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初宣布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人选的时候,外界不无吃惊——他选择的居然是海军陆战队司令邓福德上将。
这种吃惊是有道理的:在美国,总统是三军统帅,国防部长是主管军务的内阁大员,但这两人都是文职。挂军衔的最高职位主将是参联会主席。能坐上这把交椅,算是职业军人的最高理想了。而59岁的邓福德,论资历在现役上将中是后起之秀,论地位他所在的海军陆战队更是“小四”。自1949年8月19日设立参联会主席一职至今,共有18人当过主席,陆军9人,海军5人,空军3人,海军陆战队只有2005年至2007年任职的佩斯1人。邓福德为何如此幸运?
邓福德1956年出生在波士顿,祖籍爱尔兰,是凯尔特人的后裔。这个民族素来骁勇好战,曾在罗马帝国时代血洗罗马城。
凯尔特人的军人基因也留在了邓福德的血脉中。1977年,他进入海军陆战队当兵,最初只是想赚大学学费。但他的军事天才立刻显露出来,次年当了排长,很快又升连长。1981年,邓福德任第三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参谋,随后转入陆战队总部。1985年,他升任陆战2师6团3营营长,1987年就任海军陆战队第二飞行联队运营、计划与训练主任。在此期间,邓福德曾进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游骑兵学校和两栖战学校深造,还获得了乔治敦大学艺术学及塔夫茨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学位。一年后,邓福德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匡迪科基地军校主任讲师。3年后,他又赴司令部任高级助理。1995年,邓福德再回战斗部队当营长。1999年,他被上级选中,任参联会副主席的行政助理暨全球与多边事务司司长。
这20多年经历,看似平淡无奇,却为邓福德日后的快速晋升奠定了基础。在美军中,低阶军人要想获得梦寐以求的将星,理想捷径就是从战斗部队起家,并完成从一线部队到总部和后勤机关的不断循环。前者可积累基层指挥经验,后者可培养人际关系、综合视野和管理才能。像邓福德这样,能逐级担任一线战斗部队主官,并在参谋和后勤岗位上“镀金”,所任职务又涉及多个兵种、多个部门,那就更理想了。邓福德已走上“最理想的晋升快车道”。
当然,军人最重要的机遇是战争。2001年,邓福德重返一线部队,任陆战1师5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并获得军旅生涯的第一个重大“机遇期”。美国借口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2003年打响伊拉克战争,陆战1师在外号“疯狗马蒂斯”的马蒂斯少将率领下投入战斗,主要进攻方向在东南线。邓福德指挥第5团先夺取伊拉克两大油田之一的鲁迈拉油田,继而挥师直击巴格达,沿途伊拉克武装望风披靡,邓福德名声大噪。马蒂斯在得悉邓福德的战绩后,自豪地称之为“好斗的乔”。这也成为邓福德伴随至今的绰号。
邓福德可不仅仅是“好斗”。在两次费卢杰战斗中,他忠实地执行了马蒂斯的“边打仗边争取合作者”战略,成功改善了美陆战队在当地社区的形象,被公认为“军中政治家”。在小布什时代立下的战功,也让他赢得了共和党政客的好感。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参议员麦凯恩说:“我和邓福德将军很熟悉。他是个战场上的老兵,是个勇士。他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我非常高兴他获得参联会主席提名。”
2005年,邓福德再次回到陆战队总部,出任作战部政策与执行处处长。当别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熬着将星时,邓福德却“跳级”得到提拔。2007年12月,他被提名晋升少将军衔。次年2月,他少将还没正式获批,就被任命为参联会副主席。这个职位的军衔为中将。结果,邓福德一步到位升中将,跳过了少将这一级。两年后,他被任命为中央司令部海军及海军陆战队总指挥,之后又晋升为海军陆战队副总司令,并在2010年晋升上将。算起来,从少将提名到蹿升上将,邓福德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这种速度,在世界大战期间也十分罕见,而在“大和平”环境下更是绝无仅有。
2012年10月10日,邓福德迎来了军旅生涯最关键的一次契机:美军驻阿富汗总司令艾伦因与奥巴马关系紧张,遭到解职,邓福德接任。邓福德深知,在小布什时代升官要靠进军,在奥巴马时代则倒了个个儿——出成绩得靠撤军。在18个月的任期内,他成功履行了撤军计划,将指挥权逐步移交给阿富汗军队。随后,邓福德又升官了——2014年6月5日被奥巴马提名接任海军陆战队总司令,10月17日正式就职。
“好斗的乔”能够一次次“坐火箭”,除了他本人的军功和能力以外,也与美国的政情以及奥巴马的战略有关。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个非常特殊的军种。它在四大军种中列在末席,在部门、职位设置规格上也“低人一等”:历史上,陆军、海军和空军都涌现过五星上将,二战后这三个军种的五星上将虽一直设而不授,但毕竟还有位置。而海军陆战队编制内的最高军衔就只是四星上将。
但对美国总统而言,海军陆战队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军种”,因为出动海军陆战队无需经过国会授权,总统可随时调动。换言之,这是一支总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部队。此外,海军陆战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战斗机、攻击机,又有主战坦克,还能调动海军两栖战舰艇,能胜任各种复杂、困难的应急军事使命。在非大战的“准和平年代”,这样一支可快速反应的部队,对需要在全球“动手动脚”的美国政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如果说在小布什时代,倚仗“9·11”后通过的反恐授权法案,调动部队自由度还较大的话,那么在奥巴马时代,政府和国会关系紧张,有这样一支能随时绕过国会而出动的军种,其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此外,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内,尤其是他的第二任期内,“优先用自己信任的人”而非论资排辈或任用专业人士,成为最醒目的特点,在阁员、大使和白宫高级顾问的任免上,这一特点处处得以体现,在军队将领使用上也不能免俗。“好斗的乔”固然名声高、功劳大,但他得到奥巴马的欣赏和信任,才是最关键的因素。纵观邓福德的晋升之路,从一个军种下属部门负责人升到美国军人的最高职位,这一切都发生在奥巴马任期内。很显然,奥巴马对邓福德是满意的,并希望邓福德能以参联会主席的身份,继续为自己剩余的一年多总统任期“保驾护航”。
这种吃惊是有道理的:在美国,总统是三军统帅,国防部长是主管军务的内阁大员,但这两人都是文职。挂军衔的最高职位主将是参联会主席。能坐上这把交椅,算是职业军人的最高理想了。而59岁的邓福德,论资历在现役上将中是后起之秀,论地位他所在的海军陆战队更是“小四”。自1949年8月19日设立参联会主席一职至今,共有18人当过主席,陆军9人,海军5人,空军3人,海军陆战队只有2005年至2007年任职的佩斯1人。邓福德为何如此幸运?
“最理想的晋升快车道”
邓福德1956年出生在波士顿,祖籍爱尔兰,是凯尔特人的后裔。这个民族素来骁勇好战,曾在罗马帝国时代血洗罗马城。
凯尔特人的军人基因也留在了邓福德的血脉中。1977年,他进入海军陆战队当兵,最初只是想赚大学学费。但他的军事天才立刻显露出来,次年当了排长,很快又升连长。1981年,邓福德任第三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参谋,随后转入陆战队总部。1985年,他升任陆战2师6团3营营长,1987年就任海军陆战队第二飞行联队运营、计划与训练主任。在此期间,邓福德曾进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游骑兵学校和两栖战学校深造,还获得了乔治敦大学艺术学及塔夫茨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学位。一年后,邓福德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匡迪科基地军校主任讲师。3年后,他又赴司令部任高级助理。1995年,邓福德再回战斗部队当营长。1999年,他被上级选中,任参联会副主席的行政助理暨全球与多边事务司司长。
这20多年经历,看似平淡无奇,却为邓福德日后的快速晋升奠定了基础。在美军中,低阶军人要想获得梦寐以求的将星,理想捷径就是从战斗部队起家,并完成从一线部队到总部和后勤机关的不断循环。前者可积累基层指挥经验,后者可培养人际关系、综合视野和管理才能。像邓福德这样,能逐级担任一线战斗部队主官,并在参谋和后勤岗位上“镀金”,所任职务又涉及多个兵种、多个部门,那就更理想了。邓福德已走上“最理想的晋升快车道”。
能打仗也善撤军
当然,军人最重要的机遇是战争。2001年,邓福德重返一线部队,任陆战1师5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并获得军旅生涯的第一个重大“机遇期”。美国借口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2003年打响伊拉克战争,陆战1师在外号“疯狗马蒂斯”的马蒂斯少将率领下投入战斗,主要进攻方向在东南线。邓福德指挥第5团先夺取伊拉克两大油田之一的鲁迈拉油田,继而挥师直击巴格达,沿途伊拉克武装望风披靡,邓福德名声大噪。马蒂斯在得悉邓福德的战绩后,自豪地称之为“好斗的乔”。这也成为邓福德伴随至今的绰号。
邓福德可不仅仅是“好斗”。在两次费卢杰战斗中,他忠实地执行了马蒂斯的“边打仗边争取合作者”战略,成功改善了美陆战队在当地社区的形象,被公认为“军中政治家”。在小布什时代立下的战功,也让他赢得了共和党政客的好感。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参议员麦凯恩说:“我和邓福德将军很熟悉。他是个战场上的老兵,是个勇士。他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我非常高兴他获得参联会主席提名。”
2005年,邓福德再次回到陆战队总部,出任作战部政策与执行处处长。当别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熬着将星时,邓福德却“跳级”得到提拔。2007年12月,他被提名晋升少将军衔。次年2月,他少将还没正式获批,就被任命为参联会副主席。这个职位的军衔为中将。结果,邓福德一步到位升中将,跳过了少将这一级。两年后,他被任命为中央司令部海军及海军陆战队总指挥,之后又晋升为海军陆战队副总司令,并在2010年晋升上将。算起来,从少将提名到蹿升上将,邓福德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这种速度,在世界大战期间也十分罕见,而在“大和平”环境下更是绝无仅有。
2012年10月10日,邓福德迎来了军旅生涯最关键的一次契机:美军驻阿富汗总司令艾伦因与奥巴马关系紧张,遭到解职,邓福德接任。邓福德深知,在小布什时代升官要靠进军,在奥巴马时代则倒了个个儿——出成绩得靠撤军。在18个月的任期内,他成功履行了撤军计划,将指挥权逐步移交给阿富汗军队。随后,邓福德又升官了——2014年6月5日被奥巴马提名接任海军陆战队总司令,10月17日正式就职。
被奥巴马视为“护航者”
“好斗的乔”能够一次次“坐火箭”,除了他本人的军功和能力以外,也与美国的政情以及奥巴马的战略有关。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个非常特殊的军种。它在四大军种中列在末席,在部门、职位设置规格上也“低人一等”:历史上,陆军、海军和空军都涌现过五星上将,二战后这三个军种的五星上将虽一直设而不授,但毕竟还有位置。而海军陆战队编制内的最高军衔就只是四星上将。
但对美国总统而言,海军陆战队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军种”,因为出动海军陆战队无需经过国会授权,总统可随时调动。换言之,这是一支总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部队。此外,海军陆战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战斗机、攻击机,又有主战坦克,还能调动海军两栖战舰艇,能胜任各种复杂、困难的应急军事使命。在非大战的“准和平年代”,这样一支可快速反应的部队,对需要在全球“动手动脚”的美国政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如果说在小布什时代,倚仗“9·11”后通过的反恐授权法案,调动部队自由度还较大的话,那么在奥巴马时代,政府和国会关系紧张,有这样一支能随时绕过国会而出动的军种,其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此外,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内,尤其是他的第二任期内,“优先用自己信任的人”而非论资排辈或任用专业人士,成为最醒目的特点,在阁员、大使和白宫高级顾问的任免上,这一特点处处得以体现,在军队将领使用上也不能免俗。“好斗的乔”固然名声高、功劳大,但他得到奥巴马的欣赏和信任,才是最关键的因素。纵观邓福德的晋升之路,从一个军种下属部门负责人升到美国军人的最高职位,这一切都发生在奥巴马任期内。很显然,奥巴马对邓福德是满意的,并希望邓福德能以参联会主席的身份,继续为自己剩余的一年多总统任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