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图瓦卢这个全球第四小、总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仅1.2177万人的蕞尔岛国,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气候变迁灾难的关注焦点与“精神象征”,缘于有些科学家预测:在未来50年内,图瓦卢就会因为气候变迁导致海平面上升而完全淹没。
图瓦卢人究竟如何看待环境与社会的双重变迁?面对不确定的将来,又该何去何从?
今年2月28日凌晨,南美的智利发生里氏8.8级的地震,随后所有太平洋岛国立刻接收到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传来的预警通知。
大浪当前,处变不惊
然而,相对于岛上外国人纷纷提着行李、披挂救生衣惊慌奔走(并不忘拍照),图瓦卢人则显得一派轻松——绝大多数人留守在家中听着收音机或继续干活,少数人则拖着悠闲的步伐来到避难中心,到了就是围坐聊天、吃东西或倒头睡觉。4小时后警报解除,众人依然过着舒缓自得的日子,就像海洋依然潮起潮落。
图瓦卢人表现出来的“处变不惊”每每令访客印象深刻。2008年,一名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刻意选在图瓦卢“巨潮”期间的2月底来访——“巨潮”是图瓦卢人对每年1月到3月不寻常高潮的命名,此期间由于周边海域受热带低气压盘旋与台风笼罩,潮汐波涛汹涌,大浪可以直接冲进岸上30米的地方,海水往往直逼家门甚至淹进屋内。更惊人的是,巨潮期间,海水会从四面八方通过珊瑚礁孔隙,冒着气泡渗出地表,将几处比较低洼及近海的地带(包括机场跑道尾端与岛的末端)淹成水乡泽国。
然而,在一片汪洋中,这名记者看见:机场跑道上,有来自8座外岛选手参加的全国橄榄球赛正在开打,虽然海水已经漫至场内,人们却毫无惧色;有名妇女提着一尾刚从路边抓到的活蹦鲔鱼,准备回家大快朵颐;一场被水包围的丧礼,牧师小心翼翼不让穿着凉鞋的脚落入水坑;一名菜园被冲毁的妇女悲叹着多日辛劳报废,随即又庆幸道:“至少我的椰子树还直挺挺的,而且我才刚要煮椰子酒来喝呢!”
神会保佑我们的岛
对于与海共生的岛民来说,承受不测风云的能耐或许是环境磨练出来的。然而,随着文明的进程,灾难的性质与定义也转变了——“气候变迁”对图瓦卢政府而言,确实是全新而棘手的头号大敌。
甫卸任的图瓦卢副总理兼“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的Hon Tavau Teii说明了图瓦卢目前的政策:“我们跟其他小岛国家联盟同一阵线,希望能达成将地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全球协议,同时也希望各国能援助我们兴筑挡海墙及保护珊瑚礁,以确保我们现有的土地免受海水侵蚀。”
面对海平面上升的预言,前副总理也解释了图瓦卢人的挣扎心理:“科学界的预测很悲观,然而我们深信,这些岛屿受到神的眷顾,绝对不会消失。何况,我们也不愿意离弃这片土地、任其荒芜,因为土地就是我们的文化与传统。”
也因此,虽然巨潮已经进逼脚下,“50年后的事情就交给时间证明。无论如何,不需要现在就鼓吹人民迁移。只有当情况到最坏时,我们才会向国际社会寻求庇护。”Teii坚定地说。
旧创与新伤
不过,不少驻图瓦卢的外援组织指出,图瓦卢要迈向永续发展,除了向国际社会力争“环境正义”与资金技术援助外,还需要更积极地处理本地人为的污染与破坏,尤以首岛为最。
或许是汇聚的外援充裕,或许是格局相对迷你,首岛富纳富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工整而现代化的:夜间街灯明亮,集中办公的政府大楼簇新,绝大多数家庭已将传统茅屋改建或新建为砖房,且在澳大利亚及欧盟援助下,4年前起每户人家都免费配有雨水收集器及大容量的储水桶(图瓦卢太小,无地下淡水层,无井可挖)。
然而,深入了解,却发现首岛的环境负荷早已濒临极限。首先得回溯60年前的一笔环境旧账: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富纳富堤岛的美军,为了建设机场与港口设施,竟将富岛内面积最大的丰迦法利屿(即今日的政经中心)上的葱郁椰林和红树林砍掉一半,松动了原就脆弱的岩盘基础,而当时大量开采砾石留下的巨大坑洞,不仅成为藏污纳垢的疮疤,也导致海潮淹覆时无法排出,加重土地盐化。
其次则是人口的超载:首岛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就业机会,持续吸引外岛人口移入,从1978年不到1000人激增至目前约5000人,且8成集中在丰迦法利屿。为了兴建住宅,沿岸礁石被大量开采,继而增加海岸受侵蚀的风险。
一位外籍工作者指出,他在图瓦卢4年来,感触最深的是,原本纯朴和乐的部落社会,近2年却爆发一起奸杀案及一起疑似上吊自杀案,此外也有零星窃盗传出。他也感叹,岛上垃圾山呈“等比级数”膨胀,有钱人却以拥有奢侈的汽车、音响为尚,“并在夜间派对上高分贝放送音乐,已经构成噪音污染”。
改变,需要时间
图瓦卢环境部次长Seve Lausaveve坦承,政府对上述问题的回应能力的确不足。以“保护珊瑚礁”来说,虽然早就知道珊瑚礁能够作为陆地的天然屏障,也是维系海洋渔业资源的根本,然而,囿于经费与能力,直到今年在南太平洋大学的统筹策划下,图瓦卢才准备展开为期2年的“提升珊瑚礁管理能力”计划,目前还在收集资料与培训人员阶段。
至于废弃物处理则更是棘手,由内政部及市政厅共同负责,并从2000年起陆续有外来技术援助。今年8月,新西兰海军学校以要求图瓦卢“提供离岛演习”为条件,顺道来首岛协助整顿高耸如山、且已蔓延到车道上的垃圾堆,并提供机具将大型废铁挤压收叠,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巨潮节”的期许
今年的2月26日~3月1日,图瓦卢首岛热闹非凡,因为图瓦卢交通及观光部与多个外援组织合作举办了首届“图瓦卢巨潮节”,活动目的除了提升人们对气候变迁冲击的敏感度,也在唤起人们对图瓦卢传统文化资产的珍惜。
活动期间,8外岛的学校师生都被邀请来参与,小朋友们分组聆听环境部及各国代表解说各项进行中的环境计划,包含垃圾分类、气候变迁、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等。竞赛活动则寓意深远又满载欢笑:开幕式是鼓吹低碳生活的骑单车比赛——规则却是骑“最慢”的人获胜;独木舟竞赛是为了重新锻炼人们被电动马达船松懈的肢体;爬椰子树比赛是要提醒人们珍惜身边所有,少喝进口罐装饮料
活动第三天即遇上本文开头所述的海啸警报,给外国记者上了一堂震撼教育,“你们现在可明白了吧,我们真是无处可逃!”主办单位如是说。
无论如何,这场宾主尽欢的庆典,以及这片土地上每一位敞开胸怀的人,已为图瓦卢注入新的能量,迎向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未来。(摘自台湾《光华杂志》)(编辑/袁红)
图瓦卢人究竟如何看待环境与社会的双重变迁?面对不确定的将来,又该何去何从?
今年2月28日凌晨,南美的智利发生里氏8.8级的地震,随后所有太平洋岛国立刻接收到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传来的预警通知。
大浪当前,处变不惊
然而,相对于岛上外国人纷纷提着行李、披挂救生衣惊慌奔走(并不忘拍照),图瓦卢人则显得一派轻松——绝大多数人留守在家中听着收音机或继续干活,少数人则拖着悠闲的步伐来到避难中心,到了就是围坐聊天、吃东西或倒头睡觉。4小时后警报解除,众人依然过着舒缓自得的日子,就像海洋依然潮起潮落。
图瓦卢人表现出来的“处变不惊”每每令访客印象深刻。2008年,一名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刻意选在图瓦卢“巨潮”期间的2月底来访——“巨潮”是图瓦卢人对每年1月到3月不寻常高潮的命名,此期间由于周边海域受热带低气压盘旋与台风笼罩,潮汐波涛汹涌,大浪可以直接冲进岸上30米的地方,海水往往直逼家门甚至淹进屋内。更惊人的是,巨潮期间,海水会从四面八方通过珊瑚礁孔隙,冒着气泡渗出地表,将几处比较低洼及近海的地带(包括机场跑道尾端与岛的末端)淹成水乡泽国。
然而,在一片汪洋中,这名记者看见:机场跑道上,有来自8座外岛选手参加的全国橄榄球赛正在开打,虽然海水已经漫至场内,人们却毫无惧色;有名妇女提着一尾刚从路边抓到的活蹦鲔鱼,准备回家大快朵颐;一场被水包围的丧礼,牧师小心翼翼不让穿着凉鞋的脚落入水坑;一名菜园被冲毁的妇女悲叹着多日辛劳报废,随即又庆幸道:“至少我的椰子树还直挺挺的,而且我才刚要煮椰子酒来喝呢!”
神会保佑我们的岛
对于与海共生的岛民来说,承受不测风云的能耐或许是环境磨练出来的。然而,随着文明的进程,灾难的性质与定义也转变了——“气候变迁”对图瓦卢政府而言,确实是全新而棘手的头号大敌。
甫卸任的图瓦卢副总理兼“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的Hon Tavau Teii说明了图瓦卢目前的政策:“我们跟其他小岛国家联盟同一阵线,希望能达成将地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全球协议,同时也希望各国能援助我们兴筑挡海墙及保护珊瑚礁,以确保我们现有的土地免受海水侵蚀。”
面对海平面上升的预言,前副总理也解释了图瓦卢人的挣扎心理:“科学界的预测很悲观,然而我们深信,这些岛屿受到神的眷顾,绝对不会消失。何况,我们也不愿意离弃这片土地、任其荒芜,因为土地就是我们的文化与传统。”
也因此,虽然巨潮已经进逼脚下,“50年后的事情就交给时间证明。无论如何,不需要现在就鼓吹人民迁移。只有当情况到最坏时,我们才会向国际社会寻求庇护。”Teii坚定地说。
旧创与新伤
不过,不少驻图瓦卢的外援组织指出,图瓦卢要迈向永续发展,除了向国际社会力争“环境正义”与资金技术援助外,还需要更积极地处理本地人为的污染与破坏,尤以首岛为最。
或许是汇聚的外援充裕,或许是格局相对迷你,首岛富纳富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工整而现代化的:夜间街灯明亮,集中办公的政府大楼簇新,绝大多数家庭已将传统茅屋改建或新建为砖房,且在澳大利亚及欧盟援助下,4年前起每户人家都免费配有雨水收集器及大容量的储水桶(图瓦卢太小,无地下淡水层,无井可挖)。
然而,深入了解,却发现首岛的环境负荷早已濒临极限。首先得回溯60年前的一笔环境旧账: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富纳富堤岛的美军,为了建设机场与港口设施,竟将富岛内面积最大的丰迦法利屿(即今日的政经中心)上的葱郁椰林和红树林砍掉一半,松动了原就脆弱的岩盘基础,而当时大量开采砾石留下的巨大坑洞,不仅成为藏污纳垢的疮疤,也导致海潮淹覆时无法排出,加重土地盐化。
其次则是人口的超载:首岛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就业机会,持续吸引外岛人口移入,从1978年不到1000人激增至目前约5000人,且8成集中在丰迦法利屿。为了兴建住宅,沿岸礁石被大量开采,继而增加海岸受侵蚀的风险。
一位外籍工作者指出,他在图瓦卢4年来,感触最深的是,原本纯朴和乐的部落社会,近2年却爆发一起奸杀案及一起疑似上吊自杀案,此外也有零星窃盗传出。他也感叹,岛上垃圾山呈“等比级数”膨胀,有钱人却以拥有奢侈的汽车、音响为尚,“并在夜间派对上高分贝放送音乐,已经构成噪音污染”。
改变,需要时间
图瓦卢环境部次长Seve Lausaveve坦承,政府对上述问题的回应能力的确不足。以“保护珊瑚礁”来说,虽然早就知道珊瑚礁能够作为陆地的天然屏障,也是维系海洋渔业资源的根本,然而,囿于经费与能力,直到今年在南太平洋大学的统筹策划下,图瓦卢才准备展开为期2年的“提升珊瑚礁管理能力”计划,目前还在收集资料与培训人员阶段。
至于废弃物处理则更是棘手,由内政部及市政厅共同负责,并从2000年起陆续有外来技术援助。今年8月,新西兰海军学校以要求图瓦卢“提供离岛演习”为条件,顺道来首岛协助整顿高耸如山、且已蔓延到车道上的垃圾堆,并提供机具将大型废铁挤压收叠,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巨潮节”的期许
今年的2月26日~3月1日,图瓦卢首岛热闹非凡,因为图瓦卢交通及观光部与多个外援组织合作举办了首届“图瓦卢巨潮节”,活动目的除了提升人们对气候变迁冲击的敏感度,也在唤起人们对图瓦卢传统文化资产的珍惜。
活动期间,8外岛的学校师生都被邀请来参与,小朋友们分组聆听环境部及各国代表解说各项进行中的环境计划,包含垃圾分类、气候变迁、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等。竞赛活动则寓意深远又满载欢笑:开幕式是鼓吹低碳生活的骑单车比赛——规则却是骑“最慢”的人获胜;独木舟竞赛是为了重新锻炼人们被电动马达船松懈的肢体;爬椰子树比赛是要提醒人们珍惜身边所有,少喝进口罐装饮料
活动第三天即遇上本文开头所述的海啸警报,给外国记者上了一堂震撼教育,“你们现在可明白了吧,我们真是无处可逃!”主办单位如是说。
无论如何,这场宾主尽欢的庆典,以及这片土地上每一位敞开胸怀的人,已为图瓦卢注入新的能量,迎向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未来。(摘自台湾《光华杂志》)(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