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式130毫米多管火箭炮,从1958年開始研制到1969年批准定型投入生产,历时6年之久,先后出过8个方案,进行了3次综合性技术摸底试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火箭炮。
1958年,在破除迷信、敢想敢干、大搞科研的群众运动中,山西省军区成立了101火箭研究委员会,军区副司令员蔡爱卿亲自抓,从当时的二机部第247厂抽出从苏联学习回来的3名主要科技人员组成火箭研制小组,后来增至10余人。当时,既无图纸资料,又无样品参考。后来又成立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用1周时间完成了图纸设计,3周内试制成一种8管联装式的山地火箭炮,口径为130毫米,定向管长1.3米,用吉普车运输。1959年2月,该炮进行首次射击试验,取得可喜的成绩。虽然该炮在结构、性能上存在许多问题,但能发射成功就是一大胜利。这是我国火箭炮研制工作从无到有、从理想到现实的第一步。
1959年6月,根据总后勤部军械部的要求,工厂提出口径130毫米、定向管16根、管长1.3米、车体为“格斯”63汽车的火箭炮研制方案。火箭炮大致结构为桁架钢板焊接,千斤顶支撑,高低机为齿弧,螺杆式的方向机。同年11月,先后在山西和东北的黑龙江进行了射击试验,测试了精度和应力,在东北的长春进行了射击表演。1959年11月,根据一机部的指示,要求赶制30门130火箭炮参加1960年的国庆观礼。接到通知后,研制工厂随即成立由40余人组成的专项研制组,提出了1种17管的设计方案,1个月完成图纸设计,编制了工艺流程和材料定额,边投料、边生产、边试验、边改进。工厂日夜突击,1960年6月试制成功,立即运往靶场进行了射击试验。在射击试验中,连射时突然中断,一名叫周章牛的工长在检查时火箭弹突然发射,燃气流将其吹到,造成重大烧伤事故。经检查发现发火器电源接法有误,电源时断时续,工厂随后进行了改进。但为了赶进度,8月底完成了过天安门的30门火箭炮总装任务。9月初,先后在山西的不同地方进行了射击试验,发现高低机变位大,方向机摆动大,精度误差大。为保证军品质量,经过请示上级机关,决定取消过天安门的受阅任务。工厂决定将30门火箭炮零部件全部报废,损失83万元。这次试验虽然失败,但广大科研人员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随后,决定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从单项试验開始,找出射击运动规律,摸出试验参数,研制出性能可靠的火箭炮。
为吸取失败教训,通过北京工学院进行分析,改进了设计结构,先后对7大项进行了专项射击试验。试验中使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机械振动仪,摸索出射击运动规律,发现1.3米长度的定向管在发射时扰动大,影响密集度,17管的威力偏小。1960年12月,又提出一种19管方案,车体仍为“格斯”63型汽车,定向管长度为1.05米。正准备投料生产时,接到上级研制新火箭炮的通知。
1960年12月底,炮兵司令部下达新的战术指标,要求工厂尽快研制。1961年4月,工厂完成成品图纸设计工作,9月份总装出两门样品,10月在山西进行了射击试验。这次试验发现电路系统不可靠,有连电顶保险的问题。连射时,方向机自锁性能差,发射间隔不均匀,影响密集度。针对出现的问题,工厂进行了改进设计。1962年元月,进行了射击试验。试射时,特别邀请炮兵部队参与射击和测试,听取意见,并用当时二机部唯一一台高速摄影机进行了拍摄,用国内先进的经纬仪测量了弹道。通过这次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方向机、高低机、发火线路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唯一的问题是地面密集度、精度未达到要求。1962年5月,弹药厂对火箭弹进行了改进,经过试验,符合了指标设计要求。
1962年10月至1963年2月,130毫米多管火箭炮在国家靶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试验,先后进行不同角度和方向、不同路面的牵引试验。试验完全满足了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1963年1月,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特别指示,把试验用的两门火箭炮运到西藏部队,让官兵们亲自试用。5月,工厂派出研制人员组成售后服务保障小分队,与产品一同进驻西藏部队。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部队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地区全面考核了火箭炮的战斗性能,在海拔2000~5700米的高山上进行了各种路面的行驶试验。
1963年7月,国家批准该火箭炮设计定型,命名为1963年式130毫米火箭炮(题图),成为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10千米火箭炮。1964年4月,该产品在全国性专业会议上接受了毛主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炮发挥了巨大威力,立了战功,被战士们美誉为“万岁炮”。
1958年,在破除迷信、敢想敢干、大搞科研的群众运动中,山西省军区成立了101火箭研究委员会,军区副司令员蔡爱卿亲自抓,从当时的二机部第247厂抽出从苏联学习回来的3名主要科技人员组成火箭研制小组,后来增至10余人。当时,既无图纸资料,又无样品参考。后来又成立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用1周时间完成了图纸设计,3周内试制成一种8管联装式的山地火箭炮,口径为130毫米,定向管长1.3米,用吉普车运输。1959年2月,该炮进行首次射击试验,取得可喜的成绩。虽然该炮在结构、性能上存在许多问题,但能发射成功就是一大胜利。这是我国火箭炮研制工作从无到有、从理想到现实的第一步。
1959年6月,根据总后勤部军械部的要求,工厂提出口径130毫米、定向管16根、管长1.3米、车体为“格斯”63汽车的火箭炮研制方案。火箭炮大致结构为桁架钢板焊接,千斤顶支撑,高低机为齿弧,螺杆式的方向机。同年11月,先后在山西和东北的黑龙江进行了射击试验,测试了精度和应力,在东北的长春进行了射击表演。1959年11月,根据一机部的指示,要求赶制30门130火箭炮参加1960年的国庆观礼。接到通知后,研制工厂随即成立由40余人组成的专项研制组,提出了1种17管的设计方案,1个月完成图纸设计,编制了工艺流程和材料定额,边投料、边生产、边试验、边改进。工厂日夜突击,1960年6月试制成功,立即运往靶场进行了射击试验。在射击试验中,连射时突然中断,一名叫周章牛的工长在检查时火箭弹突然发射,燃气流将其吹到,造成重大烧伤事故。经检查发现发火器电源接法有误,电源时断时续,工厂随后进行了改进。但为了赶进度,8月底完成了过天安门的30门火箭炮总装任务。9月初,先后在山西的不同地方进行了射击试验,发现高低机变位大,方向机摆动大,精度误差大。为保证军品质量,经过请示上级机关,决定取消过天安门的受阅任务。工厂决定将30门火箭炮零部件全部报废,损失83万元。这次试验虽然失败,但广大科研人员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随后,决定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从单项试验開始,找出射击运动规律,摸出试验参数,研制出性能可靠的火箭炮。
为吸取失败教训,通过北京工学院进行分析,改进了设计结构,先后对7大项进行了专项射击试验。试验中使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机械振动仪,摸索出射击运动规律,发现1.3米长度的定向管在发射时扰动大,影响密集度,17管的威力偏小。1960年12月,又提出一种19管方案,车体仍为“格斯”63型汽车,定向管长度为1.05米。正准备投料生产时,接到上级研制新火箭炮的通知。
1960年12月底,炮兵司令部下达新的战术指标,要求工厂尽快研制。1961年4月,工厂完成成品图纸设计工作,9月份总装出两门样品,10月在山西进行了射击试验。这次试验发现电路系统不可靠,有连电顶保险的问题。连射时,方向机自锁性能差,发射间隔不均匀,影响密集度。针对出现的问题,工厂进行了改进设计。1962年元月,进行了射击试验。试射时,特别邀请炮兵部队参与射击和测试,听取意见,并用当时二机部唯一一台高速摄影机进行了拍摄,用国内先进的经纬仪测量了弹道。通过这次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方向机、高低机、发火线路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唯一的问题是地面密集度、精度未达到要求。1962年5月,弹药厂对火箭弹进行了改进,经过试验,符合了指标设计要求。
1962年10月至1963年2月,130毫米多管火箭炮在国家靶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试验,先后进行不同角度和方向、不同路面的牵引试验。试验完全满足了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1963年1月,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特别指示,把试验用的两门火箭炮运到西藏部队,让官兵们亲自试用。5月,工厂派出研制人员组成售后服务保障小分队,与产品一同进驻西藏部队。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部队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地区全面考核了火箭炮的战斗性能,在海拔2000~5700米的高山上进行了各种路面的行驶试验。
1963年7月,国家批准该火箭炮设计定型,命名为1963年式130毫米火箭炮(题图),成为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10千米火箭炮。1964年4月,该产品在全国性专业会议上接受了毛主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炮发挥了巨大威力,立了战功,被战士们美誉为“万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