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控miR-17-5p表达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体外循环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致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及机制。

方法

①体内实验: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PB组、血必净预处理组(XBJ+CPB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CPB模型;Sham组仅经动静脉穿刺,不进行CPB。XBJ+CPB组在CPB前2 h腹腔注射4 mL/kg血必净注射液;Sham组和CP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 h取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然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算肺通透性指数(PPI);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值(W/D),测定肺泡损伤数定量评价指标(IQ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生化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肺组织微小RNA-17-5p(miR-17-5p)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随机分为对照组(室间隔缺损患者CPB术前血清培养)、CPB组(患者CPB术后血清培养)和XBJ+CPB组(血必净注射液10 g/L+患者CPB术后血清培养);各组培养12 h后,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miR-17-5p表达。分别采用miR-17-5p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或相应的对照寡核苷酸(阴性对照)转染AECⅡ细胞,观察miR-17-5p对血必净调节CPB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

结果

①体内实验:与Sham组比较,CPB组大鼠PPI、肺W/D比值、IQA,肺组织和BALF中IL-1、IL-6、TNF-α,以及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均明显升高,PaO2/FiO2及肺组织SOD活性均明显降低;XBJ+CPB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说明血必净预处理可改善CPB诱导的大鼠ALI。CPB组肺组织miR-17-5p表达较Sham组显著下调(2-ΔΔCt:0.48±0.13比1.00±0.11,P<0.05);而XBJ+CPB组miR-17-5p表达较CPB组明显上调(2-ΔΔCt:1.37±0.09比0.48±0.13,P<0.05),说明血必净注射液对CPB后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可能与miR-17-5p有关。②体外实验:各组AECⅡ细胞miR-17-5p表达变化证实了体内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显示,转染miR-17-5p mimic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均较转染阴性对照的细胞显著降低,以XBJ+CPB组降低更为显著〔凋亡率:(7.37±0.95)%比(12.60±1.90)%,caspase-3(A值):0.82±0.09比1.37±0.08,均P<0.05〕;而转染miR-17-5p inhibitor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则均较转染阴性对照的细胞显著升高〔XBJ+CPB组凋亡率:(16.30±1.86)%比(12.60±1.90)%,caspase-3(A值):1.78±0.13比1.37±0.08,均P<0.05〕。说明miR-17-5p可以显著减少大鼠CPB术后血清培养的AECⅡ细胞凋亡,也可以进一步减少血必净预处理后的AECⅡ细胞凋亡。

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减轻CPB致ALI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氧合,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ECⅡ细胞miR-17-5p表达、抑制AECⅡ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训练倦怠、睡眠质量与5 km武装越野训练人员机体热调节反应和重症中暑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至2018年某特战队参加5 km武装越野夏训的男性官兵600例。所有训练人员均在外界环境温度>32 ℃和(或)湿度>65%的高温、高湿环境中参加5 km武装越野训练,根据训练过程中是否发生重症中暑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训练人员的年龄、兵龄、体重指数(BMI)、体质评分、训练过程中所处外界环境(如环境
引言和命名  人群中,长期的热量过剩引起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不仅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行,而且在中等甚至低收入国家中亦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1].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休克、胆石症、退行性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癌症,如结肠癌等疾病关系密切,并且能够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死亡率;要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肥胖是一个主要的可控制因素[1].随着超重及肥胖人群比率的不断增大,对其能量代谢机制的了解便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