”也是一样,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盒子里,之后用毛巾盖上,再掀开毛巾,让宝宝清楚物品并非真的不见了。这类游戏有助于降低宝宝的分离焦虑。宝宝内心变得强大后,对物品的依恋程度自然会逐渐减少。
想帮宝宝摆脱恋物情结,不取笑、不处罚、不剥夺是重要的操作指标。千万不要对宝宝说一些刺激性的话,比如“胆小鬼”等,宝宝和依赖的物品说再见是需要进间和过程的,他们需要不断的渐进式的练习,大人们应该理解宝宝恋物是正常的发展历程,是宝宝迈向独立的必然阶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家长们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宝宝恋物这件事,才有助于宝宝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部分宝宝在与父母分开时都会有哭闹表现,此时,他们所依恋的物品便如同父母般重要。若家长们强迫宝宝与依恋的物品分开,他们难免会闹情绪,有些宝宝比较容易安抚,有些则会哭闹上几个小时。由此可见,强制分离无助于缓解宝宝的恋物情结。对于“恋物”这件事,家长们需要更科学的引导方式。
吸吮手指
戒除方法 若宝宝并非处于口腔,2~3岁时仍吃手,妈妈可先观察宝宝出现这种行为的时机,例如,宝宝是否紧张、害怕时才会吃手指。若真是如此,可试着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其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觉;当然,还要清楚地告诉宝宝吃手对健康不利,从而慢慢帮宝宝戒除这种坏习惯。
依恋特定玩具
戒除方法 对于偏爱某一物品的宝宝,可用同类物品替代那件专属品。比如今天换小熊,明天告诉宝宝小熊累了,由小象陪他;或是故意延迟满足宝宝的要求,告诉宝宝,一会儿再帮他拿,他喜欢的玩具正要休息等等,借以让宝宝渐渐适应没有依恋物品陪伴在身边的生活。
依恋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对口腔发育不利,宝宝1岁后要渐渐戒除。若宝宝格外偏爱,可积极引导宝宝使用吸管,借此转移注意力;或是理性地和宝宝沟通,告诉他,安抚奶嘴是小宝宝用的,他现在是大宝宝了,再用奶嘴会让牙齿长歪的。
好的分离经验有助于宝宝建立更优质的依附关系,虽然创造这种安全感需要一些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有挫折感,也会出现负面情绪,但这是宝宝必经的成长阶段。家长们应该学习接受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并给予宝宝适度的成长空间,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宝宝更自信地迈向另一个发展阶段。
喜欢毛绒熊的朵朵
朵朵6个月时,我为她买了一只毛绒熊玩具,从此这只小熊便成了她的最爱,几乎从不离身,不知不觉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她仍不舍离开这只洗得有些掉毛的小熊,每天去幼儿园一定要随身带着,对于这种分外的偏爱,我没办法不将之视为“恋物癖”。
宝宝为何会“恋物”?
提到宝宝“恋物”,我们先来看看原因。生活中,让宝宝对某一物品产生依恋的原因有许多,“恋物”的高峰期多在宝宝6个月至3岁左右。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宝宝更易“恋物”?其实与这个阶段宝宝的心理发展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6个月左右的宝宝来说,正处于努力探索世界的阶段,随着与外界的互动增加,妈妈出现时,宝宝会露出欢颜,妈妈离开时,宝宝会哭泣。此时,家长接收宝宝信息的反应会大大影响宝宝日后的行为表现。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清楚,妈妈的离开是暂时性的,他们只认为如果妈妈不在眼前,就再也看不到了。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一旦与妈妈分离,情绪反应会相当激烈。
当宝宝越来越适应周围的环境,与家长的生活步调也变得越发一致时,比如宝宝已经有了良好的睡眠习惯,父母也不再有初为父母时的各种焦虑,育儿生活已比较得心应手时,对宝宝的关照会不知不觉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当宝宝尿布湿了,妈妈准备给宝宝换尿布时电话响了。身为妈妈的你会怎样做?我想,许多妈妈会和我一样,先去接电话,而不再实时安抚宝宝,理由是,此时的宝宝并非新生儿般娇嫩了。对于妈妈这种态度的转变,小宝宝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接纳或理解,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妈妈有求必应。当宝宝无法马上获得关注,会生出“为什么妈妈不先来照看我”的疑惑。
当原来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呵护自己的妈妈态度转变时,宝宝们只得开始学习照顾自己,方法很简单,他们会借由吸吮手指、奶嘴,抓握玩具等方式获得被安抚的效果。渐渐地,这些物品便会成为他们安全感的来源。
宝宝恋物正常吗?
小宝宝的恋物行为并非病态表现,即便是成人,也会有特别喜欢某种物品的时候,这种“恋物”更多的是一种陪伴的概念,家长们不妨将之视为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为宝宝提供高品质陪伴
在育儿过程中,我深知陪伴的重要,可却忽视了高品质的陪伴。因为工作繁忙,朵朵玩玩具时为了不让她感觉孤单,我通常会把工作带到她的房间,一边工作一边陪着她,可朵朵并不领情,经常缠着我和她一起玩。怎奈工作太多,我总是随口应和着,却并没有实际行动起来。相信像我一样的家长并不少,宝宝玩耍时,大人们不是忙家务、做白天没完成的工作,就是看手机,从而忽略了宝宝需要的互动。当宝宝的需要可以被家长理解、关注、接纳时,他们才能远离孤单,偏偏许多时候家长们忽略了这一点。
帮宝宝拓展其他兴趣
亲子游戏对宝宝来说是重要的生活经验,家长与宝宝玩游戏,宝宝可以从中获得观察、学习等经验,从而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力。不止如此,亲子游戏还有助于宝宝转移对依恋物品的注意力。而在所有游戏中,对于小宝宝来说,躲猫猫、物品不见了等游戏最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玩躲猫猫游戏时,妈妈可以躲在门后面,让宝宝体验什么是短暂的分离。“物品不见了”也是一样,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盒子里,之后用毛巾盖上,再掀开毛巾,让宝宝清楚物品并非真的不见了。这类游戏有助于降低宝宝的分离焦虑。宝宝内心变得强大后,对物品的依恋程度自然会逐渐减少。
家长需要正向的态度
想帮宝宝摆脱恋物情结,不取笑、不处罚、不剥夺是重要的操作指标。千万不要对宝宝说一些刺激性的话,比如“胆小鬼”等,宝宝和依赖的物品说再见是需要进间和过程的,他们需要不断的渐进式的练习,大人们应该理解宝宝恋物是正常的发展历程,是宝宝迈向独立的必然阶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家长们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宝宝恋物这件事,才有助于宝宝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态度有助于纠正宝宝恋物习惯
大部分宝宝在与父母分开时都会有哭闹表现,此时,他们所依恋的物品便如同父母般重要。若家长们强迫宝宝与依恋的物品分开,他们难免会闹情绪,有些宝宝比较容易安抚,有些则会哭闹上几个小时。由此可见,强制分离无助于缓解宝宝的恋物情结。对于“恋物”这件事,家长们需要更科学的引导方式。
宝宝恋物聪明应对
吸吮手指
戒除方法 若宝宝并非处于口腔,2~3岁时仍吃手,妈妈可先观察宝宝出现这种行为的时机,例如,宝宝是否紧张、害怕时才会吃手指。若真是如此,可试着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其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觉;当然,还要清楚地告诉宝宝吃手对健康不利,从而慢慢帮宝宝戒除这种坏习惯。
依恋特定玩具
戒除方法 对于偏爱某一物品的宝宝,可用同类物品替代那件专属品。比如今天换小熊,明天告诉宝宝小熊累了,由小象陪他;或是故意延迟满足宝宝的要求,告诉宝宝,一会儿再帮他拿,他喜欢的玩具正要休息等等,借以让宝宝渐渐适应没有依恋物品陪伴在身边的生活。
依恋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对口腔发育不利,宝宝1岁后要渐渐戒除。若宝宝格外偏爱,可积极引导宝宝使用吸管,借此转移注意力;或是理性地和宝宝沟通,告诉他,安抚奶嘴是小宝宝用的,他现在是大宝宝了,再用奶嘴会让牙齿长歪的。
正视分离焦虑
好的分离经验有助于宝宝建立更优质的依附关系,虽然创造这种安全感需要一些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有挫折感,也会出现负面情绪,但这是宝宝必经的成长阶段。家长们应该学习接受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并给予宝宝适度的成长空间,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宝宝更自信地迈向另一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