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密度一定要增大,方法要更加高效。
关键词:地理 高效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密度一定要增大,方法要更加高效。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既要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又要把各个知识点所涉及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到位,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这些角色相互渗透和联系,统一于课堂的活动中。从教师角色看,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从学生角色看,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与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
二、课前精心准备,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精通本学科,精心备课。教材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内容熟练掌握,而且要对教材的图表、案例等进行提炼,并梳理知识间的条理关系,使知识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据课程标准,做到总体把握教材,注意学生知识学习的阶段性,总体把握章节之间的关系,知道所讲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融会贯通,既将现学知识原有的知识相联系,也能够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专研教材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教师就要用心研究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另外每位教师还应备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创设问题情景启迪学生思维
情景创设的功能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教师创设情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隐含学科内涵;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互,有利于促进学生萌生学习欲望,启动思维过程,激发创造热情。教师通过问题的梯度设计帮助学生深化对地理概念和过程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案例的剖析形成对典型地理事象的分析框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应用意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讲到“洋流”时,教师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2)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3)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景,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因此,这样的情景创设是有效的。
四、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互动式工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为此,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出发,担负起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变动”这一重要职责,及时调整和充实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互动式工作,在课堂上营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学学相长、教学相长的互动氛围。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确定好每堂课的教学主题,适时引入学生互动环节,充分释放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互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互动中要充分发挥地图、模型等重要的教学道具的作用,让学生在演示、想象、类比等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效果,提升学生的认识。
比如,对“中国的铁路骨架”这课内容,笔者采用了让学生现场画示意图、演示特定旅游线路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比起单纯由教师画图讲解更活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在讲解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过程中,笔者先给学生梳理出这一节的三个重点内容: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一节课要学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穿插一些经典战例。如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回顾了一战中德国利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密度流和补偿流来助战的案例以及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时航海路线的选择,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北太平洋洋流的分布状况和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洋流成因类型,因趣味横生,每逢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仍意犹未尽,急待课下继续与笔者探讨,学习效果出奇得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关键词:地理 高效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密度一定要增大,方法要更加高效。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既要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又要把各个知识点所涉及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到位,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这些角色相互渗透和联系,统一于课堂的活动中。从教师角色看,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从学生角色看,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与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
二、课前精心准备,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精通本学科,精心备课。教材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内容熟练掌握,而且要对教材的图表、案例等进行提炼,并梳理知识间的条理关系,使知识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据课程标准,做到总体把握教材,注意学生知识学习的阶段性,总体把握章节之间的关系,知道所讲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融会贯通,既将现学知识原有的知识相联系,也能够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专研教材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教师就要用心研究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另外每位教师还应备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创设问题情景启迪学生思维
情景创设的功能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教师创设情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隐含学科内涵;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互,有利于促进学生萌生学习欲望,启动思维过程,激发创造热情。教师通过问题的梯度设计帮助学生深化对地理概念和过程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案例的剖析形成对典型地理事象的分析框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应用意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讲到“洋流”时,教师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2)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3)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景,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因此,这样的情景创设是有效的。
四、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互动式工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为此,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出发,担负起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变动”这一重要职责,及时调整和充实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互动式工作,在课堂上营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学学相长、教学相长的互动氛围。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确定好每堂课的教学主题,适时引入学生互动环节,充分释放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互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互动中要充分发挥地图、模型等重要的教学道具的作用,让学生在演示、想象、类比等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效果,提升学生的认识。
比如,对“中国的铁路骨架”这课内容,笔者采用了让学生现场画示意图、演示特定旅游线路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比起单纯由教师画图讲解更活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在讲解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过程中,笔者先给学生梳理出这一节的三个重点内容: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一节课要学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穿插一些经典战例。如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回顾了一战中德国利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密度流和补偿流来助战的案例以及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时航海路线的选择,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北太平洋洋流的分布状况和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洋流成因类型,因趣味横生,每逢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仍意犹未尽,急待课下继续与笔者探讨,学习效果出奇得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