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旅游消费人群慕名而来,感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多重感官与情感体验。在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所砌筑的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充满了地域自然及人文文化风味,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鲜明资源优势。本文将以云南省大理州的喜洲古城为例,探讨该地酒店中的文化景观建筑设计,围绕其设计流程及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景观 大理喜洲 酒店 布局 设计
云南大理州地域文化浓重,其建筑装饰都别具一格,吸引了五湖四海游客前来旅游驻足。当地精品酒店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也别出心裁,在创造系统性、地域文化体验性特色方面思路清晰,为旅游消费群体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体验。所以针对该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也值得深入研究。
一、大理喜洲基本概况
1.大理喜洲基本概况。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西部,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洲内少数民族众多(占到总人口50%),其中以白族居多,可以视为是白族自治州。大理州自然风光优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这也成就了其地方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十年来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都在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18.9%),而游客方面对地方旅游行业内容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对酒店住宿空间与文化景观的品质要求就是其中一点。因此喜洲当地精品酒店也在考虑如何合理结合云南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与艺术特色来设计酒店文化景观,吸引更多游客选择入住。2011年,云南省政府也制定了大理喜洲项目,希望首先为当地准确定位,包括以文化历史、旅游与商业娱乐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园区建设。这其中对地方酒店的建设要求打造精品,拒绝低档次酒店,要走高端发展路线,尤其是打造拥有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特色客栈式酒店,助力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
2.地方精品酒店基本概况。本文中所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酒店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喜洲古城,它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整体地势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该酒店背山面海,自然风光秀美,且周边还有大量白族村落聚集,拥有着极为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该酒店拥有4栋建筑,希望将它们根植于白族文化氛围当中,与周遭少数民族村落结为一体,充分展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景观设计风韵,并基于现代手法实现酒店文化升华。
二、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
1.设计思路。该酒店在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上强调个性及文化品位突出,希望在空间创造与设计方面做到大胆创新,将酒店文化景观根植于白族文化体系中,强调与周边白族村落的有机融合。由于该酒店由4个单栋建筑组成,所以在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拒绝以大型高端商务化路线为主,应该强调“化碎为整”基本原则,在设计中尽量拆分小体量,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整体结构,为建筑院落铺开层次,做到建筑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并注重建筑整体体型的凹凸与高低错落,保留原址风韵。在酒店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整体布局方面,采用了本土院落式布局,保留传统生活空间感受。在单体平面布局方面保留传统白族民居院落中的“三房一照壁”布局设计特色,将传统的拥有白族风味的花格木、族群特殊图腾、白族木等等工艺雕刻图案展示于建筑的墙壁和天花板上,为游客带来天衣无缝的完美洱海度假体验。在建筑装饰方面,也采用了材质与颜色都相对直观的白族文化元素立面设计,强调简约轻巧,与周围村落白族传统民居遥相呼应,其拥有横向纹理的片墙组合结构也打破了传统呆板的建筑整体高格调,使得民族文化景观更更加轻盈。而等高院墙的设计也增加了酒店私密感,就地取材的材料让其更有亲和力,在情感上实现了建筑本体与民族特色的完美传承。
2.设计流程。
2.1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总体布局。该酒店所设计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园区总面积为49808㎡,其中有48%的区域为水域,这一天然景观带设计希望将酒店包围,营造酒店水域文化特色。在园区内还有移动不可拆除的老式建筑,它属于保护建筑,所采用的是“三房一照壁”组合规划,它位于酒店前区部分,为酒店门面带来了古色古香的厚重历史感觉。老式建筑后方便为酒店主建筑区与餐饮区,具体来讲自动向西分别为:精品酒店区、别墅区以及餐饮区。三片区域都按原有建筑进行重新定义,挖掘其内里的白族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但在改造过程中还保留原有院房肌理。以餐饮区为例,它就从别墅区依水域区延伸,形成了餐饮区中心水院,可以看到整个区域都贯穿水景线索且还有继续延续之势。其中中部的餐饮区主题还以白族传统建筑为主要特色,整体建筑平面布局极富韵律,在配合景观道路走向后更强调景观设计节奏变化,最终实现餐饮区域与水域区域的疏密对位,让餐饮区彻底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提升游客的用餐品位体验。在西面是酒店别墅区,它的文化景观设计采用整体立面改造,将原有的浅白色色调改为灰色,使其融入到整体建筑群落中。别墅区仍然以大片水域为背景,在景观设计方面采用了草地配合砂石路径结构,整个搭配简洁轻巧,为游客铺设了一条游嬉休闲的参观路线。在别墅区的文化景观设计中,还加入了大量的白族木雕在道路两旁,而别墅建筑本身也基于白族土建筑进行完善更新,它充分沿袭了白族传统的民居空间形制,希望在二维空间维度中融入更丰富、更具有深度的变化,保证内向小尺度院落空间的有机组合过程,配合院落与坡屋顶形式设计思维逻辑来有效调整院落间建筑的基本功能空间。如果从远处山坡上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别墅区的所有院落,它的多重路径、庭院与边界结构设计相当巧妙,创造了多层次的外部空间,给人一种“借景透景”的透视性感觉。
从项目的总体布局来看,“静思精舍”即是其核心,因为在酒店建筑主入口所围合成的外向院落在交通构造方面深度偏小,但该酒店为其进行了扩建改造,希望满足酒店人流与集散出入环境要求,让该场合更加实用,更能满足酒店中的游客的生活习惯。在进入入口后,就是酒店的主体文化景观院落,它用院墙与花窗形成隔而未隔的隐形屏风效果,当游客进入主入口后,就可以在曲折路径上感受酒店的文化景观设计,空间体验感极其丰富。在花窗设计方面,其整体体量偏小,符合白族低于特点,而院墙建筑在“力场”方面有所延伸,一直延伸到院墙基础外部,为酒店景观设计构建了三层建筑空间结构,而且院墙在垂直面上还额外增加了两个空间层次,使得院落景观的空间观赏角度更加多元化。
2.2建筑材料色彩设计。在该酒店中,酒店建筑的文化景观设计强调色彩搭配民族化,它采用的是白族传统的黑色、白色与灰色混搭基调,在建筑木构体上采用了暗红色,体现一种复古感觉。在建筑外表上所采用的是灰色、白色与蓝色,象征苍山洱海的大山水格局,实现与白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别墅区的建筑上则采用了青砖镂空排布布局,其空洞大小存在变化,在材料提炼与简化方面做到了合理处理,在保留传统建筑符号语言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对现代化建筑文化特色的放大,也实现了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上的中古合璧。
三、结语
本文以云南省大理州喜洲古城的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它结合本土化、地域化等角度的景观内容设计,特别强调了传统优秀白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文化的有机融合,希望打造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空间,迎合酒店的高品质、多文化复合主题,凸显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独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王佳.论少数民族地区精品酒店建筑及景观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以云南大理喜洲精品酒店设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318-320.
[2]高焕静.旅游开发背景下媒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构[J].新闻界,2013(19):9-15.
[3]陈冉.谈云南白族视觉艺术元素与古镇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4,40(15):7-8.
作者简介:张梅芬(1981.10—)女。民族:汉。云南曲靖麒麟区人。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地理、区域经济方面教学与科研。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20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项目编號:2016ZZX21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景观 大理喜洲 酒店 布局 设计
云南大理州地域文化浓重,其建筑装饰都别具一格,吸引了五湖四海游客前来旅游驻足。当地精品酒店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也别出心裁,在创造系统性、地域文化体验性特色方面思路清晰,为旅游消费群体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体验。所以针对该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也值得深入研究。
一、大理喜洲基本概况
1.大理喜洲基本概况。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西部,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洲内少数民族众多(占到总人口50%),其中以白族居多,可以视为是白族自治州。大理州自然风光优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这也成就了其地方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十年来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都在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18.9%),而游客方面对地方旅游行业内容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对酒店住宿空间与文化景观的品质要求就是其中一点。因此喜洲当地精品酒店也在考虑如何合理结合云南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与艺术特色来设计酒店文化景观,吸引更多游客选择入住。2011年,云南省政府也制定了大理喜洲项目,希望首先为当地准确定位,包括以文化历史、旅游与商业娱乐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园区建设。这其中对地方酒店的建设要求打造精品,拒绝低档次酒店,要走高端发展路线,尤其是打造拥有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特色客栈式酒店,助力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
2.地方精品酒店基本概况。本文中所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酒店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喜洲古城,它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整体地势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该酒店背山面海,自然风光秀美,且周边还有大量白族村落聚集,拥有着极为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该酒店拥有4栋建筑,希望将它们根植于白族文化氛围当中,与周遭少数民族村落结为一体,充分展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景观设计风韵,并基于现代手法实现酒店文化升华。
二、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
1.设计思路。该酒店在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上强调个性及文化品位突出,希望在空间创造与设计方面做到大胆创新,将酒店文化景观根植于白族文化体系中,强调与周边白族村落的有机融合。由于该酒店由4个单栋建筑组成,所以在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拒绝以大型高端商务化路线为主,应该强调“化碎为整”基本原则,在设计中尽量拆分小体量,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整体结构,为建筑院落铺开层次,做到建筑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并注重建筑整体体型的凹凸与高低错落,保留原址风韵。在酒店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整体布局方面,采用了本土院落式布局,保留传统生活空间感受。在单体平面布局方面保留传统白族民居院落中的“三房一照壁”布局设计特色,将传统的拥有白族风味的花格木、族群特殊图腾、白族木等等工艺雕刻图案展示于建筑的墙壁和天花板上,为游客带来天衣无缝的完美洱海度假体验。在建筑装饰方面,也采用了材质与颜色都相对直观的白族文化元素立面设计,强调简约轻巧,与周围村落白族传统民居遥相呼应,其拥有横向纹理的片墙组合结构也打破了传统呆板的建筑整体高格调,使得民族文化景观更更加轻盈。而等高院墙的设计也增加了酒店私密感,就地取材的材料让其更有亲和力,在情感上实现了建筑本体与民族特色的完美传承。
2.设计流程。
2.1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总体布局。该酒店所设计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园区总面积为49808㎡,其中有48%的区域为水域,这一天然景观带设计希望将酒店包围,营造酒店水域文化特色。在园区内还有移动不可拆除的老式建筑,它属于保护建筑,所采用的是“三房一照壁”组合规划,它位于酒店前区部分,为酒店门面带来了古色古香的厚重历史感觉。老式建筑后方便为酒店主建筑区与餐饮区,具体来讲自动向西分别为:精品酒店区、别墅区以及餐饮区。三片区域都按原有建筑进行重新定义,挖掘其内里的白族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但在改造过程中还保留原有院房肌理。以餐饮区为例,它就从别墅区依水域区延伸,形成了餐饮区中心水院,可以看到整个区域都贯穿水景线索且还有继续延续之势。其中中部的餐饮区主题还以白族传统建筑为主要特色,整体建筑平面布局极富韵律,在配合景观道路走向后更强调景观设计节奏变化,最终实现餐饮区域与水域区域的疏密对位,让餐饮区彻底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提升游客的用餐品位体验。在西面是酒店别墅区,它的文化景观设计采用整体立面改造,将原有的浅白色色调改为灰色,使其融入到整体建筑群落中。别墅区仍然以大片水域为背景,在景观设计方面采用了草地配合砂石路径结构,整个搭配简洁轻巧,为游客铺设了一条游嬉休闲的参观路线。在别墅区的文化景观设计中,还加入了大量的白族木雕在道路两旁,而别墅建筑本身也基于白族土建筑进行完善更新,它充分沿袭了白族传统的民居空间形制,希望在二维空间维度中融入更丰富、更具有深度的变化,保证内向小尺度院落空间的有机组合过程,配合院落与坡屋顶形式设计思维逻辑来有效调整院落间建筑的基本功能空间。如果从远处山坡上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别墅区的所有院落,它的多重路径、庭院与边界结构设计相当巧妙,创造了多层次的外部空间,给人一种“借景透景”的透视性感觉。
从项目的总体布局来看,“静思精舍”即是其核心,因为在酒店建筑主入口所围合成的外向院落在交通构造方面深度偏小,但该酒店为其进行了扩建改造,希望满足酒店人流与集散出入环境要求,让该场合更加实用,更能满足酒店中的游客的生活习惯。在进入入口后,就是酒店的主体文化景观院落,它用院墙与花窗形成隔而未隔的隐形屏风效果,当游客进入主入口后,就可以在曲折路径上感受酒店的文化景观设计,空间体验感极其丰富。在花窗设计方面,其整体体量偏小,符合白族低于特点,而院墙建筑在“力场”方面有所延伸,一直延伸到院墙基础外部,为酒店景观设计构建了三层建筑空间结构,而且院墙在垂直面上还额外增加了两个空间层次,使得院落景观的空间观赏角度更加多元化。
2.2建筑材料色彩设计。在该酒店中,酒店建筑的文化景观设计强调色彩搭配民族化,它采用的是白族传统的黑色、白色与灰色混搭基调,在建筑木构体上采用了暗红色,体现一种复古感觉。在建筑外表上所采用的是灰色、白色与蓝色,象征苍山洱海的大山水格局,实现与白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别墅区的建筑上则采用了青砖镂空排布布局,其空洞大小存在变化,在材料提炼与简化方面做到了合理处理,在保留传统建筑符号语言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对现代化建筑文化特色的放大,也实现了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上的中古合璧。
三、结语
本文以云南省大理州喜洲古城的酒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它结合本土化、地域化等角度的景观内容设计,特别强调了传统优秀白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文化的有机融合,希望打造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空间,迎合酒店的高品质、多文化复合主题,凸显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独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王佳.论少数民族地区精品酒店建筑及景观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以云南大理喜洲精品酒店设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318-320.
[2]高焕静.旅游开发背景下媒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构[J].新闻界,2013(19):9-15.
[3]陈冉.谈云南白族视觉艺术元素与古镇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4,40(15):7-8.
作者简介:张梅芬(1981.10—)女。民族:汉。云南曲靖麒麟区人。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地理、区域经济方面教学与科研。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20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项目编號:2016ZZX2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