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中小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或流于形式或不够完善是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必须体现民主精神,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质也应该是民主管理制度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校长姚世敏、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校长慎玉杰、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校长张伟,试图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学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探讨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途径,从而为建立科学的中小学管理制度,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姚世敏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特聘专家,山西省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有《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我行我思》等论著出版。
慎玉杰 河南省任济源市济水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优秀校长、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0河南校园年度新闻人物、济源市名校长等荣誉称号,并在“河南省初中数学优质课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张伟 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校长,曾荣获和谐中国全国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优秀校长、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普法先进个人、黑河市十佳校长、黑河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红色教育的创建者和实践者,学校民主管理的实践者。
本刊编辑:中小学实施民主管理是有法可依也应是依法必行的。我国已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的条文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中小学实施民主管理也有相应的规划。您是如何理解纲要中的相关精神的?
姚世敏:根据《纲要》中的精神要求,我认为,推进中小学民主管理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依法办学,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必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必须不断扩大教师、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形成渠道多样、内容广泛的家长、社区及社会专业人士积极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张伟:对《纲要》中提出的中小学民主管理要求我有如下理解。
第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就现代学校制度的四个特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而言,其核心特征是“自主管理、民主监督”,也就是对中小学实施民主管理。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每一位校长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强力实施。
第二,完善中小学校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的民主管理。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进程也随之加快。这使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决策的民主化更加重要,学校的特色发展、培养模式受到学校所处的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教师队伍、培养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更需要全体教职工的主动参与、共同管理,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这必将更加有效地调动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慎玉杰:《纲要》中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让校长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改变了过去行政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管理格局,有利于学校工作的统一发挥;同时,实行校长负责制,为“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了条件。实行校长负责制,并不意味着校长有很大的行政管理权,而是办学的自主权大了。但前提是校长必须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这是校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校长只有积极实行校务会议、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充分相信和坚决依靠广大教师,依法保障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办出一所有内涵、有特色、有文化品位的学校。
本刊编辑:中小学的民主管理首先要立足于学校的管理流程、管理模块与链条,那么,在日常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中应分别树立什么样的民主化管理理念加以落实呢?
姚世敏: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平等”的民主化管理理念,坚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管理的追求。
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尊重”的民主化管理理念,坚持“每一位学生个体都重要”,让每个学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服务集体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
在学生管理中要树立“责任”的民主化管理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校园管理中要树立“服务”的民主化管理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让每位学生和教职工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与传播者,在校园管理中留下教师发展的足迹,学生成长的足迹,这才是民主管理的魂。
慎玉杰: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我们提出的“靠机制创造公平,以文化促进自主”的管理理念,就是强调“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为规范、以情感为基础、以过程为关键”。
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高质量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流程管理中,最关键的是对教师教的流程管理:一是开放互动的集体备课;二是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三是开放灵活的作业设计与批改;四是开放民主的辅导与评价。
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始终贯穿“以文化促进自主”这一主线,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阵地交给学生,大力构建“三自管理”教育体系(自我反省、自主发展、自我完善)。实施“三自管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省自己的道德缺陷,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民主管理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大力推行“学队建设”。2011年,我校全面启动“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全体教师分到各班,组成“班级导师团”,每个导师承包一个学生小组(学队),与学生结成长期的帮扶指导关系。我们将每班学生划分为9~10个小组,每组5~6个学生,每个小组为一个学队,即学习共同体。该模式根据学生性格、学情、家庭教育等指标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学队,并被赋予个性化和富有特色的队名。
在学校管理方面,首先从加强行政班子的民主思想建设人手,要求班子成员“站起来能讲、弯下腰能干、坐下去能写”,有效实施“思想引领、业务引领和行动引领”,把岗位视为奉献的平台,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和表率。其次要求所有领导干部每天要早到一刻钟,读教育理论,记教育名篇,加强其学习能力。最后建立“教师值周制度”,强化引擎力。
张伟:民主化管理理念就是要树立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平等是民主意识的核心。在学校中,校长、书记、教师必须平等相处,而且在思想认识和习惯行动上,要彼此协调一致。校长必须明确并坚持师生员工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承认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他们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权利。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校长也要树立平等、尊重的理念,要引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
本刊编辑:您认为,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通常有哪些途径?请结合责校的实际情况。谈谈你们有哪些收效比较好的创新举措?
姚世敏: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二是校务公开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三是民主评议干部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职权;四是家长委员会、社区对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丰富了民主管理的内容。我认为,中小学的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的丰富和补充。
我校实行了以下收效较好的民主管理举措:一是定期向职工代表作制度报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把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二是聘请学校工作监督员制度,吸纳社区、企业、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视察、座谈,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在校务公开上采取了多种方式,使学校行政切实担负校务公开主体责任,自觉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四是实行校长学生助理制度,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学校的重大决策过程,并及时把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反映给校长;五是学生自我评价制度,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申请给自己评奖,以此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慎玉杰:家长学校、教代会、校务公开、校讯通、校长信箱、举报电话、教学开放活动、学生家长评教等都是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在我校,这些途径已经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以“家长学校”为例,我们在全市率先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设立“家庭教育日”,每周一期培训班,对家长进行轮流培训。这项举措在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技巧的同时,还通过“家长建议书”主动向家长征集了许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全员育人过程中,学校还编印了《“全员育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设计了多种家校沟通、联系方式,特别是设计了“家庭教育作业”,要求家长每周写一次教育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每周由孩子给家长打分,学校建档汇总,推动了家庭教育的民主建设。
在教育评价中,我们建立了学生、导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评价机制”,设立了《个体评价表》《小组评价表》和《导师评价表》,三表合一,张贴上墙,实行“一日一评价,一周一等级,周一即归零”的等级评价方法。这使小组成员问的“捆绑”评价,日日有考核,周周有小结。
张伟: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的途径有校务会议、职工大会、学生会议、家长委员会、合理化建议箱、关工小组、社区监督员和校长接待日。通过这些途径,我校实施了以下比较好的创新举措。
一是实行“三遍铃”放学。我校是一所学生人数较多的大校,而且都在一幢教学楼里学习。鉴于放学时人多,楼门处十分拥挤,我们就召开了教师代表会议和学生会议,制定了放学时段分年级、分三次放学,每批间隔5分钟。二是班级干部任用轮换制。三是由家长代表参与的每学期召开的学生座位排座会。四是播放励志歌曲,即每天播放上学、放学歌,而且还进行10分钟的红歌传唱。
本刊编辑:民主管理是管理方式与理念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当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机构中的成员被视作珍贵的人力资源加以开发、组织、运行、管理时,蕴含尊重、合作、参与、互助、成长等理念于其中的民主管理更是必不可少,基于此,从校长的角度来说,应赋予学校民主管理哪些职能呢?
姚世敏:从校长的角度看。应赋予学校民主管理五项职能。一是参与决策的职能。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所作出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教职工队伍建设、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重大问题都要由职工代表进行广泛的宣传、讨论、修改、完善。二是组织动员职能。组织动员教职工参加各项民主管理活动,拥护和支持校长的统一指挥,为实现学校的规划和目标而奋斗。三是监督检查职能,即督促检查学校重大决策的执行和落实。四是协调关系职能。就是通过民主、讨论与协商的办法,调节学校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统一思想,提高学校系统的整体功能。五是教育培训职能。我们通过各种民主管理活动,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教学技能和水平,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
慎玉杰: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学校的工程建设、重大决策等,都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投票,才能形成决议,获得通过。同时,还可设立校务公开栏,凡是涉及教师利益的事情,如评先、晋级、绩效奖惩等,都必须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必须在全体教师无异议的情况下才能够通过。
充分发挥民主评价的管理职能。我们要建立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机制,建立教师业绩档案和专业成长档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的民主管理职能。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在共同的文化特质——学校精神统领下,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教研组、每个备课组乃至每个处室都会以团队理念来组建和发展,每个人也都会主动融入团队发展。鲜活的团队文化让每个教师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重要性,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需要,充分激发了他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张伟:一是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职能;二是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表决职能;三是对学校各项管理中的监督评议职能;四是参与学校管理职能。
本刊编辑:相关调查表明,中小学教职员工对学校民主管理落实程度的满意度的认可比例并不高,他们往往觉得民主化并未落到实处,或实施不力。那么。使他们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姚世敏:一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难以发挥作用,“参与决策、民主监督、维护权益”的职能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二是校长的民主法制意识不强,在学校管理中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思想,甚至一切都是个人决策行为。三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对民主管理不够信任。四是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五是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单一,招生收费等行为缺乏阳光操作。
慎玉杰:首先是文化方面。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民主思想在近代才得以倡导和弘扬,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某些方面依然根深蒂固。其次是人们的素质和民主意识还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素质和民主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但在某些方面,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更新。然后是受传统教育评价体制的影响。在推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一方面遭遇外来干扰太多;另一方面忽视了学校内部民主环境建设,在民主管理和教育改革中校长不敢大胆放权、放手。最后是师生、家长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强。家长委员会、工会、教代会等的民主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张伟:一是学校外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行政化管理是影响学校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外部原因。由于学校要服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完成其交办的各项任务,这使学校不能真正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同时,也使学校的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受到很大制约,使学校的改革有时也会因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变动而不能够坚持下去。
二是学校内部。其主要因素是取决于校长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首先是校长负责制。由于缺少必要的有效监督,使校长的权力很大,有的形成了官本位,产生专制作风。其次是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最后是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不强。
本刊编辑:有不少校长觉得在本校实施民主管理的“土壤”还没有培育好,不适宜搞民主管理,或实施民主管理效果不佳。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姚世敏: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说积极,是因为校长对本校的民主管理有思考、有期盼,从内心希望学校的民主管理能够真正实施下去。说消极,是因为校长对民主管理的认识有差距。其实,民主管理并不是要达到一个完善成熟的程度才能实施,而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作为校长必须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校的民主管理,做到在思想认识上能引导,在制度上有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有效果。
慎玉杰:学校有没有民主管理的土壤,关键是有没有具有强烈民主意识的校长。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引领,他民主的思想直接影响学校民主管理的方向和效果。如果校长觉得学校没有民主的土壤,只能说明学校还缺少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教师们怀疑学校的民主管理,只能说明学校民主管理还没有做到大家的心里去。
张伟:首先,作为校长我不认同这种观点,虽然学校办学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学校内部的事,是校长负责制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一所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校长的民主意识、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风。
其次,作为校长也要正视学校在实施民主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正因为教师的民主意识不强,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才显现出实施民主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也是时代赋予校长的责任。面对上述现象,我们要把学校的民主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并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
本刊编辑:最后,请你们谈谈,在实践民主管理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姚世敏:一是当学校的重大决策经过多次民主程序,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师生利益,上下达成共识时,决策的执行过程就会顺利,效果就会更好。二是当民主管理成为学校领导与师生的交流方式时,学校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三是当学校的管理在民主管理的制度框架下运行时,校长的工作是快乐的、有效的、幸福的。
慎玉杰:在民主管理中,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文化是民主管理的土壤,没有文化内涵的民主管理就如同没有水源的土地。就拿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来说,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就被赋予文化之魂,在校园内外处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反,如果缺少民主管理的文化氛围,我们就会陷入被动的管理之中。因此,要真正提升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机制,大力培育民主管理的文化土壤。
张伟:一是心灵放松,改变了对教职工一味管的紧张关系,拉近了校长与教职员工的心理距离。二是心理角色发生了变化,在重大的决策中,校长是一个决策的引领者,也是参与者,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分子。三是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中,教职工的主动性体现出了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觉得学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并不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的事,从而真正实现了校长在与不在一个样。四是改变了管理的思维方式。当校长面对管理问题时,就会很自然地就该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在与教师们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五是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引导教师、团结和带领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之中去,管理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六是对校长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校长对民主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要用民主思想影响教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要有准确地把握和深入的研究能力,要用深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很强的教育能力引领教师前行。
(责任编辑 罗登廉)
姚世敏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特聘专家,山西省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有《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我行我思》等论著出版。
慎玉杰 河南省任济源市济水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优秀校长、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0河南校园年度新闻人物、济源市名校长等荣誉称号,并在“河南省初中数学优质课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张伟 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校长,曾荣获和谐中国全国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优秀校长、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普法先进个人、黑河市十佳校长、黑河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红色教育的创建者和实践者,学校民主管理的实践者。
本刊编辑:中小学实施民主管理是有法可依也应是依法必行的。我国已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的条文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中小学实施民主管理也有相应的规划。您是如何理解纲要中的相关精神的?
姚世敏:根据《纲要》中的精神要求,我认为,推进中小学民主管理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依法办学,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必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必须不断扩大教师、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形成渠道多样、内容广泛的家长、社区及社会专业人士积极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张伟:对《纲要》中提出的中小学民主管理要求我有如下理解。
第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就现代学校制度的四个特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而言,其核心特征是“自主管理、民主监督”,也就是对中小学实施民主管理。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每一位校长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强力实施。
第二,完善中小学校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的民主管理。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进程也随之加快。这使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决策的民主化更加重要,学校的特色发展、培养模式受到学校所处的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教师队伍、培养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更需要全体教职工的主动参与、共同管理,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这必将更加有效地调动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慎玉杰:《纲要》中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让校长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改变了过去行政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管理格局,有利于学校工作的统一发挥;同时,实行校长负责制,为“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了条件。实行校长负责制,并不意味着校长有很大的行政管理权,而是办学的自主权大了。但前提是校长必须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这是校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校长只有积极实行校务会议、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充分相信和坚决依靠广大教师,依法保障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办出一所有内涵、有特色、有文化品位的学校。
本刊编辑:中小学的民主管理首先要立足于学校的管理流程、管理模块与链条,那么,在日常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中应分别树立什么样的民主化管理理念加以落实呢?
姚世敏: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平等”的民主化管理理念,坚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管理的追求。
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尊重”的民主化管理理念,坚持“每一位学生个体都重要”,让每个学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服务集体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
在学生管理中要树立“责任”的民主化管理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校园管理中要树立“服务”的民主化管理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让每位学生和教职工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与传播者,在校园管理中留下教师发展的足迹,学生成长的足迹,这才是民主管理的魂。
慎玉杰: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我们提出的“靠机制创造公平,以文化促进自主”的管理理念,就是强调“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为规范、以情感为基础、以过程为关键”。
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高质量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流程管理中,最关键的是对教师教的流程管理:一是开放互动的集体备课;二是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三是开放灵活的作业设计与批改;四是开放民主的辅导与评价。
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始终贯穿“以文化促进自主”这一主线,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阵地交给学生,大力构建“三自管理”教育体系(自我反省、自主发展、自我完善)。实施“三自管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省自己的道德缺陷,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民主管理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大力推行“学队建设”。2011年,我校全面启动“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全体教师分到各班,组成“班级导师团”,每个导师承包一个学生小组(学队),与学生结成长期的帮扶指导关系。我们将每班学生划分为9~10个小组,每组5~6个学生,每个小组为一个学队,即学习共同体。该模式根据学生性格、学情、家庭教育等指标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学队,并被赋予个性化和富有特色的队名。
在学校管理方面,首先从加强行政班子的民主思想建设人手,要求班子成员“站起来能讲、弯下腰能干、坐下去能写”,有效实施“思想引领、业务引领和行动引领”,把岗位视为奉献的平台,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和表率。其次要求所有领导干部每天要早到一刻钟,读教育理论,记教育名篇,加强其学习能力。最后建立“教师值周制度”,强化引擎力。
张伟:民主化管理理念就是要树立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平等是民主意识的核心。在学校中,校长、书记、教师必须平等相处,而且在思想认识和习惯行动上,要彼此协调一致。校长必须明确并坚持师生员工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承认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他们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权利。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校长也要树立平等、尊重的理念,要引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
本刊编辑:您认为,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通常有哪些途径?请结合责校的实际情况。谈谈你们有哪些收效比较好的创新举措?
姚世敏: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二是校务公开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三是民主评议干部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职权;四是家长委员会、社区对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丰富了民主管理的内容。我认为,中小学的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的丰富和补充。
我校实行了以下收效较好的民主管理举措:一是定期向职工代表作制度报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把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二是聘请学校工作监督员制度,吸纳社区、企业、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视察、座谈,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在校务公开上采取了多种方式,使学校行政切实担负校务公开主体责任,自觉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四是实行校长学生助理制度,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学校的重大决策过程,并及时把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反映给校长;五是学生自我评价制度,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申请给自己评奖,以此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慎玉杰:家长学校、教代会、校务公开、校讯通、校长信箱、举报电话、教学开放活动、学生家长评教等都是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在我校,这些途径已经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以“家长学校”为例,我们在全市率先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设立“家庭教育日”,每周一期培训班,对家长进行轮流培训。这项举措在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技巧的同时,还通过“家长建议书”主动向家长征集了许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全员育人过程中,学校还编印了《“全员育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设计了多种家校沟通、联系方式,特别是设计了“家庭教育作业”,要求家长每周写一次教育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每周由孩子给家长打分,学校建档汇总,推动了家庭教育的民主建设。
在教育评价中,我们建立了学生、导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评价机制”,设立了《个体评价表》《小组评价表》和《导师评价表》,三表合一,张贴上墙,实行“一日一评价,一周一等级,周一即归零”的等级评价方法。这使小组成员问的“捆绑”评价,日日有考核,周周有小结。
张伟: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的途径有校务会议、职工大会、学生会议、家长委员会、合理化建议箱、关工小组、社区监督员和校长接待日。通过这些途径,我校实施了以下比较好的创新举措。
一是实行“三遍铃”放学。我校是一所学生人数较多的大校,而且都在一幢教学楼里学习。鉴于放学时人多,楼门处十分拥挤,我们就召开了教师代表会议和学生会议,制定了放学时段分年级、分三次放学,每批间隔5分钟。二是班级干部任用轮换制。三是由家长代表参与的每学期召开的学生座位排座会。四是播放励志歌曲,即每天播放上学、放学歌,而且还进行10分钟的红歌传唱。
本刊编辑:民主管理是管理方式与理念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当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机构中的成员被视作珍贵的人力资源加以开发、组织、运行、管理时,蕴含尊重、合作、参与、互助、成长等理念于其中的民主管理更是必不可少,基于此,从校长的角度来说,应赋予学校民主管理哪些职能呢?
姚世敏:从校长的角度看。应赋予学校民主管理五项职能。一是参与决策的职能。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所作出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教职工队伍建设、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重大问题都要由职工代表进行广泛的宣传、讨论、修改、完善。二是组织动员职能。组织动员教职工参加各项民主管理活动,拥护和支持校长的统一指挥,为实现学校的规划和目标而奋斗。三是监督检查职能,即督促检查学校重大决策的执行和落实。四是协调关系职能。就是通过民主、讨论与协商的办法,调节学校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统一思想,提高学校系统的整体功能。五是教育培训职能。我们通过各种民主管理活动,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教学技能和水平,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
慎玉杰: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学校的工程建设、重大决策等,都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投票,才能形成决议,获得通过。同时,还可设立校务公开栏,凡是涉及教师利益的事情,如评先、晋级、绩效奖惩等,都必须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必须在全体教师无异议的情况下才能够通过。
充分发挥民主评价的管理职能。我们要建立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机制,建立教师业绩档案和专业成长档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的民主管理职能。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在共同的文化特质——学校精神统领下,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教研组、每个备课组乃至每个处室都会以团队理念来组建和发展,每个人也都会主动融入团队发展。鲜活的团队文化让每个教师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重要性,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需要,充分激发了他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张伟:一是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职能;二是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表决职能;三是对学校各项管理中的监督评议职能;四是参与学校管理职能。
本刊编辑:相关调查表明,中小学教职员工对学校民主管理落实程度的满意度的认可比例并不高,他们往往觉得民主化并未落到实处,或实施不力。那么。使他们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姚世敏:一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难以发挥作用,“参与决策、民主监督、维护权益”的职能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二是校长的民主法制意识不强,在学校管理中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思想,甚至一切都是个人决策行为。三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对民主管理不够信任。四是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五是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单一,招生收费等行为缺乏阳光操作。
慎玉杰:首先是文化方面。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民主思想在近代才得以倡导和弘扬,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某些方面依然根深蒂固。其次是人们的素质和民主意识还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素质和民主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但在某些方面,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更新。然后是受传统教育评价体制的影响。在推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一方面遭遇外来干扰太多;另一方面忽视了学校内部民主环境建设,在民主管理和教育改革中校长不敢大胆放权、放手。最后是师生、家长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强。家长委员会、工会、教代会等的民主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张伟:一是学校外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行政化管理是影响学校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外部原因。由于学校要服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完成其交办的各项任务,这使学校不能真正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同时,也使学校的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受到很大制约,使学校的改革有时也会因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变动而不能够坚持下去。
二是学校内部。其主要因素是取决于校长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首先是校长负责制。由于缺少必要的有效监督,使校长的权力很大,有的形成了官本位,产生专制作风。其次是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最后是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不强。
本刊编辑:有不少校长觉得在本校实施民主管理的“土壤”还没有培育好,不适宜搞民主管理,或实施民主管理效果不佳。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姚世敏: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说积极,是因为校长对本校的民主管理有思考、有期盼,从内心希望学校的民主管理能够真正实施下去。说消极,是因为校长对民主管理的认识有差距。其实,民主管理并不是要达到一个完善成熟的程度才能实施,而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作为校长必须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校的民主管理,做到在思想认识上能引导,在制度上有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有效果。
慎玉杰:学校有没有民主管理的土壤,关键是有没有具有强烈民主意识的校长。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引领,他民主的思想直接影响学校民主管理的方向和效果。如果校长觉得学校没有民主的土壤,只能说明学校还缺少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教师们怀疑学校的民主管理,只能说明学校民主管理还没有做到大家的心里去。
张伟:首先,作为校长我不认同这种观点,虽然学校办学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学校内部的事,是校长负责制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一所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校长的民主意识、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风。
其次,作为校长也要正视学校在实施民主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正因为教师的民主意识不强,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才显现出实施民主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也是时代赋予校长的责任。面对上述现象,我们要把学校的民主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并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
本刊编辑:最后,请你们谈谈,在实践民主管理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姚世敏:一是当学校的重大决策经过多次民主程序,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师生利益,上下达成共识时,决策的执行过程就会顺利,效果就会更好。二是当民主管理成为学校领导与师生的交流方式时,学校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三是当学校的管理在民主管理的制度框架下运行时,校长的工作是快乐的、有效的、幸福的。
慎玉杰:在民主管理中,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文化是民主管理的土壤,没有文化内涵的民主管理就如同没有水源的土地。就拿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来说,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就被赋予文化之魂,在校园内外处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反,如果缺少民主管理的文化氛围,我们就会陷入被动的管理之中。因此,要真正提升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机制,大力培育民主管理的文化土壤。
张伟:一是心灵放松,改变了对教职工一味管的紧张关系,拉近了校长与教职员工的心理距离。二是心理角色发生了变化,在重大的决策中,校长是一个决策的引领者,也是参与者,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分子。三是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中,教职工的主动性体现出了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觉得学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并不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的事,从而真正实现了校长在与不在一个样。四是改变了管理的思维方式。当校长面对管理问题时,就会很自然地就该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在与教师们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五是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引导教师、团结和带领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之中去,管理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六是对校长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校长对民主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要用民主思想影响教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要有准确地把握和深入的研究能力,要用深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很强的教育能力引领教师前行。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