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为什么会大张旗鼓的做特色小镇?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需要载体,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都属于乡村产业的空间载体。在乡村振兴、郊区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特色小镇有着其独特意义。
1927年,英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8%。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达到70%以上。城市化的過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动力。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历程来看,建设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我国原来的农民靠“地”吃饭。农民是“锁”在土地上的、不会随便流动。1978年开始,“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引导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北上广,出现了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我国的流动人口曾经达到2.8亿,现在是2.4亿左右。同时,城市化率以每年1%到2%的速度慢慢增长,现在已经达到58.52%的水平。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长期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将会减小。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夯实农业基础,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未来,特色小镇也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兴起与规范
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李强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2015年1月,浙江省两会把发展特色小镇作为重点工作。2015年4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3年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5年6月,第一批浙江省级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2016年1月,第二批浙江省级42个特色小镇名单公布。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 2020年培育 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富有的特色小镇,涵盖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多个领域。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27年特色小镇名单,随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重庆、广东等地方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7月,住建部公布全国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名单。这一期间,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017年12月,四部委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若干意见》,明确特色小镇开发要“去房地产化”,同时支持市场化运营商。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确定了特色小镇住宅建设用地的比例,即3平方公里配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这份通知同时要求清理三类特色小镇:住宅用地占比过高的,政府债务率超过100%的,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小镇。
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经过纠偏规范阶段,已有较为全面的评价机制,特色小镇“可上可下”,在持续评选中不合格就会被摘牌。
特色小镇与投资产业
我去年出版《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政策、方案与行动》一书中援引数十个国内外成功运营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范例,比如美国好时巧克力小镇、格林威治小镇、英国剑桥镇、法国格拉斯小镇、上海临港新城、杭州云栖小镇等,观察中国的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和产业现状。
在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外环境变化的特殊背景下,特色小镇是新一轮周期性的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产业变化。对投资人来说,投资特色小镇是一门科学。投资小镇是投入大、回报大,但周期长的长线投资。对老百姓来说,关注特色小镇也是关注未来的财富流向。
特色小镇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乡村地域性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从零到一和从一到十,跟创业一样要市场化。
区域经济最后实际上是落到物业资产增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它的核心是围绕土地物业,拉动人口需求,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我记得朱家角没有人开发的时候,当地的租金是5毛钱一个平方一天,而且租不掉。后来朱家角经过五年、十年的开发以后,当地的租金变成了五块、十块。这就是资产增值。
特色小镇原来是政府管理的事情,现在把特许经营权开放,把机会给到社会资本,鼓励市场力量主导特色小镇的发展。经过测算,一个小镇最少投资50亿,注定需要多家企业一起参与,涉及多方力量,必须注重整合资源。
特色小镇运营
特色小镇是运营出来的。从选址、策划、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是一个体系思维,必须差异化才能有竞争力。我们在策划区域经济的时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功能”;二是“流”。
首先一定要有带头人,区域发展需要创业精神,需要有一个当地的领头人引领地方共建共荣。如果没有操盘手,缺乏策划和顶层设计,哪怕投入再多钱,也运营不起来。
地方吸引外来人口才能带动各项要素的流动,例如美国有一个格林威治小镇。小镇的地理位置是位于华盛顿和费城之间,原先并不是很富裕的地方。但那个地方有山有水,地方风貌好、生态好,适宜城市人居住。当时有种理念叫“以时间换空间”,城里的华尔街基金经理人愿意离开拥挤的城市到环境更好的地方去。同时当地还制定政策,凡是基金经理人入驻,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个地方后来慢慢就变成一个基金小镇。资本是跟着人走的,人到了、钱就来了。
我的书中把特色小镇划分为通勤小镇、产业小镇和产品小镇三类。通勤小镇是吸引在城市里面工作,同时希望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愿意到城市以外的“小镇”去买房的人。我们在昆山地区就能看到类似这种情况。
产业小镇主要承接的是产业的梯度转移,产业专门化及集群化,力求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和规模化效应,向产业链纵深延展。这类产业小镇一般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寻找溢出效益。现在讲的“长三角一体化”就可以看到这种产业转移。
产品小镇是针对一些更为偏远的小镇,既接受不了产业转移,又没有居民可以很方便的过来。这时候可以发展农村特色产品,把小镇的特性彰显出来,通过农娱结合、提供服务让游客过来玩,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特色小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镇的运营不是一件小事,它所需的资金量比较大,周期比较长。这些事情必须要有把握,才能找到价值洼地。
(本文根据《特色小镇》作者孙文华博士在第94期陆家嘴读书上的现场演讲整理)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需要载体,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都属于乡村产业的空间载体。在乡村振兴、郊区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特色小镇有着其独特意义。
1927年,英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8%。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达到70%以上。城市化的過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动力。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历程来看,建设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我国原来的农民靠“地”吃饭。农民是“锁”在土地上的、不会随便流动。1978年开始,“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引导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北上广,出现了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我国的流动人口曾经达到2.8亿,现在是2.4亿左右。同时,城市化率以每年1%到2%的速度慢慢增长,现在已经达到58.52%的水平。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长期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将会减小。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夯实农业基础,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未来,特色小镇也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兴起与规范
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李强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2015年1月,浙江省两会把发展特色小镇作为重点工作。2015年4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3年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5年6月,第一批浙江省级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2016年1月,第二批浙江省级42个特色小镇名单公布。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 2020年培育 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富有的特色小镇,涵盖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多个领域。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27年特色小镇名单,随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重庆、广东等地方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7月,住建部公布全国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名单。这一期间,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017年12月,四部委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若干意见》,明确特色小镇开发要“去房地产化”,同时支持市场化运营商。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确定了特色小镇住宅建设用地的比例,即3平方公里配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这份通知同时要求清理三类特色小镇:住宅用地占比过高的,政府债务率超过100%的,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小镇。
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经过纠偏规范阶段,已有较为全面的评价机制,特色小镇“可上可下”,在持续评选中不合格就会被摘牌。
特色小镇与投资产业
我去年出版《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政策、方案与行动》一书中援引数十个国内外成功运营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范例,比如美国好时巧克力小镇、格林威治小镇、英国剑桥镇、法国格拉斯小镇、上海临港新城、杭州云栖小镇等,观察中国的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和产业现状。
在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外环境变化的特殊背景下,特色小镇是新一轮周期性的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产业变化。对投资人来说,投资特色小镇是一门科学。投资小镇是投入大、回报大,但周期长的长线投资。对老百姓来说,关注特色小镇也是关注未来的财富流向。
特色小镇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乡村地域性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从零到一和从一到十,跟创业一样要市场化。
区域经济最后实际上是落到物业资产增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它的核心是围绕土地物业,拉动人口需求,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我记得朱家角没有人开发的时候,当地的租金是5毛钱一个平方一天,而且租不掉。后来朱家角经过五年、十年的开发以后,当地的租金变成了五块、十块。这就是资产增值。
特色小镇原来是政府管理的事情,现在把特许经营权开放,把机会给到社会资本,鼓励市场力量主导特色小镇的发展。经过测算,一个小镇最少投资50亿,注定需要多家企业一起参与,涉及多方力量,必须注重整合资源。
特色小镇运营
特色小镇是运营出来的。从选址、策划、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是一个体系思维,必须差异化才能有竞争力。我们在策划区域经济的时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功能”;二是“流”。
首先一定要有带头人,区域发展需要创业精神,需要有一个当地的领头人引领地方共建共荣。如果没有操盘手,缺乏策划和顶层设计,哪怕投入再多钱,也运营不起来。
地方吸引外来人口才能带动各项要素的流动,例如美国有一个格林威治小镇。小镇的地理位置是位于华盛顿和费城之间,原先并不是很富裕的地方。但那个地方有山有水,地方风貌好、生态好,适宜城市人居住。当时有种理念叫“以时间换空间”,城里的华尔街基金经理人愿意离开拥挤的城市到环境更好的地方去。同时当地还制定政策,凡是基金经理人入驻,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个地方后来慢慢就变成一个基金小镇。资本是跟着人走的,人到了、钱就来了。
我的书中把特色小镇划分为通勤小镇、产业小镇和产品小镇三类。通勤小镇是吸引在城市里面工作,同时希望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愿意到城市以外的“小镇”去买房的人。我们在昆山地区就能看到类似这种情况。
产业小镇主要承接的是产业的梯度转移,产业专门化及集群化,力求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和规模化效应,向产业链纵深延展。这类产业小镇一般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寻找溢出效益。现在讲的“长三角一体化”就可以看到这种产业转移。
产品小镇是针对一些更为偏远的小镇,既接受不了产业转移,又没有居民可以很方便的过来。这时候可以发展农村特色产品,把小镇的特性彰显出来,通过农娱结合、提供服务让游客过来玩,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特色小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镇的运营不是一件小事,它所需的资金量比较大,周期比较长。这些事情必须要有把握,才能找到价值洼地。
(本文根据《特色小镇》作者孙文华博士在第94期陆家嘴读书上的现场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