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尼斯是一座很独特的城市,开门见水,以河为街。城中除了建筑物和广场外,几乎看不到陆地。威尼斯没有马路,没有红绿灯,是世界上惟一不通汽车的城市。整座城市只有弯弯曲曲的水道,来来往往的船只,以及400多座风格迥异的桥梁。
船是威尼斯人必备的交通工具,各家各户的船,就像欧洲其他城市的私家车一样,停靠在自家的门前。一只挨着一只,像水里静止不动的鱼。
在威尼斯游览期间,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船。威尼斯有“水上公共汽车”——交通船,也叫水上巴士,这种船的体积大,能坐几十人,是游览威尼斯最实惠的交通工具。水上出租船即“水上出租车”,船型较小,乘坐方便舒适。威尼斯还有摩托艇、售货船、救护船、消防船、垃圾船、娱乐船……最有特色的是一种小型划船“贡多拉”,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船,据说,每一条都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的名字是从意大利语GON-DOLE音译过来的。
贡多拉的外型简洁漂亮,细细的船身,扁平的船底,船长约12米,最宽处1.7米,两头高翘呈新月状,船头的铜饰像梳子,带有6个齿,传说代表总督的帽子及威尼斯市中心的6个行政区。船的旁侧有7条横杠,代表与圣马可广场遥遥相对的、呈月牙形的朱德卡岛。整个船头呈“ S”状,与蜿蜒流经闹市的大运河颇为相似。一只贡多拉大抵由280个部件组成,采用8种不同种类的木头,船身设计成不对称型,左侧比右侧大24厘米,这样在航行中,遇到高度不同的桥,船就会向一侧倾斜,很方便地穿过桥洞。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细致,使得一只贡多拉的造价,相当于一辆330宝马车。
贡多拉的历史悠久,早在4世纪前,贵族豪绅就争相乘坐雕刻精美、装饰着华丽丝绸的贡多拉,以此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抑制这种奢靡风气,威尼斯政府于1562年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将贡多拉油漆成彩色,从此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被统一为庄重的黑色。作为威尼斯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许多世纪以来,贡多拉一直是威尼斯人的生活伴侣,婚丧嫁娶、访亲探友、运送货物、外出游览、欢度节日、去教堂洗礼,样样离不开它。威尼斯历史上,有过多达 1万只贡多拉的记录,可是现在全市仅余200余只。
说起来贡多拉的票价着实不菲,每人每小时要收取100多欧元。但远道而来的各国游客,依然争相乘坐这种威尼斯特有的小船。我和同伴在圣马克广场附近,等候了半个多小时,才乘坐上一只贡多拉。
临来威尼斯之前,风闻近几年贡多拉漫天要价,专宰外国游客,于是登船前我们先与划船的小伙子讨价还价。他听说我们是留学德国、趁暑假来威尼斯旅游的中国学生,便爽快接受了我们提出的价格,并且自愿为我们当导游。
划船的小伙子年纪在20岁上下,高高的个子,五官精致,金发微鬈,皮肤被阳光晒成漂亮的古铜色。长得性感帅气的他,身穿红白相间的T恤衫和黑色的牛仔裤,头戴一顶系着蓝飘带的宽边白草帽。他一边娴熟地划着浆,一边哼着意大利民歌。他告诉我们,从 9岁起,他便跟着父亲学划船,16岁就开始独立行船了。他的哥哥、弟弟也都是划船的好手。
谈话中,我们获知,贡多拉的船夫,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本地的正宗威尼斯人,并且家里祖辈几代都是驾驭贡多拉的,其他人根本没有资格从事这一行业,更别提拿到营业执照。历届政府对此管理得也非常严格,不允许有新的贡多拉出现。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样一个从历史沿袭至今的特殊行规,使得现在贡多拉船夫拥有一种超越他人之上的优越感。
轻盈灵活的贡多拉,在运河和河汊里自由穿行,天空湛蓝,近乎透明;水色幽绿,波光粼粼。运河两岸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贡多拉带我们经过著名的里亚托桥,桥下一群老人在悠闲地晒太阳;贡多拉带我们经过威严的总督府第,古邸在水波摇曳中荡漾着迷离风姿。金银宅、叹息桥、鱼市场、歌剧院、法院大楼、佩萨罗宫、德意志货栈……狭窄的河道两岸,触手可及长满青苔的古老建筑。那些水中的房屋古色古香,精巧别致,大都建于公元14~17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文艺复兴式、威尼斯式……腥红的墙面主色调,洋溢着意大利人豪放热情的性格特征。
望着河面上恣意飞奔、来回穿梭的贡多拉,我不禁想起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一样,只有威尼斯是个例外。”在这座城市中,你随处可寻布鲁诺、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拉斐尔、威尔第、莫扎特、马可·波罗、歌德、雨果等名人的足迹,他们随时可能从一只看似普通的贡多拉里走出来。无怪乎有人赞叹道,贡多拉是威尼斯充满诗意的摇篮和灵魂。
夕阳西下,贡多拉将我们送到起始地圣马克广场。站在高耸入云的钟楼下,我们挥手向小伙子告别。只见贡多拉渐渐地远去,远去,最后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而撒满碎金的水面上,却隐隐传来一阵歌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旋律:“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暴风雨已过去,天空多么晴朗,清新的空气令人心神向往……啊,我的太阳,那就是你。”
(编辑: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