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释了心理和道德问题的概念,以及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关系,指出了心理问题道德化的危害。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宗旨出发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心理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道德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9-0007-02
人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危机,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当事人”本身是不能妥善解决的,还得依靠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帮助和引导。这也是教师的职业使命。然而,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针对一些棘手问题,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一些教师更是缺乏教育智慧,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分不清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的界限,把心理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处理;而对于在道德发展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往往采取消极的或负向的处理方法,如过多或过重的惩罚(打击、讽刺、处分、开除学籍等),这样会导致今天的道德问题学生成为明天社会的问题人。众所周知,教育的功能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由此看来,教师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将心理问题道德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一、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概念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1]。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心理成长问题,指伴随个体发展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这类心理问题一般是与主体希望了解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更大目标、达到更高境界相联系的,因此称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发展性心理问题在大多数青少年中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是教育的着眼点。(2)心理障碍,指个体在认知、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与外界接触、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和麻烦,不能有效适应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但其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较迫切的要求。心理障碍大多是由于心理成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转化升级形成的,它存在于部分青少年中,这是教育转化的重点。(3)心理疾患,指个体整个心理反应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接触与交流,出现了心理病态或变态。
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压力理论来解释。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前四类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类为成长性需要。如果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产生的是生存问题;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是个体发展的锦上添花的问题;此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当爱与归属和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这些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太快,致使人们适应变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当压力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时,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问题是指人在发展中由于较长时期缺乏或得不到爱与尊重,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使其心理发展受阻而产生的。
道德问题是指个体能够明显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言语和行为是违反道德行为规范的、故意而为之的一种不良的道德状态或道德发展状态。道德问题既是功能性问题也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构成道德问题的要素有四种:(1)当事人有明知故犯的倾向;(2)当事人的心理是健康的(至少心理功能没有受到严重损坏);(3)当事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4)其言行以伤害他人为目的。道德问题的形成既有心理原因,即长期缺乏爱与尊重;又有环境原因,即在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中长期处于不良的道德环境。
二、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关系
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都是人在发展中所遭遇的问题,一些问题是纯粹的心理问题,比如考试焦虑、自卑、抑郁、强迫症、神经症等;一些问题是纯粹的道德问题,比如诬蔑他人、故意说谎、欺凌(体力强悍、攻击性较强的学生或学生群体采取威胁手段夺取另一些学生的钱财)、考试舞弊等;但有些问题既可能是心理问题又可能是道德问题。如:(1)学生的偷窃行为,如果是以偷窃行为本身为快乐,这是心理问题;因为偷窃癖是一种由抑郁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反射性症状,偷窃癖患者无法克制,但所偷东西并非自己需要,惟一的目的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果是有预谋的以占有他人钱财为目的偷窃,这便是道德问题。(2)青少年由于性冲动或者受色情电影、图片的诱惑发生的性行为,如果是两情相悦、情不自禁,则是心理问题;如果是以玩弄异性为目的,便是道德问题。(3)由抑郁而导致的暴力行为(如马加爵事件),长期的抑郁如果向内伤害自己(如自杀)是心理问题;如果向外且能意识到伤害他人,则是道德问题。马加爵事件的心理原因是长期得不到爱与尊重以及心理压力过大,但马加爵本人能明显意识到他采取残忍手段杀害同学是错误的,所以既属于心理问题又属于道德问题。
有人认为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区别是[3]:第一,心理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是自己,道德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是他人;第二,心理问题的当事人缺乏一定的承担责任能力,道德问题的当事人具有承担责任能力;第三,心理问题主要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领域,道德问题主要是伦理学家研究的领域。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区别:心理问题的个体也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但这种伤害是他们没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且认识不到其行为的错误性导致的,而纯粹的道德问题是个体明知故犯,且以伤害他人为目的。
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联系是:它们都是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既具有心理性也有道德性,这样的问题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偏差得不到帮助、矫正,而导致的道德问题,其心理问题先于道德问题。当然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是很难绝然分开的,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交替出现的。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纯粹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也很难精确区分。从严格意义上说青少年学生所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可从心理上找到原因,许多道德问题都是在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心理问题道德化的危害
心理问题道德化是指将由心理原因引起的问题,看成是由道德原因(如品德不良)而引起的。简而言之是将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不良,将本来不能作出价值判断的事情作出好坏是非的价值判断。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于道德问题学生一般采取惩罚教育,如记过处分、留校察看甚至开除等,这也许能使学生不再犯错,但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促进作用较差。因为多数针对道德问题的惩罚都是以伤害学生自尊为前提的,所以其效果和我们的主观愿望相差甚远。而开除纯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把包袱甩给社会使问题学生加速变成社会的问题人。故心理问题道德化会造成对学生的再次伤害。
如果将所有问题都看成道德品质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主观愿望不去认真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还忽视了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培养,这应是引以为戒的。当然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在应用的时候应该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绝对不要随便给学生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致使学生破罐子破摔。
作为新时代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处理的时候,一定小心谨慎,客观、合理、科学地分析其原因,从心理上予以辅导。切忌将心理问题道德化,即便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用心理学的方法处理方为上策。这样对学生的伤害最小,而正面的教育效果最佳。
四、对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较合理的处理方式
学生的问题既可能是心理问题又可能是道德问题时,最好采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来处理。认真仔细地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用关爱、尊重、教育智慧去处理这类问题。这样的话,绝大多数问题是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这将会促进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
对于存在道德问题的学生,要本着惩罚是为了转化的原则,同时辅之以心理辅导。人在发展中都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一般而言人在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后会有歉疚之心,同时又害怕更多的人知道。在此时如果得到教师的谅解、关爱和帮助,在私人场合语重心长地指出其错误,这种道德问题就会化解,其品德就会向积极层面发展。其教育转化需经历三个阶段[4],即(1)省悟阶段,促使其醒悟,需采用消除疑惧等方法;(2)转变阶段,有道德问题的个体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但往往会发生反复,避免反复有两种方法:一是避开原来的刺激情境,二是鼓励其接受原刺激的考验;(3)自新阶段,教育者要避免歧视和翻旧账,给予学生信心和尊重,加倍关注其成长,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惩罚,使其在同学面前丢尽面子,学生们就会疏远、不接纳这样的同学,其道德发展就会受阻,达不到较高的道德发展水准。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7-31.
[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6-318.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9-180.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04-206.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黄石,435002)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黄才玲
〔关键词〕心理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道德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9-0007-02
人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危机,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当事人”本身是不能妥善解决的,还得依靠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帮助和引导。这也是教师的职业使命。然而,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针对一些棘手问题,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一些教师更是缺乏教育智慧,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分不清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的界限,把心理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处理;而对于在道德发展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往往采取消极的或负向的处理方法,如过多或过重的惩罚(打击、讽刺、处分、开除学籍等),这样会导致今天的道德问题学生成为明天社会的问题人。众所周知,教育的功能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由此看来,教师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将心理问题道德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一、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概念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1]。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心理成长问题,指伴随个体发展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这类心理问题一般是与主体希望了解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更大目标、达到更高境界相联系的,因此称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发展性心理问题在大多数青少年中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是教育的着眼点。(2)心理障碍,指个体在认知、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与外界接触、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和麻烦,不能有效适应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但其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较迫切的要求。心理障碍大多是由于心理成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转化升级形成的,它存在于部分青少年中,这是教育转化的重点。(3)心理疾患,指个体整个心理反应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接触与交流,出现了心理病态或变态。
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压力理论来解释。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前四类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类为成长性需要。如果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产生的是生存问题;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是个体发展的锦上添花的问题;此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当爱与归属和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这些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太快,致使人们适应变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当压力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时,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问题是指人在发展中由于较长时期缺乏或得不到爱与尊重,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使其心理发展受阻而产生的。
道德问题是指个体能够明显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言语和行为是违反道德行为规范的、故意而为之的一种不良的道德状态或道德发展状态。道德问题既是功能性问题也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构成道德问题的要素有四种:(1)当事人有明知故犯的倾向;(2)当事人的心理是健康的(至少心理功能没有受到严重损坏);(3)当事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4)其言行以伤害他人为目的。道德问题的形成既有心理原因,即长期缺乏爱与尊重;又有环境原因,即在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中长期处于不良的道德环境。
二、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关系
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都是人在发展中所遭遇的问题,一些问题是纯粹的心理问题,比如考试焦虑、自卑、抑郁、强迫症、神经症等;一些问题是纯粹的道德问题,比如诬蔑他人、故意说谎、欺凌(体力强悍、攻击性较强的学生或学生群体采取威胁手段夺取另一些学生的钱财)、考试舞弊等;但有些问题既可能是心理问题又可能是道德问题。如:(1)学生的偷窃行为,如果是以偷窃行为本身为快乐,这是心理问题;因为偷窃癖是一种由抑郁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反射性症状,偷窃癖患者无法克制,但所偷东西并非自己需要,惟一的目的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果是有预谋的以占有他人钱财为目的偷窃,这便是道德问题。(2)青少年由于性冲动或者受色情电影、图片的诱惑发生的性行为,如果是两情相悦、情不自禁,则是心理问题;如果是以玩弄异性为目的,便是道德问题。(3)由抑郁而导致的暴力行为(如马加爵事件),长期的抑郁如果向内伤害自己(如自杀)是心理问题;如果向外且能意识到伤害他人,则是道德问题。马加爵事件的心理原因是长期得不到爱与尊重以及心理压力过大,但马加爵本人能明显意识到他采取残忍手段杀害同学是错误的,所以既属于心理问题又属于道德问题。
有人认为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区别是[3]:第一,心理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是自己,道德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是他人;第二,心理问题的当事人缺乏一定的承担责任能力,道德问题的当事人具有承担责任能力;第三,心理问题主要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领域,道德问题主要是伦理学家研究的领域。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区别:心理问题的个体也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但这种伤害是他们没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且认识不到其行为的错误性导致的,而纯粹的道德问题是个体明知故犯,且以伤害他人为目的。
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的联系是:它们都是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既具有心理性也有道德性,这样的问题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偏差得不到帮助、矫正,而导致的道德问题,其心理问题先于道德问题。当然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是很难绝然分开的,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交替出现的。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纯粹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也很难精确区分。从严格意义上说青少年学生所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可从心理上找到原因,许多道德问题都是在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心理问题道德化的危害
心理问题道德化是指将由心理原因引起的问题,看成是由道德原因(如品德不良)而引起的。简而言之是将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不良,将本来不能作出价值判断的事情作出好坏是非的价值判断。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于道德问题学生一般采取惩罚教育,如记过处分、留校察看甚至开除等,这也许能使学生不再犯错,但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促进作用较差。因为多数针对道德问题的惩罚都是以伤害学生自尊为前提的,所以其效果和我们的主观愿望相差甚远。而开除纯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把包袱甩给社会使问题学生加速变成社会的问题人。故心理问题道德化会造成对学生的再次伤害。
如果将所有问题都看成道德品质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主观愿望不去认真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还忽视了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培养,这应是引以为戒的。当然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在应用的时候应该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绝对不要随便给学生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致使学生破罐子破摔。
作为新时代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处理的时候,一定小心谨慎,客观、合理、科学地分析其原因,从心理上予以辅导。切忌将心理问题道德化,即便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用心理学的方法处理方为上策。这样对学生的伤害最小,而正面的教育效果最佳。
四、对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较合理的处理方式
学生的问题既可能是心理问题又可能是道德问题时,最好采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来处理。认真仔细地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用关爱、尊重、教育智慧去处理这类问题。这样的话,绝大多数问题是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这将会促进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
对于存在道德问题的学生,要本着惩罚是为了转化的原则,同时辅之以心理辅导。人在发展中都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一般而言人在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后会有歉疚之心,同时又害怕更多的人知道。在此时如果得到教师的谅解、关爱和帮助,在私人场合语重心长地指出其错误,这种道德问题就会化解,其品德就会向积极层面发展。其教育转化需经历三个阶段[4],即(1)省悟阶段,促使其醒悟,需采用消除疑惧等方法;(2)转变阶段,有道德问题的个体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但往往会发生反复,避免反复有两种方法:一是避开原来的刺激情境,二是鼓励其接受原刺激的考验;(3)自新阶段,教育者要避免歧视和翻旧账,给予学生信心和尊重,加倍关注其成长,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惩罚,使其在同学面前丢尽面子,学生们就会疏远、不接纳这样的同学,其道德发展就会受阻,达不到较高的道德发展水准。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7-31.
[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6-318.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9-180.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04-206.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黄石,435002)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黄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