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的兼职,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一种越来越普及的活动和现象,一方面,兼职能够推动大学生完成相关的社会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分担部分大学生的家庭负担。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在兼职过程中,由于兼职工作性质的不规范,使得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侵害。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付出适当的劳动,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依法保障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劳动权益,是维护合法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通过法律适用的角度,对大学生兼职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推动相关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法;大学生;兼职行为;法律保障
随着大学生兼职现象的日益普及,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赚取生活费用,或者为了提前完成和社会的接轨工作,实现积累工作经验的目的,纷纷开始寻求各种兼职工作,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不少的法律问题。例如,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并不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畴,此外,国家的相关法律对于兼职行为业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较为模糊,使得学生在外兼职过程中,往往因为薪酬较少,达不到当地的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标准,引发了大量的劳资纠纷问题,导致合法的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本文主要通过劳动法的角度,分析了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法律保障问题,并通过构建出完善的劳动权利保护体系,保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文关怀的发展。
一、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1.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应该具备劳动主体资格
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认为在校学生通过业余时间会进行勤工俭学活动,不能视为已经就业,由于其未能构建出完善的劳动关系,因此可以不选择签署劳动合同。但是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可以判定在校大学生在劳动能力方面,在校大学生符合劳动者的平等性要求。虽然在完成学业期间,学业依旧是他们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但是他们的课余时间充足,在这些时间之中,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工作,从事兼职工作,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在外国的法律体系中,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大学生的劳动保护范畴,承认他们的劳动者主体地位,同时在司法过程中,对于侵犯大学生劳动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会采用适当倾斜大学生处理方式进行案件处理。这就要求我国的法律体系,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将大学生的兼职行为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范围之中,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1]。
2.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基础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生而言,绝大多数都应该超过18周岁,就算一些成绩优异的跳级生,基本上也应该超过16周岁。因此,就年龄而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都具备完全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完全满足劳动关系对于年龄的基本要求。就劳动能力而言,作为高考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一般都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用人单位也正是看中了其具备的良好科学文化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虽然,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习文化课知识,但是其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寻求兼职的机会,证明他们在兼职的过程中,具有很多能够支配自己行为的自由。
总而言之,在校大学生具备年龄、劳动能力、相關兼职工作的自由支配度,完全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相比较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导致很容易形成单方言论判断两者关系的情况。这是就应该针对用人单位和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性质进行分析,从法律层次确定两者之间的劳动关系[2]。
二、完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途径
1.完善司法解释方面的规定
由于大学生兼职劳动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状,导致在用人单位劳动者标准的划分之中,大学生一直处于被保护对象之外,从而造成了诸多的纠纷问题。因此,要求改变立法思路,从劳动者本身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制定出完善的主体资格认定制度。在《劳动法》推行的时候,我国的大学生学费还是由国家承担,而工作也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所以学生出外兼职打工的人数相对较少;而在现代大学生的学费基本都由自己承担,同时毕业也不再分配工作,从而就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灵活就业模式。因此,要求明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针对大学生兼职行为的特点,构建出完善的司法解释体系,推动相关的劳动法律保护[3]。
2.构建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
根据国家的相关合同法规定,当合同期限小于一个月时,双方在达成意见之后,可以订立口头合同。但是在实际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署书面合同,在校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正是因为这些规定的局限性,导致了相关的劳动保护问题。因此,要求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法律的内容和时效性进行总结,同时要对于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完善,确保大学生的工资标准和全日制用工者实现一致。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就业形式层出不穷,大学生进行兼职活动也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通过兼职的情况,不但帮助用工单位解决了用工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由于大学生的兼职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使得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要求必须将相关的法律保护问题,提升到法治化工作的进程之中,推动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董斐斐.论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障——以劳动法为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韦娜.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1.
[3]王莺桦.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基于贵州民族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3):93-96.
作者简介:
王譞,辽宁大学2015法律硕士(非法学)。
关键词:劳动法;大学生;兼职行为;法律保障
随着大学生兼职现象的日益普及,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赚取生活费用,或者为了提前完成和社会的接轨工作,实现积累工作经验的目的,纷纷开始寻求各种兼职工作,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不少的法律问题。例如,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并不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畴,此外,国家的相关法律对于兼职行为业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较为模糊,使得学生在外兼职过程中,往往因为薪酬较少,达不到当地的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标准,引发了大量的劳资纠纷问题,导致合法的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本文主要通过劳动法的角度,分析了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法律保障问题,并通过构建出完善的劳动权利保护体系,保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文关怀的发展。
一、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1.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应该具备劳动主体资格
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认为在校学生通过业余时间会进行勤工俭学活动,不能视为已经就业,由于其未能构建出完善的劳动关系,因此可以不选择签署劳动合同。但是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可以判定在校大学生在劳动能力方面,在校大学生符合劳动者的平等性要求。虽然在完成学业期间,学业依旧是他们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但是他们的课余时间充足,在这些时间之中,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工作,从事兼职工作,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在外国的法律体系中,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大学生的劳动保护范畴,承认他们的劳动者主体地位,同时在司法过程中,对于侵犯大学生劳动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会采用适当倾斜大学生处理方式进行案件处理。这就要求我国的法律体系,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将大学生的兼职行为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范围之中,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1]。
2.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基础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生而言,绝大多数都应该超过18周岁,就算一些成绩优异的跳级生,基本上也应该超过16周岁。因此,就年龄而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都具备完全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完全满足劳动关系对于年龄的基本要求。就劳动能力而言,作为高考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一般都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用人单位也正是看中了其具备的良好科学文化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虽然,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习文化课知识,但是其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寻求兼职的机会,证明他们在兼职的过程中,具有很多能够支配自己行为的自由。
总而言之,在校大学生具备年龄、劳动能力、相關兼职工作的自由支配度,完全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相比较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导致很容易形成单方言论判断两者关系的情况。这是就应该针对用人单位和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性质进行分析,从法律层次确定两者之间的劳动关系[2]。
二、完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途径
1.完善司法解释方面的规定
由于大学生兼职劳动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状,导致在用人单位劳动者标准的划分之中,大学生一直处于被保护对象之外,从而造成了诸多的纠纷问题。因此,要求改变立法思路,从劳动者本身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制定出完善的主体资格认定制度。在《劳动法》推行的时候,我国的大学生学费还是由国家承担,而工作也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所以学生出外兼职打工的人数相对较少;而在现代大学生的学费基本都由自己承担,同时毕业也不再分配工作,从而就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灵活就业模式。因此,要求明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针对大学生兼职行为的特点,构建出完善的司法解释体系,推动相关的劳动法律保护[3]。
2.构建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
根据国家的相关合同法规定,当合同期限小于一个月时,双方在达成意见之后,可以订立口头合同。但是在实际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署书面合同,在校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正是因为这些规定的局限性,导致了相关的劳动保护问题。因此,要求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法律的内容和时效性进行总结,同时要对于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完善,确保大学生的工资标准和全日制用工者实现一致。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就业形式层出不穷,大学生进行兼职活动也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通过兼职的情况,不但帮助用工单位解决了用工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由于大学生的兼职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使得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要求必须将相关的法律保护问题,提升到法治化工作的进程之中,推动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董斐斐.论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障——以劳动法为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韦娜.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1.
[3]王莺桦.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基于贵州民族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3):93-96.
作者简介:
王譞,辽宁大学2015法律硕士(非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