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户籍制度和工作的限制,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不得不形成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艻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
我认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生活、亲子教育的缺乏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留守儿童是祖国未来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做好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工作,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大部分留守儿童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自卑、敏感、脆弱、脾气暴躁;另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由于经济比较宽裕一些,他们心里总是想着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幸福,所以就经常往家里寄钱,留守儿童渐渐地养成了大把花钱、孤僻、蛮横、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留意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外,班主任要经常利用班会课讲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讲一讲农民工在外打工的艰苦和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从小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找钱的来之不易,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不爱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宽裕。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儿童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在学习上,多鼓励、多监督。生活上,多关照,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学校留守儿童亲情屋,经常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打电话、视频交流与联系,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加深亲子感情。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教师要多与留守儿童沟通,疏导其心理上的苦闷。解答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上的疑惑,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最后,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反映留守儿童家乡风貌绘画展,尊老爱幼携手共进活动,体育代表队等,促进他们的自我表现,发挥他们的特长、爱好。其实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
三、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情况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或在校寄宿,或民间托养,有的甚至是几姊妹在家中相互照管。他们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而监护人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严重缺乏。这部分可怜的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和关爱,心里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一些障碍,特別是一个个的留守儿童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遇到一些麻烦事时,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就更大了。与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人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对他们进行管教,这样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我想,只有善于和他们交流、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受亲情,他们这才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它需要学校、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给这些孩子们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
我认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生活、亲子教育的缺乏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留守儿童是祖国未来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做好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工作,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大部分留守儿童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自卑、敏感、脆弱、脾气暴躁;另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由于经济比较宽裕一些,他们心里总是想着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幸福,所以就经常往家里寄钱,留守儿童渐渐地养成了大把花钱、孤僻、蛮横、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留意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外,班主任要经常利用班会课讲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讲一讲农民工在外打工的艰苦和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从小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找钱的来之不易,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不爱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宽裕。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儿童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在学习上,多鼓励、多监督。生活上,多关照,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学校留守儿童亲情屋,经常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打电话、视频交流与联系,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加深亲子感情。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教师要多与留守儿童沟通,疏导其心理上的苦闷。解答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上的疑惑,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最后,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反映留守儿童家乡风貌绘画展,尊老爱幼携手共进活动,体育代表队等,促进他们的自我表现,发挥他们的特长、爱好。其实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
三、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情况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或在校寄宿,或民间托养,有的甚至是几姊妹在家中相互照管。他们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而监护人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严重缺乏。这部分可怜的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和关爱,心里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一些障碍,特別是一个个的留守儿童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遇到一些麻烦事时,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就更大了。与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人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对他们进行管教,这样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我想,只有善于和他们交流、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受亲情,他们这才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它需要学校、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给这些孩子们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