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当下社会中的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的原有意义是指生长指液态金属或固态金属中生成的固相或新相微型质点(晶核)长大的过程。也指生物个体长度与重量的增长。而“生长”在于我看来是看待世界的一个状态。社会的发展是生长,人的成长、植物的生根发芽都是生长的而一个状态。人的智慧思想的增加都和生活相关联,生活也是生长前进的状态的一部分。腿这个元素符号是人的一个代表,表现人的而一个生长向上的状态。
  腿,是我对于表达人人生长状态的一个元素的提取。在我看来,人在地上行走进行的各种活动与植物在地上生长壮大有相似之处。人类在地上活动,在现实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直是处于向前的,并且是不可逆的。不论是否是正确的生长状态或者是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生长状态,对于我来说都是向前前进生长的状态,这些都是现今我们不能随意评价的。
  对于我来说,生长的状態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只要时间没有逆向世界的各种发展都是生长的一种状态。在理解提取了这样的一个概念,我进行了其他的研究。
  选取的艺术家博斯、夏加尔、纳兰霍,这三位艺术家的共性就是不同的生活背景构成了他们对于创作的不同表达,并且他们对于世界的表达都是超现实,充满奇幻色彩的表达,而且画面的描绘也充满了自己主观的创作和想象。这些和我想要表达生长的状态有相似之处,未来的发展或者说人的未来生长状态,我们现今是看不到也触摸不到的,对于它的描述只能是想象和现有状态的推断。
  在思考怎么做方案之前,先做了一个思路导图。生长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方面可以去创作和表达。挖掘了四个主要方面,发芽、发展、探索和积累。发芽是指单纯的长大,由种子到真正成熟的一种状态。发展是指社会或者说科技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改变的状态。探索是只发展到最后对于产生发现的新的一切的摸索。积累是指需要慢慢去沉积一点一点的收获,慢慢的得到,还有人在学习的到的知识都可以说是积累的不同状态。所以说生长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
  在这种情况下结合老师的指导,在十个不同的方案中截取有腿这个元素来代表的几个方案,以及进行的其他的一些方向来对最后的方案进行探索和制定。
  提取思维导图的几个元素进行联想和创作。元素:腿、蘑菇、沙发。这是由生长联想到发展衣食住行中现代人所有的宅属性中提取出来的。
  宅,是当下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而宅,最初是指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住宅。现代人发展出御宅族和技术宅这两种关于宅的词语。御宅族,是日本发展过来的,指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识面,鉴赏,游玩能力的特殊群体,是究级ACGN爱好者的代名词。也是足不出户人们就能得到一切想要的资源和知识的一个现象。御宅文化起源于日本,“宅”在日文中被翻译成“你家”,后被御宅族用作一种自嘲的称呼。“宅”字在传回中国后,被大部分人以字面意思理解,成为了家里蹲或玩物丧志者的代名词,这是对御宅的一种错误理解。这种长期待在家里,不找工作,依靠父母生活或沉迷于网游等的群体在日本被称为啃老族或者尼特族。技术宅,是指除了对御宅文化了解与喜欢外还拥有特殊技能和才能的御宅族。任何类型的御宅族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称之为技术宅。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造或者改造出精品模型的御宅;喜欢玩游戏并且拥有很高电脑操作技术的宅御;喜欢动画并且可以用乐器惟妙惟肖演奏出动画中音乐的御宅。技术宅简单来说,有一定技能的御宅族的人士。
  宅的这种文化慢慢变成现代青少年的一种普遍现象,网络和手机的发展,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活的很舒适和得到快乐。但是这种状态的对错我现在并不会去评价它是否好或者说合适,只是联想到这种状态和蘑菇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联系。
  而另一种暖和生长有相似性的状态的就是蘑菇并且人对于蘑菇的第一感觉也和宅能联想起来。蘑菇的生长和繁衍,是由孢子传播到一个适合生长的地方开始生根发芽。在种植蘑菇方面,农民普遍用潮湿的环境和木头作为培养蘑菇的主要途径。
  宅和蘑菇在生长的环境和状态这两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于是结合这两方面进行艺术创作。
  一开始用简单的树桩和腿和蘑菇的生长进行结合,发现和环境结合感比较差让人没有认同感。于是对于宅联想到的舒适感,提取沙发这一元素进行创作。
  腿中间的空洞,示意着腿失去了走的功能,表达着足不出户的状态。生长的蘑菇是我表达宅的媒介。
  关于作品的创作手法,我首先想到的是雕塑。雕塑这种立体的艺术表现方式放在环境中更让人有认同感。尺寸理想的是做成等大的大小会比较有代入感,但是考虑到资金的预算,所以说缩小到等比的大小。
  生长的发展转化为与宅的结合之后进行创作,希望能创作出更让人有认同感的作品,并且被大家所接受。
  在发掘“生长”在当下社会中的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的过程中,学习了许多在当代艺术中创作的表现形式。一种元素的多种变现方式的表达,元素的唯一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是学习的主要需要我去探索的一个点,怎么深入下去怎么就一个点想象下去,是我接下来的学习和创作中都需要继续去做的事情。想象和联想的丰富还要继续就这一个点想下去才是探索和研究一个课题需要我做下去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受之,美国插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任戬,视觉知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3]李婷,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4][德]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14年版
  作者简介:由晓晨(1993.4~),女,大连工业大学,职称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副部长,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当代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漆画是从传统漆器中脱离出来的一种平面绘画。漆画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漆画也同时需要具备工艺性和艺术性,也就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漆画的发展,将从漆画的“艺术性”和“工艺性”两个方面结合漆画创作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漆画;工艺性;艺术性  一、我国当代漆画的工艺性分析  1、我国当代漆画双重任务。在现阶段,漆画仍然被归纳为工艺美术范畴。新中国成立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电视上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为了吸引更多的电视群众观看节目,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很有必要对综艺晚会进行设计创新。舞台照明在晚会节目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只有摸清舞台照明的变化规律,才能在晚会上充分运用,为群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关键词】舞台;照明艺术;综艺晚会  前言:  在电视上所呈现的综艺舞台,都离不开舞台照明,综艺晚会能体现出灯光照明的作用和價值。作为一种技术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任何测试卷中必不可缺少的题型,而且是最令学生头痛,最易失分的题。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量越来越大,阅读题所占的分值也越来越高,但是考试中阅读题得分值却很低。提高小学生阅读分值尤为重要,因为阅读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总成绩,因此掌握阅读理解解题能力,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解题;能力培养  阅读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老建筑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再利用成为 21 世纪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这些设计建造于不同年代的城市既有住区还是地区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的重要载体所以,为保护并改变旧建筑,在保证建筑原有风貌下,改造旧建筑,形成一种具有旧建筑风格文化的新型建筑空间,产生新与旧的奇妙融合。探讨改造过程中对空间中“新旧”关系的处理与取舍态度,对老
期刊
一、背景材料  教育部在新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调查分析  在对平时的美术作业批改中,笔者发现了三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学生的模仿率高。
期刊
【摘要】司法解释在当代中国法律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当新的司法解释出台都牵动着整个法律界的神经。然而司法解释却一直为人所质疑,如司法解释地位的合法性,司法解释立法化倾向等等。关于司法解释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司法解释;立法化;存废;判例解释  一、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  (一)解释主体混乱,引发司法解释冲突  新中国建立60年来,我国司法解释权的配置模式经历
期刊
【摘 要】:黄梅戏特色地方唱腔——望江龙腔有着“特色美”,是安庆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临着生存的种种问题,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继承需要传统化,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创新需要适度,不然就是一团乱麻。面对艰难的环境,要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激烈的竞争要相信,百舸争流奋者先。  【关键词】:望江龙腔;非物质文化;继承与发展  龙腔源于村落,盛于民间。龙腔形成于“昆玉佬戏班”时期,发
期刊
期刊
作品说明:  本设计由中国明代的传统女装作為灵感来源创作的一款现代中国风的女装礼服。上身面料采用独特的构树纤维结合棉麻布料得到新的肌理面料,并在其基础上运用刺绣与钉珠工艺进行装饰,下身裙摆部分运用真丝雪纺、乔其纱等面料相结合,整体呈现出大气、飘逸的轻灵气质,既具有东方传统艺术的典雅,又具有当代实验纤维艺术的独特之美。  作者简介:汤丽,女,汉,1983年生,广东培正学院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期刊
【摘要】由于遗迹化石系原地形成,不再受搬运,所以遗迹化石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远比实体化石更为密切,而一定的沉积环境又决定于相应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因而深水遗迹化石的研究对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遗迹化石;遗迹特征;深水环境  引言:  德国古生态学家 Seilacher 根据海水深度及盐度变化提出了 6 种遗迹相(Ichnofacies),强调水深分布对遗迹相的控制作用,但不是唯一的生态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