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餐时间快结束了,照例先吃完的孩子拿起自己带来的心爱玩具,在休息区津津有味地玩起来。我为少数几个没有带玩具的孩子,也准备了一些玩具。这时,一个走来走去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只见没带玩具的晓晓,不停地在小朋友身边晃来晃去,小眼睛在每个孩子手中的玩具上徘徊。我刚准备开口叫他坐回自己的位子,却发现他在手拿变形金刚的蒙蒙身边停留了下来。我想,也许他是想和小伙伴分享玩具,让他们自己去协商,这也未尝不可。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
只见晓晓蹲了下来,向蒙蒙请求道:“变形金刚给我玩玩好吗?”这是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的,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学会和别人协商,看来晓晓记得比较牢。可对于这个请求,蒙蒙似乎并不能接受。他看了看自己心爱的变形金刚,马上拒绝:“不行,我还要玩呢。”“我就玩一会儿。”晓晓再次恳求道。“不行,我还没玩好呢,等我玩好了再给你玩。你怎么总是不带玩具呢?”蒙蒙拒绝的也很有理由。可晓晓显然失去了协商的耐心,用手指着蒙蒙,理直气壮地说:“你不给我,我就去告诉老师,说你不友好,不分享。”说完,晓晓转身就向我走过来。我马上转过脸去,装作没看见。
这时,蒙蒙马上站起来拉住晓晓,说:“给你吧,给你吧,你别告诉老师了。”于是,晓晓一脸得意地接过了玩具,而蒙蒙只能眼巴巴地在旁边看着他玩,还不停地提醒:“轻点,别弄坏了。”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回来的控诉:“我前面的男生从来不带水彩笔、图画纸,天天问我借。”当时我随口说道:“他总是不带是他的责任,那你就别借给他了。”记得女儿也是这样回答我的:“他说如果我不借就告诉老师,老师会说我不愿意帮助同学的。”想想七岁的女儿,再看看身边一群四五岁的孩子,我不禁暗自吃惊,不知不觉中,老师竟成了一些孩子手中的“武器”。
想到这里,我决定介入两个孩子的活动。“这个变形金刚真好看,晓晓是你的吗?”我故意问。蒙蒙沉不住气了,马上插话:“不是,是我的。晓晓非要问我要。”“那你应该说等我玩好了再借给你。”我渐渐将话题引回刚才的情境。“我说了,可晓晓说不马上给他,他就告诉老师……”蒙蒙越说声音越低,觉得自己很委屈。“晓晓,你觉得这样来告状好吗?老师会帮你吗?”我把问题抛给一直观望的晓晓。晓晓似乎也觉察到了自己的不对,小声地嘟囔:“不好。”
更多的孩子加入了围观和议论,我提议说,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熊瞎子告状》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凡事都喜欢打小报告的熊瞎子,不仅没有得到虎大王的肯定,反而失去了朋友。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孩子们:告状,不一定是好事情;告状,并不代表你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对晓晓说:“玩具是蒙蒙的,如果想分享,就应该好好地商量,让玩具的主人做决定。就是老师也不能强迫的。知道吗?”晓晓点点头。
在以后的活动中,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不再急忙参与进去调解,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分辨是非,自我解决。有时,我还将权利下放给更多的孩子,让大家一起来进行评判。渐渐地,孩子间的交往能力不断增强,把“告诉老师”挂在嘴边的现象明显减少,孩子心中逐渐形成了判断是非的标尺,老师也从“武器”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
只见没带玩具的晓晓,不停地在小朋友身边晃来晃去,小眼睛在每个孩子手中的玩具上徘徊。我刚准备开口叫他坐回自己的位子,却发现他在手拿变形金刚的蒙蒙身边停留了下来。我想,也许他是想和小伙伴分享玩具,让他们自己去协商,这也未尝不可。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
只见晓晓蹲了下来,向蒙蒙请求道:“变形金刚给我玩玩好吗?”这是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的,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学会和别人协商,看来晓晓记得比较牢。可对于这个请求,蒙蒙似乎并不能接受。他看了看自己心爱的变形金刚,马上拒绝:“不行,我还要玩呢。”“我就玩一会儿。”晓晓再次恳求道。“不行,我还没玩好呢,等我玩好了再给你玩。你怎么总是不带玩具呢?”蒙蒙拒绝的也很有理由。可晓晓显然失去了协商的耐心,用手指着蒙蒙,理直气壮地说:“你不给我,我就去告诉老师,说你不友好,不分享。”说完,晓晓转身就向我走过来。我马上转过脸去,装作没看见。
这时,蒙蒙马上站起来拉住晓晓,说:“给你吧,给你吧,你别告诉老师了。”于是,晓晓一脸得意地接过了玩具,而蒙蒙只能眼巴巴地在旁边看着他玩,还不停地提醒:“轻点,别弄坏了。”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回来的控诉:“我前面的男生从来不带水彩笔、图画纸,天天问我借。”当时我随口说道:“他总是不带是他的责任,那你就别借给他了。”记得女儿也是这样回答我的:“他说如果我不借就告诉老师,老师会说我不愿意帮助同学的。”想想七岁的女儿,再看看身边一群四五岁的孩子,我不禁暗自吃惊,不知不觉中,老师竟成了一些孩子手中的“武器”。
想到这里,我决定介入两个孩子的活动。“这个变形金刚真好看,晓晓是你的吗?”我故意问。蒙蒙沉不住气了,马上插话:“不是,是我的。晓晓非要问我要。”“那你应该说等我玩好了再借给你。”我渐渐将话题引回刚才的情境。“我说了,可晓晓说不马上给他,他就告诉老师……”蒙蒙越说声音越低,觉得自己很委屈。“晓晓,你觉得这样来告状好吗?老师会帮你吗?”我把问题抛给一直观望的晓晓。晓晓似乎也觉察到了自己的不对,小声地嘟囔:“不好。”
更多的孩子加入了围观和议论,我提议说,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熊瞎子告状》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凡事都喜欢打小报告的熊瞎子,不仅没有得到虎大王的肯定,反而失去了朋友。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孩子们:告状,不一定是好事情;告状,并不代表你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对晓晓说:“玩具是蒙蒙的,如果想分享,就应该好好地商量,让玩具的主人做决定。就是老师也不能强迫的。知道吗?”晓晓点点头。
在以后的活动中,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不再急忙参与进去调解,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分辨是非,自我解决。有时,我还将权利下放给更多的孩子,让大家一起来进行评判。渐渐地,孩子间的交往能力不断增强,把“告诉老师”挂在嘴边的现象明显减少,孩子心中逐渐形成了判断是非的标尺,老师也从“武器”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