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克强总理2013年10月21日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概述了他的改革重点,这是一堂“李克强经济学”入门课。这次演讲展现了他对改革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技术复杂性,以及国内与国际发生深刻变革之际推动改革之艰巨任务的把握。
首先,他将就业作为其思想的核心,他提到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要为1000万新增劳动力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并保证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中国需要每年7.2%左右的经济增长。
其次,他提出了保增长的两种选择: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或采取结构性改革。他是非常务实的。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达到GDP的两倍,要保持财政赤字在GDP的3%以下,他的选择是坚持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当前2.1%左右的财政赤字率。
这意味着他选择了结构性改革这第三支箭。他以中国人的直率阐述政府和市场间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但他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回到县城,为开办一个书店,必须得到几十项批准,为此他等了好几个月。这半年多来,政府已减少了221项行政审批程序,并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次引进负面清单。从历史上看,在中国的官场,无论什么事都需要批准。
根据李总理的话,政府应当把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只管住政府该管的。
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尤其是中小企业,政府已对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免除增值税和所得税。
为了表明政府对市场化的态度,政府已对庞大的铁道部进行了公司制改革,相比美国25万公里的铁路,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只有10万公里,但拥有超过200万名职工。
放松管制是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总理提出了有突破性进展的领域。中国很快将发放4G移动牌照。去年中国的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而今年前三季度交易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到明年,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很可能超过美国。他提出养老与医疗是服务产业的关键驱动因素,他指出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低于相似经济体10个百分点。
另一大突破是开放战略。李总理阐述了建立国内消费背景下的开放战略。他指出,出口部门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约3000万人,间接带动1亿人,完全从出口转移到国内消费并不实际。因此,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强烈支持者,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换而言之,中国将欢迎外商直接投资参与国内市场,同时中国将继续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
他的经济管理工具中还包括“预期引导”。他提出维持经济增长预期下限为每年7.5%左右,消费物价指数上限为3.5%左右。他认为这一目标是现实的,因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8%,铁路货运量也同比增长了7.3%。此外,他有信心实现这些GDP增长目标,因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增长差距,东部正在进入中高收入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他最为担忧的问题是社会保障的安全网。有2000万城镇贫困人口和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照顾。目前有3亿人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计划,但今年累积有3800万人中断交社保,因为灵活就业人员连续缴款15年以上后就不再缴款。每年有300万人罹患大病。因此,社会保障与养老金改革及医疗改革将成为首要任务。
最后,他还提出了职工收入问题。他一再重申工资增长必须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步。第12个五年规划提议名义工资在五年内翻一番。今年,24个省市最低工资平均提高了18%。这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带来了压力。与此同时,李总理也指出,2.6亿农民工同样存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问题。总体上,他指出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核心。
总而言之,“李克强经济学”包含了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对务实的结构性改革的清晰认识,这一改革将减少政府的过度监管,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假设,只要宏观正确,市场就能运作;而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只要微观正确,宏观经济就能运转良好。“李克强经济学”同时处理微观、宏观和结构性问题。这绝非易事。
我想凯恩斯和熊彼特一定会对这些改革目标表示赞同。
作者为中国银监会首席咨询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香港证监会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