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目标“三维化”。课程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新课程赋予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利和责任,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面对诸多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否合理利用相关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关系到教学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课程资源 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目标“三维化”。课程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新课程赋予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利和责任,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面对诸多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否合理利用相关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关系到教学方式的改变。下面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促进“三维目标”实现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开发教师自身资源,实现“三维目标”制定科学化
首先教师应研读课标,明确“三维目标”的内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了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放在首位,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者首次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与“知识与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熟悉课标,研读课标。虽然以前的大纲中也强调知识、情感、技能三个目标,但是今天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标准的研制和目标的制定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的中心任务无疑应该是标准的实施。实施意味着要获取成功,成功的标志是目标的有效达成,而有效的达成依赖于教师资源的优化。
其次教师应展开合作,高效率整合教师资源,高效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合作是实现学校组织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成果,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与强化教师发展意愿,提高教师个体反思能力,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证。
第三,结合具体班情,合理制定“三维目标”,让广泛的教学资源变成课堂教学的实在内容。班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维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备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环节。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前提,备“三维目标”是关键,备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核心。
第四、广泛运用教材资源,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是课程资源的变革,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建立大教材观,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调整,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选择地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为实现“三维目标”服务。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空间处”,这样,教师就要活用教材,创造性的进行教学,使教学充满活力。
二、开发利用课堂动态资源,促进“三维目标”落实最大化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围绕多元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生成资源是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第一,课堂教学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变动。真正意义的课堂,往往只能也只需预设一个大概,而不能也不必设计到细节。而要面对预设之外遇到的问题,迅速作出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得益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课堂教学机智。如教学计划的适度调整、空间位置的随机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
第二,教学内容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长期以来,语文教科书中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混合编排。优点是便于阅读与表达结合,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阅读为了照顾到写,盡管编排了大量课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丧失了阅读自身。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写作成了阅读的附庸,大大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其次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阅读、听话是理解、吸收信息,写作、说话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把读和写生硬地捆绑在一起,难免两败俱伤。因而,教师必须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以适合动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第三,教学方法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变的,灵活多样的。其中动态型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态型语文教学应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讨论”为手段,以“探究”为途径,以“提升素养”为目的的策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究,在探究中进行理解、分析、归纳。语文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就会养成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与性格,形成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与人格。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我们教师对它认识的程度,取决于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课程注入了活力,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三维目标”提供了保障。我们应当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实现 “三维目标”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课程资源 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目标“三维化”。课程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新课程赋予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利和责任,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面对诸多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否合理利用相关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关系到教学方式的改变。下面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促进“三维目标”实现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开发教师自身资源,实现“三维目标”制定科学化
首先教师应研读课标,明确“三维目标”的内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了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放在首位,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者首次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与“知识与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熟悉课标,研读课标。虽然以前的大纲中也强调知识、情感、技能三个目标,但是今天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标准的研制和目标的制定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的中心任务无疑应该是标准的实施。实施意味着要获取成功,成功的标志是目标的有效达成,而有效的达成依赖于教师资源的优化。
其次教师应展开合作,高效率整合教师资源,高效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合作是实现学校组织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成果,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与强化教师发展意愿,提高教师个体反思能力,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证。
第三,结合具体班情,合理制定“三维目标”,让广泛的教学资源变成课堂教学的实在内容。班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维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备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环节。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前提,备“三维目标”是关键,备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核心。
第四、广泛运用教材资源,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是课程资源的变革,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建立大教材观,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调整,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选择地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为实现“三维目标”服务。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空间处”,这样,教师就要活用教材,创造性的进行教学,使教学充满活力。
二、开发利用课堂动态资源,促进“三维目标”落实最大化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围绕多元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生成资源是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第一,课堂教学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变动。真正意义的课堂,往往只能也只需预设一个大概,而不能也不必设计到细节。而要面对预设之外遇到的问题,迅速作出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得益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课堂教学机智。如教学计划的适度调整、空间位置的随机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
第二,教学内容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长期以来,语文教科书中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混合编排。优点是便于阅读与表达结合,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阅读为了照顾到写,盡管编排了大量课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丧失了阅读自身。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写作成了阅读的附庸,大大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其次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阅读、听话是理解、吸收信息,写作、说话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把读和写生硬地捆绑在一起,难免两败俱伤。因而,教师必须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以适合动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第三,教学方法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变的,灵活多样的。其中动态型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态型语文教学应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讨论”为手段,以“探究”为途径,以“提升素养”为目的的策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究,在探究中进行理解、分析、归纳。语文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就会养成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与性格,形成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与人格。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我们教师对它认识的程度,取决于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课程注入了活力,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三维目标”提供了保障。我们应当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实现 “三维目标”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