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信息 细致体悟诗情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u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高考中对于古典诗词的考查越来越细致。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尝试运用古诗词的五步鉴赏法指导学生,力图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解读诗题;知人论世;关注序注;解读文辞;缘景析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积淀着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我们治学修身、陶冶性灵、提高审美品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步骤鉴赏古典诗词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潜心钻研和教学实践,总结出古典诗词的五步鉴赏法。
  一、解读诗题,把握情感基调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古诗的诗题,是解读诗歌的钥匙。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标题所蕴含的信息主要有: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作品的线索;表明诗歌的题材;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例如:《春江花月夜》,点明内容;《书愤》,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愤);《夜归鹿门歌》,点明时间(夜),地点(鹿门),事件(归);《念奴娇赤壁怀古》,点明地点(赤壁),题材(怀古诗);《蜀相》点明对象;《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交代了离开的地点(临洮)及将要去的地方(北庭),目的(留别),诗歌题材(边塞诗);《秋夜纪怀》,点明了时间(秋夜),交代写作目的(纪怀)。
  因此,诗题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还可以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分析古诗标题,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如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乡思亲之情;送别诗,大多写离情别绪和深厚友情。
  二、知人论世,理解写作意图
  “诗言情”“诗言志”,文字是作者内心的写照,是个性化的产物。所谓“言为心声”,每一首诗,都深刻地烙印着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认识、情感体验,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痕迹。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时,我们要有作者意识,尽量从各个方面了解作者,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政治理想、生平经历、写作风格等,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思想精神世界。比如说,我们在读《蜀相》时,一看到作者“杜甫”,就要想到他所处的时代,想到他的生平际遇、政治理想,以及他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忧国忧民,始终胸怀“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但是,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抱负一直无法施展。杜甫写作《蜀相》时,刚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友人的资助下暂时落脚在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他目睹生灵涂炭,国势艰危之现实,而自身又是想要报国却无处请缨,因而,对深受知遇之恩,能于乱世中挽救时局、开创基业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倍加敬重。因此,这首诗,既是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更是诗人自己想要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哀叹与悲歌。
  一般来说,每一个诗人都有其相对稳定的写作风格,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果能恰当地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当然,诗人的思想情志、写作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写作的时间、地点、心境不同,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旨趣也就有所不同。如杜甫的三首《望岳》诗,其中,早年写望东岳泰山的那首,表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充满了年少的宏伟抱负,而另两首望西岳华山、南岳衡山的作品,由于写于仕途遭挫,理想破灭的中年和晚年,感情便不再有当年的高昂之气了。
  另外,文學作品,既是诗人情志的反映,也是时代的产物。古典诗词尤其是一些大家名作,往往都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诗意,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俗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所反映的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错误地过分拔高或贬低作品的思想境界。
  三、关注序注,挖掘背景信息
  一般古诗词都会有一些序注,它们或交代创作的年代,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创作的经过,或交代创作的背景、诗人的遭遇,或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帮助理解作品内容。尤其是拿来给学生学习或考试的诗词,往往还会补充一些对疑难字词、生僻字词的注释以及对诗句中蕴含的典故的解说等。
  关注古典诗词的序注,就能有效地利用序注,了解作品隐含的信息,可以让我们的鉴赏事半功倍。例如,我们在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时,我们由课文注1可以知道,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让寒士们普遍在政治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所以,诗中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激愤,不仅仅是鲍照个人的牢骚和私愤,更是当时整个社会寒士的悲愤与愁苦,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四、品读文辞,赏析诗眼旨趣
  鉴赏一首诗最关键的是赏析诗句。它是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是诗情旨趣的所在。鉴赏诗意,我们首先要品读文辞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但这些文辞是历史的产物,无论是含义还是语法表达,都与今天相隔甚远。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进而赏析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一般,我们先采用文言翻译的方法疏通诗句字面意思,再结合注释及我们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理解诗句中意象的特定含义和引用典故的含义,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情。
  其中,赏析诗眼为品读文辞之关键。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心驰意动的,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往往集中体现诗歌的思想性,具有诗意的情趣性,还具有与全句乃至全篇的关联性。诗眼大多为动词、形容词,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全篇。例如,贺铸的《望湘人》,词的开篇“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厌”即为诗眼。室外莺声婉转,花香浓郁,春意盎然,而词作却以“厌”字领起,似乎与情境极不协调,实则是变柔媚之辞为沉痛之语,化欢乐之景为悲伤之情。一个“厌”字,使全诗笼罩无限的哀愁,一字传神,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因此,在解读古典诗词时,抓住“诗眼”,是我们理解和赏析全诗的关键。在教学中,如能指导学生抓住“诗眼”,体会古人炼字的艺术,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缘景析情,品味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通过景物来抒情言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总也离不开景物。因此,我们要想读懂一首诗的情,就要先学会分析它所描写的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词中的景物,都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诗人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述营造出符合自己抒情的意境,并借助相应的意境表达情感。我们鉴赏诗词时,要善于抓住意象特点进入诗歌意境,通过品味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作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渲染、烘托自己凄婉悲凉的离情。我们赏析词作时,就要善于抓住意象特点,体会其意境,进而体会词人的情感。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诗中,词人借用了“烟波、暮霭、楚天”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暮色沉沉、烟波渺茫的凄迷图景。鉴赏时,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词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将自己置身于这种迷茫沉重的意境,这样,我们就能更深切地感受词人复杂的情感。此时此刻,词人内心不仅充满了与爱人离别的悲愁痛苦,更渗透了前途暗淡、归期渺茫的身世哀伤。
  一般来说,诗人所描写的景物是“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那么构筑的意境也就欢快明丽,表达的情感也就舒适愉悦、雄奇豪迈;而诗歌所描写的景物是“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那么营造的意境就是悲凉萧索的,表达的情感也就悲戚落寞、哀婉伤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不过,这也不是绝对,古诗中也常有“以乐景写哀情”的,这为反衬手法,这是需要注意的。
  所谓“情随景迁”“景随情移”,鉴赏古典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反复诵读,品味诗境。在赏析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描绘的奇幻世界,进入我们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总之,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沉淀,我们只有全面把握相关信息,逐步逐层地细细品味,才能更好地突破时空障碍,更好地感悟其诗情,赏析其诗意。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毅.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6).
  [3]赵一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普遍重视课外阅读,高中阶段大多以新闻评论阅读作为阅读主体,选文较为新鲜但总体价值不大,对学生缺乏长久的吸引力。本文试图从高中学生接受的角度,明确学生可以提高的方向,在时文选材的多样性上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时文阅读;方向;杂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的实践中,语文老师们总结出许多方法,比如思维训练,语言训练,阅读借
【摘要】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兴趣。通过教师人格修养、知识能力、多媒体技术、乡土教材和课外辅导等因素的合力,使学生热爱语文、自觉学习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令人
【摘要】开展古典名著的全书阅读,创新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师生综合素养。学生品读《三国演义》,热情参与了阅读古典文学的创新实验之路。四大名著,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走进小学课堂,给予学生最美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底色,走出一片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故事;人物;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五年级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已经涉及四大名著的阅读教学。其中《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
【摘要】德育教育这一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将德育和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课堂;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之外,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丰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多样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以新课标为向导,立足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将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展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模式,现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方式,本文将对微课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微课;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发生转变,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也不断与教学
【摘要】现代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赏美景、悟真情、品語言这几方面来品读文本,在教学中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赏美景;悟真情;品语言;写景抒情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散文取材范围广泛,不受时空限制,凡能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的内容都可选作散文的内容;同时
【摘要】體验式阅读教学是新课标极力提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出发点,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体验中去感知,去收获,并生成情感、增强能力、体悟生命等。这种教学方式对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达成意义重大,因此,深受师生欢迎。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阅读  【中图
【摘要】爱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常常萦绕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的情感和精神。我们都非常向往顺利而美好的爱情,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让大学生顺利应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和精神世界。大学是敞开的校园,是半个社会,大学生也面临着恋爱和失恋等境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与思想态度。本文从重视德育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关注礼仪教育、落实生命教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重视小学生自主学习,这不单单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同时也应当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出来。和过去的作文教学相比,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小學语文作文互评互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互评互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