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余振兴名师工作室”,由1名主持人、1名顾问、2名指导教师和33名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秉承“点亮自己,照亮学生,引领同伴”的宗旨,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发挥“引领、传承、创新、共享”等功能,截至2018年9月共开展辐射研讨活动53期。工作室致力于“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建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主持人余振兴是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省第一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奖,三次获得湖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承担并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撰写有教学专著《守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黄冈市东坡小学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按照《(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制定了“趣味数学”课程建设方案。
“趣味数学”课程目标如下:一是创建数学人文环境。通过构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丰富的“趣数”课程,创建寓教于乐的数学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多元文化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积极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二是丰富学校数学活动。通过开展“趣味数学”文化节,让学生读数学、玩数学和做数学,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好玩。三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趣理文本、益智游戏和创意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文化底蕴、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精神,让核心素养落地。
“趣味数学”课程强调“九性”。结构性。课程的开发要有结构,为了避免重复,在一至六年级需设计不同的课程。趣味性。课程的开发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扩展或延伸。活动性。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融学习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在玩中学习。过程性。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一个活动可以重复多节课甚至一个学期。实践性。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性。课程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数学思考目标。多样性。各年级课程可根据教师特长和学情灵活选择,不拘泥于统一性。文化性。课程的开发要聚焦数学文化的渗透,了解数学史、感受数学美,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一、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
“趣味数学”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结构课程”和“共性课程”,包括三个方面:“趣理文本”“益智游戏”和“创意活动”,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三个关键字“读”“玩”和“做”,直接聚焦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底蕴”“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科学精神”。
1.“共性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
共性课程为选学内容,包括课程图谱中所有内容,可根据学情及教学需要灵活选择。
①数学游戏:把数学的特性、规律、原理融入游戏之中,学生通过玩游戏,既玩得开心、有趣,又懂得一些数学的奥秘,明白一些道理,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真奇妙。
②数学故事:讲数学家的故事。给学生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
③数学趣题:做数学趣题。把一些数学难题编入数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做数学难题很有意思,自然喜欢钻研难题,勇于探究学问。
④数学谜语:猜数学谜语、记数学成语。通过猜数学谜语使学生牢记有关的数学名词等,为学习有关概念增添乐趣。通过牢记数学成语增强学生的数感。
⑤数学知识:收集必要的数学小常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⑥数学笑话:通过说数学笑话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能启迪人生。
⑦数学诗词、数学格言:通过学习数学诗,感受数学与语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工具性。通过学习数学格言,体会数学的“哲理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⑧数学步道:利用学校、教室的现实环境,设计的一系列数学体验与挑战活动,计算、估算、测量、几何论证,都可以融合其中。设计“数学步道”活动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先天不足:忽视直接经验,忽视学科和生活的联系。在应对“数学步道”的一系列挑战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⑨数学智力玩具:数学智力玩具是动手操作与智力训练的高度结合,是数形结合训练的有效途径。
⑩ 数学阅读:数学也是可以读的,张景中、李毓佩、谈祥柏三位先生的数学科普作品有广大的读者,而市场上众多的数学科普作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载体,数学绘本更是为孩子们所喜爱。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学校、家长和社会所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不再局限于“课外”,而是进入了课程表。
2.“结构课程”及目标
结构课程为必修内容,不同年级必修内容不同。其中,一年级是“七巧板”;二年级是“数独”;三年级是“飞叠杯”;四年级是“二十四点”;五年级是“魔方”;六年级是“华容道”。
学习目标:①认识七巧板中每块板的形状,会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通过创作表述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审美情趣。②通过玩“数独”游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盘考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③通过玩转“飞叠杯”,有助于锻炼儿童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大脑反应速度,从而有效促进儿童右脑知觉、专注力及创造力的发展。④通过玩“二十四点”游戏,让学生掌握游戏的基本技巧;通过计算得数2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发展运算能力。⑤通过玩转“魔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专注力,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⑥通过玩转“华容道”,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准备地做事,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多维度、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并不在于关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而在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所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审议组对教师的评价,同时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参与的主动性、思考的积极性、表达与交流、与他人合作及自我调控等。
从精神状态、参与程度、参与效果等方面对班级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体情况做出评价,并指出亮点、提供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黄冈市东坡小学)
主持人余振兴是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省第一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奖,三次获得湖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承担并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撰写有教学专著《守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黄冈市东坡小学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按照《(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制定了“趣味数学”课程建设方案。
“趣味数学”课程目标如下:一是创建数学人文环境。通过构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丰富的“趣数”课程,创建寓教于乐的数学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多元文化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积极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二是丰富学校数学活动。通过开展“趣味数学”文化节,让学生读数学、玩数学和做数学,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好玩。三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趣理文本、益智游戏和创意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文化底蕴、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精神,让核心素养落地。
“趣味数学”课程强调“九性”。结构性。课程的开发要有结构,为了避免重复,在一至六年级需设计不同的课程。趣味性。课程的开发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扩展或延伸。活动性。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融学习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在玩中学习。过程性。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一个活动可以重复多节课甚至一个学期。实践性。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性。课程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数学思考目标。多样性。各年级课程可根据教师特长和学情灵活选择,不拘泥于统一性。文化性。课程的开发要聚焦数学文化的渗透,了解数学史、感受数学美,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一、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
“趣味数学”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结构课程”和“共性课程”,包括三个方面:“趣理文本”“益智游戏”和“创意活动”,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三个关键字“读”“玩”和“做”,直接聚焦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底蕴”“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科学精神”。
1.“共性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
共性课程为选学内容,包括课程图谱中所有内容,可根据学情及教学需要灵活选择。
①数学游戏:把数学的特性、规律、原理融入游戏之中,学生通过玩游戏,既玩得开心、有趣,又懂得一些数学的奥秘,明白一些道理,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真奇妙。
②数学故事:讲数学家的故事。给学生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
③数学趣题:做数学趣题。把一些数学难题编入数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做数学难题很有意思,自然喜欢钻研难题,勇于探究学问。
④数学谜语:猜数学谜语、记数学成语。通过猜数学谜语使学生牢记有关的数学名词等,为学习有关概念增添乐趣。通过牢记数学成语增强学生的数感。
⑤数学知识:收集必要的数学小常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⑥数学笑话:通过说数学笑话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能启迪人生。
⑦数学诗词、数学格言:通过学习数学诗,感受数学与语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工具性。通过学习数学格言,体会数学的“哲理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⑧数学步道:利用学校、教室的现实环境,设计的一系列数学体验与挑战活动,计算、估算、测量、几何论证,都可以融合其中。设计“数学步道”活动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先天不足:忽视直接经验,忽视学科和生活的联系。在应对“数学步道”的一系列挑战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⑨数学智力玩具:数学智力玩具是动手操作与智力训练的高度结合,是数形结合训练的有效途径。
⑩ 数学阅读:数学也是可以读的,张景中、李毓佩、谈祥柏三位先生的数学科普作品有广大的读者,而市场上众多的数学科普作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载体,数学绘本更是为孩子们所喜爱。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学校、家长和社会所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不再局限于“课外”,而是进入了课程表。
2.“结构课程”及目标
结构课程为必修内容,不同年级必修内容不同。其中,一年级是“七巧板”;二年级是“数独”;三年级是“飞叠杯”;四年级是“二十四点”;五年级是“魔方”;六年级是“华容道”。
学习目标:①认识七巧板中每块板的形状,会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通过创作表述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审美情趣。②通过玩“数独”游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盘考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③通过玩转“飞叠杯”,有助于锻炼儿童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大脑反应速度,从而有效促进儿童右脑知觉、专注力及创造力的发展。④通过玩“二十四点”游戏,让学生掌握游戏的基本技巧;通过计算得数2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发展运算能力。⑤通过玩转“魔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专注力,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⑥通过玩转“华容道”,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准备地做事,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多维度、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并不在于关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而在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所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审议组对教师的评价,同时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参与的主动性、思考的积极性、表达与交流、与他人合作及自我调控等。
从精神状态、参与程度、参与效果等方面对班级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体情况做出评价,并指出亮点、提供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黄冈市东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