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厝垵渔村,马路对面临海的地方,有一处戏台,位置相当“拉风”,这是周如强他们戏班子的驻点之一。戏台外观很像一个开了一边口的小纸盒,隔着观众席,对面一座庙,供奉的是妈祖,庙虽小,香火却日日绵延不绝,很有人气。
闽南地区的厝子,只要还没有被拆迁,基本上都还保存着各式“宫庙”和戏台子。但凡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婚丧嫁娶,都会请戏班子来唱戏。周如强和他们的漳州龙海芗剧团就是这样的戏班。剧团成立十余年来,足迹遍及泉厦漳等大部分的闽南地区,还有潮汕一些说闽南语的乡镇,不少老前辈还到过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演出。周如强17岁开始进戏班,到今年也快满五个年头了。22岁的他在戏班子里算是小辈,不过他已经在演主角,拿的也是主角的酬劳。
九龙江流经漳州段谓之芗江,这一带的民间戏曲便是芗剧,也可以笼统地看作“歌仔戏”的一种。所谓“歌仔”者,近乎“小曲儿”、“歌谣”这类的意思。芗剧、高甲戏、歌仔戏等民间戏曲作为闽南地区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颇是兴旺,像周如强他们这样的小戏班,在漳州龙海地区就有四五十家,而闽南地区的大小戏班粗略统计起来亦有数百家之多。
芗剧团的成员基本都是漳州龙海人,年纪最大的黄绍字老先生已经有72岁,在戏班后场负责敲锣击钹。“我儿子和女儿都不让我来戏班,每天还给我50元抽烟钱,让我在家享清福......”黄老先生早年是部队宣传部的演员,文革时期还演过样板戏,后来去了芗剧团,退休后便到了戏班的后场。“我在家闲不住,就到戏班子里玩来的。”老先生笑着对我说。后场吹笛子和唢呐的王春强老先生也年近七十了,“以前我是放牛娃,四人帮倒台后我才跟师傅学了笛子,现在在戏班一天能赚60元。”王老先生是个乐观的人,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乐呵呵眯笑着眼。后场还有一位拉大提琴的老先生,我一直想问他大提琴这样的西洋乐器是什么时候走进芗剧团的,可惜老先生不会普通话,每次都用闽南话回答我,无论如何,我听不出一个清晰的逻辑。还有拉二胡的师傅和敲杨琴的姑娘是父女俩,他们是乐队里需要看乐谱的乐手,而他们的音乐也是整场戏的主线。戏班演出的时候,父女俩坐在帷幕前面演奏,其他人则坐在真正的“后场”。打皮鼓和梆子的小伙子陈培杰是后场最投入的一员,他总是扬着头,眯着双眼,双手却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快而准确地在皮鼓和梆子上敲击出闽南地方戏特有的节奏。我时常在后台静静看着后场乐队演出,很多时候竟让我想到大型交响乐团里的乐手们,他们都一样陶醉在属于自己的声乐世界中。
戏班子往往在开戏的当天上午乘着大篷车抵达,道具戏服和演出设备卸载完毕后大家提着自己的行李去下榻休息,多数时候都是简简单单在戏台后面打个铺盖,偶尔出去参加比较大的邀请演出,老板也会让大家住一回旅店,抑或遇上安排周到的“东家”,戏班子的人也能住上像样的住处,不过打铺盖的日子对戏班来说也已经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抱怨这些。戏班的伙食就是大锅饭,好在伙房的大伯有一手好手艺,饭菜简单但也很可口。在戏班里吃饭每人只有一个碗,饭和菜都盛在一起,然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四散围坐,或在观众的石板凳上,或在戏台子边,或在伙房后面的空地,这种吉普赛式的生活体验清苦却很快乐,或许这也是很多人无法割舍戏班生活的其中一个原因。
晚饭后离开戏还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短暂的休息后前场的演员就要开始洗脸化妆了,所以饭后抽烟的这段时间是我和戏班成员交流的难得机会。绝大部分的戏班成员都是主动拜师学艺进的这一行当。演配角的汤艺伟今年25岁,以前他自己买车跑运输,收入也不坏,现在在戏班当配角每天只有五六十块的收入,“在外头当了两年司机,还是来了戏班子,我当然也希望有一天能演主角”。周如强是跟着哥哥周如金学的戏,到现在为止他也已经带过三个徒弟。“现在的小孩贪玩,没有一个留得住,我教的徒弟没有一个留在戏台上的。”每次说起这个事儿,周如强一脸的语重心长,其实他也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我读到初二就不上学了,书都直接放在学校没拿回来。其实那时候我学习成绩很好,只是坐不住,又喜欢集群打架,不讨老师喜欢。哥哥去了戏班后觉得在学校没了照应,不如跟着他学戏去。父母一开始当然不同意,后来看我混得不错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在我每个月可以给家里寄一千块钱。”
周如强的嫂子王小娟是戏班老板王良贵的女儿,她和周如强的哥哥周如金在戏班里相识已经三年了,今年两人正式订婚,很快戏班里又要新增一对夫妇。算上陈培杰夫妇,叶建木夫妇,后台负责叠放戏服的大娘和伙房的厨师大伯,还有老板和老板娘,戏班里就有五对夫妻了。“很多戏班的女孩子嫁了人,婆家都不同意她们再出来演戏了,总是要在外头跑,家里也没有人带孩子做饭,哪个丈夫愿意呢。所以还是在戏班里找比较好。” 叶建木今年33了,我叫他叶大哥,他是戏班里比较肯说话的人。他和他的妻子都是前场的主角,两人从事这个行当都有十余年了。他从14岁开始在芗剧团演出,一转眼已过而立之年。他时常跟我倾述世道险恶,人心不古,话语行间常有愤慨之辞,可是最后往往回归“人生如戏”的无奈。
锣鼓咚呛咚呛咚咚呛,四散人马看戏来,生旦净丑一台戏,真假善恶戏一台。
闽南地区的厝子,只要还没有被拆迁,基本上都还保存着各式“宫庙”和戏台子。但凡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婚丧嫁娶,都会请戏班子来唱戏。周如强和他们的漳州龙海芗剧团就是这样的戏班。剧团成立十余年来,足迹遍及泉厦漳等大部分的闽南地区,还有潮汕一些说闽南语的乡镇,不少老前辈还到过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演出。周如强17岁开始进戏班,到今年也快满五个年头了。22岁的他在戏班子里算是小辈,不过他已经在演主角,拿的也是主角的酬劳。
九龙江流经漳州段谓之芗江,这一带的民间戏曲便是芗剧,也可以笼统地看作“歌仔戏”的一种。所谓“歌仔”者,近乎“小曲儿”、“歌谣”这类的意思。芗剧、高甲戏、歌仔戏等民间戏曲作为闽南地区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颇是兴旺,像周如强他们这样的小戏班,在漳州龙海地区就有四五十家,而闽南地区的大小戏班粗略统计起来亦有数百家之多。
芗剧团的成员基本都是漳州龙海人,年纪最大的黄绍字老先生已经有72岁,在戏班后场负责敲锣击钹。“我儿子和女儿都不让我来戏班,每天还给我50元抽烟钱,让我在家享清福......”黄老先生早年是部队宣传部的演员,文革时期还演过样板戏,后来去了芗剧团,退休后便到了戏班的后场。“我在家闲不住,就到戏班子里玩来的。”老先生笑着对我说。后场吹笛子和唢呐的王春强老先生也年近七十了,“以前我是放牛娃,四人帮倒台后我才跟师傅学了笛子,现在在戏班一天能赚60元。”王老先生是个乐观的人,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乐呵呵眯笑着眼。后场还有一位拉大提琴的老先生,我一直想问他大提琴这样的西洋乐器是什么时候走进芗剧团的,可惜老先生不会普通话,每次都用闽南话回答我,无论如何,我听不出一个清晰的逻辑。还有拉二胡的师傅和敲杨琴的姑娘是父女俩,他们是乐队里需要看乐谱的乐手,而他们的音乐也是整场戏的主线。戏班演出的时候,父女俩坐在帷幕前面演奏,其他人则坐在真正的“后场”。打皮鼓和梆子的小伙子陈培杰是后场最投入的一员,他总是扬着头,眯着双眼,双手却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快而准确地在皮鼓和梆子上敲击出闽南地方戏特有的节奏。我时常在后台静静看着后场乐队演出,很多时候竟让我想到大型交响乐团里的乐手们,他们都一样陶醉在属于自己的声乐世界中。
戏班子往往在开戏的当天上午乘着大篷车抵达,道具戏服和演出设备卸载完毕后大家提着自己的行李去下榻休息,多数时候都是简简单单在戏台后面打个铺盖,偶尔出去参加比较大的邀请演出,老板也会让大家住一回旅店,抑或遇上安排周到的“东家”,戏班子的人也能住上像样的住处,不过打铺盖的日子对戏班来说也已经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抱怨这些。戏班的伙食就是大锅饭,好在伙房的大伯有一手好手艺,饭菜简单但也很可口。在戏班里吃饭每人只有一个碗,饭和菜都盛在一起,然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四散围坐,或在观众的石板凳上,或在戏台子边,或在伙房后面的空地,这种吉普赛式的生活体验清苦却很快乐,或许这也是很多人无法割舍戏班生活的其中一个原因。
晚饭后离开戏还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短暂的休息后前场的演员就要开始洗脸化妆了,所以饭后抽烟的这段时间是我和戏班成员交流的难得机会。绝大部分的戏班成员都是主动拜师学艺进的这一行当。演配角的汤艺伟今年25岁,以前他自己买车跑运输,收入也不坏,现在在戏班当配角每天只有五六十块的收入,“在外头当了两年司机,还是来了戏班子,我当然也希望有一天能演主角”。周如强是跟着哥哥周如金学的戏,到现在为止他也已经带过三个徒弟。“现在的小孩贪玩,没有一个留得住,我教的徒弟没有一个留在戏台上的。”每次说起这个事儿,周如强一脸的语重心长,其实他也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我读到初二就不上学了,书都直接放在学校没拿回来。其实那时候我学习成绩很好,只是坐不住,又喜欢集群打架,不讨老师喜欢。哥哥去了戏班后觉得在学校没了照应,不如跟着他学戏去。父母一开始当然不同意,后来看我混得不错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在我每个月可以给家里寄一千块钱。”
周如强的嫂子王小娟是戏班老板王良贵的女儿,她和周如强的哥哥周如金在戏班里相识已经三年了,今年两人正式订婚,很快戏班里又要新增一对夫妇。算上陈培杰夫妇,叶建木夫妇,后台负责叠放戏服的大娘和伙房的厨师大伯,还有老板和老板娘,戏班里就有五对夫妻了。“很多戏班的女孩子嫁了人,婆家都不同意她们再出来演戏了,总是要在外头跑,家里也没有人带孩子做饭,哪个丈夫愿意呢。所以还是在戏班里找比较好。” 叶建木今年33了,我叫他叶大哥,他是戏班里比较肯说话的人。他和他的妻子都是前场的主角,两人从事这个行当都有十余年了。他从14岁开始在芗剧团演出,一转眼已过而立之年。他时常跟我倾述世道险恶,人心不古,话语行间常有愤慨之辞,可是最后往往回归“人生如戏”的无奈。
锣鼓咚呛咚呛咚咚呛,四散人马看戏来,生旦净丑一台戏,真假善恶戏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