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话题”的建构策略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e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话题”是指阅读教学中,教者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领悟文本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对话主题,也是课堂上通过阅读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阅读话题的质量直接制约或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立足实践,试着从操作层面对“阅读话题”的建构策略做些探究。
  
  一、 实践性策略
  
  例举:《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片段
  师: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与原著的第六自然段不一样——“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奢,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挥霍出来了!”请发表你们的看法。
  (生有的认为原著好,有的认为改编的好。)
  (改编派(甲方)与原著派(乙方)陈述各自的观点。)
  甲方:文章不是写给儿童看的吗?“华奢”我不懂。
  乙方:不懂,正需要学习。我认为“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奢”排在一起,一气呵成,情感贯通。
  甲方:“挥霍”是贬义,不如“发挥”用得好。
  乙方:“发挥”,是有所限制的,显得有些温柔;“挥霍”是无所顾忌的,显得很洒脱。所以用“挥霍”更显得春光饱满,饱满到可以大把大把地抛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样的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堂上阅读话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意识,使得话题的展开过程成为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则案例中,教者从文本出发,以比较为基本方法,构建了现场感较强的阅读话题,品词析句,在以辩论为主要形式的语文实践中领会冰心老人语言运用的精当、准确,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情感性策略
  
  例举:《孔繁森》教学片段
  (在了解了孔繁森救助孤儿、抚养孤儿、卖血换钱这些事例以后,为让学生对孔繁森有个更为完整、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学如下。)
  师: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导演,请你拍摄电影《孔繁森》,那么你会用什么颜色来渲染片名呢?
  (此时,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学生情绪高涨。)
  生1:我想应该用白色,因为孔繁森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藏族人民的身上,在老百姓的眼里,他就像哈达一样崇高圣洁。
  师:是啊,在他的墓碑上,我看到了藏族人民献上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
  生2:我觉得应该用蓝色。蓝色是大海的颜色,孔繁森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儿,竟然不顾自己年纪已大,而去悄悄卖血,他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广阔。
  生3:我考虑可以用红色。党旗颜色是鲜艳的红色,孔繁森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有一颗赤诚的心。
  师:他为党旗增光添彩,他让党旗更加鲜艳。
  生4:我会用金色。他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藏族人民的心,他的崇高形象犹如金色的太阳放射着光芒。
  生5:(很惊喜地)我知道青藏高原上有一种美丽而朴素的花——格桑花,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吉祥,藏民们看到格桑花就像看到了希望。孔繁森就是这样一朵格桑花,永远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盛开在人们的心中。我建议用格桑花渲染片名。
  (师生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生6:(迫不及待地补充)老师,孔繁森的名字应该用彩色的,因为他有火一样的热忱,有哈达的圣洁,有海一般的宽阔胸怀。孔繁森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西藏的大地上,所以,我认为可以同时用这几种颜色来描绘,以表达西藏人民对他的无比崇敬和无限怀念之情。
  师:无论哪一种颜色,都表达了藏族人民对人民公仆——孔繁森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你们现在是不是想知道,已经公开放映的《孔繁森》这部电影的片头字是用什么颜色写的?
  生:(齐答)想!
  师:可我觉得影片中用什么颜色作为片头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大家都是最有水平的“导演”,更重要的是你们已完全读懂了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
  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入选语文课本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情思浓烈,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教学时机营造出与文本相和谐的情境,建构一个以情动人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在情感层面与文本展开对话。这则案例中,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同时又极富感情色彩的阅读话题:“片名‘孔繁森’三个字你会用什么颜色来渲染?”它既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与学生内化的情感相碰撞,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看,虽然所选的颜色不同,但都强烈地表达出了对孔繁森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之情,学生精彩的发言便是他们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
  
  三、 新奇性策略
  
  例举:《田忌赛马》教学片段
  师:第二场赛马后,齐威王——
  生:(齐答)目瞪口呆。
  师:(略显遗憾地)可惜课文没有描写孙膑和田忌获胜的表现。大家有没有兴趣挑战一下作者,写一写孙膑胜利后的神色?(生跃跃欲试)
  师:请你们再次走进课文,感悟一下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结合你搜集到的人物资料,去猜测一下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用一个词、一句话或几句话写一写。
  (生读书、看资料,补写课文空白,然后进行交流。)
  生:我觉得孙膑获胜后,会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他使用的计谋成功了。
  生:我不同意这个同学的看法。哈哈大笑的应该是田忌,因为田忌英雄豪爽,是个粗人,课文讲他失败后垂头丧气就是明证,所以,田忌赢了比赛一定会哈哈大笑,这符合他的性格。
  师: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也认为孙膑不会哈哈大笑。
  师:(满怀期待)谈谈你的想法。
  生:我查过资料。孙膑在到齐国前,被他师弟庞涓陷害,曾经受过髌骨之刑,被挖去了膝盖骨,他是装疯才逃到齐国的。以他的遭遇和性格来看,他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哈哈大笑的。况且,他是个文人,文人有文人的风度,他应该是不会哈哈大笑的。
  师:精彩!能结合人物生平资料谈,太棒了!那依你之见,孙膑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脱口而出)微微一笑。因为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师:好一个“微微一笑”,这微微一笑,笑出了性格,笑出了智慧,也笑出了——
  生:(会意地齐答)风度!
  人对新奇的事物,在审美上会有一种陌生化的幻觉美。同理,在构建阅读话题的时候,要尽力求新,带给学生一些陌生感,他们便会调动起所有的热情参与到对话中去。这样,对话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内驱动力。本则案例中的话题构建在文本的空白处。文本在第二场赛马后,仅有对齐威王“目瞪口呆”的描写,教者设计的这一话题,不仅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文本的更深层面,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感悟人物性格,领悟语言运用的准确、严谨,而且能给学生既陌生又有趣的感觉,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拓宽阅读的心理。在这样一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很快地进入了与文本及相关资料的仔细对话中。这样极具新奇性的话题,不仅点燃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兴奋点,而且读写结合使得对话变得卓有成效。
  
  四、 整体性策略
  
  例举:《将相和》教学案例
  师:请大家再次认真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看看文中几次出现“只好”一词,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待会儿我们进行讨论。(生读书)
  生:一共出现了四处“只好”一词。
  师:对!同学们再找找看,文中还有没有相当于“只好”的词语?
  生:(片刻后)我认为还有一处“只得”也应该算在内,因为这个词的意思同“只好”差不多,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不得不那样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是五处。
  师:(点头表示赞同)你读书很认真。
  生:第一次“只好”是在第一个小故事中。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和大臣们都知道秦王不过是想骗璧而已,但不给又怕他派兵攻打,正左右为难时,有人推荐了蔺相如。他献计,愿意带上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不肯交换,他便把璧送回来。赵王没有别的办法,不能不照蔺相如的话去做,这时候用了“只好”一词。
  生:第二次“只好”也是出现在第一个小故事中,是蔺相如献璧后,看出秦王没有诚意换璧,便以这块璧有点小毛病为由要回了璧,并抓住秦王爱璧如命的心理,用要与璧同归于尽的方法要挟秦王,逼迫秦王答应约定日期举行典礼再交璧,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怕得不到和氏璧,不得不答应,此时文中用了“只好”一词。
  生:第三处虽然是用了“只得”一词,但意思与“只好”差不多。秦王好不容易盼到典礼那一天,没想到蔺相如竟然已经把璧送回了赵国,他真恨不得立即杀了蔺相如,可这样做正好坐实了蔺相如说的话——“杀了我也没用,天下人都知道秦王是从来不讲信用的”。得不到璧已成事实,还落个不讲信用的罪名,秦王不可能做那样的傻事情,所以,他“只得”装着客客气气的样子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
  生:第四次“只好”出现在第二个小故事中,秦王得不到和氏璧很生气,几年后,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报复,逼赵王为自己鼓瑟,侮辱赵王以达到侮辱赵国的目的。蔺相如又一次以死相逼,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是怕死的,“只好”为赵王击缶。他的以死相逼,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充分地显示了他的爱国精神。
  生:最后一次“只好”出现于秦王在渑池相会上没有占到便宜,又知道廉颇在边界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不得不让赵王回去的情况下。
  ……
  师: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高度的爱国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不过老师今天更高兴的是同学们能通过“只好”一词,这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精神。关于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真没想到“只好”一词在文中虽然不起眼,但我们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仔细想,竟然帮助我们理解了课文。
  ……
  所谓整体性策略,就是在构建阅读话题的时候,要从文本的整体出发,精心选择角度,建构出覆盖全篇或全段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课堂存在问题过多过碎的现象,使得课堂结构支离破碎,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和语言的领会不得深入,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则案例,教者虽然只是围绕“只好”一词建构了一个话题,但这个话题的整体感极强,学生在话题的展开过程中,联系前后文,在文本里自由地行走,与同学的对话交流积极有效,不但在对话中不断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而且训练了思维,培养了阅读理解、融会贯通的读书习惯。
  
  责任编辑:孙海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镇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1997年与1996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7%,粮食总产量增长6.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2%,财政收入按老口径增长20.98%。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对于河蟹赖以生存的蟹池水体生态系统有着尤为重要的生态意义,蟹池生态系统能否形成并保持沉水性植物带草丛群落的性质特征,对河蟹养殖的成败起
一、 听课要求“勤”    课堂教学占学生在校时间的五分之一,学校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思想的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而听课则是校长管理、监督和指导教学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因此,作为一个校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一道研究、设计在各种条件下的最优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使教与学合拍,和教师共商发挥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其经济价值较高,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国家,其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而且具有滋补药用价值,所以历来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我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世界食品市场上出现了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诸多事件,如“禽流感”、“奶粉中三聚氰胺”等事
几年前,小小的县城就像一个脏乱的小乡场。坑坑凹凹的小石街,陈旧低矮的黑瓦房…… 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人民政府的富民政策普降甘霖。只过去短短的几年时间,关岭
牧场主追求高产、指标好、低成本,而对于营养执行层面的人员来说,想达到这三项的前提是泌乳牛群体况管理是否达标,牛群产前是否健康以及配方能量搭配是否符合牛群阶段性需要
或许,有些年轻的贵州人不熟悉这段历史——一批当年参加解放贵州的山东籍子弟兵,脱下军装,留在贵州当时十分贫瘠的土地上,投入建设新贵州的伟大事业。山东话、山东人的硬朗、
活动目的:了解坏脾气的危害,懂得如何控制坏脾气。活动准备:7位同学课前排练短剧:《对不起,值几个钱》;教师准备故事:《坏脾气的乌龟》;学生调查“坏脾气”,了解他的故事;查阅资料,了解
部编历史新教材要求教师和课堂教学紧跟改革步伐,全面地推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这场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