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八军在岳西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作战略转移。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根据省委撤离苏区时留下的指示信,在岳西县凉亭坳重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此后,红二十八军以岳西县(1936年1月建县前分属舒、霍、潜、太4县边区)为中心,纵横驰骋于鄂豫皖3省边区45个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其中红二十八军自重建之日起至1937年9月下旬撤离岳西时止,无间断地在岳西地域坚持活动长达两年零八个月。
  
  凉亭坳会议 重建红二十八军
  
  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撤离苏区时,高敬亭在皖西北。1935年2月1日,高敬亭率红二一八团到达立煌县(今金寨县)抱儿山,与方永乐、徐成基率领的鄂东北独立团会合,收到省委留给他的指示信,才知道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已离开鄂豫皖苏区西征。为了摆脱国民党正规军和3省保安团、地方民团的前堵后追,寻机召开会议,以贯彻落实省委交给他的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坚持斗争的任务,高敬亭率领红二一八团和鄂东北独立团向太湖县凉亭坳(今属岳西县)地区转移,2月3日到达凉亭坳。当日晚,高敬亭在凉亭坳汪胡氏宗祠召开了部队干部会议。会议根据省委的指示和面临的形势,作出3项决议:一是成立鄂豫皖边区新的领导机构,由高敬亭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党政军的全盘工作;二是整编军队,将红二一八团和鄂东北独立团合并,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任军政委,下辖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全军约1000余人。这是红二十八军的第三次组建;三是指出在苏区被敌人占领的情况下,必须大胆、积极地寻找新的立足点,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次日,召开了军人大会,宣布了重建红二十八军的决定,高敬亭作了讲话。从此,鄂豫皖边区又重新聚集了革命力量,建立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成立皖西特委 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在红二十五军主力长征后,1935年1月8日,蒋介石任命梁冠英为“豫鄂皖剿共总指挥”,调集17万正规军,加上豫鄂皖3省保安团和反动民团,对苏区实行惨绝人寰的“清剿”,企图在3个月内消灭苏区红军。红二十八军一成立,便遭到敌人4个旅14个团兵力的围追堵截,高敬亭带领部队在舒霍潜太边境辗转作战。虽然在建军后不到10天的时间里,歼敌1个连,退敌2个团,并活捉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余谊密及其次子余竺僧、孙子余世培,但自身的损失也很大。红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手枪团副团长蔡泽礼等先后在战斗中牺牲。伤员不断增加,给养越来越困难。为摆脱困境,2月16日,红二十八军在潜山县驼岭白果树召开了干部会议。会议认为要使伤员得到安置,供养得到补充,必须大胆地寻找新的立足点。会议决定,成立中共皖西特委,并抽调200人组建二四六团,由徐成基任特委书记,兼任团政委。皖西特委和二四六团的主要任务是在舒霍潜太边区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会后第二天,中共皖西特委率二四六团转移到舒潜交界的枯井园(今属岳西县),并从主力部队中抽出10多人组成一支便衣工作队,在当地发动群众,安置伤员,侦察地形,选择合适的落脚点。同时,中共皖西特委先后与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工委接上组织关系。这样,一个月后,便建立了一块东至晓天,西至鹞落坪,南至驼岭、源潭铺,北至黄尾河,面积200平方公里的游击根据地。并于3月底,在象形地(今属岳西县)成立了舒霍潜边区苏维埃政府。此后,中共皖西特委以此根据地为依托,狠抓了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组建了以便衣队、游击队(师)为主要组织形式的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了红二十八军。
  白果树会议后,红二十八军经舒城县香炉冲(今属岳西县)和霍山县包家河(今属岳西县)、深沟铺到达黄毛山。2月21日,部队分散行动。二营和手枪团一分队由军政委率领去赤成、赤南苏区了解情况,军主力由八十二师政委方永乐率领在霍山、潜山、太湖、舒城地区游击。此后,红二十八军主力曾在今岳西境内的多枝尖、冶溪河、河图铺、五河、分水岭等地活动,并于3月29日在青天的界岭歼敌一九二旅三八四团1个营。4月6日,红二十八军各部在太湖县李杜店会合。高敬亭当即整编部队,将一度改为六、七路游击师的三营恢复番号,并将二路游击师编入三营,随后转至宿松、蕲春、太湖、潜山等县活动。4月20日下午,在潜山县桃岭(今属岳西县),红二十八军经过精心设伏和激烈的战斗,伏击了尾追之敌三十二师九十五旅一九○团,歼灭该团2个营,击溃1个营,并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经过这次战斗,红二十八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补充和改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它不仅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也粉碎了敌人的“三个月清剿”的计划。
  桃岭战斗的胜利,震撼了国民党统治集团。4月24日,蒋介石急电鄂豫皖“剿总”,限2个月内完全肃清该地区红军。并将鄂豫皖边区划分为3个防区,动用13个师、1个独立旅共61个团的兵力,进行驻剿、追剿、堵剿。其中,将潜山、太湖、舒城、霍山4县作为“清剿”重点,该4县边区(即今岳西县境)无疑是重中之重。敌军在驻地大肆修建碉堡、工事,企图阻挠红军活动。为打破敌人的“清剿”计划,5月7日,高敬亭在霍山县黄尾河(今属岳西县)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主力部队离开皖西,西进桐柏山,北向陕南,与红二十五军会合;二四六团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留在皖西坚持斗争。
  黄尾河会议后,皖西特委率二四六团和地方游击队(师)以枯井园为中心,在舒城、霍山、潜山、太湖边界山区(今岳西县境),发动与组织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民团反动势力,扰袭国民党驻军,并开辟新区工作,建立党的组织,把党的工作扩展到蕲春、黄梅、宿松等县山区。6月,中共皖西特委驻地由枯井园迁至鹞落坪。不久,在鹞落坪建立了游击队、便衣队、山林医院、红军被服厂、小型修械所、交通站和红军商店。鹞落坪逐渐成为红二十八军游击活动的中心和大本营。6月底,皖西特委、二四六团及一、二、四路游击师到太湖县店前河(今属岳西县)一带活动。此时,红二十八军主力在西进遇阻后也东返鄂豫皖边区,于7月2日到达店前河与皖西特委汇合。至此,敌人的“二个月清剿”计划又宣告破产。
  
  店前河会议 制订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7月2日,高敬亭在店前河主持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两次打破敌人“清剿”计划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缴获不多不打”的“四不打”作战指导原则;并根据敌人“驻剿”和“追剿”之间的不协调,作战指挥不统一和武器装备、战斗力强弱的差异,在军事斗争的策略上明确了“拖垮二十五路军,伺机打十一路军和东北军,向保安团要补给”的方针;在作战形式上,以游击战为主,辅以必要的伏击战;在作战地区上,不仅在苏区打仗,而且要到苏区外围的游击区和敌占区或更远的地方去打仗;在战术手段上,每战集中比较优势的兵力,利用有利地形,或击其头,或断其尾,采取突然迅猛的手段,穿插分割围歼敌人。会议认为,在皖西坚持斗争的二四六团在特委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力量,创建并发展了游击根据地,工作很有成就。为加强主力,会议决定从二四六团抽调2个连和手枪队2个班,分别补入一、三营和手枪团,将一、二路游击师编入红二十八军。
  会后,二四六团在以鹞落坪为中心的皖西地区活动,红二十八军主力在潜山、太湖、霍山、舒城、桐城一带与敌周旋,寻机歼敌。据史料记载,在今岳西境内发生的主要战事有:7月7日在姚家河黄毛尖歼敌保安团1个营。7月12日,在硃屋庙伏击敌运输队60余人。14日,在小河南、傅家岭、店前河一线与敌十一路军连续作战,共歼敌1个营。15日,在冶溪河化装成敌九十六旅追剿队,俘敌二十五路军别动队130余人。8月份,先后在白云寨、水车畈、鹞落坪、石盆、香炉冲、沈桥等地与敌一八七、一八八团接触和作战。9月l0日在店前河东4公里的寺前河歼敌1个排,毙敌30余人。13日,在妙道山阻击敌三十二师九十五旅后,顺利转移至茅山。
  
  茅山会议 确定部队分散行动
  
  9月13日晚,红二十八军在茅山召开干部会议。鉴于敌人在红军游击根据地周围、重要城镇、交通要道和大的山坳口都筑有碉堡封锁线,尤其是英山、太湖、潜山、霍山4县边境内,敌人利用碉堡线对红二十八军实行重点“围剿”,致使红二十八军集中行动比较困难,加之军政委高敬亭当时患病,需要治疗,因此,决定部队分散行动。会后,留下二营掩护军政委高敬亭治病,仍在罗田、英山、霍山、潜山一带活动,军主力由师政委方永乐率领,到潜山、霍山、六安、舒城一带活动,并派出加强连下平原,几战皆捷。在此期间,红二十八军在岳西境内的军事活动相对较少,除泥潭战斗歼敌1个连和几次途经包家河、冶溪河、石盆、黄尾河等地并活动数日外,没有大的战斗。
  
  外线作战 粉碎敌人的“五个月清剿”计划
  
  1936年2月,蒋介石调卫立煌任豫鄂皖地区“清剿”总指挥,纠集44个团的正规军兵力和地方反动武装,企图在5个月内肃清红二十八军。为粉碎敌人的“清剿”计划,1936年3月上旬,高敬亭在太湖县柴家岭主持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针对敌人重点“清剿”山区,后方空虚的特点,决定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营为单位分散游击,并加强便衣队的建设。此后,红二十八军主力分散至平原活动。一营三过平汉铁路,打乱了敌人的“清剿”部署。
  国民党安徽军政当局除在军事上对该地区进行重点布防和“清剿”外,还强化行政统治,于1936年1月1日划舒城、霍山、潜山、太湖4县边区正式成立岳西县。自敌人部署“五个月清剿”时起,就将新设立的岳西县作为重点“清剿”地区,分片包干,加强“驻剿”。特别是对鹞落坪、大岗岭等中共皖西特委和便衣队经常活动的地区更是采取碉堡封锁线、搜山、烧山等多种手段“清剿”,并实行“移民并村”、“十户连坐”等政策,企图割断红军与群众的联系,困死红军。针对敌人新的“清剿”部署和手段,中共皖西特委和便衣队调整了游击活动的地区,改变与革命群众的联络方式,实行建立两面政权等新的对策,并在军事上把握时机,给敌人以有力打击,取得了一些胜利。如鹞落坪便衣二分队2月份粉碎了英山、岳西、霍山、太湖4县民团的合围,8月份智除敌包家河常备队队长,年冬又智取总铺河碉堡。9月,潜山战斗营智取活动于太湖、岳西地区的敌店前河“野猪队”,俘敌100余人。
  1936年秋,中共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遭敌杀害,特委工作一度中断。9月,高敬亭率手枪团与特务营等部队在岳西鹞落坪会合。不久,在鹞落坪西南边的英山桃花冲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皖鄂边特委,接替原皖西特委的工作,由何耀榜任特委书记,特委机关设于鹞落坪门坎岭。活动区域在原皖西特委范围的基础上扩大到舒城、岳西、罗田、广济等10余县。10月中旬,中共皖鄂边特委在岳西县的小河南召开了各县委、工委干部会议,对根据地和便衣队建设、干部管理、分化敌人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成立了中共岳霍工委。不久,高敬亭来到鹞落坪领导群众进行了反“移民并村”的斗争,何耀榜又在岳西凉亭的雷公石壁沟召开了岳、潜、太、英、霍各便衣队队长会议,部署反“移民并村”的斗争。特委机关也由门坎岭迁到大岗岭。经过两次会议和几个月的工作,皖鄂边区的中共组织得到健全,以岳西县的鹞落坪、大岗岭为中心,纵横二三百里地的游击斗争十分活跃,革命武装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敌人的“五个月清剿”计划又宣告破产。
  
  顽强战斗 粉碎敌人的“三个月秘密清剿”计划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于1937年4月下旬对鄂豫皖边区开始了“3个月秘密清剿”,妄图彻底消灭红二十八军及其游击队、便衣队,并调整了兵力部署,强化了“清剿”措施,在“清剿”主力红军的同时,对便衣队也进行彻底的“清剿”。此时,红二十八军主力仍在鄂东北地区和平汉铁路两侧进行外线作战。留守在岳西的皖鄂边特委及所属便衣队、游击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5月,皖鄂边特委在岳西县大岗岭的磨刀坪召开了各地便衣队会议,讨论反“清剿”措施。会后,各便衣队采取调整活动地区、能战则战、该躲则躲、避强打弱等办法与敌人周旋。如敌人大部队搜山,或转移或躲避;如遇零星敌人,则给予歼灭;对于恶劣的反动豪绅,则给予坚决打击。并惩办了一些为敌服务、劣迹斑斑、血债累累的反动豪绅。尽管敌人残酷“清剿”,但由于岳西人民的全力支持,军民生死与共,到1937年7月,皖鄂边特委及所属游击队、便衣队仍在岳西山区顽强地战斗着,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保存了革命力量。
  
  国共和谈 协议停战抗日
  
  1937年7月1~3日,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率手枪团二、三分队从鄂东到达岳西县南田村与皖鄂边特委书记何耀榜会合。在此,高敬亭认真阅读了中共潜山工委派员从西安带回的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两份文件,在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后,决定向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7月1~5日,高敬亭派便衣队交通员金孝广将一封以红二十八军名义写的给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主任卫立煌的信,送到岳西县第三区蛇形岗炮楼。由此,拉开了岳西国共和平谈判的序幕。
  岳西国共和平谈判自7月中旬开始,大致经历蛇形岗接头、衙前会商、青天畈谈判、九河签字4个阶段,至7月底基本结束。谈判时,皖鄂边特委书记何耀榜为红二十八军正式代表,军政委高敬亭化名红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李守义,始终参与并领导了谈判。国民党方面以刘刚夫为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正式代表,郭姓副官为安徽省政府代表,区长李德保为地方政府代表。国民党三十二师政训处处长丘国珍、岳西县办事处赵参谋作为刘刚夫的随员参加了谈判。在青天畈汪氏宗祠,经过6天的正式谈判,7月27日,双方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28日,在红二十八军的重要活动点九河朱家大屋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双方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至此,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基本结束。
  
  土门集结 开赴七里坪
  
  九河签字后,岳西国共和平谈判协议开始生效。按照协议条款,国民党岳西县政府释放了在“清剿”中搜捕、关押的红军战士和共产党员,原先“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撤了围。红二十八军也开始履行谈判协议,准备集结部队开赴湖北黄安七里坪。8月初,高敬亭在岳西鹞落坪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政策精神,通报与国民党举行停战谈判的情况,部署部队集中工作。会议强调红军指战员一方面要履行协议,另一方面要警惕国民党背信弃义,严防他们搞突然袭击。会议还研究了红二十八军开赴七里坪的行军路线。会后,红二十八军派出人员到各地宣传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针政策,向下属各部传达到七里坪集中的指示,并四处张贴告示。
  8月上旬,高敬亭率手枪团二、三分队,从岳西鹞落坪出发,翻过罗田县北部的界岭,经过麻城县的乘马岗,进驻黄安县高山岗,尔后到七里坪集中、整编。从9月17日起,活动在岳西、太湖、潜山、立煌、霍山等地的皖鄂边特委游击队、便衣队员陆续到岳西县的土门集中。20日,皖鄂边特委及所属游击队、便衣队200余人在当地群众的热烈欢送下离开土门,向七里坪进发,与红二十八军主力会师。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豫南游击队在湖北七里坪正式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底图为红二十八军成立地点——凉亭坳)
其他文献
宜宾李庄在抗战时期,曾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重镇。当时李庄的“九宫十八庙”,迁来了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