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朴干净的硬底路面,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的垃圾回收点,面积不大但却设备齐全的运动休闲场所,装修简洁但却配有执业医师和护士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在籍人员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以及居民慢性病跟踪治疗体系和全民健康档案……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上述现象出现在一个经济状况良好的城市社区里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但如果这些情况都是出现在当地的一个个普通村落呢?
这些村落也不是当地政府为了树典型而专门扶植的一个两个,而是共有195个,而且数字仍在不断增加。这些村落数量多,贫富差距大,但他们都有统一的建设目标和考核体系,他们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他们的目标是创建全国首批健康村。
《望东方周刊》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这些农村中并不全是经济“明星村”,他们中不乏经济落后、地缘偏僻的农村。而且在珠三角地区,也并不是所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农村都能达到过硬的城市化标准,很多经济发达的村庄反而更具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通过调查走访《望东方周刊》发现,之所以会有如此鲜明的区别,原因就是这些地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认识程度和执行方式大相径庭。本刊了解到,就在一些地区仍将爱国卫生运动当作是简单的“除四害”时候,南海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爱卫会)就开始实施全区省级(广东)卫生村创建。而且在目标达成之后,他们继续向前推进并首创了全国健康村创建考核体系。
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爱卫会在人们心目的传统印象,为爱卫会在新时期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
象岭村的变化
这里看上去似乎有很好的区位,但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蔡伟然告诉《望东方周刊》,
由于行政上隶属于南海区,所以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任何来自花都的优惠和辐射,而对于南海又因为有河阻隔交通不便,也没有与南海其他农村同步发展。他告诉《望东方周刊》,“这里的经济模式依旧停留在以种养为主的农业领域”。
据蔡伟然介绍,象岭村现有户籍人口1300多人,土地几千亩,但除了200亩的工业区外,其他土地都用来养殖四大家鱼、种植蔬菜花卉。他告诉《望东方周刊》,由于地缘偏远,加上以农业为主,来这里务工的人员极少,只有一两百人,甚至本村的年轻人都去佛山其他地方打工了。
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以及经济水平落后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象岭村很少与外界有联系,而这种情况也使得象岭越发地孤立。“以前这里的道路都是泥沙路,一下雨就没办法进出,而且河上没有桥,进来出去都要摆渡。”蔡伟然说。
而现在,进出村子有了7米宽的硬底化道路,阻隔交通的河上也建起了以村子命名的象岭大桥,就连立村百年以来都借用邻村道路出进的百栳村村小组也有了自己的水泥村道。
除了这些,蔡伟然还告诉《望东方周刊》,村里有了自己的卫生站,并且配备了一名专职的执业医生和一名护士。据他介绍,以往村里只有一名赤脚医生,有突发疾病的村民都要去外面的医院就诊,但由于交通不便,很多病人还没有到医院就不行了,“甚至有好几次村里的孕妇在摆渡船上就生产了”。
现在,村民们每年都能享受到一次“连(外地)医院都不相信”的免费体检,患有慢性病的村民也都能够得到长期的跟踪治疗。
除此之外,村里还规划建设了统一的垃圾回收站,组建了环卫工作队,而且每个村小组都建起了自己的休闲活动场所,“我们这里的活动场所和器材该有的都有。”蔡伟然笑称。
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在这些改变的推动下,村里的交通区位和环境都变好了,也陆陆续续吸引了十几家工厂入驻,“虽然还不能跟那些经济发达的村子相比,但现在村民们的收入比以前增长了大概50%左右。”
15分钟就医圈
佛山市南海区爱卫办副主任方立称,相对于象岭村的变化,“这还不是最高标准的,他们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卫生环境改变”,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好的村落,“我们还有更高的要求标准”。
在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的河东村,《东方周刊》记者确实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城市化水平,同样是农村,这里创建卫生村和健康村的标准就高了很多。
河东村是南海区有名的“亿元村”,这里有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粮油中转站和交易市场,据称珠三角各地的食用粮油大多是在这里进行中转和交易的。此外,由于这里接近广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凭借大沥镇的工业优势,这里积聚了各种家具、轧板厂,制造业颇为发达。河东村一位姓陈的主任介绍,仅2011年该村就实现经济总收入24亿元。
陈主任告诉《望东方周刊》,虽然河东村很早就凭借制造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但几年前这里的治安环境、卫生环境以及村民们的医疗环境都相当落后,与内地的农村相比并没有太多差异。而正是在实行了卫生村、健康村创建之后,河东村才开始真正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
据陈主任介绍,在创建卫生村和健康村的过程中,为了改善河东的治安环境,他们成立护村队来加强防控工作,同时他们也在推进各个自然村的“大封闭”建设,参照城市里的安全小区模式,对进出村子的人员进行登记管理。
在环境卫生方面,除了请环卫队对公共区域进行清理之外,拥有5个村小组的河东村还建造了6个垃圾压缩站,村子里每天的生活垃圾都会在经过除臭和物理压缩后由专门的环卫车运走。这一做法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众多城市社区的垃圾处理水平。
而且《望东方周刊》记者发现,这些垃圾站都建在村民生活区内,但由于处理及时,并没有发出异味,因此附近村民也并没有提出异议。
据陈主任介绍,压缩站的规模根据所在自然村的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四到五层的单体楼房。一楼为垃圾回收和压缩车间,二楼一般为免费公厕,三楼及以上的楼层则会作为垃圾站工作人员的住所并将多余的空房作为公寓出租,再用获得的租金来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保证了垃圾压缩站的正常工作。
在医疗卫生方面,除了与其他农村共同的全民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和慢性病跟踪治疗之外,河东的卫生站尤其不同。在其他农村,一般都只有一名执业医生和一名护士,但在河东,这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仅有足够的医疗病房,其医资配备也有所不同,除了医护人员数量众多之外,这里还配有一名主任医生。
据方立介绍,在南海区所有的农村,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15分钟就医圈,这样高密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就连很多城市也望尘莫及。而这些都是在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坚持贯彻和推陈出新中发展起来的。
“在干净了之后,农民们就要追求健康”
南海区爱卫办工作人员告诉《望东方周刊》,就在一些兄弟城市仍然把爱国卫生运动简单当作“除四害”来开展时,南海已经开始了创建全区省级卫生村的工作,并且在达标后继续向前推进,提出并首创了全国健康村创建标准和考核体系。
南海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常务副局长潘永桐也告诉《望东方周刊》,这些工作“其实只是顺应了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的需求”。对于为什会在实现村村省级卫生村之后会进一步提出健康村理念,他解释道,卫生村只是实现了富裕起来的农民们需求的第一步,而“在干净了之后,农民们就要追求健康”。他称,创建健康村就是顺应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要享受到与城市人同等待遇的要求。
由于实现全民的免费体检和完善15分钟就医圈需要大量的政府投入,因此潘永桐称南海的创建模式也许不一定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至少“在和南海有着类似情况的区域,南海的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创建健康村、实现农村自身的城市化过程,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水平,“关键是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