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做好民心相通,就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做事情不能忘了我们的对象是谁,
对象是‘民’,必须了解民的心哪儿还不通,要做哪些工作促进民心相通。”
8月21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在开幕式上表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华侨华人具备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国务院侨办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中国”等侨务文化品牌,同时扶持建立42家华星艺术团,在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近日,就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民心相通工作,以及如何在其中发挥华侨华人作用,《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谭天星。
民心相通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国际高峰论坛上,谈到了民心相通。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个什么地位?怎么做这项工作?
谭天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实现“民心相通”,我认为,首要在于文化先行,而文化交流必须有其核心价值;同时要有一个令人舒适、好的形式和载体。确确实实是“民”在交流,不是官要交流,“民”与“民”之间相通才是真正的相通。
在今年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丝绸之路精神,精辟地指出要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向世界回答了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以及怎样建设丝绸之路等重大关注。
我理解,“一带一路”之所以如此重要,一、这是中国和世界文明交流交融千年来的一个结晶和表征;二、“一带一路”是推动中国发展、解决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实现和平合作共赢的方案。
我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把“民心相通”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来看。实际上在“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当中,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性的东西。如果没有民心相通,其他的通就很难持久。
现在我们在做民心相通的工作,但感觉物质的东西更重视一些,文化的东西真正落实还是不够。
做好民心相通,要做到以民众为中心。做事情不能忘了我们的对象是谁,对象是“民”,必须了解民的心哪儿还不通,要做哪些工作促进民心相通。不能高高在上、高举高打。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文化交流、民众交往平等尊重、务实共赢的原则。文明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文化传播、文化推广甚至文化宣传,强调“我”的因素多,从受众来讲可能会有一种逆反的心理。在这方面我们要放下身段,要有双向思维。
“民心相通”通的是什么呢?核心还是一种价值,对事物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观念。这个价值观念是什么呢,实际上最核心的就是习近平主席讲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16个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增进彼此了解和好感的问题。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增加人家对我们文化的了解和好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让民众有获得感。这就要求经济和文化双轮驱动,只有文化没有经济会缺乏力量,只讲经济没有文化不可持续。义和利要结合在一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后也有一个落脚点的问题,要让相关国的国民通过“一带一路”的项目建设得到好处。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怎么样?
谭天星:客观地讲,我们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也有积极成效,但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很长的路。这不只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欠缺,重要的是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加强,民众的获得感不够。
有时候,我們做事的方式可能没有面向老百姓,只是与官方打交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各种国际力量争夺的热点,复杂性、敏感性程度高,我们要增强紧迫感,面向大众,精准施策,绵绵用功。
在此,要强调的是,民心相通必须文化和经济并举。文经相济,人心似水。过去我们就经济谈经济、就文化谈文化的多,有时做事只见物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交流主体的整体利益和综合感受。
中国新闻周刊:在做民心相通工作中,有没有一些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或关系?
谭天星:做好民心相通,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个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脚踏实地,立足长远,不能急功近利;第二要处理好官方和民间的关系,要加强政策沟通,为民众交往创造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好民的主体作用;第三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是要跟一个个国家打交道,各国有自己的国情,差异性大,必须因地制宜。
以侨心相通推动民心相通
中国新闻周刊:在民心相通工作中,华侨华人是什么角色?应该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政府在其中应该做什么?
谭天星:华侨华人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独特桥梁和纽带。他们熟悉中外,融通中外,有交往的强烈意愿,有促进交流的能力。“一带一路”有4000多万华侨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他们移居时间长,融入当地程度深,人脉关系广,经济实力强,已成为所在国的重要成员,在当地举足轻重。他们既爱祖(籍)国,也爱驻在国,发自内心希望二者和平相处、合作共赢。这个优势,别的都不可能代替。
近些年来,侨务部门更加重视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中的作用。在促进民心相通中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文化中国”体系为抓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包括举办“四海同春”、全球华人书画、舞蹈、音乐、中文歌曲、龙舟、武术等大赛和名家讲坛。迄今“四海同春”慰侨访演共赴144 个国家(次),309个城市演出417场(次),观众累计达516万人(次),被侨胞誉为“海外春晚”。同时,通过建立“华星艺术团”,加强侨社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支持举办海外文化节庆活动等,着力在海外涵养一支支不走的文化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融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象是‘民’,必须了解民的心哪儿还不通,要做哪些工作促进民心相通。”
8月21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在开幕式上表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华侨华人具备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国务院侨办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中国”等侨务文化品牌,同时扶持建立42家华星艺术团,在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近日,就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民心相通工作,以及如何在其中发挥华侨华人作用,《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谭天星。
民心相通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国际高峰论坛上,谈到了民心相通。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个什么地位?怎么做这项工作?
谭天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实现“民心相通”,我认为,首要在于文化先行,而文化交流必须有其核心价值;同时要有一个令人舒适、好的形式和载体。确确实实是“民”在交流,不是官要交流,“民”与“民”之间相通才是真正的相通。
在今年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丝绸之路精神,精辟地指出要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向世界回答了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以及怎样建设丝绸之路等重大关注。
我理解,“一带一路”之所以如此重要,一、这是中国和世界文明交流交融千年来的一个结晶和表征;二、“一带一路”是推动中国发展、解决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实现和平合作共赢的方案。
我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把“民心相通”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来看。实际上在“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当中,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性的东西。如果没有民心相通,其他的通就很难持久。
现在我们在做民心相通的工作,但感觉物质的东西更重视一些,文化的东西真正落实还是不够。
做好民心相通,要做到以民众为中心。做事情不能忘了我们的对象是谁,对象是“民”,必须了解民的心哪儿还不通,要做哪些工作促进民心相通。不能高高在上、高举高打。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文化交流、民众交往平等尊重、务实共赢的原则。文明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文化传播、文化推广甚至文化宣传,强调“我”的因素多,从受众来讲可能会有一种逆反的心理。在这方面我们要放下身段,要有双向思维。
“民心相通”通的是什么呢?核心还是一种价值,对事物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观念。这个价值观念是什么呢,实际上最核心的就是习近平主席讲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16个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增进彼此了解和好感的问题。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增加人家对我们文化的了解和好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让民众有获得感。这就要求经济和文化双轮驱动,只有文化没有经济会缺乏力量,只讲经济没有文化不可持续。义和利要结合在一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后也有一个落脚点的问题,要让相关国的国民通过“一带一路”的项目建设得到好处。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怎么样?
谭天星:客观地讲,我们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也有积极成效,但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很长的路。这不只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欠缺,重要的是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加强,民众的获得感不够。
有时候,我們做事的方式可能没有面向老百姓,只是与官方打交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各种国际力量争夺的热点,复杂性、敏感性程度高,我们要增强紧迫感,面向大众,精准施策,绵绵用功。
在此,要强调的是,民心相通必须文化和经济并举。文经相济,人心似水。过去我们就经济谈经济、就文化谈文化的多,有时做事只见物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交流主体的整体利益和综合感受。
中国新闻周刊:在做民心相通工作中,有没有一些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或关系?
谭天星:做好民心相通,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个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脚踏实地,立足长远,不能急功近利;第二要处理好官方和民间的关系,要加强政策沟通,为民众交往创造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好民的主体作用;第三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是要跟一个个国家打交道,各国有自己的国情,差异性大,必须因地制宜。
以侨心相通推动民心相通
中国新闻周刊:在民心相通工作中,华侨华人是什么角色?应该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政府在其中应该做什么?
谭天星:华侨华人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独特桥梁和纽带。他们熟悉中外,融通中外,有交往的强烈意愿,有促进交流的能力。“一带一路”有4000多万华侨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他们移居时间长,融入当地程度深,人脉关系广,经济实力强,已成为所在国的重要成员,在当地举足轻重。他们既爱祖(籍)国,也爱驻在国,发自内心希望二者和平相处、合作共赢。这个优势,别的都不可能代替。
近些年来,侨务部门更加重视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中的作用。在促进民心相通中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文化中国”体系为抓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包括举办“四海同春”、全球华人书画、舞蹈、音乐、中文歌曲、龙舟、武术等大赛和名家讲坛。迄今“四海同春”慰侨访演共赴144 个国家(次),309个城市演出417场(次),观众累计达516万人(次),被侨胞誉为“海外春晚”。同时,通过建立“华星艺术团”,加强侨社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支持举办海外文化节庆活动等,着力在海外涵养一支支不走的文化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融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