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语文课程问题史论》述评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书从历史角度全面细致地梳理了语文课程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问题与冲突,分别从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知识、课程分课这五部分进行全面梳理并发表作者自己的观点。当前语文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研究为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先梳理书本内容,再写一点自己的小想法。
  【关键词】:语文课程问题;述评
  引言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本书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语文课程名称问题;第二章—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第三章—语文课程目标问题;第四章—语文课程知识问题;第五章—语文课程分课问题。本论文简单概述本书每章内容并简单做出自己的评论。
  一、语文课程名称史论及评论
  在整个百余年的中国现当代学校语文教育中,语文课程的名称经历了一个“文学—作文、词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国文—语文—汉语、文学—政文、革命文艺—语文(课程体系)”不断演进过程,语文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等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这部分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细致”,各家观点详尽。一定的文化能反映经济状况,从“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到“国文”,体现了民国建立后国家形式稳定、语文教育走向新的融合的特点。由于涉及到文言文的部分,加之课程问题理论成分多,读起来拗口,理解起来有困难也在所难免。要真正读懂该书,还要多读几遍再和老师们多多交流。
  二、语文课程性质问题及评论
  语文课程性质从1902年以来大致经历了“文以载道”—表情达意工具—基本工具—阶级斗争工具—基础工具—交际工具的演进过程。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功能做出如下修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工具观”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语文教育中工具性和人文性都重要,不可分割,二者应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这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实施。
  以前看过的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的内容都是目前学界的观点,殊不知,语文课程性质经历了这么多演变。工具性,人文性是不变的真理。这部分內容逻辑辩证比较明显,各种观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界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我作为今天的一位学生,很赞同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不了割裂开来,不然就是犯了形而上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二者本身是统一在一起的,它们不可偏废,不能机械地脱离一方去談另一方,所以我们要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语文课程目标问题及评论
  自古以来,语文课程目标就在“文”与“道”的范畴中徘徊。“文”指学生要明确语文的艺术形式;“道”指学生要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国古代文论的“文”与“道”范畴被借用到语文教学领域,“文”与“道”是语文教育目的的永恒范畴,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文”与“道”作为课程目标的概念范畴,其内涵和关系随时代不同、课程目标的演进而变化。21世纪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作为“文道统一观”的时代体现,成为语文课程目标的归宿。语文素养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陈老师将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进行对比,清楚明白第阐释了二者不能替换原因。
  总之,在教育研究者的努力下,我们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断趋向成熟,对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建设不断趋向完善,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也不断趋向科学。我们应当在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中小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进而指导语文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四、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及评论
  课程与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语文课程从独立设科起就在探索自身的知识系统,因为系统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条件。但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语文知识在当前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呈现的方式都是十分独特的。语文知识镶嵌在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各个项目的教学建议之中、如何“隐藏”在语文课程的选文之中,语文课程知识都客观存在于语文课程中,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只是语文知识呈现或体现的形式不同罢了。总之,作为语文课程“应该教什么”的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课程知识的关系非诚密切,语文课程知识同样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体。
  读了叶军的《语文课程知识观的两种范式描述》,观点新颖,书中说到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是课程、教学、评价诸方面需关涉的对象。如何对待知识,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最有价值,这些是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必须关注回答的命题。任何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范式的转换,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从知识观而言也呈示着范式的更迭,即从旁观者之“占有”到参与者之“存在”的范式转换。“占有”到“存在”这种角度很独特。我们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五、语文课程分课问题
  语文课程分课问题是语文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个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所以汉语汉字发展也缓慢,出现了文言分离现象,语文教育的对象是文言文。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白话文开始进入语文课程,这就有了语文课程“文言”、“白话”语体之争。清末语文课程开设了“读经讲经”科目。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国粹。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宗旨的调整,学术界对“读经讲经”的认识有了变化,由此引发了语文教育史上的“读经讲经”科目的存废之争。
  这部分内容是关于语文课程分课问题,到底该分还是该合是很难回答清楚地,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虽然教育有相对独立性,但难免受到政治的影响。分课有利于学生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合课减轻了学生负担,各有利弊。所以讨论很难有一个结果,但讨论本身就是推动学术发展的一种方式。
  六、总结
  有幸成为陈老师的学生,跟随他学习《中国现当代语文课程问题史论》,水平有限,写起来不是很顺利。陈老师治学严谨,是一位真正的老师。此文不敢说是评论,只能说是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吧。再次感谢陈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看到如此全面细致的课程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剑萍,陈黎明. 问题史论:语文课程史研究的新范式[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9.
  [2] 叶军. 语文课程知识观的两种范式描述[J]. 宜宾学院学报,2007,10.
其他文献
【摘要】:《北迁的季节》是苏丹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成名作。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小说中“尼罗河”及其叙述者与穆斯塔法两人在特殊语境下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以及其作品。  【关键词】:《北迁的季节》 ;语境;符号学  塔依卜·萨利赫是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北迁的季节》是他的成名作,自其出版后,阿拉伯文学界和西方媒体曾一再发表评论,一些评论家甚至把它奉为阿拉伯文坛“当
期刊
【摘要】:《急就篇》为西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所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童蒙识字课本。在此之前,最早被记载的童蒙课本是西周周宣王时期所做的《史籀篇》。至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等著作都是古老的识字课本。汉字反映了先民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包含着他们对世界隐喻式的体验。《急就篇》一书涵盖人名姓氏、农业饮食、服饰器用等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研究汉代的风俗习惯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期刊
【摘要】:《影的告别》是《野草》中的第二首散文诗,文章通过写影子脱离形的过程揭示了灵魂深处的彷徨无助。学界历年来较多的关注《影的告别》中影与形的关系问题,在《影的告别》中,鲁迅先生巧妙的把自己的内心以及灵魂比喻成影,备受现实生活环境折磨的苦难比喻成“形”。通过影的独白,灵魂深处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彷徨再次被揭露出来。  【关键词】:鲁迅;《野草》;形与影  一、沉睡的影  在《影的告别》中,以诗
期刊
【摘要】:《围城》是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讽刺小说。它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其中,英文版( Fortress Besieged)由美国作家兼翻译家珍妮·凯利译出初稿,再经美国学者茅国权审阅、润色、排序和注释,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本文通过对《围城》译本的分析,旨在通过接受美学角度对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接受美学;《围城》;翻译策略  一、引言  《围城》
期刊
张洁小说《无字》是对一个世纪的中国妇女命运的总结,审视作品中几代人物,尤其是女性的命运,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背景上,展开了女性生命历史的追溯,在描摹人物的坎坷人生中表达出对生命的体味、对生活和命运的感悟。在这部长达八十万字的三卷本长篇中,小说情节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从离婚后进入精神病院的吴为的惨状开始,追诉吴为、胡秉宸、白帆三人的复杂关系及胡秉宸的经历;二是与前一线索交叉并行的,讲述墨荷、叶莲
期刊
【摘要】:余秀华的诗歌在创作的过程颇引人关注,她用极具穿透力的语言展现了底层乡村女性的生活经验。本文将基于对余秀华诗歌的剖析,通过其自身境遇,生活环境等因素,在底层女性的苦难中,寻找行吟在生命深处的余秀华。  【关键词】:女性;疼痛;底层;苦难;美  余秀华,一个女性的残疾的底层诗人,笔者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在于她诗歌所包含的特征,蕴含在心中的女性的力量,身体上的疼痛,来自底层的生活环境,正是这些塑
期刊
【摘要】:《琵琶记》作为中国南戏之祖,主要讲述了蔡伯喈,赵五娘和牛小姐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故事以蔡伯喈在新婚之期被逼进京赶考为开端,高中状元后又与牛小姐另结新婚,而后赵五娘寻夫发展至故事的高潮,终以大团圆结束故事。看似圆满,团圆背后却隐藏着人物的各色悲剧与心酸,更折射出全剧的深刻主题。  【关键词】:悲剧性;团圆;婚姻;悲苦  “秋灯鸣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
期刊
【摘要】: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对工笔花鸟画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突破传统,画家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品。实现中国花鸟画的繁荣。只有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真正关心和投入现实生活,遵守艺术发展的规律,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当代花鸟画家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肩负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图式;工笔花鸟;传统;创新  1.对图式的理解  1.1图式的含义  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作出
期刊
【摘要】:福建舞蹈传到台湾后,有的逐渐增加脚色和花样,有的成为一种表演的民俗技艺,有的吸收戏曲等因素又发展为一种新舞蹈,有的衍化出新的套路,增加了新角色。从福建传到台湾的舞蹈,经过长期台湾特定环境的发展,虽然目前已形成自己风格,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华经典、民俗传统并存”的舞蹈文化建构,以期厘清台湾地区传统舞蹈的史实脉络,阐明中华舞蹈文化主要经由福建移植台湾地区,两岸长期互动,在同中有异的
期刊
恩施市太阳河乡位于鄂、渝边陲,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国土面积358平方公里,2.4万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  太阳河民歌是太阳河各族人民长期创造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从总体上说,太阳河民歌的文学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题材多样  太阳河民歌从歌词的题材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礼仪歌、情歌、历史古人歌、儿歌、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