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乔布斯向左,稻盛和夫向右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创业有过影响的三本书
  公司经营方面,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稻盛和夫的《创造高收益》系列。稻盛和夫是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把这家7个人小公司做成了世界500强企业。这套书里,很多就是他与日本一些小型家族企业主的书信往来,大家交流企业经营之道。
  比如,我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企业,眼下有20家分店,但我想扩张经营规模,我该把每家店从30人扩到50人,还是从20家店增加到50家?还有,我想激励员工了,那是用奖金还是其他激励方式?再有,我是一家家族企业的女婿,现在岳父退了,我做总经理了,那我如何平稳过渡,掌握公司权利?
  一般人可能不喜欢读他这套书,因为书中全是这些特别细节、具体的内容。但我感觉,从这些具体小事中,你才能理出经营脉络。
  我之前读过两年商学院,MBA理论体系和文化大多是西方欧美国家那些,所看管理类书大多也是德鲁克、特劳特等人的。欧美经管书很多都讲目标、战略、组织、授权,框架很宏大那种。也许是我自己对西方管理理念没参透,我总觉得商学院的学习,如果我在跨国公司做职业经理人,可能还适用,但对我个人创业来说是一件坏事情。
  稻盛和夫的书里完全不是这些内容,但又融合、消化了这些东西,讲得很实际。他的核心理念就是:敬天爱人。他觉得做企业要顺势而为,顺应天道;爱人就是发自内心地将员工看成家庭成员,这很不同于欧美企业文化中更多讲求制定指标、利益最大化以及职业化那种。
  接触到稻盛和夫,对我的管理理念有颠覆性影响。亚洲和欧美文化不同,两个地区的企业经营理念也不可能一样。太profession在中国行不通。我认为新劳动法大方向都不太对,就像加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劳资之间温情的东西斩掉了。其实这些事政府出面管理就变味了,靠市场自身来调节、规范就行。另外要相信员工是有头脑的。
  另外通过这本书,我也在反思,发现中国真正赚钱的公司基本都是家族企业。你像江浙一带就有很多,或者说,除了北京、上海,差不多都是。对,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家族公司不多,所以这领域里中国真正的好公司也不多。
  近代史上的好企业大都员工关系特别好,像同仁堂、山西那些票号,现代企业像娃哈哈、刘氏希望集团都不错。
  我自己在公司管理上走了很多弯路。这两年受稻盛影响,我们也做了很多调整,连KPI都取消了。在我看来,学习也是双向的。而我们做企业,还是要回归到在中国传统文化约束下的商业行为,发展出一种中国式管理文化。
  《乔布斯传》是那年比较流行的书,也是我看过的惟一一本传记书。体会不多,最主要的一点触动,在产品方面。我反思自己的创业经历,这两年状态并不理想,反倒是2010年前比较好。那时我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做产品上,经常跟团队一起琢磨怎么通过优化产品与用户对话。这两年公司规模扩大了,人多事杂,不能像以前那样踏下心来研究产品。这让我心里发慌,觉得这事儿不该这么做。
  读《乔布斯传》,我特别有感于他的“定”。你看乔布斯不是去印度学习禅了吗?学禅的经历对他的创意和创造很重要。这与技术、产品无关,是人性与灵魂的东西,但这正是iPhone、iPad背后的“神儿”。乔布斯是将心中剑与手中剑合一了。我没到他那个境界,具体不清楚他那些直觉、灵感是怎么来的,但我认为,凭着逻辑是不行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做出了一款更好的产品,我想,那一定是我们“定”的结果。
  “定”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一个纯市场化公司,“定”的深度就决定了你的产品与服务价值。另外若你能“定”,就意味着不完全从逻辑出发想问题,某种程度靠直觉,而大商业问题和大机会都是要靠直觉来的。我觉得自己公司这两年没抓到大的商业机会,就是过多注重了从逻辑去分析市场。
  还有一本叫做《工艺之道》的书也让我有感觉。本科毕业时,我曾在制造行业工作,做项目管理。那时候每天都接触机床。一般外行业人体会不到那些零部件工艺好坏差别有多大?确实差别极大。一个200公斤重的零部件,好工艺加工出来,你可以从头摸到尾,它是光滑圆润的;不好的工艺做出来,同规格产品,同样摸下来,你的手会受伤流血。
  有人说我们做2B的公司,呼叫中心又是那么复杂的系统,你能有多大创新价值?你怎么人性化贴近用户?其实当你进到里面,会发现可做的工作很多。我们做这么多年了,就这周我们开会研究,还发现很多地方可以精细化,可以更简约,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流畅。我的意思,不管2B、2C,还是制造业,任何行业深入进去,都可以不断改进,可以做得更细致。
  吴强是典型理科男。2006年他离职创业,创办天润融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融通),这是他对自己理想的投影:做一家有价值的企业平台。
  在天润融通设计简约的办公空间,我见到吴强。他身着简洁的白衬衫,看上去一副善于思考的模样。我们谈话直接进入了“读书”主题。
  你很难想象,吴强最钟情的竟是人文类书籍。闲暇时,他会读像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历史方面的书。他说,创业者要读些解决困扰创业问题的书,“另外,我还建议多读些有人文气息书。”
  这让我想到个插曲。以前采访香港电视人梁文道先生,他曾强烈推荐中国当代做商业之人“该多看些文学书”。他认为这类书更让人知道“人如何更好为人。而西方一些企业家和中国早期资本家都有这方面的修为。”
  说到励志类的书,吴强的建议是,少读。“既然创业了,就说明已具备了相应素质”。
  新书快递
  编辑整理|颖新
  《汶川地震168小时》
  张良著 | 2013年5月版
  《汶川地震168 小时》是汶川地震5 周年作品。与新闻报道不同,作者张良经过三年追踪采访,记录了170 多位亲历者的口述,重现震后七天七夜真实场景,聚焦地震灾区映秀普通人命运。
  比灾难更可怕的是对灾难遗忘,唯有懂得反思灾难的民族,才能从中汲取爱与力量。在谈及《汶川地震168 小时》出版初衷时,作者张良说:“希望本书能让大家重新认识人在灾难中的行为,全面了解灾难对人的冲击和异化。
  假如灾难再次来临,我们不至于茫然无知,而能够更从容面对。”就在《汶川地震168 小时》下厂印刷前一天,雅安发生了7.0 级地震。据悉该书出版方已决定其全部收益将用于雅安地震中受伤儿童的医疗救助。
  《时局的生意:霍英东自述》
  霍英东 冷夏著 | 2013年5月版
  霍英东的创业史是从最底层开始的,到他83 在北京去世,遗下289 亿元资产。据说在香港的巨商中,只有霍英东出行是不带保镖的。
  他对自己的传记作者冷夏说,“我一生从来没有负过任何人。”
  这本霍英东惟一自传,中国大陆首次出版。不回避,不隐瞒,传奇巨商坦率讲述自己与时局共舞一生。真实、详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霍英东对亲历往事追忆,内容涵盖东亚近几十年几乎每次重大变化的细节内幕,亦处处流露出霍英东创业一生、洞察时局、捕捉商机的大格局、大智慧。
  《小圈子 大社交》 【美】
  Paul Adams | 2013年3月中国发售
  这是Faceoobk 品牌设计总负责人Paul Adams 2013 年最新力作。他以学术界和工业界最新的调查研究为基础,阐述了人们如何通过社交圈子相互联系规律,探讨了理念和品牌信息如何通过社交网络传播开来过程,颠覆了人们很多传统观念。
其他文献
初创者: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四名学生推出了一家名为MoS的公司,利用“最本质的科技”,为男士打造由专门面料制成的时尚商务服装。这些面料透气、可调节温度、可除汗,并能消除导致体臭的细菌。  灵光一闪:2011年,几位创始人在麻省理工大学创业中心相遇,当时他们正在寻找更好的商务外套。尤其是经常出差的Aman Advani对身上“皱巴巴、脏兮兮”的衣服实在厌倦透顶。“我是个活泛人,我知道总有办法在日常工作
期刊
眼看着手机游戏的价值水涨船高,天天在关注着这个行业的美国《Entrepreneur》杂志也忍不住手痒一试。这本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创业类杂志决定自主开发一款iPhone平台的游戏,并把其中的故事与读者分享。至少计划之初是很乐观的。不过接下来,我要给你讲的是一个关于Bosshole的真实而痛苦的故事。  Amy C. Cosper坐在她的椅子上,笑容满面地问:“我们能加血吗?”她的目光锁定在临时搭建的会
期刊
初创企业:Verbalizelt是由Ryan Frankel和Kunal Sarda创办的一家翻译公司。该公司使用即时电话和网络连接,通过人工翻译对话窗口提供翻译服务,从而进行全球跨语种交流。去年,该公司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TechStars企业培育项目中完成了孵化,并于7月正式发布了重塑品牌的消息。TechStars每年会选择约60家初创公司进行培育。  创业灵感:Frankel几年前去中国旅
期刊
做过电视广播节目访谈的人会知道,这比他们想象中要轻松得多,但也比想象中快得多。访谈节目播出后会有大量人士和你联系——包括那些失联很久的人。而且,上节目算是个大事,你和企业都会因此受益。上一次访谈节目更像做一次小型外科手术——只是没有恢复的时间。  人们在准备访谈节目时,常会犯一个错误:总想着如何与观众交谈,而不是和访问者交谈。如果你太在意观众,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诚然,观众间接影响谈话的走向和进程,
期刊
2011年,我们在创业邦和微软共同举办的“微软BizSpark创新企业大赛”中获奖,并最终晋级“创新中国2011杭州总决赛”BioBay医疗健康专场。当时,我们的产品刚刚成型。其实就测试的精准度、需求方面来讲,我们的产品跟当时BioBay医疗专场上其他的医疗产品有一定区别。更确切地说,我们关注的是亚健康状况,属于养老产业。  但是通过参加BioBay医疗健康专场,我们了解到了最近的产业动态和趋势,
期刊
我常常目睹创业者犯一个错误,他们总是在某些根本不会对其有兴趣的VC身上浪费时间。但创业者如何判断一家VC是否值得争取呢?其实线索就藏在这些公司的网站上——从过往投资记录中就可窥见一斑。如果你对VC的信息判断错误,再努力也只是做无用功,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为了让你们找VC效率更高,我虚构了一个自行车初创企业的融资场景,假设了三种情景。  情景一  这家VC已经投资过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即另一家自行车
期刊
Troy Straszhelm是Industrial Perception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他打开一个装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软件的蓝色机械臂。这支机械臂开始旋转,然后暂停,好像沉思了一会儿,接着转向一堆随机放在一辆卡车后备箱里的空箱子。机械臂这时抓住了最上面的一个箱子,然后将它扔了出来。“抓到了!”Straszhelm喊道。  一旦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操作,仓库里人工操作的叉车就能被这种具有同样功
期刊
如果有一天聚美这个公司倒下了,你会怎么分析这个大败局?  陈欧本人已经无数次设想过自己的结局。“很多人会分享聚美失败的案例,意味深长地警告后来者,这是一个傻X企业家,不务正业,天天上电视。”  不可否认,相比大多数创业者,陈欧与聚美的命运联系得要更紧密。而且如果陈欧坐在一堆创业者里,你会发现他跟周围人相比不是那么纯粹。他是一个企业家,但更像一个明星。  这种明星式企业家的身份,一开始是他博得用户欢
期刊
社交媒体的整合、移动设备之间的互动和地理定位技术已经把市场营销推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们将之称为SoLoMo——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化)。这个新名词或许有些拗口,但它预示着接下来本土广告的发展趋势。  一张照片的商业价值  在Brentano商店,一张图片能让你得到15%的购物折扣。  Brentano是曼哈顿最时髦的SoHo区内的一家画框店加艺术画廊,
期刊
前两天我在北京四环上看到前面一辆车还贴着UAA(联合汽车网)标志,感觉特别亲切,都这么多年了还没摘掉标志。今天我还找得出君联在2006年的决策报告,上面写着:未来收入模式主要来源于会员费、保险基金、广告。  但在今天看来,这完全是胡扯,这个模式根本不行,今天我们已经改做租车了。虽然当时不止UAA一家拿到了投资,但今天基本都已死或者半死不活,这说明什么?就算你的方向、模式在当时可能都很合适,但发展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