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使课堂知识得到广泛的延伸。高中数学学科在此表现尤为明显。学生作业的布置,关系学生能否将课堂所学知识理解、掌握、深化,以至在以后的重现、再认。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应重新思考与认识这一环节,真正落实课改精神,发挥作业布置这一环节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一、反思教学,重新思考,纠正弊端
1.改变教师认识的不足
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要的是新授环节,只要学生听懂了满堂的灌输,那一节课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作业只不过是给学生的“任务”。孰不知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数学知识的深化、掌握就体现在问题的解决上,作业的布置就是要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与应用技能。大多数教师布置作业不深思,不提炼,简单处理,把作业布置轻而视之,使作业布置这一环节未能达到它所起的重要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脱节。
2.作业布置随意性大,目的不明确
大多数教师上完课,就把教材往后面的练习题一翻,指着做某题到某题,应付学生,应付自己,不分辨课堂知识与练习题的衔接(有的练习题并不一定是本课时的,一个练习中涉及几个课时的作业),不看练习题的深度和广度,就作业布置作业。
3.作业形式单一,数量过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图批改省事,作业形式单一,以解答题为主,填空题、选择题少而又少。书面作业唯一,怕学生不能掌握,往往是大题量,正式的、家庭的,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单一的形式,大题量的任务,使学生疲于应付,厌于思考,在做作业时根本不能细思慢研,而是胡解乱答,作业质量无法保证,根本起不到巩固提高的作用。高中学生时间紧,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学作业中,所以有效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合理支配完成作业的时间应该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学习新理念,改革数学作业布置
1.设计富有理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就是要求教师设计具有趣味性、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使学生感到作业新颖有吸引力,使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爱学、乐学。学生自发的完成作业,细心地做,耐心的思考,在作业的完成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验成功。
2.面对全体学生,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一个班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程度上有差别,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作业设计就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与之适应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提高,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不因为难度大的习题而放弃学习,使学生在练习实践中一步步地发展。
3.作业呈现开放性,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数学作业表现形式多样,教师要一改解答题、书面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开放性的作业就是内容或形式可供学生选择,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也可以是算式题、应用题;可以是调查采访,也可以是实践操作;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或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学习方法小结等。数学作业不再是传统中的模式,开放性的作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贴近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新课改理念中,尤为突出的是要求知识回归生活。在数学学习中,生活是一个理想的空间。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5.体现创新要求,设计创新性作业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数学作业的设计就要体现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选取一些多向思维的题目,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多样化,使学生独辟蹊径,想别人之不敢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6.作业设计应注重“质”、注意“量”
题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量多质差,学生没有提高。数学作业首先要注重内在质的设计,作业内容应结合课堂教学,精心策划,实现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选择上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潜能。既考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科学的控制作业量,根据学生学习素质、年龄特征和所学内容等方面因素,适当布置作业量,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作业不但要照顾到高考的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教师评价学生,从中获取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途径,因此,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更要重视这一环节,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747000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中学)
一、反思教学,重新思考,纠正弊端
1.改变教师认识的不足
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要的是新授环节,只要学生听懂了满堂的灌输,那一节课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作业只不过是给学生的“任务”。孰不知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数学知识的深化、掌握就体现在问题的解决上,作业的布置就是要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与应用技能。大多数教师布置作业不深思,不提炼,简单处理,把作业布置轻而视之,使作业布置这一环节未能达到它所起的重要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脱节。
2.作业布置随意性大,目的不明确
大多数教师上完课,就把教材往后面的练习题一翻,指着做某题到某题,应付学生,应付自己,不分辨课堂知识与练习题的衔接(有的练习题并不一定是本课时的,一个练习中涉及几个课时的作业),不看练习题的深度和广度,就作业布置作业。
3.作业形式单一,数量过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图批改省事,作业形式单一,以解答题为主,填空题、选择题少而又少。书面作业唯一,怕学生不能掌握,往往是大题量,正式的、家庭的,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单一的形式,大题量的任务,使学生疲于应付,厌于思考,在做作业时根本不能细思慢研,而是胡解乱答,作业质量无法保证,根本起不到巩固提高的作用。高中学生时间紧,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学作业中,所以有效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合理支配完成作业的时间应该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学习新理念,改革数学作业布置
1.设计富有理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就是要求教师设计具有趣味性、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使学生感到作业新颖有吸引力,使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爱学、乐学。学生自发的完成作业,细心地做,耐心的思考,在作业的完成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验成功。
2.面对全体学生,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一个班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程度上有差别,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作业设计就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与之适应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提高,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不因为难度大的习题而放弃学习,使学生在练习实践中一步步地发展。
3.作业呈现开放性,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数学作业表现形式多样,教师要一改解答题、书面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开放性的作业就是内容或形式可供学生选择,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也可以是算式题、应用题;可以是调查采访,也可以是实践操作;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或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学习方法小结等。数学作业不再是传统中的模式,开放性的作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贴近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新课改理念中,尤为突出的是要求知识回归生活。在数学学习中,生活是一个理想的空间。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5.体现创新要求,设计创新性作业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数学作业的设计就要体现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选取一些多向思维的题目,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多样化,使学生独辟蹊径,想别人之不敢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6.作业设计应注重“质”、注意“量”
题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量多质差,学生没有提高。数学作业首先要注重内在质的设计,作业内容应结合课堂教学,精心策划,实现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选择上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潜能。既考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科学的控制作业量,根据学生学习素质、年龄特征和所学内容等方面因素,适当布置作业量,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作业不但要照顾到高考的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教师评价学生,从中获取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途径,因此,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更要重视这一环节,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747000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