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金融资本主义。金融垄断理论是判断资本主义历史方位的基础。全球金融危机实质上是金融资本主义危机。金融资本主义对转轨国家同样带来冲击。
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并未过去,世界经济的图景还处于缓慢爬坡的阶段。当下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学界见仁见智,纷纷扰扰。
现在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新自由主义是危机爆发的根源。要深刻了解这一基本结论,有必要对金融危机所处的历史方位一一金融资本主义进行理性审思。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应当看到,白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历经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现在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世界局势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反映的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具体形式的变化,而不是其实质的变化。只要时代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产生于这种时代并直接用于分析这种时代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没有过时。对此,美国学者凯尔纳明确地指出:“我们仍然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那么马克思主义将仍然是合乎时宜的。”
“既然时代的性质未变,那么决定这种性质的内在逻辑就没有改变。就总体而言,现代资本主义依然是按照资本的逻辑行进首,各种社会现象仍是受资本的逻辑支配和制约的。”“只要资本逻辑没有被超越,围绕这种逻辑所阐发的各种发展思想也就很难被超越。”诚如美国学者德里克所说,只要资本的逻辑继续发挥作用,“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
科学判定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金融自由化在新自由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那么我们现在拥有什么类性或历史方位的现代资本主义呢?西方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至少讨论了七种可能的“视域交融”:列宁关于世界敌对力量之间不可避免地竞争和冲突的“帝国主义”概念;考茨基关于大国共识的集体“超帝国主义”观念;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阿默?德里克关于“全球垄断阶段”的“全球资本主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关于资本和劳动为主要矛盾和冲突已经结束的“后资本主义”;徐崇温等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法国经济学家让?克罗特?德罗奈认为“金霸权控制全球”的“金融资本主义”;刘昀献等专家关于“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导力量”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等。
“为我之学”下,作者偏向于法国经济学家让克罗特德罗奈提出的“金融资本主义”。理由似乎很简单,因为金融资本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后力量和手段,是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广泛地“再植入”的操作工具,这是资本主义的变动不居的本质。因为“金融资本主导并决定资本主义的平行经济运动。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必然导向资本的金融化。”
二、金融资本主义背后的理论逻辑
列宁关于金融垄断的理论是我们判断资本主义历史方位的基础。
列宁在考察完工业垄断之后,就转而考察银行业的垄断。“如果我们不注意到银行的作用,那我们对于现代垄断组织的实际力量和意义的认识,就会是极不完备,极不充分和极其不足的。”银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与工业资本紧密相关的,工业资本的集中必然导致银行业的集中。“银行业发展的最新成就还是垄断。”经过竞争的较量,“在少数几个经过集中过程而仍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银行中间,达成垄断协议、组织银行托拉斯的倾向自然越来越明显,愈来愈强烈。”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银行原先的主要业务是在支付中起中介作用。这样,银行就把不活动的货币资本,变为活动的即生利的资本,把所有一切货币收入集合起来交给资本家阶级支配。”
在银行业实现垄断式的“群集聚”后,银行便成为万能的垄断者。
首先,控制整个银行业。每个大银行领导和操纵的是一个由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中小银行构成的银行集团,通过银行及布满全国的银行分支密网的经营渠道,控制着所有的工业资本和各行业的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把成千成千分散的经济变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后来又变成一个全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
其次,是直接间接地控制着工业资本。“当银行这种业务的范围扩展到很大的时候,极少数垄断者就控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商业业务。”
另一方面,银行垄断资本还直接购买工商企业的大量股份,渗入到其中。在银行业的垄断渗入工业之中的同时,工业垄断资本也加紧渗透到垄断的银行资本中,两者不断融合,在“敞开”中“遮蔽”,在“遮蔽”中“敞开”。这样融合是必然的。
银行的“真精神”还突出体现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中心,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交易所不仅是他所汇集的那些经济运动的一种最准确的尺度,而且几乎是那些经济运动的一个自然的调节者,进入垄断阶段后,交易所被银行取代了。
银行控制着所有企业的绝大多数货币资本流通和周转,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营起分配和调节作用,好像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一旦这种融合普遍形成,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都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于是,整个社会经济就都处于许许多多金融资本、金融寡头之间的联合控制之下了。
列宁指出:“生产的集中;从集中而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的日益溶合或混合生长,一一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显然,这一概念并非指一个金融资本,而是包含许许多多金融资本的总体概念。可以说,随着列宁冶炼出“金融资本”的出炉,标示着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纪初迈入“金融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
当下,我们以美国洛氏家族的“金融资本”势力为例证。在银行业,洛氏家族控制的银行包括:第一国民银行(First Nation CityBank)和大通曼哈顿银行。1975年的《时代》杂志披露,大通曼哈顿银行有28个海外分支机构,在全球范围有5万多家附属银行。假设一家分支银行的资产价值为1000万美元,那么大通曼哈顿银行有着对高达5000亿美元潜在财产的支配能力。
如此规模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可以顷刻间造成全球货币、外汇、黄金市场的巨幅震荡,然后趁势在震荡中制造恐慌情势,从中渔利,这是典型的剪羊毛行动。洛氏家族控制了全美最大i00家工业公司中的37家,最大20家交通运输公司中的9家,最大电力、供水、燃气公司的全部,最大4家保险公司中的3家,以及无数家中小型投资、贷款、零售企业。如此巨大和超乎想像的经济控制力必然能产生出相应的政治影响力。
超级富豪财团和政府之间已经很难分清是谁在主导着决策权,双方已深刻地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个整体。
三、当下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危
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并未过去,世界经济的图景还处于缓慢爬坡的阶段。当下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学界见仁见智,纷纷扰扰。
现在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新自由主义是危机爆发的根源。要深刻了解这一基本结论,有必要对金融危机所处的历史方位一一金融资本主义进行理性审思。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应当看到,白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历经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现在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世界局势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反映的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具体形式的变化,而不是其实质的变化。只要时代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产生于这种时代并直接用于分析这种时代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没有过时。对此,美国学者凯尔纳明确地指出:“我们仍然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那么马克思主义将仍然是合乎时宜的。”
“既然时代的性质未变,那么决定这种性质的内在逻辑就没有改变。就总体而言,现代资本主义依然是按照资本的逻辑行进首,各种社会现象仍是受资本的逻辑支配和制约的。”“只要资本逻辑没有被超越,围绕这种逻辑所阐发的各种发展思想也就很难被超越。”诚如美国学者德里克所说,只要资本的逻辑继续发挥作用,“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
科学判定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金融自由化在新自由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那么我们现在拥有什么类性或历史方位的现代资本主义呢?西方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至少讨论了七种可能的“视域交融”:列宁关于世界敌对力量之间不可避免地竞争和冲突的“帝国主义”概念;考茨基关于大国共识的集体“超帝国主义”观念;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阿默?德里克关于“全球垄断阶段”的“全球资本主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关于资本和劳动为主要矛盾和冲突已经结束的“后资本主义”;徐崇温等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法国经济学家让?克罗特?德罗奈认为“金霸权控制全球”的“金融资本主义”;刘昀献等专家关于“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导力量”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等。
“为我之学”下,作者偏向于法国经济学家让克罗特德罗奈提出的“金融资本主义”。理由似乎很简单,因为金融资本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后力量和手段,是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广泛地“再植入”的操作工具,这是资本主义的变动不居的本质。因为“金融资本主导并决定资本主义的平行经济运动。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必然导向资本的金融化。”
二、金融资本主义背后的理论逻辑
列宁关于金融垄断的理论是我们判断资本主义历史方位的基础。
列宁在考察完工业垄断之后,就转而考察银行业的垄断。“如果我们不注意到银行的作用,那我们对于现代垄断组织的实际力量和意义的认识,就会是极不完备,极不充分和极其不足的。”银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与工业资本紧密相关的,工业资本的集中必然导致银行业的集中。“银行业发展的最新成就还是垄断。”经过竞争的较量,“在少数几个经过集中过程而仍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银行中间,达成垄断协议、组织银行托拉斯的倾向自然越来越明显,愈来愈强烈。”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银行原先的主要业务是在支付中起中介作用。这样,银行就把不活动的货币资本,变为活动的即生利的资本,把所有一切货币收入集合起来交给资本家阶级支配。”
在银行业实现垄断式的“群集聚”后,银行便成为万能的垄断者。
首先,控制整个银行业。每个大银行领导和操纵的是一个由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中小银行构成的银行集团,通过银行及布满全国的银行分支密网的经营渠道,控制着所有的工业资本和各行业的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把成千成千分散的经济变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后来又变成一个全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
其次,是直接间接地控制着工业资本。“当银行这种业务的范围扩展到很大的时候,极少数垄断者就控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商业业务。”
另一方面,银行垄断资本还直接购买工商企业的大量股份,渗入到其中。在银行业的垄断渗入工业之中的同时,工业垄断资本也加紧渗透到垄断的银行资本中,两者不断融合,在“敞开”中“遮蔽”,在“遮蔽”中“敞开”。这样融合是必然的。
银行的“真精神”还突出体现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中心,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交易所不仅是他所汇集的那些经济运动的一种最准确的尺度,而且几乎是那些经济运动的一个自然的调节者,进入垄断阶段后,交易所被银行取代了。
银行控制着所有企业的绝大多数货币资本流通和周转,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营起分配和调节作用,好像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一旦这种融合普遍形成,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都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于是,整个社会经济就都处于许许多多金融资本、金融寡头之间的联合控制之下了。
列宁指出:“生产的集中;从集中而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的日益溶合或混合生长,一一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显然,这一概念并非指一个金融资本,而是包含许许多多金融资本的总体概念。可以说,随着列宁冶炼出“金融资本”的出炉,标示着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纪初迈入“金融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
当下,我们以美国洛氏家族的“金融资本”势力为例证。在银行业,洛氏家族控制的银行包括:第一国民银行(First Nation CityBank)和大通曼哈顿银行。1975年的《时代》杂志披露,大通曼哈顿银行有28个海外分支机构,在全球范围有5万多家附属银行。假设一家分支银行的资产价值为1000万美元,那么大通曼哈顿银行有着对高达5000亿美元潜在财产的支配能力。
如此规模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可以顷刻间造成全球货币、外汇、黄金市场的巨幅震荡,然后趁势在震荡中制造恐慌情势,从中渔利,这是典型的剪羊毛行动。洛氏家族控制了全美最大i00家工业公司中的37家,最大20家交通运输公司中的9家,最大电力、供水、燃气公司的全部,最大4家保险公司中的3家,以及无数家中小型投资、贷款、零售企业。如此巨大和超乎想像的经济控制力必然能产生出相应的政治影响力。
超级富豪财团和政府之间已经很难分清是谁在主导着决策权,双方已深刻地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个整体。
三、当下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