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使用目的与现状相差甚远的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入手。以正确合理使用图书馆,达到其预计目的为目标,分析中小学图书馆使用目标和现实状况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本文主要观点:放弃学校图书馆原有的教学附属的定位和被动提供资料等管理模式,以商业战略视角,将师生进入图书馆的时间视为经营收益,将师生“课余时间”进入图书馆的比重视为市场份额,以师生其他课余时间的消耗(如电视、电脑网络、游戏等)视为竞争对手,通过管理手段的改变,将强制学生进入图书馆,强制读书的管理应用体制变为引导主动进入图书馆,主动读书的经营管理方法。本文将以实验和数据等方式尝试证明商业模式引入学校教育行政体制中的一个区域管理——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依据此方法对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目标和作用提出新的概念。
关键词:图书馆; 非盈利; 商业模式; 作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21-001
一、概念解释
没有经营,谈不上管理。连客户都没有的公司直接就会被市场淘汰,根本谈不上什么管理。但是学校图书馆的特殊性,学校图书馆即使没有任何学生老师进入,图书馆的投资建设等等依然存在,这本应该是素质教育最前沿的场所,却逐渐变为教学资源浪费的项目。大批量资金投入,却换来的是检查过后的大门紧闭或零零星星的几个读者。非盈利是指不能获得收益,学校图书馆的“非盈利商业模式”是指放弃学校图书馆原有的教学附属的定位和被动提供资料等管理模式,以商业战略视角,将师生进入图书馆的时间视为经营收益,将师生“课余时间”进入图书馆的比重视为市场份额,以师生其他课余时间的消耗视为竞争对手,通过管理手段的改变,变强制学生进入图书馆,强制学生读书的管理应用体制变为引导主动进入图书馆,主动寻求读书的经营管理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以及提高发散思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很多领域将终身学习视为态度,实际上终身学习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二、图书馆运营非常规举措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必备功能室之一,其角色和定位的理念在逐步改变,图书馆的作用可以说被所有师生和家长所认可。随着大家对图书馆认识的不断加深,图书馆逐渐被列入学校必备功能教室之一,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图书馆可以说在硬件配备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图书馆应担负的作用却依然不理想。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许许多多的学校依旧归结为人力物力的不足。诚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许许多多的图书馆工作依靠的往往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至于资金,除了购买新书,许多图书馆工作也往往不像想象中花费资金。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图书馆进行一系列的措施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计划的合理以及措施的得当,应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表调查以及走访。其次,图书馆运营模式开始尝试变得开放。
1.充分利用人的影响力
在非强制作用下,引导和推荐学生进入图书馆。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强制学生使用锤子,学生们可能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有可能还把锤子当作哑铃,锻炼臂力了。如果抛开锤子不提,而是要求学生去钉钉子,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去找锤子,拿锤子。图书馆是一个道理,不必强制学生去图书馆,但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者寻找某些经典著作,或进行辩论赛之类强知识综合性节目,并告诉学生,图书馆中有大量资料。学生自然而然就走进图书馆查阅。网络与图书馆相比有很多优势,但是,信息量的极度庞大,以及垃圾信息的难易筛选也成为网络信息的最大劣势。学校专门开设一次以“网络的到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在学生中掀起了网络是否就能代替图书馆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于图书馆重新思考。
2.图书馆活动重新调整
图书馆不再只是活动的场地和载体,而是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和设计者。如果说正式课堂是学生学习套路,扎实基本功的地方。那么图书馆就是“学习”这个技能的实战场。应以商业视角看待学校图书馆,先做“经营”,再谈管理。利用市场供求原理,逐步扩大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量,而逐步放弃“摊派”的管理方式。运用除收费之外,商业化运行的模式经营学校图书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吸引师生进入图书馆,更加合理利用图书馆。最终达到以图书馆为依托,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一阵地。
3.非读书活动的读书活动
许多家长困惑于自己的孩子很聪明的,就是安不下心。因为大部分家长对于“安下心”是有偏见认识的,认为安下心是个态度,一端正即可。其实安心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学习”这个技能最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培养。培养安心,培养注意力集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长时间的阅读,记忆等等都可以达到此目的。诚然此项训练枯燥无味,但是引起学生动机的除了兴趣之外,还有目标引导、从众引导以及对老师的模仿引导。给予这三个目标,图书馆采用以读书量为升级体系的小读书之星,和班主任带头读书等方式。以及文字类图书阅读大赛。因为此活动确实缺少趣味,因此只是小范围内的学生参与,但是,参与后的学生与未参与的学生其自觉性和自控能力有了对比的提高。因此获得家长的认可。而图书馆也以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步将活动向全体学生扩展。
4.图书馆的自我宣传
图书馆无论是新书简介,还是学生读书成果汇报等,都不仅仅限于图书馆本身的装饰和展示。而是突破了图书馆本身的限制,充分利用校园中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宣传。
三、前景展望
教育是一项难以量化,投入高却见效慢的长期工程。此次图书馆尝试使用商业化的理念进行运营。考虑师生所需,而调整图书馆现有服务等等。在小范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工作的逐步推进,逐步做到图书馆服务全覆盖理论上也是可行的。而且此运行方式,比原有工作并未加大过多的经济投入,却使得图书馆无论是服务还是经济投入更有目标性和目的性。人永远是工作最核心的发展和制约因素,虽然本课题还是在人的问题上陷入瓶颈,但是如何将图书馆人员工作管理责任分散分摊或许可以成为破解瓶颈的渠道。而此道也可参考商业运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综上所述,将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运行商业化模拟后,图书馆的责任更明确,服务更有针对性,而对于图书馆的使用者也更加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可以说图书馆与教育教学更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图书馆; 非盈利; 商业模式; 作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21-001
一、概念解释
没有经营,谈不上管理。连客户都没有的公司直接就会被市场淘汰,根本谈不上什么管理。但是学校图书馆的特殊性,学校图书馆即使没有任何学生老师进入,图书馆的投资建设等等依然存在,这本应该是素质教育最前沿的场所,却逐渐变为教学资源浪费的项目。大批量资金投入,却换来的是检查过后的大门紧闭或零零星星的几个读者。非盈利是指不能获得收益,学校图书馆的“非盈利商业模式”是指放弃学校图书馆原有的教学附属的定位和被动提供资料等管理模式,以商业战略视角,将师生进入图书馆的时间视为经营收益,将师生“课余时间”进入图书馆的比重视为市场份额,以师生其他课余时间的消耗视为竞争对手,通过管理手段的改变,变强制学生进入图书馆,强制学生读书的管理应用体制变为引导主动进入图书馆,主动寻求读书的经营管理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以及提高发散思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很多领域将终身学习视为态度,实际上终身学习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二、图书馆运营非常规举措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必备功能室之一,其角色和定位的理念在逐步改变,图书馆的作用可以说被所有师生和家长所认可。随着大家对图书馆认识的不断加深,图书馆逐渐被列入学校必备功能教室之一,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图书馆可以说在硬件配备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图书馆应担负的作用却依然不理想。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许许多多的学校依旧归结为人力物力的不足。诚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许许多多的图书馆工作依靠的往往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至于资金,除了购买新书,许多图书馆工作也往往不像想象中花费资金。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图书馆进行一系列的措施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计划的合理以及措施的得当,应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表调查以及走访。其次,图书馆运营模式开始尝试变得开放。
1.充分利用人的影响力
在非强制作用下,引导和推荐学生进入图书馆。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强制学生使用锤子,学生们可能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有可能还把锤子当作哑铃,锻炼臂力了。如果抛开锤子不提,而是要求学生去钉钉子,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去找锤子,拿锤子。图书馆是一个道理,不必强制学生去图书馆,但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者寻找某些经典著作,或进行辩论赛之类强知识综合性节目,并告诉学生,图书馆中有大量资料。学生自然而然就走进图书馆查阅。网络与图书馆相比有很多优势,但是,信息量的极度庞大,以及垃圾信息的难易筛选也成为网络信息的最大劣势。学校专门开设一次以“网络的到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在学生中掀起了网络是否就能代替图书馆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于图书馆重新思考。
2.图书馆活动重新调整
图书馆不再只是活动的场地和载体,而是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和设计者。如果说正式课堂是学生学习套路,扎实基本功的地方。那么图书馆就是“学习”这个技能的实战场。应以商业视角看待学校图书馆,先做“经营”,再谈管理。利用市场供求原理,逐步扩大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量,而逐步放弃“摊派”的管理方式。运用除收费之外,商业化运行的模式经营学校图书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吸引师生进入图书馆,更加合理利用图书馆。最终达到以图书馆为依托,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一阵地。
3.非读书活动的读书活动
许多家长困惑于自己的孩子很聪明的,就是安不下心。因为大部分家长对于“安下心”是有偏见认识的,认为安下心是个态度,一端正即可。其实安心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学习”这个技能最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培养。培养安心,培养注意力集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长时间的阅读,记忆等等都可以达到此目的。诚然此项训练枯燥无味,但是引起学生动机的除了兴趣之外,还有目标引导、从众引导以及对老师的模仿引导。给予这三个目标,图书馆采用以读书量为升级体系的小读书之星,和班主任带头读书等方式。以及文字类图书阅读大赛。因为此活动确实缺少趣味,因此只是小范围内的学生参与,但是,参与后的学生与未参与的学生其自觉性和自控能力有了对比的提高。因此获得家长的认可。而图书馆也以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步将活动向全体学生扩展。
4.图书馆的自我宣传
图书馆无论是新书简介,还是学生读书成果汇报等,都不仅仅限于图书馆本身的装饰和展示。而是突破了图书馆本身的限制,充分利用校园中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宣传。
三、前景展望
教育是一项难以量化,投入高却见效慢的长期工程。此次图书馆尝试使用商业化的理念进行运营。考虑师生所需,而调整图书馆现有服务等等。在小范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工作的逐步推进,逐步做到图书馆服务全覆盖理论上也是可行的。而且此运行方式,比原有工作并未加大过多的经济投入,却使得图书馆无论是服务还是经济投入更有目标性和目的性。人永远是工作最核心的发展和制约因素,虽然本课题还是在人的问题上陷入瓶颈,但是如何将图书馆人员工作管理责任分散分摊或许可以成为破解瓶颈的渠道。而此道也可参考商业运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综上所述,将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运行商业化模拟后,图书馆的责任更明确,服务更有针对性,而对于图书馆的使用者也更加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可以说图书馆与教育教学更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