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社会和广大群众对精神障碍群体存在着很多不正确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是怪异的、不正常的,所以人们对他们产生了排斥心理,甚至是歧视,这使得很多的精神障碍患者产生了耻辱感,甚至讳疾忌医,严重影响其康复的过程。本文基于社会工作者方法,尝试将社会工作者引入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新型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 精神障碍 康复
一、精神障碍患者现状
据2016年的调查,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已达827万余人次。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2017年,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基本建立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1.精神障碍患者经济困难
传统对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控股制为主,一旦患病,需要终生服药。同时,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行动不便,反应力不足,使得患者很难外出寻找工作,只能在家中休息。案主自身一般没有收入,主要靠政府低保和家人打工来维持日常的开销,家庭收入总体偏低,处在经济困难的状况。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和其家属都提出了想要缓解当前经济压力的需求。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和其家属而言,经济压力仍是较大。
2.精神障碍患者渴望社交
由于社会大众对精神障碍缺乏普遍和基础的了解或者是误解,很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恐惧”和“敌意”,使很多精神障礙患者不愿意跟其他人进行沟通,而许多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也为家中出现精神障碍患者而感到羞耻。很多状态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示,希望能够经常出门和朋友聚会,但是因为自己患有精神障碍,害怕朋友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会疏远自己,仅有很少的几位精神障碍患者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身边的朋友。
3.精神障碍患者缺乏认同感
由于社会和大众对精神障碍群体的认识不准确,使很多人对精神障碍这一群体产生了不友好的情绪。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缺乏认同感,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缺乏社会认同感。很多的社区康复精神障碍患者表示,当前社会大多对他们是缺少认同的,很多人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一群体,社会害怕他们,对他们存在误会,认为他们“有病”,会伤害人;认为他们应该被“隔离”、被“驱逐”。社会对精神障碍群体的不理解,导致了这一群体缺乏社会认同感;(2)缺乏自我认同感。精神障碍就如同人正常的感冒生病一样,只不过在这里是精神生病了而已。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明确,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批判自己,产生自我厌弃的情绪从而缺乏自我的认同感。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
1.社会工作者作为联结者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缓解经济压力
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是自身病情的不稳定性,很难找到工作,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基本靠国家的补助和帮扶维持生活。建立一种精神障碍患者就业帮扶机制,帮助精神状态稳定、有一定自理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找寻工作,让他们获得一定的工资与酬劳,这对在一定程度上环节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经济压力有着一定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资源的联结者,让精神障碍患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政策息,及时享受到应得的优惠政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更加关注市场上有关于精神障碍患者就业信息,帮助社区康复良好、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更好的找到适宜的工作,以增加他们的收入,缓解他们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2.社会工作者作为赋能者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提高个人能力
在与部分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访谈时,他们提到了希望能够提升个人的能力,他们希望能够学会包括做饭、绘画等技能。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能力,充实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兴趣,对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能力的提高,自信心的树立都能产生良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也可以增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这可以逐渐调动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对他们精神的恢复,都会产生很好的作用。社会工作者作为教育者和支持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通过活动来锻炼和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朋辈群体,增强团体支持,增强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个人能力和水平。
3.社会工作者作为倡导者提高大众对精神障碍群体的了解
误会源于不了解,社会大众普遍对精神障碍类疾病缺乏基础的了解,人们对这种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你,只是把精神障碍简单的归纳为“危险”“可怕”的疾病。据我国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我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的总体患病率有14%到16%,就是说,每10个人的群体中,就可能会有1-2人正在遭受某种精神障碍的困扰。我国有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但是人们对他们的了解和关注却是很少,人们不能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们,会让他们被标签化,让他们无法正常的在阳光下生活。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不同活动,不同的方式宣传,增进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了解,让社会大众关注这一群体,了解这种疾病,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对人们预防和注意这种疾病的发生,都能够产生一定的益处。
三、总结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项目的关注,对精神障碍群体的关心,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就曾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旧存在着缓解经济压力、希望被社会认可、渴求社交等需求。这些仍需要奋斗在一线的社区和社会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与发展。社会工作者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与发展对构建美好社会,促进社会安定、家庭和谐均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玉珍, 贾晔, 刘蓉,等. 某社区精神疾病现状与防治康复管理情况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452-454.
【2】许明华.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情况调查及建议[C]// 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2007.
【关键词】:社会工作 精神障碍 康复
一、精神障碍患者现状
据2016年的调查,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已达827万余人次。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2017年,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基本建立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1.精神障碍患者经济困难
传统对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控股制为主,一旦患病,需要终生服药。同时,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行动不便,反应力不足,使得患者很难外出寻找工作,只能在家中休息。案主自身一般没有收入,主要靠政府低保和家人打工来维持日常的开销,家庭收入总体偏低,处在经济困难的状况。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和其家属都提出了想要缓解当前经济压力的需求。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和其家属而言,经济压力仍是较大。
2.精神障碍患者渴望社交
由于社会大众对精神障碍缺乏普遍和基础的了解或者是误解,很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恐惧”和“敌意”,使很多精神障礙患者不愿意跟其他人进行沟通,而许多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也为家中出现精神障碍患者而感到羞耻。很多状态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示,希望能够经常出门和朋友聚会,但是因为自己患有精神障碍,害怕朋友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会疏远自己,仅有很少的几位精神障碍患者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身边的朋友。
3.精神障碍患者缺乏认同感
由于社会和大众对精神障碍群体的认识不准确,使很多人对精神障碍这一群体产生了不友好的情绪。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缺乏认同感,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缺乏社会认同感。很多的社区康复精神障碍患者表示,当前社会大多对他们是缺少认同的,很多人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一群体,社会害怕他们,对他们存在误会,认为他们“有病”,会伤害人;认为他们应该被“隔离”、被“驱逐”。社会对精神障碍群体的不理解,导致了这一群体缺乏社会认同感;(2)缺乏自我认同感。精神障碍就如同人正常的感冒生病一样,只不过在这里是精神生病了而已。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明确,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批判自己,产生自我厌弃的情绪从而缺乏自我的认同感。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
1.社会工作者作为联结者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缓解经济压力
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是自身病情的不稳定性,很难找到工作,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基本靠国家的补助和帮扶维持生活。建立一种精神障碍患者就业帮扶机制,帮助精神状态稳定、有一定自理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找寻工作,让他们获得一定的工资与酬劳,这对在一定程度上环节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经济压力有着一定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资源的联结者,让精神障碍患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政策息,及时享受到应得的优惠政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更加关注市场上有关于精神障碍患者就业信息,帮助社区康复良好、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更好的找到适宜的工作,以增加他们的收入,缓解他们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2.社会工作者作为赋能者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提高个人能力
在与部分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访谈时,他们提到了希望能够提升个人的能力,他们希望能够学会包括做饭、绘画等技能。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能力,充实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兴趣,对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能力的提高,自信心的树立都能产生良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也可以增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这可以逐渐调动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对他们精神的恢复,都会产生很好的作用。社会工作者作为教育者和支持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通过活动来锻炼和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朋辈群体,增强团体支持,增强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个人能力和水平。
3.社会工作者作为倡导者提高大众对精神障碍群体的了解
误会源于不了解,社会大众普遍对精神障碍类疾病缺乏基础的了解,人们对这种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你,只是把精神障碍简单的归纳为“危险”“可怕”的疾病。据我国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我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的总体患病率有14%到16%,就是说,每10个人的群体中,就可能会有1-2人正在遭受某种精神障碍的困扰。我国有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但是人们对他们的了解和关注却是很少,人们不能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们,会让他们被标签化,让他们无法正常的在阳光下生活。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不同活动,不同的方式宣传,增进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了解,让社会大众关注这一群体,了解这种疾病,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对人们预防和注意这种疾病的发生,都能够产生一定的益处。
三、总结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项目的关注,对精神障碍群体的关心,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就曾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旧存在着缓解经济压力、希望被社会认可、渴求社交等需求。这些仍需要奋斗在一线的社区和社会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与发展。社会工作者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与发展对构建美好社会,促进社会安定、家庭和谐均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玉珍, 贾晔, 刘蓉,等. 某社区精神疾病现状与防治康复管理情况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452-454.
【2】许明华.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情况调查及建议[C]// 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