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食管全系膜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食管全系膜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临床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以求更合理、有效的食管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全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26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其中64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全系膜切除并系统三野淋巴结整块清扫(观察组),62例行常规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管置分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度、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不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淋巴结转移度;术后随访两组肿瘤复发及死亡例数。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264.9±32.9) min与(233.5±30.4) min,t=-5.56,P<0.001],但术中出血少[(152.7±26.4) ml与(235.5±30.6) ml,t=16.27,P<0.001],两组术后胸管置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2.7±15.5)枚与(20.9±11.2)枚,t=-4.93,P<0.001],在淋巴结转移度上观察组小于对照组[6.7%(141/2 094)与9.3%(120/1 295),χ2=7.22,P<0.01]。肺部并发症、心律失常、吻合口瘘、乳糜胸、大出血、喉返神经损伤、气管损伤、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喉返神经旁、胸段食管旁、腹腔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数目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分别是(4.7±3.2)枚与(1.5±1.4)枚,t=-7.25;(6.0±2.7)枚与(3.1±1.7)枚,t=-7.12;(5.7±2.4)枚与(3.2±1.9)枚,t=-6.48;P均<0.001],左右喉返神经旁、胸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度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分别是8.7%(26/300)与18.1%(17/94),χ2=6.53;8.9%(34/382)与17.9%(35/195),χ2=10.04;P均<0.05]。术后随访1~24个月肿瘤复发例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4.7%)与4例(6.5%),χ2=0.92,P>0.05],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

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全系膜切除并系统三野淋巴结整块清扫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良好,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但是其远期疗效仍需大量、长期的随访得到证实,相对更为彻底地清扫食管系膜及其淋巴结,最大程度上减少肿瘤于系膜下的微转移,对于食管癌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低度近视学龄儿童全眼波前像差与近视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180名8~13岁、等效球镜度为-0.50~-3.00 D低度近视儿童,进行主觉验光,IOLMaster测量眼轴(AL)、角膜曲率半径(平坦径线角膜曲率半径R1,陡峭径线角膜曲率半径R2,平均角膜曲率半径R),WASCA波前像差仪测量像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像差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
目的:调查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眼部疾病的患病情况及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病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5年4-8月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市下城区8个街道共抽取50岁及以上人群2 953例,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等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病因。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共2 363例接受并完成了
干眼是眼科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干眼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认为神经性炎症、性激素失调、病理性凋亡、泪液渗透压增高和泪腺的免疫性炎症共同参与了干眼的发病,其中泪液的高渗状态和泪腺的免疫性炎症是促使干眼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霉素A等,已经广泛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对治疗干眼有一定的效果。现对免疫抑制剂在干眼临床治疗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目的:通过球旁注射单胺囊泡转运体2(VMAT2)非竞争性抑制剂丁苯那嗪(TBZ)探讨胞外多巴胺水平下调对三色豚鼠屈光发育以及近视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152只正常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视觉环境(NV)组和形觉剥夺(FD,右眼单眼剥夺)组。NV组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n=18),溶剂对照组[注射二甲基亚枫(DMSO),NV+DMSO,n=18)],低剂量TBZ组(NV+30 ng,n=22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作为新的生物力学测量仪器,将超高速Scheimpflug技术融合进非接触式眼压测量仪器中,可以动态记录并分析角膜受压形态改变、形态还原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改变。随着大量基础研究的进行及长时间临床数据积累,Corvis ST在眼科的应用也逐渐开展。本文就Corvis ST测量原理、方法、参数以及其在圆锥角膜、屈光手术、青光眼和角膜胶原交联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长期高血糖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存在毒性作用,在眼部主要影响角膜和视网膜组织。自从发现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角膜上皮病变以来,临床医生开始关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发现高血糖通过改变角膜形态、代谢和生理影响角膜各层次结构,包括角膜上皮、角膜神经、泪膜、内皮细胞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结构的异常改变统称为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本文主要
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如视网膜血管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是导致成人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缺血适应是一种内源性保护措施,其保护作用已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缺血适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启动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来减轻视网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视网膜对缺血的耐受性,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盘结构和功能免受青光眼的损害,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本文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预防无法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肿瘤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肿瘤性出血患者,将无法手术切除的13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6例服用泮托拉唑40 mg、1次/d;对照组65例服用安慰剂40 mg、1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随访期间两组的肿瘤性出血、输血需求和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患者的随
目的探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复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接受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为观察组,第1次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含量、月经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