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抗浮问题实例分析及处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某地下室底板隆起事故处理实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通过技术和经济分析,提出了解决地下室抗浮加固处理方案,可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地板;抗浮;加固处理
  一、工程概况
  某项目水位相对较高。该项目占地约5万平米,地下室两层(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桩外加2排∮600水泥土搅拌桩),投影面积约3万平米,做停车场使用。基础形式为桩基,主要为高强预应力管桩(PHC500A型),单桩抗拔力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四周采用围合点状布置塔楼,楼高100米,地下室顶板中间部位0.00作绿化休闲区,留有800厚覆土以便绿化和种植乔木。在发现底板隆起后,马上采用措施在底板隆起地方开孔放水,刚开的孔水冲上来的水柱达到3米左右,随着开孔的增加,流出的水量逐渐减少且隆起的板块处于稳定。
  项目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报告显示,场地于强风化以上的覆盖层范围内,主要埋藏地层为①人工填土②淤泥③粉质粘土④砾砂⑤强风化层⑥中风化,残积土为软弱土及中硬土,强风化层层厚0.50~7.10米,层顶标高-14.67~-34.68米,地质报告建议抗浮设计水位标高2.5M,相当于地面以下1.50M。
  二、事故分析
  主要原因就是地下室无降水措施而连下暴雨造成水头压过高水浮力大于当时的结构自重。我们首先查看抗浮设计计算书,地下室抗浮计算:
  按地质报告建议,抗浮设计水位为绝对高程2.5m,其相对高程为-5.0m。
  高强预应力管桩桩型为A型,直径φ500,壁厚125,管桩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3.5MPa,桩内纵向预应力钢筋10φ9,每米重3.68KN。
  1)桩身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pl=3.5×3.14×(2502-1252) N=515 KN;公式5.2.9-2)
  2)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ξsi•λi•qsi•u•li=1090KN;(公式5.2.8)
  3)单桩自重(取17m长桩的浮重):Gp=17×[3.68-10×(3.14×0.252)]=29KN
  由于施工期间,在底板及顶板负荷加载前就已停止降水,在大雨后水位接近设计抗浮水位的情况下,桩的拔力情况分析:
  计算取地下室柱网标准跨8.1m×8.1m,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为-9.50M,底板厚度为450MM。
  a.顶板厚180,加上主次梁,折算厚度为300:25×0.3=7.5 KN/m2;
  b.半地下室楼面板厚120,加上主次梁,折算厚度为180:25×0.18=4.5 KN/m2;
  c.底板厚450:25×0.45=11.25 KN/m2;
  d.柱子600×600,净高为(9.2-1.1-1.8)=6.3m :25×0.6×0.6×6.3=56.7 KN;
  e.两桩承台在底板底面以下的厚度为1.35m:25×1.35×2.5×1.0=84 KN;
  f.地梁:25×(7.1×0.55×0.4+5.6×0.45×0.4)=64 KN;
  g.地下室底板300厚石粉:0.4X22=8.8 KN/m2;
  h.800厚園林覆土: 0.8X18=14.4 KN/m2
  则标准跨每根柱底处自重力为:
  8.12×(a+b+c+g+h)+d+e+f=8.12×(7.5+4.5+11.25+8.8+14.4)+56.7+84+64=3252 KN
  浮力(此时不考虑分项系数)为: 10×(9.5+0.45-5.0)×8.12=3247 KN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3.2.5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当其对结构有利时,取1.0;此时浮力(考虑分项系数)为:1.2X3247=3896KN;减去自重需考虑的上浮力为:3896-3331=565KN,而柱下桩数为两根,也就是说设计时已考虑了设计水位对正常使用工况下的影响,如果在施工时始终进行了降水,控制水位在地下室底板以下,就不可能出现上面说的情况。
  三、事故处理
  1详细了解事故情况:在底板上对应每个柱顶的位置布置沉降观测点107个,每天观测一次,连续观测一个月,观测数据显示,顶板上浮已基本处在稳定状态,观测到最高上浮位移为246mm。
  2工程桩质量状态的判断:为确认原工程桩的质量,检测接头位置的工作状态。首先选择处在上浮位移最大区域的工程桩进行桩身接头位置完整性检测,随机抽取2根。
  
  
  通过对基桩的综合分析,可判定如下结论:
  1)、桩号为1108的基桩,在-4.0m至-3.2m处存在缺陷;
  2)、桩号为1066的基桩,在-7.0m至-6.1m处存在缺陷;
  注:缺陷可能是桩头之间的焊接所引起的,但从反射的波形分析来看没有发现接头处焊完全空缺的情况。
  3经与设计单位复核后,对顶板上进行2米厚的石粉进行堆载,再对各点进行沉降观测,在堆载一个月后,上浮点位基本复位。
  4 经多方分析,决定采用在底板上增加抗浮锚杆进行处理。
  4.1抗浮锚杆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Fa=∑qsiuili=25×3.14×0.2×9=141.3(KN)
  4.2标准跨8.1m×8.1m里均匀布置抗浮锚杆4根,每根抗浮锚杆抗拔力设计值为565/4=141.25(KN)<Fa,符合要求。
  在原混凝土底板上新增400厚混凝土底板,原底板仅作为基底垫层考虑,抗浮锚杆成孔直径200(150)mm,在8.1m×8.1m区域内均匀布置4根锚杆,设计锚杆主筋为3φ22。锚杆定位误差不大于5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当遇到柱位置时,向跨中调整锚杆间距,数量不变,锚杆成孔要求先采用直径200mm成孔到强风化岩面,遇强风化后采用150mm成孔,成孔深度要求进入强风化岩层不少于5.0m或中(微)风化岩层不少于2.5米。锚杆采用二次注浆成锚,第一次常压注1:0.5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硅水泥,初凝后进行第二次注纯水泥浆,水灰比1:0.5,第二次注浆压力≥1.5MPa,第二次注浆水泥用量≥20kg/m,可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锚杆清孔时必须将泥浆清除干净。锚杆主筋需接长时,采用套筒对接,对接后抗拉强度应不小于钢筋的抗拉强度,锚杆主筋与底板连接处涂抹环氧树脂防腐,在水泥浆中掺加水泥量3%的钢筋阻锈剂。
  4.3抗浮锚杆检测,本次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共163根,根据规范要求,抗浮锚杆检测数量为3根,试验时单根锚杆抗拔力设计值取170KN,检验荷载按设计图纸要求取设计抗拔力的1.5倍,即255KN。经检测,3根抗浮锚杆在最大检验荷载作用下变形均趋于稳定,经综合分析,受检的3根锚杆符合抗拔力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基桩的综合分析,可判定如下结论:
  1)、桩号为1108的基桩,在-4.0m至-3.2m处存在缺陷;
  2)、桩号为1066的基桩,在-7.0m至-6.1m处存在缺陷;
  注:缺陷可能是桩头之间的焊接所引起的,但从反射的波形分析来看没有发现接头处焊完全空缺的情况。
  3经与设计单位复核后,对顶板上进行2米厚的石粉进行堆载,再对各点进行沉降观测,在堆载一个月后,上浮点位基本复位。
  4 经多方分析,决定采用在底板上增加抗浮锚杆进行处理。
  4.1抗浮锚杆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Fa=∑qsiuili=25×3.14×0.2×9=141.3(KN)
  4.2标准跨8.1m×8.1m里均匀布置抗浮锚杆4根,每根抗浮锚杆抗拔力设计值为565/4=141.25(KN)<Fa,符合要求。
  在原混凝土底板上新增400厚混凝土底板,原底板仅作为基底垫层考虑,抗浮锚杆成孔直径200(150)mm,在8.1m×8.1m区域内均匀布置4根锚杆,设计锚杆主筋为3φ22。锚杆定位误差不大于5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当遇到柱位置时,向跨中调整锚杆间距,数量不变,锚杆成孔要求先采用直径200mm成孔到强风化岩面,遇强风化后采用150mm成孔,成孔深度要求进入强风化岩层不少于5.0m或中(微)风化岩层不少于2.5米。锚杆采用二次注浆成锚,第一次常压注1:0.5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R普硅水泥,初凝后进行第二次注纯水泥浆,水灰比1:0.5,第二次注浆压力≥1.5MPa,第二次注浆水泥用量≥20kg/m,可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锚杆清孔时必须将泥浆清除干净。锚杆主筋需接长时,采用套筒对接,对接后抗拉强度应不小于钢筋的抗拉强度,锚杆主筋与底板连接处涂抹环氧树脂防腐,在水泥浆中掺加水泥量3%的钢筋阻锈剂。
  4.3抗浮锚杆检测,本次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共163根,根据规范要求,抗浮锚杆检测数量为3根,试验时单根锚杆抗拔力设计值取170KN,检验荷载按设计图纸要求取设计抗拔力的1.5倍,即255KN。经检测,3根抗浮锚杆在最大检验荷载作用下变形均趋于稳定,经综合分析,受检的3根锚杆符合抗拔力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节能的重点。通过对建筑节能现状、节能任务和节能方法等的研究,分析了建筑节能对建设成本的影响,阐述了建筑节能经济性的现实意义;提出工程造价管理适应行业的新发展,应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方法。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dev
期刊
重庆市江津区供电公司 刘尧智40226013996111819    「摘要」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本文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功能划分等。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
期刊
摘要:林木苗圃在培育的过程中,营养因素是很重要料的选择与施用的原则、施用条件,这是林木苗圃培育成功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苗圃常用肥料施用原则施用条件及方法  前言  培育林木苗圃就像抚养一个婴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但要喂养还要针对对不同的体制特征,选择不同的营养配方,现就育苗的肥料及营养施肥技术进行论述。  1.林木苗圃常用肥料及选择肥料的原则  1.1 林木苗圃常用肥料  无机肥:无机肥又叫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深化与拓展。信息科技的不断研发,促进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新形势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构建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有益于实现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提升,公共信息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现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机械化扎实推进,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和发家致富的好帮手,不但要会选购、善维护,正确操作使用、保养、维护机械也十分重要。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做了浅要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     前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广大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推动了我国农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了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键在于对本身森林资源的保护,然而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增加资金投入,转变经营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自然力,发展保护好天然林。  关键词:林业 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 保护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逐渐暴露出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从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处理办法。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强调项目经理责任,以合同为依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手段,为建设项目争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 键 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项目迎来了建设的高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期刊
摘要:作者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有关村镇建设工作,介绍了村镇建设全程管理中要作好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工作,选址与定点;放线与验线;施工与质量;验收。保证村镇建设按规划实施。  关键词:选址;定点;放线;验线;施工;验收  0 引言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全程管理是个复杂而又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根据目前情况,作者认为村镇建设全程的管理包含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选址与定点;
期刊
摘要:本文对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GPS RTK;地籍测量基准站   1前言  地籍测量的常规测量方法是先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布设控制点,然后在导线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宗地界址点的碎部测量。导线测量经常受到起算控制点密度不足、测站之间通视差以及精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困扰,而且耗费人力、时间和资金。  随着近些年GPS RTK技术的出现以及GPS接收机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設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逐步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为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大部分高层建筑均设置了结构转换层。本文通过对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实例,分析了高层建筑带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厚板转换层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结构分析与结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厚板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1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