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筑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齐全,这种附加功能的增设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使用要求。混凝土是建筑最基础的材料,采用新兴技术提高混凝土质量,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技术
一、前言
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建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保证混凝土成品质量以及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混凝土成品、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等都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相关规定的要求。本文就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大家展开论述。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主材料的选择
(1)、水泥;
在混凝土材料中最重要的便是水泥,与水混合后的泥浆具有很好的胶结效果。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以及中热硅酸盐水泥是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与中热硅酸盐水泥中的含碱量,在做碱活性混凝土骨料时总碱量必须低于使用标准。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期必须做好水泥的检测试验,包括相容性试验和原材料试验,并检测其安定性、凝结时间,对材料进行规范分批检测。达不到使用规范要求的水泥,一律禁止使用。
(2)、骨料;
在选用骨料时,必须验证相关生产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试验论证,只用获得专业检测人员的批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在选用砂时要对其进行视比重、有机质含量、含泥量、筛分等检测试验。在选用石子时要对其进行视比重、针片状含量、筛分、含泥量、压碎值等多项检测试验,对直径不同的骨料禁止混合使用。
(3)、掺加剂;掺加剂是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成分,其优良性能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因此在混凝土应用中十分普遍。不仅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其配比量也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强化都发挥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速凝剂、复合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多种掺加剂是混凝土中使用最普遍的。对于市场上各种各样掺加剂,在选用时必须验证是否由正规生产厂生产,检测与骨料、水泥不同配比的相容性试验,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投入使用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掺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难凝等现象。
2、混凝土材料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混凝土的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流淌坡度以及水平分层等规律开展混凝土浇筑操作。分层浇筑与分层捣实是混凝土施工最主要的工艺,其次,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保证上层和下层结合好,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一些有要求的施工地段可以留下基础浇筑带。在混凝土基础施工操作阶段将预留的施工缝划分为两块或若干块进行浇筑,过一段时间后即浇筑的混凝土养护干缩之后,在预留的混凝土浇筑带上对收缩区域进行浇筑补偿,保证各个分块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的影响,我们发现,对于直线长度超过50M的后浇带应该分为两次进行混凝土浇筑,且这两次浇筑的间隔时间应该在5-7天来完成,在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对于混凝土硬化前1、2天来进行抹压处理。在具体的工作中,斜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全面分层这三种施工方式主要是根据其整体性划分的。在平面尺寸不太大的结构中适合采用全面分层,即在整体基础上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在浇筑第二层时必须保证第一层已完成全面浇筑,这时第一层的混凝土还没有初凝,如此进行一层一层的浇筑直至完工,按照这种方法在浇筑时应从短边开始,沿长边逐渐进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分为两端进行即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或者从中间分别向两端进行。对于长度或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厚度适中的结构宜采用分段分层,即混凝土浇筑从最底层开始,在浇筑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以上各层均依次浇筑。对于长度大于厚度三倍或三倍以上的结构宜采用斜面分层。从浇层的下层开始进行振捣并依次上移,确保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3、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在混凝土的振捣方法中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三道振捣程序来进行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设置混凝土的坡角位置,然后对于混凝土中间爱你的位置进行标记,因为重点就在这个位置,第三确定第二个重点位置混凝土的坡顶位置,通过对于这三个位置的设置,来进行振捣棒来进行振捣处理。在振捣的时候一定要处理振捣棒的振捣时间和振捣深度。
4、降低水泥水化热。
在热化过程中,水泥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尤其是断面比较厚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内部很容易积聚热量并不易散失。混凝土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导热性比较差,这样就会造成在浇筑的初期,混凝土的强度的弹性比较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混凝土的弹性会慢慢的变高从而对于内部温度的收缩造成一定的约束,产生比较大的拉应力。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原因。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都会采用第水化热水泥等幸好的混凝土,通过对于沙石含量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较高、粒径较大的控制,为了改善和易性,减少水热化和水泥用量以及降低水灰比等,往往在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减水剂、掺和剂等。当土建工程中面对平面尺寸过大的混凝土施工项目中,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位置设置后浇缝,尽量降低温应力与外应力,从而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
5、施工缝。
因为受到人力或者是技术、设备的直接制約导致混凝土浇筑施工难以实现连续完成,如果间歇时间会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必须将施工缝预留出来,结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设计需求能够将混凝土施工缝认真确定下来,因为新混凝土跟旧混凝土相互之间所存在的结合力相对较差,可谓是混凝土结构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需将施工缝放置于结构剪力相对较小的部位,为施工操作提供更多便利。
6、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和距离。
混凝土的运输最常见的便是搅拌运输车,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输送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在搅拌运输车输送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降低输送时间,或尽量缩短混凝土输送距离。如果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用时较长,很容易发生凝固从而影响卸货,甚至会对施工进度或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一般常采用两种方法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其一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搅拌;其二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在其桶内进行搅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解决长时间输送而带来的凝固现象,从而在结构上保证混凝土的均匀。
7、混凝土养护技术。
水泥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水化反应,从而形成混凝土的硬化或凝结,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期通过一定的措施为水化反应提供相应的反应条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成型后,会因为寒冷、干燥、曝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裂缝、不正常收缩等不良现象,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对于塑性混凝土的洒水养护应在浇筑完工后的六至十八小时内进行,对于低塑混凝土则需要在浇筑后马上进行喷雾养护,在保证持续养护阶段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并且保证养护时间大于二十八天。
三、结束语
本文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做了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企业单位起到指导作用,其所具有的发展意义更值得为之探讨和思索。
参考文献:
[1]杨载兴.高温季节戈壁地区混凝土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07).
[2]铁岚芬.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2,(17).
[3]周仙林.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
[4]唐宏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5]王佳林;土建工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2
[6]陈本培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技术
一、前言
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建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保证混凝土成品质量以及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混凝土成品、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等都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相关规定的要求。本文就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大家展开论述。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主材料的选择
(1)、水泥;
在混凝土材料中最重要的便是水泥,与水混合后的泥浆具有很好的胶结效果。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以及中热硅酸盐水泥是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与中热硅酸盐水泥中的含碱量,在做碱活性混凝土骨料时总碱量必须低于使用标准。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期必须做好水泥的检测试验,包括相容性试验和原材料试验,并检测其安定性、凝结时间,对材料进行规范分批检测。达不到使用规范要求的水泥,一律禁止使用。
(2)、骨料;
在选用骨料时,必须验证相关生产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试验论证,只用获得专业检测人员的批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在选用砂时要对其进行视比重、有机质含量、含泥量、筛分等检测试验。在选用石子时要对其进行视比重、针片状含量、筛分、含泥量、压碎值等多项检测试验,对直径不同的骨料禁止混合使用。
(3)、掺加剂;掺加剂是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成分,其优良性能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因此在混凝土应用中十分普遍。不仅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其配比量也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强化都发挥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速凝剂、复合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多种掺加剂是混凝土中使用最普遍的。对于市场上各种各样掺加剂,在选用时必须验证是否由正规生产厂生产,检测与骨料、水泥不同配比的相容性试验,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投入使用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掺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难凝等现象。
2、混凝土材料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混凝土的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流淌坡度以及水平分层等规律开展混凝土浇筑操作。分层浇筑与分层捣实是混凝土施工最主要的工艺,其次,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保证上层和下层结合好,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一些有要求的施工地段可以留下基础浇筑带。在混凝土基础施工操作阶段将预留的施工缝划分为两块或若干块进行浇筑,过一段时间后即浇筑的混凝土养护干缩之后,在预留的混凝土浇筑带上对收缩区域进行浇筑补偿,保证各个分块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的影响,我们发现,对于直线长度超过50M的后浇带应该分为两次进行混凝土浇筑,且这两次浇筑的间隔时间应该在5-7天来完成,在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对于混凝土硬化前1、2天来进行抹压处理。在具体的工作中,斜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全面分层这三种施工方式主要是根据其整体性划分的。在平面尺寸不太大的结构中适合采用全面分层,即在整体基础上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在浇筑第二层时必须保证第一层已完成全面浇筑,这时第一层的混凝土还没有初凝,如此进行一层一层的浇筑直至完工,按照这种方法在浇筑时应从短边开始,沿长边逐渐进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分为两端进行即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或者从中间分别向两端进行。对于长度或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厚度适中的结构宜采用分段分层,即混凝土浇筑从最底层开始,在浇筑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以上各层均依次浇筑。对于长度大于厚度三倍或三倍以上的结构宜采用斜面分层。从浇层的下层开始进行振捣并依次上移,确保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3、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在混凝土的振捣方法中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三道振捣程序来进行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设置混凝土的坡角位置,然后对于混凝土中间爱你的位置进行标记,因为重点就在这个位置,第三确定第二个重点位置混凝土的坡顶位置,通过对于这三个位置的设置,来进行振捣棒来进行振捣处理。在振捣的时候一定要处理振捣棒的振捣时间和振捣深度。
4、降低水泥水化热。
在热化过程中,水泥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尤其是断面比较厚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内部很容易积聚热量并不易散失。混凝土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导热性比较差,这样就会造成在浇筑的初期,混凝土的强度的弹性比较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混凝土的弹性会慢慢的变高从而对于内部温度的收缩造成一定的约束,产生比较大的拉应力。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原因。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都会采用第水化热水泥等幸好的混凝土,通过对于沙石含量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较高、粒径较大的控制,为了改善和易性,减少水热化和水泥用量以及降低水灰比等,往往在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减水剂、掺和剂等。当土建工程中面对平面尺寸过大的混凝土施工项目中,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位置设置后浇缝,尽量降低温应力与外应力,从而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
5、施工缝。
因为受到人力或者是技术、设备的直接制約导致混凝土浇筑施工难以实现连续完成,如果间歇时间会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必须将施工缝预留出来,结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设计需求能够将混凝土施工缝认真确定下来,因为新混凝土跟旧混凝土相互之间所存在的结合力相对较差,可谓是混凝土结构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需将施工缝放置于结构剪力相对较小的部位,为施工操作提供更多便利。
6、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和距离。
混凝土的运输最常见的便是搅拌运输车,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输送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在搅拌运输车输送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降低输送时间,或尽量缩短混凝土输送距离。如果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用时较长,很容易发生凝固从而影响卸货,甚至会对施工进度或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一般常采用两种方法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其一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搅拌;其二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在其桶内进行搅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解决长时间输送而带来的凝固现象,从而在结构上保证混凝土的均匀。
7、混凝土养护技术。
水泥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水化反应,从而形成混凝土的硬化或凝结,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期通过一定的措施为水化反应提供相应的反应条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成型后,会因为寒冷、干燥、曝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裂缝、不正常收缩等不良现象,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对于塑性混凝土的洒水养护应在浇筑完工后的六至十八小时内进行,对于低塑混凝土则需要在浇筑后马上进行喷雾养护,在保证持续养护阶段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并且保证养护时间大于二十八天。
三、结束语
本文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做了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企业单位起到指导作用,其所具有的发展意义更值得为之探讨和思索。
参考文献:
[1]杨载兴.高温季节戈壁地区混凝土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07).
[2]铁岚芬.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2,(17).
[3]周仙林.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
[4]唐宏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5]王佳林;土建工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2
[6]陈本培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