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策略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要素作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的双主线中的一条,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尤其是作为单元教学的抓手能够体现编者关于教什么和学什么的主张。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落实语文要素的学习呢?

一、整体把握


  在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在单元页中以概括性的条目整体呈现,又在课后练习、交流平台、字词句运用等环节进行对接和细化。因为,教师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应的训练。
  这种整体把握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单元整体解读。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对本单元的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理清语文要素在整个单元内容中的体现,在课堂学习时才能一步步去落实。其次,在语文要素训练时要做到瞻前顾后。比如,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单元学习中,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对接了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句读、带着问题读,这些不同的读法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尤其是在训练后一种读法时,学生往往需要自觉运用前一种已经学会的读法,或者在学习其中的一种读法时,也可以顺势运用后面出现的读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只有这样,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才能达到瞻前顾后的效果。再次,语文要素的训练需要巩固效果。也就是说,语文要素的训练,要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才能将它逐渐内化而成为技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就不是在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习中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只要出现了难懂的词句,学生都需要从掌握的有效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理解词句,逐渐掌握相关的理解方法。

二、分步推进


  分步推进,是指在具体的课文学习中将单元语文要素细化,在不同的课文阅读中进行对接,形成有梯度、有层次的训练。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页显示的语文要素有“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何在具體课文阅读中分步推进呢?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从中找到训练的逻辑顺序并把握训练的梯度。第一篇课文《琥珀》课后练习有两项训练指向了与推测有关的提出问题的学习,可见需要重点落实的训练就是针对课文中琥珀形成过程中一些不理解的问题,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推测以解决相关问题。第二篇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练习指向对恐龙历史的学习,学生可能会针对不理解其进化中的神奇演变而提出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准确的词句,将恐龙的演变说明白。第三篇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名称,其中的许多科学技术术语学生难以弄明白。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结合课文内容查找资料的活动,解决相应的问题。以上三种训练,就是在分步推进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

三、专项训练


  统编教材在编排体例上的创新是从三年级起安排了特殊单元的学习,包括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其中阅读策略单元是每年级安排一次,习作单元是每册安排一次,这些都属于相关语文要素的专项训练,文体单元也可以算作相关语文要素的专项训练。
  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开展观察训练。学生先是在观察动物中养成观察习惯,从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中提取观察动物方法的相关表达——翠鸟的出现与捕鱼的情形,进而懂得及时捕捉周围出现的新鲜事物,注意其外形、动作;再从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总结观察动物的方法。接着,学生在观察植物中习得观察方法,从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中提取草地变化的内容表达中包含的分步观察方法,再从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找出类似表达方法,总结观察植物的方法。最后,学生需要在拓展观察范围中巩固习得的观察方法,将这些观察方法内化于心,随时随地地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
  总之,对于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和训练来说,教师需要坚持整体理念,分步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理解编者意图,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在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成为了固定篇目。这则童话被人们认为是现实主义童话的范本,关于它的主旨意义,大家似乎都已经默认统一,上课时照本宣科即可。于是,很多人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总是会被已有的思维束缚住,按部就班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忽视其现实意义及教育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人物的角度去切入,学生只关注故事情節发展和大家都
期刊
有些孩子性子太慢,做啥事都是磨磨叽叽的。性子慢与性子急,本没有什么好与坏之分,都是属于个性化的东西。但是,需要紧张起来的时候紧张不起来,需要快的时候快不起来,这就是病,得治。  过马路的时候,谁都不许玩手机,不许说话聊天,跟紧队伍,队伍不要断开……这一系列要求,加上快而急的催促,就会让孩子们都紧张起来。如果拖拖拉拉地过马路,也许要等两次绿灯,要是紧张起来,一个绿灯就能过完。  野炊,包饺子,要包一
[教材分析]rn教材中的文本《长大以后做什么》用了四幅生动可爱的卡通插图呈现了儿童认知中最为常见的四种职业:消防员、教师、护士和厨师.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插图特意呈现出
期刊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关键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才能获得,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阅历浅,对文本中远离当下的内容和表达,缺少对应的感触,难以深入领悟,理解起来总是在表面层次滑行,感受不到文本深层次的精彩。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的精彩。  如教学《元日》一课时,作
2016年网络自制剧《老九门》点击率破百亿。穿插于剧中的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创意中插广告,随即搭上急速列车开始了大跨步的发展。截至2017年12月18日,网络与电视平台播放非动画类电视剧总计163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电视剧有14部,其中,网络单一平台放送的为7部,与传统电视平台播放的电视剧平分秋色。可见,网络剧已经开始呈现出明显的精品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依托网剧成长起来的创意中插广告新形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其市场规模上,更体现在其形式与内容上。网剧精品化不是简单的对广告投放范围与
“补白”最初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种手法,在教学实践中,“补白”逐渐被引入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补白”策略,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在文本的“缝隙”中进
期刊
【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分析“苦人”形象2.领悟主题,感知笑与零度叙事中的残酷3.拓展阅读,体会鲁迅作品的时代超越性【教学过程】板块一:渺小与记忆——梳理课文情节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曾经回忆,在先生所有的小说创作中,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一篇。但当我们预习过《孔乙己》这篇小说会发现,孔乙己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绰号。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渺小到连名字都不曾被人记忆,但他的故事却依然为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说说看,读过这篇小说之后,你记住了孔乙己的什么?
“民心政治”概念从中国的政治传统深处走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赋予了其独特的中国意蕴,使之具有了崭新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个(群)体价值观的分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变化等三个层面具有逻辑次序的内涵变化。民心是无形的选票,“民心政治”以实质民主对形式民主、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人民利益对党派利益,实现了对西方“选票政治”的全面超越,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和执政艺术日益走向成熟的集中体现。
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基础.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的必要性体现于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之中.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必备工作,也最能体现自身的素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深入文本,多层次、全方位研读,做到整体把握与个性解读有机结合,形成既能体现编者意图又适合学生发展的见解,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活动。一、关注阅读文本  教师在面对一篇课文时,需要采取素读的方式进入文本,获得对阅读材料的第一印象。完成这样的素读,意在与文本进行一次直接对话,可以避开参考资料等因素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