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广泛,又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的设置被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成为评价地理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设置真实情境即是让学生的生活成为地理教学的资源和起点,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而丰满,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并将其开发为教学中的真实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真实的任务中来,学以致用,感受到任务的紧迫性,调动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教学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这为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即在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笔者认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比一般的简单的情境更能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学会解决问题。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下册《城市交通运输》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教材发现该节课在教学处理上有几点困难:
(1)城市交通运输这个内容对居住在城里的学生来说很熟悉,教材中所涉及的原理浅显易懂,如单纯从教材中的图上分析,难免落入“从理念到理念”的泡沫式的分析。
(2)城市交通运输这个内容对居住在城里的学生来说又很陌生,因为城市交通运输是研究城市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学科,是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新领域。教材中呈现的素材即香港和莫斯科城市交通网及两个假设城市的城市布局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均是全新的。
(3)教材中三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给课堂教学的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4)教材内容本身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而学生的社会阅历显然不够。
笔者的设想是:创设真实情境,从学生和教师共同熟悉的事物引入,寻找一个共同的话题。这样既让互不认识的师生可以很好地沟通,又能让学生对学习城市交通运输这一内容感兴趣,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来感悟城市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特点及解决措施;既体现了有用地理的思想,又符合课程改革之最重要的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教学思路
1. 采用倒叙的方法对教材顺序作大胆调整
①用图片和影像资料观看的方法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生活,请学生谈对昆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感受,得出昆明城市交通运输“拥挤、污染”的结论,且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要很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先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有关知识,给学生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②提出问题后再来讲城市交通运输概念和特点、由近及远地介绍昆明、北京、世界其他城市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并且先介绍教材中提到的两种主要形式,再介绍重庆、悉尼等城市的特殊形式。
2. 设置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作为教学素材
情境一:选择从环城南路华城饭店到昆明百汇新知图书城买书的真实情境,分析比较在交通工具相同的前提下,来回路线所花的时间为何不同?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图片来共同得出城市交通运输的特點。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实际路线及几何图动画分析“方格—放射—环行”交通运输网和“放射—环行”交通运输网的优点。
情境二:选择昆明市中心黄金步行商业区近日公园下穿隧道案例来分析如何解决城市中由于商业区和娱乐区集中分布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体现“有用地理”的思想。
情境三:选择昆明城市建设地铁、轻轨等以及滇池水上旅游观光航道、国际航空港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素材来分析良好的城市交通运输规划来自良好的城市总体规划。
3.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用关键词提示的方式,如潜力挖掘、道路网规划、尾气、公交、无铅汽油、私人轿车、绿化、轨道交通、空间利用、交通规则等,让学生联想并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这样让学生充分联想而又不漫无边际,突破了教学难点,既体现了学以致用,又发展了学生能力,让教师更好把控教学进度。
三、教学感悟
这节课设计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精神。教学只有置于一定情境下的研究才是真实的,也只有提供一定的情境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证实猜想。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教学背景,而该情境必须与学生学习的知识密切相关,让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工具对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必要时可以用真实体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测。在组织教学时应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醒学生检验所形成的猜测和推理、比较而产生新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彼此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设置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
1. 精选情境为教学服务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
2. 真实情境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有一种享受、愉快的体验。
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强调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重视直接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
3. 真实情境构建“三导”的教学模式
真实情境要贯穿整堂课,真实情境不仅仅在于地理现象的真实性,而在于地理教师能构建“三导”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导入。导入是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用真实情境问题悬念的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做好接受新课的准备,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导思。导思是每节课的核心,突出学生主体。把地理课变成学生的活动(脑动、口动、手动)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点拨,在思维岔路口给予引导,通过启发、诱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浅者深掘,深者浅出,做到启发而不束缚、诱导而不替代。
导用。导用是每节课的落脚点,是学生创造性的经验积累过程,是化知识为能力的必经之路,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归纳总结,设计一些关于知识的真实案例完成巩固性练习。通过导用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完成了教学目标。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情境,使生活“镶嵌”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觉得地理课堂快乐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地理课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学生成绩也显著提高。地理课堂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所有课堂情境创设都是服务于教学的,不能喧宾夺主。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思考,就能使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大放光彩。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设置真实情境即是让学生的生活成为地理教学的资源和起点,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而丰满,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并将其开发为教学中的真实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真实的任务中来,学以致用,感受到任务的紧迫性,调动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教学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这为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即在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笔者认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比一般的简单的情境更能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学会解决问题。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下册《城市交通运输》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教材发现该节课在教学处理上有几点困难:
(1)城市交通运输这个内容对居住在城里的学生来说很熟悉,教材中所涉及的原理浅显易懂,如单纯从教材中的图上分析,难免落入“从理念到理念”的泡沫式的分析。
(2)城市交通运输这个内容对居住在城里的学生来说又很陌生,因为城市交通运输是研究城市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学科,是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新领域。教材中呈现的素材即香港和莫斯科城市交通网及两个假设城市的城市布局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均是全新的。
(3)教材中三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给课堂教学的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4)教材内容本身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而学生的社会阅历显然不够。
笔者的设想是:创设真实情境,从学生和教师共同熟悉的事物引入,寻找一个共同的话题。这样既让互不认识的师生可以很好地沟通,又能让学生对学习城市交通运输这一内容感兴趣,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来感悟城市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特点及解决措施;既体现了有用地理的思想,又符合课程改革之最重要的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教学思路
1. 采用倒叙的方法对教材顺序作大胆调整
①用图片和影像资料观看的方法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生活,请学生谈对昆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感受,得出昆明城市交通运输“拥挤、污染”的结论,且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要很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先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有关知识,给学生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②提出问题后再来讲城市交通运输概念和特点、由近及远地介绍昆明、北京、世界其他城市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并且先介绍教材中提到的两种主要形式,再介绍重庆、悉尼等城市的特殊形式。
2. 设置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作为教学素材
情境一:选择从环城南路华城饭店到昆明百汇新知图书城买书的真实情境,分析比较在交通工具相同的前提下,来回路线所花的时间为何不同?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图片来共同得出城市交通运输的特點。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实际路线及几何图动画分析“方格—放射—环行”交通运输网和“放射—环行”交通运输网的优点。
情境二:选择昆明市中心黄金步行商业区近日公园下穿隧道案例来分析如何解决城市中由于商业区和娱乐区集中分布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体现“有用地理”的思想。
情境三:选择昆明城市建设地铁、轻轨等以及滇池水上旅游观光航道、国际航空港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素材来分析良好的城市交通运输规划来自良好的城市总体规划。
3.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用关键词提示的方式,如潜力挖掘、道路网规划、尾气、公交、无铅汽油、私人轿车、绿化、轨道交通、空间利用、交通规则等,让学生联想并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这样让学生充分联想而又不漫无边际,突破了教学难点,既体现了学以致用,又发展了学生能力,让教师更好把控教学进度。
三、教学感悟
这节课设计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精神。教学只有置于一定情境下的研究才是真实的,也只有提供一定的情境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证实猜想。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教学背景,而该情境必须与学生学习的知识密切相关,让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工具对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必要时可以用真实体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测。在组织教学时应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醒学生检验所形成的猜测和推理、比较而产生新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彼此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设置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
1. 精选情境为教学服务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
2. 真实情境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有一种享受、愉快的体验。
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强调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重视直接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
3. 真实情境构建“三导”的教学模式
真实情境要贯穿整堂课,真实情境不仅仅在于地理现象的真实性,而在于地理教师能构建“三导”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导入。导入是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用真实情境问题悬念的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做好接受新课的准备,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导思。导思是每节课的核心,突出学生主体。把地理课变成学生的活动(脑动、口动、手动)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点拨,在思维岔路口给予引导,通过启发、诱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浅者深掘,深者浅出,做到启发而不束缚、诱导而不替代。
导用。导用是每节课的落脚点,是学生创造性的经验积累过程,是化知识为能力的必经之路,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归纳总结,设计一些关于知识的真实案例完成巩固性练习。通过导用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完成了教学目标。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情境,使生活“镶嵌”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觉得地理课堂快乐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地理课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学生成绩也显著提高。地理课堂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所有课堂情境创设都是服务于教学的,不能喧宾夺主。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思考,就能使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大放光彩。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