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CS基因突变致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来源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CSD)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科确诊为HCSD的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该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儿女,1岁6个月,因"呕吐伴腹泻3 d,发热2 d"入院。患儿反应差,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且纠酸治疗效果差,尿有机酸检测结果示3–羟基异戊酸、3–羟基丙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乳酸、丙酮酸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全羧化酶合成酶(HLCS)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再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上述检测到的突变进行验证。

结果

二代测序技术和Sanger测序验证表明,该患儿的HLCS基因外显子有两处杂合突变点:c.1080A>C和c.782delG。其中,c.1080A>C导致氨基酸改变即p.R360S;c.782delG导致氨基酸移码突变。患者的基因突变由父母遗传而来,c.1080A>C来源于父亲,c.782delG来源于母亲。给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

结论

HCSD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二代和Sanger测序技术可以发现患儿HLCS基因存在的致病突变,从而在基因水平上确诊HCSD。

其他文献
<正>肠道菌群作为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
文中所使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其研究基础是采用了简单细胞模型边缘细胞,利用此模型所实现的边缘检测方案依托于高斯曲线的现实应用价值和自然事物的高斯分布规律,用高斯曲线近似法求取最大反应值。实现了求值算法的改良,计算量的优化。新算法所求取的最大反应值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与复杂度。同时检出方法与生理学意义相符合。
目的探讨果糖胺(FA)与餐后高血糖和血糖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病例组)和在门诊体检的3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结核病门诊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年份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