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为中国教育补缺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拥有学者与政府官员双重角色,他说,平生最得意的事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得以在苏州实践,能够坦荡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术研究,常常享受到双重丰收的喜悦。这是他自己人生的圆满,对中国教育而言,亦具有深层含义。他是研究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领跑者,亦是变革中国教育的实践者。有人称,在众多的中国市长中,朱永新是主管教育、学习教育、研究教育第一人。
  
  为理想打工的副市长
  
  在苏州,很多市民都熟悉副市长朱永新的口头禅:“我周一至周五为苏州市打工,周末为理想打工。”
  分管教育的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中论其理想是“实现全人教育”。他的“全人教育”就是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特色课堂(现在已发展至七大行动)。朱永新把这些动作称之“新教育实验”,理由是“为中国教育补缺”。
  朱永新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中说:缺教育公平、缺服务意识、缺个性特色、缺人文关怀、缺理想追求、缺教育理念……中国教育的核心病症是:急功近利。其结果,不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而是一时有用,是为了某年某月某一天。初中3年是为了中考,高中3年是为了高考。因此,长跑12年,身心疲惫不堪的中国孩子往往错把高考当终点。其实,孩子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学生为分而学,教师为分而教。面对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朱永新预测:6年功利教育将带给学生60年的混乱和迷茫。他曾告诫教师:“教孩子6年,我们要为他的60年打好底色。”凭借对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朱永新著述颇丰,然而,这仅仅只是他的个人理论,真正促成朱永新真正从批判者、理想者走向实践者,是缘于《管理大师德鲁克》一书,1999年,当朱永新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书中的一个故事终结了他“陶醉在文字变铅字的乐趣中”。
  故事说的是,1950年的元旦,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德鲁克和彼得·德鲁克的父亲阿道夫说了一番这样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朱永新由此了悟:等身成果中有多少改变了人们生活?多少改变了教育现状?
  除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刺激之外,这个故事给朱永新更多的启发:我的这些理念、这些“理想”能变成现实吗?我能不能构建出属于教育的今天而不是明天的实践蓝图?
  2000年夏季的一天,朱永新在太湖作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报告——《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勾勒出他理想中的德、智、体、美、劳,以及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后来他将这番勾勒清晰地细化于《新教育之梦》中。这个梦想来自30多年的不懈思考,也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铃木慎一教授针对中国教育之弊的警世名言:“中国教育应避免对文化本质省察的懈怠,忽视青少年内心的主张和要求。懈怠忽视愈久,以和平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形成愈迟。”朱永新与铃木的教育观殊途同归:“培养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的现代人。”
  朱永新提醒教师们:“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把教师作为职业,是有标准的,有规范的,我们有师德规范,规范只能是规定,不能有奇迹,只是规定你不能做什么,最多规定你应该做什么。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事业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教师教书教了一年,然后很可能重复了29年,他把每一年的讲稿重复地说,拿着教育的旧船票,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的人,他走不到教育的彼岸。
  
  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
  
  纵观中国教育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肯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较少,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中国教育片面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过“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波兰教育哲学家苏科多斯基说的好:“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惟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惟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
  “必要的乌托邦”还意味着在人们越来越受现实功利羁绊,越来越被实利主义限制了生命意义的拓展之时,体现着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的价值的追求,寄希望于教育,以便使人对人在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型保持警觉,对人的纯功利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
   正是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发表了《我心中的理想学校》、《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我心中的理想校长》、《我心中的理想学生》、《我心中的理想父母》等系列文章,算是用远大的教育理想去拥抱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紧接着,在《新教育之梦》中,除了保留并充实前面的5个“理想”而外,朱永新还新增了《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等章节。
  朱永新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
  令朱永新意想不到的是,《我的教育理想》和《新教育之梦》在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理想旋风”,一些学校、教师自发地开展了“理想教育实验”。不少学校的教师开始摘抄《我的教育理想》中的内容,有的教师甚至能够大段地背诵,以至于这本书多次出现被盗版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宣扬“教育理想”,为了能够携起手来一起圆“新教育之梦”,朱永新在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研制并启动了“新教育实验”,提出了实验的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并规划设计了“六大行动”实验项目(2004年4月确定为“七大行动”)。接着,另有其他地区的近20所学校也主动地参加了首批实验,在基础教育界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为了进一步推动实验的发展,也为了使实验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后来申请了《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这样一个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到2003年12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立项(课题编号DHA030138)。“新教育实验”自然就成为这一课题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案。经过3年的发展,截至今日,全国已有21个省市的238所学校参加了实验,其中挂牌学校131所,并形成了苏州的吴江、海门、张家港、泰州的姜堰、河北省的石家庄桥西区等新教育实验基地。
  几年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强势媒体都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报道、关注。一些媒体、教育专家对“新教育实验”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就“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支奇葩。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它已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昭示出了独特魅力与昂然生机。
  
  “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
  
  作为政府官员,朱永新认为,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应试教育反而愈演愈烈的问题,不是在学校,不是在教师,关键是缺乏政府引导。
  素质教育难以推动,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学科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政府应当积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自觉适应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变,不应该一味追求分数,单纯以分数评判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仍然存在认识偏差,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用工制度、用人制度上,重学历、轻学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分、轻学能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严重滞后”。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其关键是要有政府为主的投入和均衡发展。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造成许多教学设施的不配套、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行。而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更加大了学校的差别,加大了择校的压力,因此加剧了应试的倾向。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分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而“新教育实验”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正在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新教育实验”是素质教育的行动化、具体化、系列化、大众化。其实,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教育实验”,都面临一个巨大障碍和考验——高考,那么,“新教育实验”能否经受住高考的检验?
  朱永新对此很乐观:“长期以来,应试使社会心理、教师心理都发生了扭曲,所以很多校长如履薄冰,迫于应试压力,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从事‘新教育实验’,不敢放开手脚。其实,‘新教育实验’把人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心理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唤醒精神状态,所以‘新教育实验’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更有帮助。这个方面已得到了实验的验证。事实上,在‘新教育实验’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怕考试的,而真正好的素质教育也必定会有好的应试成绩。我们的许多参与实验的学校,大部分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考试成绩,昆山玉峰试验学校也一直是全昆山市第一名。”
  应该说“新教育实验”的实验学校以小学为主,初中有一部分,高中比较少。原因还是在于高考制度的压力。但朱永新相信,会有更多的学校加入进来。目前,很多人对现在的教育现实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有这样那样的埋怨,但是一直缺乏一种行动的精神。朱永新说:“尽管我们戴着镣铐(我一直把应试比喻为最大的镣铐),但是我们戴着镣铐也要跳出最精彩的镣铐舞。不管做了多少,还是可以改变现实的,至少可以影响现实。我经常说,只要想影响一个孩子就能影响一个孩子,想影响一个家庭就能影响一个家庭,想影响一所学校就能影响一所学校,只要你想做。”他特别强调:如果每个从事教育理论的人、每个从事教育行动的人都能够这样去做,从自己的班上、从自己的学校、从自己学生的家庭做起,那么中国教育也许会有另外一番天地、另外一番景色。
其他文献
“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做医生”……记得小时候,当被大人们问起长大后想做什么时,脑袋瓜里总是蹦出各种自己羡慕的职业来,也时常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小朋友们不用等到长大了,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穿上精神帅气的小工作服,就能在儿童职业体验乐园体会一下理想职业的美妙滋味。  解惑:儿童职业体验是什么  儿童职业体验这个行业是一类新兴的儿童娱教服务商业项目。简单讲就是为儿童提供高仿真
期刊
《荀子·大略》有语:“平衡曰拜”。两物齐平如衡,方有长久。他和他,一个精于病症攻克,一个擅于健康管理。一个看似讷于言,实则胸有韬略;一个看似谨于行,实则无处不践行。他们钻于各自范畴,却是以异曲,达同工。  对幸福的追求我认为该  这样理解:幸福是  个过程;幸福是自己跟自己  比;幸福是跟以前比;  幸福里有憧憬。  素描  强于内和于外  瓢泼的雨,没能阻挡我们驱车半小时赶到麒麟山庄疗养院与他们
期刊
2007年4月初,史玉柱爆出大新闻,继陈天桥之后,网络游戏再次创造了财富传奇。“新徽商”史玉柱有望凭借“征途网络”重新夺回互联网产业人士“盛大”陈天桥、“网易”丁磊失守的中国首富宝座。  史玉柱的财富筹码,不仅包括其在银行业投资获得了超过50亿元市值、保健品行业每年超过1亿元的赚头,还包括他创办才两年的网络游戏公司——征途网络。有消息说,“征途网络”计划于今年四季度赴海外上市。  2007年春,中
期刊
漫漫长路,需以跬步丈量;高山峰巅,乃用生命的翅膀征服。  那大山深处迷蒙的光,那田野远处希望的绿,也早已在生命的歌声中造化得如此璀璨,如此瑰丽。  当图腾成为一种精神需求,再造便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就如同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如同源远深长的中药文化,只有不断浸润时代气息,只有融合现代文明,才会永葆枝叶繁茂,才能在辽远的梦之大地上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于那层峦叠嶂的大山根部,于那肥沃的平原底层,沉睡
期刊
1991年,罗红在四川雅安创建了“喜利来”蛋糕作坊。次年,他将店址迁至兰州的黄金地段,改店名为“好利来”。1995年,他在沈阳正式设立了公司总部,建立起一整套连锁经营的机制,并积极地向全国扩张。2001年,罗红将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全部移师北京,向中国蛋糕的霸主地位发起了强而有力的挑战……好利来的扩展可谓快马加鞭,然而,罗红的生活节奏、做人准则却从未因财富的陡增而改变。    一    罗红出生在四
期刊
4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主办,影响力人物杂志社、中国影响力传媒网共同承办的“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宗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刘精松上将,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 国际科学和平周中国组委会执行主席、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高潮,教育部办公厅副
期刊
他在澳门博彩界叱咤风云,在文化界德高望重,凭着数学的头脑获取管理博士学位,头脑冷静、目光锐利,却在其他VC还处于观望的时候选择一个国内名不见经传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抢先押宝3D显示行业,从而再次成为众人的焦点,他就是著名爱国文化人士苏树辉。   提到苏树辉,不少人都知道他是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头号大将,是香港信德集团执行懂事,亦是澳门博彩业的掌舵人物之一。但了解苏先生的人,无不因其多面的人生境界而唏
期刊
叶莺,生于北京,长在台湾,拥有国际关系和英语文学学士学位,1970年加入美国政府,先后出任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政治处官员,1982年加入美国商务部,先后在广州和香港任商务领事、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1997年加盟柯达,出任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2002年升任柯达全球副总裁、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从一名记者到外交官,再到跨国公司副总裁,叶莺不在
期刊
以健康预防为主要目标,以健康管理为基本手段,将健康防线提前,降低民众看病成本,这就是家庭医生服务的核心。深圳家庭医生服务推行初期,面临着各种困难与阻碍。作为首批家庭医生服务的践行者,他们在艰难中前行,在前行中修行,宣传中的一再斟酌,行动上的步步调控,无不是为了更好地将这项健康事业推行到底。从上到下,问他们何故这么笃定执着?答曰:以民众之健康为医之喜悦,我们乐做健康守门人。  随着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
期刊
那是段美妙的时光。床上的两个人完全放松,彼此亲近,甜言蜜语可以让彼此相拥而眠;  那是段恼人的时光。床上的两个人本来亲近,却又因抱怨而疏远,只能在烦恼中艰难睡去;  那是段尴尬的时光。床上的两个人如此亲近,却又如此陌生,几语了了,只能默默地承受睡前的寂寞;  ……  在床上,中国夫妻在聊什么?  据中国生殖健康网在约5000名受调查者中,25.38%的参与者声称“没什么主题,就是打闹或者说笑一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