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角静脉穿刺进针的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大角度进针行静脉穿刺对患者疼痛感的影响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90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单日输液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与皮肤成20°~25°角),双日采用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观察患者的疼痛感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结果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结论]静脉穿刺以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较传统20°~25°角进针具有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拔针后皮下瘀血率低的特点。
  关键词静脉穿刺;角度;疼痛;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属于一种创伤性的操作,穿刺时难免给患者带来一些疼痛。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对护士的信任度,而且能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1]。有文献报道[2~3]45°角静脉穿刺术更方便操作,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皮下瘀血发生率低,是理想的静脉输液穿刺角度。为此,我们对90例患者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接受静脉输液、神志清楚的90例患者,男36例,女54例,年龄42~86岁,平均64岁。研究对象均无痛覺感觉障碍,且能正确表达疼痛程度。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由作者静脉穿刺,均选用上海康德莱集团生产的一次性6号半针头及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均选手背静脉,以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血管。
  1.2.2 对照组
  按接受静脉穿刺的不同时间,单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者选择合适静脉,用手指摸清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 约6 cm处扎紧止血带,止血带末端向上,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成20°角,由静脉上方平稳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一段后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平行送针至针梗2/3 ,妥善固定[3]。
  1.2.3 观察组
  双日采用扎止血带,与以上消毒方法相同,操作者左手绷紧患者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血管上方与皮肤约45°角快速进针,针头穿过皮肤及血管上壁后,见回血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方向平行送入少许,按常规方法固定。穿刺时须根据静脉深浅、粗细和充盈程度调整进针的力度和深度[4]。6d后对90例患者以两种静脉穿刺方法产生的270例次进行效果观察。
  1.3评价方法
  1.3.1比较两种方法静脉穿刺患者的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5] ,将疼痛程度分为四个等级:④无痛:患者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询问局部无痛感;②微痛:患者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稍有异常,询问局部微有痛感,持续时间<3s③较痛:患者面部表情紧张,有皱眉、咬牙等表现,询问局部有痛感,持续时间<8s;④剧痛:患者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咬牙,甚至有大声呼叫,有上肢缩回的抵抗动作,询问局部很痛,持续时间>10s。
  1.3.2比较两种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
  进针后见回血,液体输入通畅,无肿胀、无渗漏为一次穿刺成功。
  1.3.3比较两种方法皮下瘀血率
  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均选用大拇指纵向按压法[6],用干棉球按压皮肤进针处2min ,次日观察穿刺部位皮下是否有瘀血现象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行χ2 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明显降低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
  手背任何一个区域,皮肤内都存在游离神经末梢或感受器,穿刺都会引起疼痛。静脉穿刺时,必须通过表皮才能进入皮下组织或真皮层内的静脉,因此减轻对表皮的刺激,是达到无痛或减轻疼痛注射的关键。血管是中空的管道,神经只分布于血管壁,所以只有针尖斜面触到管壁时才会引起疼痛感[7]。静脉穿刺采用从血管上方45°角进针,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减小,作用于针尖的压强增大,减少了对皮下组织的切割和撕拉现象,患者只感到轻微疼痛。另外,此角度穿刺法省略了针头在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步骤,直接刺入静脉腔,缩短了针尖在皮下运行的时间和距离,使针头对皮下组织、神经末梢的刺激程度小,所以静脉穿刺疼痛不明显。采用从血管上方与皮肤约20°角进针,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增大,作用于针尖的压强相对小,使进针速度减慢,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延长,痛感增加。采用针尖斜面与皮肤成45°角进针,不仅易进针,而且进针时疼痛感明显减轻。
  3.2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按传统20°~25°角静脉穿刺,针尖在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过程中,部分患者的静脉轮廓变得模糊不清,以致不能顺利地将针尖刺入静脉腔,影响一次穿刺成功率。45°角静脉穿刺在针尖穿过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腔,进针时间短,对皮下组织损伤少,不影响静脉轮廓清晰度,故一针顺利刺入静脉腔的概率较大。结果观察组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3降低拔针后皮下瘀血率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针尖与皮肤有一定的角度,而且进针的方法各人不同,针尖进入皮下后需要在皮下穿行一小段方刺入血管,因此存在一个外针眼和一个内针眼,即皮肤表面针眼和血管壁上针眼[8]。采用静脉穿刺直入血管法[9]只有1 个针眼,以45°角静脉穿刺皮肤进针点与静脉管壁进针点之间斜面差较小,避免了拔针时按压皮肤不能同时顾及内外两针眼,达到止血和减少皮下瘀血的目的;传统静脉穿刺法受针尖在皮下潜行的影响,皮肤进针点与静脉管壁进针点之间斜面差较大,拔针时按压皮肤进针处的力度及受压面积不能完全有效作用于静脉管壁进针处,故易出现皮下瘀血,血管修复困难,从而给重复穿刺带来困难。结果观察组270例次中仅有20例次出现皮下瘀血(占7.41%) ,而对照组有53例次皮下瘀血现象(占19.63%),两组皮下瘀血率差异显著( P < 0.01) 。
  综上所述,静脉穿刺以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具有进针后穿刺成功率高、拔针后皮下瘀血率低、疼痛轻等优点,符合患者的健康、舒适需求,体现了现代护理学人性化服务的宗旨,消除了由于静脉穿刺疼痛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精神上的影响。总之,在为患者静脉穿刺时,要根据穿刺部位、静脉条件及特点、个体的差异,选用各种有效方法,尽量做到无痛或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陆艳华.国内静脉穿刺方法的护理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1999,5(6):47.
  [2] 席冠华.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J]. 护理研究,2004(18)7:1290-1291.
  [3] 任永峰、史金枝.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山西护理杂志,1997 ,11 (3):124.
  [4] 殷磊、于艳秋,等.护理学基础[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3.
  [5] 宋晓波、韩霞、吕佳萌.大角度进针静脉穿刺术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01,22(3):186-187.
  [6] 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9.
  [7] 李晓惠、黄晓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1-3.
  [8] 高燕、徐恩秀、李光梅.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方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8,14(6):748.
  [9] 张杰磊.静脉穿刺进针与拔针方法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9):90.
  [10] Taras I,Usichenko,Dragan Pavlovic,et a1.Reducing venipuncture pain by acough trick:arandomized crossclver volunteerstudy.Anesth anlg[J].2004,98:3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实施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于我院接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术中均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2组患者房间隔缺损相关指标。结果:房间隔缺损患者均顺利完成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2种心动图结果中前缘长度、前下缘长度、后上缘长度无差异(p>
期刊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危。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文明建设的需要。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我们严格按卫生部[2002]第282号关于《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供应室的工作特点以及医院制定的供应室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程序,如消毒供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方法:将宫外孕患者85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5例,给予氨甲喋呤50~70㎎加入生理盐水8ml,行深部肌肉注射一次,再给予米非司酮50㎎口服,早晚各一次,共2天,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米非司酮100mg口服,每日2次,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45例实验组患者中成功36例,占80%;失败9例,占20%,行手术治疗。40例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皿治林、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A、迪赛口服,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外用派瑞松软膏及海普林软膏,治疗组加用肤炎净坐浴。观察1~3周,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外阴皮肤及瘙痒等情况评分,对照组:治愈率56%, 平均瘙痒消退时间22天。肤炎净治疗组:治愈率90%,平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脊椎矫正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5例采用脊椎矫正治疗,对照组25例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作比较。疗程均为十五天,各疗程连续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55例,临床治愈26例(47.27%);显效16例(29.09%);有效10例(18.18%);无效2例(3.63%);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25例,治愈6例(24%);显效5例(20%);有效
期刊
关键词蝮蛇胆汁;痤疮搽剂;痤疮护理;体会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4个环节有关: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及皮脂腺导管角化和阻塞、痤疮丙酸杆菌的异常增殖及宿主的炎症反应。2002年4月至2008年6月,我院使用蝮蛇胆汁加座疮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痤疮患者,男32例,女36例,年龄12~30岁,并称3个月~3年。  1.
期刊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体验,急性疼痛常伴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和代谢等系统改变,慢性疼痛可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  曲马多为人工合成的中枢镇痛药,对μ受体有选择作用,但其亲和力很弱,对μ受体的亲和力相当于吗啡的1/6000,同时还抑制神经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故本研究选择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术后硬膜外镇痛,并就镇痛效果、并发症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进行比较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我院近7年救治的5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50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40例(80%)抢救成功,10例(20%)死亡。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61例小儿急性腹泻用思密达治疗疗效佳,主要针对急性腹泻,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泻;思密达    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门诊收治94例患小儿急性腹泻的患儿,总有效率达94%。现将思密达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来我科门诊诊断为急性腹泻患者94例,腹泻病程在3天以内,患儿起病急,大便次数多,量较多,呈稀水样便
期刊
摘 要目的:面对大批伤员急救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确保大批伤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化工区急救中心对三批车祸伤员的院前急救,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结果:7例伤员经抢救后,均治愈。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医护密切配合、规范化的急救措施。  关键词成批伤员;院前急救;医护配合    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伤员多/病情复杂等特点,规范化的急救措施和良好的医护配合对于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