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媒书店的19年及二次创业失败:“我”局限了我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油漆厂到邮政广告公司


  1991年,我从北京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那时候国家包分配的政策刚刚被打破,我本来看中了一个工作机会,但等了很久那边才回复说不行。
  我们系有一个老师很热心地帮我联系了她的一个朋友,在北京红狮涂料公司即北京油漆厂,推荐我过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车间生产油漆。
  我们班有一个叫季成的同学,他创立了卡拉丁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门提供汽车上门保养服务,但当时,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货大楼卖裤子。我们班很多同学刚毕业都做的是这样的工作。怎么讲呢?就是有点迷茫吧。
  我一直以来的志向是从政,但阴差阳错到了油漆厂,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1992年,社会经济活跃起来,带来了广告业的繁荣,我应聘去了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也就是当时邮电部成立的一家公司。这次应聘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现在的爱人,她1992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北京邮局工作,随后也去了这家公司。
  我们公司当时卖几样东西:一是户外广告牌,二是印有广告的故宫门票和天安门门票,三是带抽奖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节通过邮政系统寄出,在全国都特别受欢迎。
  公司还做过一个开创性的项目——邮政报,在北京大街小巷通过邮政系统免费赠送,第一期就印了60万份,主要是为了登广告。

发动员工集资,书店开起来了


  那时候想学广告的人越来越多,但广告的书籍并不多,还特别不好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家专门卖广告书的专业书店呢?这样不仅能卖书,还能聚拢广告业的从业者,在此基础上还能搞培训。
  开办一家公司的费用是20万元,我那时候一个月工资就几百块钱,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我写了一份计划书给经理,经理对这个想法也非常支持。后来邮政广告公司的老总发动内部员工集资,我拿着大家集资的20万元创办了北京广告人书店。
  那是1995年,我27岁。
  除了解决资金问题,公司还帮我找到一个房子,在北京宣武门达智桥胡同里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店。那年1月18日,我带着两个小姑娘,静悄悄地把书店开了起来。
  头几个月,没什么顾客,怎么办?我就用最笨的方法,背着小布包,跑到各种广告会议的门口去发传单。我还翻遍了电话黄页和报纸的招聘广告,把广告公司都找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寄信过去,推荐自己的广告书店。
  渐渐地,广告从业者们知道了北京广告人书店。顾客有了,但又出现了货源的问题。那时候港台和国外有很多优质的广告书籍和杂志,虽然价格比较高,一本书能到100元左右,但因为畅销,能以翻一倍的价格卖出。
  1995年下半年,我主要找境外货源,當时书店将近2/3的营业额都靠境外图书和境外杂志赚的。
  第一年下来,不赚不亏,但到1996年就变得特别挣钱了,我们三个人实现了160万元的营业额,纯利近20万元。

如果没做出版

书店撑不了那么久


  开始规划做出版是因为我要编一套符合中国情况的,适合广告公司培训用的书,我遍请国内当时广告业最有名的人,他们都答应了。
  做这套书的预算是50-60万元,我当时没钱,借了60万元,这些钱是从好多人手里借来的。我向他们承诺的年利息是18%-20%,可想而知当时的压力有多大。这一年,我都是在失眠中度过的。睡着以后,在凌晨1-3点,我经常会像大猩猩一样锤胸,把自己锤醒。
  爱人给了我很大帮助,这九本书从列提纲到请人撰写、编辑、三审三校、封面创意等全都是我俩一起做出来的。
  1997年1月,我们陆续地把九本书做出来,碰巧赶上全国各院校蜂拥而至一般地开设广告专业,他们觉得市面上的教材没那么实用,纷纷选择我们这套书当教材,成批量地订购。
  我的目标本来是当广告公司培训校长,结果90%以上的书当了大学广告专业教材。
  书店和出版都做成功了,我给以前集资的老同事们分了红,把股权买回到自己手里,给书店改名叫龙之媒广告书店。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广告从业者购书,我在全国七个主要城市开设了七家分店,成本也随之飙升。回过头算下来,其实书店零售一直是赔钱的,公司是靠出版才得以运转下来。
  这样维持了几年,互联网购物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于网络购书,书店变得越来越冷清。从2007年开始,我陆续关店,最后一家北京店在是2013年12月底关停的,龙之媒书店我做了整整19年。

二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在最后一家书店关门前,我就已经有了二次创业的想法。我想做一个别人没有做过的、有资本性的电子商务,我要融资,希望能挣大钱。我给这次的创业项目起了个名字——快书包。
  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5000万元。我以前做事完全没有想过钱,但这件事我从一开始就想挣钱。
  和大家讨论的时候,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做快速配送,类似于“网上711”这样的概念,一小时送货。我们把北京分成几个片区,一个片区一个仓库,分仓就必须品种少,品种少也符合便利店跟超市的区别。
  一小时配送这个概念在当时确实太新了,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圈都备受关注。我们迅速出名,当时还借助了微博这个工具。快书包是2010年5月创立的,微博刚出现半年,大家还没想到它可以变成公众传播工具,那时我们就已经用微博做营销了。
  微博当时请我去全国几十个城市做演讲,给企业主们讲我是如何用微博来做营销的。借助微博扬名之后,大量的采访随之而来,包括七八十家财经媒体。   关于我们的报道铺天盖地,那时候好多基金找我投资。谈的过程相当漫长,因为这个事物太新了,大家都拿不准。
  我卖了一套郊区的房子,拿了100万元,加上我一个同学投了200万元,到2011年底300万元就花光了。好在我有一些有钱的同学,我又跟他借了150万元给大家发工资。一直到2013年初,我才拿到来自微博基金投资的1000多万元。
  快书包的业务一直不好,那时候还是用PC下单,手机下单是2013年智能手机普及以后的事情,而我做的恰好又需要随时定位,说好听点就是——做得太早了。
  每个月都亏钱,订单少,收入抵不上人员开支。那时候运营团队二三十人,配送员有七八十人,加起来大概一百人。京东、腾讯、美团等好几家公司都来谈过收购,但我的规模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我没能借助投资的力量迅速把业务做上去,说到底还是我的能力出了问题。
  回过头来总结,我们是有机会的。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我有很清醒的认识,应该走手机这条路。我当时在公司提出了三化:手机化、游戏化和社群化,但我只是让原有的团队去操作,他们的经验却是基于PC的。所以半年多时间过去,大好的时机就这样错失了。
  2014年初,我们已经落后,也没钱了。我开始算账,赔钱赔到多少要收手,我不希望这件事把公司弄垮,把家庭弄垮。测算下来,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是赔600万元,最后的结局是赔了500多万元。
  恰好前些年我参与投资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正好在2014年底卖掉,我就用拿到的200万元现金解散了团队。
  当时首先保证了配送团队的遣散金,他们本来挣的就少,我们的订单平均半个小时到达,都离不开他们的辛苦,这时候不给钱,太说不过去了。
  我很对不起核心团队中的一些骨干,因为骨干没拿到我的补偿金。我们夫妻俩最后身无分文地回家,账上一分钱存款都没有。

是“我”局限了我


  我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第一,我的用人能力有问题,包括该裁人的时候下不去手。
  第二,商业敏感度不够。当时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可以转型专门做配送,美团外卖从2014年才开始,我们是有机会的。但我一心想做电子商务公司,不想转型成一家配送公司,这是我个人非常失败的一个执念。
  第三,名称和定位也出了问题。“快书包”这三个字制约了我,直到解散,还有很多人以为我是卖书的。
  經常有人说,“你就是做早了,要是时机踩得准,你也成了。”我倒不太同意这个说法,我反而觉得,小公司只有超前才有可能成功。快书包没成,不是因为大环境没到,而是因为人的局限。
  我的商性不够,还是带着书生气。我不适合做这种大商业项目,就算现在再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也成不了。
其他文献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作为一种趋势,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化的,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
在现代教育中,中职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在中职教育中,图书馆是传播知识、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科学的进行中职图书
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章对“职位聘任”做出了具体制度设计。依据此项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
期刊
肩上扛着一把铁锨,常常在村庄里转悠时,就看到许多短短长长、窄窄宽宽的路。路,把家家户户连起来,把村子与村子连起来,像身上的毛细血管,使村庄的肌体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
期刊
白云飘过天堂寺rn法号吹奏,沉甸甸的长音穿透天堂寺寂静正午的缓慢时光.这时,我正好走在大经堂左侧的转经路上,心里荡起一阵波浪,忽然就想到自己在人间来了一趟.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政府采购作为规模庞大财政支出,对市场和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如果这一制度能够注入环保
住房是人类重要的生存资料,住房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对住房领域进行全面渗透,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