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今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建筑领域,建筑形式向生态化转变也是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建筑形式美学、建筑文化和生态发展角度,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发展,并辅以实例,论述建筑的形式与建筑生态两者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 建筑;形式;生态;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理念,这种思想贯穿于全球的经济发展整体过程,它着重的是人与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合理的城市规划、美感的建筑设计与生态化境的和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重点探讨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使建筑整体的效果得到发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居住条件。
一、追随建筑形式的过程演变建筑是以物质存在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具有明显的物质属性,“合理的形式追随”一直就是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经历的历史过程也是比较的复杂。1.形式追随功能的提出 上个世纪末期是人类社会的大发展阶段,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在建筑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材料,建筑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这为建筑形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与此同时,也对建筑形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建筑形式必然会向多样化发展以满足这类要求。在这种背景条件下,1907年美国的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路易斯·沙利文使用“形式追随功能”这个论断总结建筑设计的原则,这个概括性极强的口号迅速被其他同行接受,演变成为现代主义框架下的设计信条,在国际建筑设计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之后不同时期多位建筑大师的竞相重置,仿效。 2.形式与功能关系的争论以有机建筑作为考察对象,赖特总结出“形式应与功能合”的观点, 这位路易斯·沙利文的弟子的观点是功能与形式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设计中不可能完全分开,表达形式也应该使用美丽的自然、优越的环境、完美的材料等真实的特性。20世纪五十年代,在“通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密斯提出“功能追随形式”,他认为形式不会发生改变,功能却是不断变化的,建筑物用途不一样,功能就会经常发生改变,然而建筑物依然存在,形式未变。在这种看法的支持下,他倒转了沙利文的结论,认为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应该使建筑变成一个既实用又经济的空间。随后到了六十年代,菲利普·约翰逊在对密斯理论的研究中,发现这种设计过于统一刻板,遂一改过去追随的态度,他认为建筑是艺术,将之表述为“那些在人们头脑中变化的思想才是形式追随的……”,进而演绎出“形式追随形式”,去除了功能。他认为现代主义过于强调功能的作用,对形式以及空间创造重视不够,同时期的路易斯·康也认为“形式唤起功能”,论述了形式在建筑设计创作中主体的地位,他指出“形式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而不是不服从功能,建筑的形式引导方向。” 二战结束之后,曾经流行的功能理性概念与社会的发展不再那么协调,这时期的罗伯特·文丘里着重研究了建筑主体的复杂性与相对矛盾性,这位后现代主义的开拓人指出建筑具有双重功能,因而应该是“形式产生功能” ,从此后续的建筑师们开始研究合理的建筑形式与不同地区的城市文化、人类文明历史的关联。 3.建筑形式追随生态的诞生20世纪是工业文明跨越式发展的世纪,经济与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种发展是以能源和环境作为代价的,在建筑领域同样也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模式所引发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愈发强烈,这也激发建筑师们考虑自然和气候在建筑中的作用。查尔斯·柯里亚是印度著名建筑师,他第一个提出“形式应追随气候”的看法,指出“在更加的深层结构层上,无形的气候条件影响文化以及它相应的表达方式……”,生态与建筑形式的关系被触发。在大量天才建筑师们的思考和实践中,有关建筑形式与功能关系的探索始终未曾停止过,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共识,绿色能源与健康环保是全球化运动,生态文明是基本内容,涉及建筑形式的课题也随之发展进化,出现了形式追随生态。 二、建筑形式向生态化靠拢建筑形式向生态化过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筑造技术。主要指合理运用建造材料、前期准备及具体的施工环节,倡导使用可再生原材料比如木材、沙石等,逐步降低对能耗大、污染高建材的依赖。②先进的设施技术。在建筑物的运营期同样消费能源,量相当大,是建筑生命周期使用总能耗的大部分。因而在建筑前期应该加大投入,采纳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增加“绿色”能源合理使用率,降低总体的建筑能耗,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当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被大量使用,这对建筑师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建筑设计形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技术设施的完备为建筑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人类社会在对技术进行评价选择的过程中,倾向于遵从伦理道德这个标杆。有一些技术在单独建筑体系内可能不划算,但在综合考虑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因素,也许会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社会经济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发展中的的生态技术,它在今天受到重视是符合人类利益的。即便某些使用前锋生态技术建筑体,形式上不具有很高的审美。在发达国家,已经建造了很多的生态示范建筑项目,涉及到各个领域。建筑师们通过精妙的设计手段,配合自然通风、充足的采光、全面的太阳能利用、有效的地热利用、先进的中水利用、环保的绿色建材和不断完善的智能控制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生态建筑的特殊魅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生态化发展影响建筑形式的具体实例 1.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职业学校这位常年生活在雾都的建筑师福斯特,对于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充满了渴求。因此当这个学校进入他视野时,福斯特驾轻就熟,一气呵成的设计了这个充满阳光的建筑。为了最大限度取得良好的朝向和海滨观景,他把学校一字排开,沿东西向轴线设置一条长长的室内走廊,形成一条带有吹拔和天窗的“街道”,使之成为学生课余的交往走廊,向阳一侧设计了一组精美的银色遮阳板,将夏天的炎热挡在室外。阳光透过缝隙投下点点光斑,周遍的绿化也考虑的十分细致,高大的落叶阔乔木在夏季可以起遮阳的作用,同时有不会阻隔冬天温暖的阳光,且选用的树种与建筑屋顶的形状相呼应,让人领略到现代建筑也可以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且根据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福斯特利用“烟囱效应”的原理,使热空气通过吹拔从“街”顶的天窗排出,室外的新鲜空气再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达到自然通风的作用。 2.柏林国会大厦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具有顶光,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的反射将水平光反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议会大厅两侧的内天井也可以补充自然光线,基本上可以保证议会大厅内的照明,从而减少了平时的人工照明。穹顶内还设有一个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的遮光板,遮光板的作用是防止热辐射和避免眩光。沿着导轨缓缓移动的遮光板和倒锤形反射体都有着极强的雕塑感,日落之后,穹顶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室内灯光向外放射,玻璃穹顶成了发光体。在这个建筑中,对‘风’的处理显得很熟练,他将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应用于高度复杂的建筑中,并将通风系统融入到建筑造型术中——作为整个国会大厦视觉精华的玻璃穹顶恰恰是通风系统的排风口。议会大厅的遮阳和通风系统的动力都来源于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无污染,整个建筑自成一个系统。正如福斯特自己宣称的,他的这个改建工程是一个“生态结构”。
结语:
在形式与功能的不断博弈中,生态观念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这促使我们从另外的角度认识建筑形式的经济价值、文化内涵、美学意义和生态功能。在全球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筑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建筑外化形式,更要注重生态的实质内容,使建筑形式不断满足生态变化的需求,同事生态技术的进步会反过来促进建筑形式更新。生态建筑并非一时的结论,更非短暂的时尚,它是未来建筑的潮流所在,大势所趋。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之和谐共处,共同组成建筑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今建筑价值评判的题中之义。建筑的可持续生态观孕育产生新的美学观,生态的标准是建筑的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芳. 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内陆传统城市近现代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 杨思声.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3] 楊涛. 建筑形态严谨的科技动因[D].天津大学,2012
[4] 林娜娜. 浅谈建筑形式与生态发展关系[D]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关键词: 建筑;形式;生态;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理念,这种思想贯穿于全球的经济发展整体过程,它着重的是人与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合理的城市规划、美感的建筑设计与生态化境的和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重点探讨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使建筑整体的效果得到发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居住条件。
一、追随建筑形式的过程演变建筑是以物质存在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具有明显的物质属性,“合理的形式追随”一直就是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经历的历史过程也是比较的复杂。1.形式追随功能的提出 上个世纪末期是人类社会的大发展阶段,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在建筑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材料,建筑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这为建筑形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与此同时,也对建筑形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建筑形式必然会向多样化发展以满足这类要求。在这种背景条件下,1907年美国的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路易斯·沙利文使用“形式追随功能”这个论断总结建筑设计的原则,这个概括性极强的口号迅速被其他同行接受,演变成为现代主义框架下的设计信条,在国际建筑设计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之后不同时期多位建筑大师的竞相重置,仿效。 2.形式与功能关系的争论以有机建筑作为考察对象,赖特总结出“形式应与功能合”的观点, 这位路易斯·沙利文的弟子的观点是功能与形式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设计中不可能完全分开,表达形式也应该使用美丽的自然、优越的环境、完美的材料等真实的特性。20世纪五十年代,在“通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密斯提出“功能追随形式”,他认为形式不会发生改变,功能却是不断变化的,建筑物用途不一样,功能就会经常发生改变,然而建筑物依然存在,形式未变。在这种看法的支持下,他倒转了沙利文的结论,认为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应该使建筑变成一个既实用又经济的空间。随后到了六十年代,菲利普·约翰逊在对密斯理论的研究中,发现这种设计过于统一刻板,遂一改过去追随的态度,他认为建筑是艺术,将之表述为“那些在人们头脑中变化的思想才是形式追随的……”,进而演绎出“形式追随形式”,去除了功能。他认为现代主义过于强调功能的作用,对形式以及空间创造重视不够,同时期的路易斯·康也认为“形式唤起功能”,论述了形式在建筑设计创作中主体的地位,他指出“形式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而不是不服从功能,建筑的形式引导方向。” 二战结束之后,曾经流行的功能理性概念与社会的发展不再那么协调,这时期的罗伯特·文丘里着重研究了建筑主体的复杂性与相对矛盾性,这位后现代主义的开拓人指出建筑具有双重功能,因而应该是“形式产生功能” ,从此后续的建筑师们开始研究合理的建筑形式与不同地区的城市文化、人类文明历史的关联。 3.建筑形式追随生态的诞生20世纪是工业文明跨越式发展的世纪,经济与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种发展是以能源和环境作为代价的,在建筑领域同样也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模式所引发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愈发强烈,这也激发建筑师们考虑自然和气候在建筑中的作用。查尔斯·柯里亚是印度著名建筑师,他第一个提出“形式应追随气候”的看法,指出“在更加的深层结构层上,无形的气候条件影响文化以及它相应的表达方式……”,生态与建筑形式的关系被触发。在大量天才建筑师们的思考和实践中,有关建筑形式与功能关系的探索始终未曾停止过,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共识,绿色能源与健康环保是全球化运动,生态文明是基本内容,涉及建筑形式的课题也随之发展进化,出现了形式追随生态。 二、建筑形式向生态化靠拢建筑形式向生态化过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筑造技术。主要指合理运用建造材料、前期准备及具体的施工环节,倡导使用可再生原材料比如木材、沙石等,逐步降低对能耗大、污染高建材的依赖。②先进的设施技术。在建筑物的运营期同样消费能源,量相当大,是建筑生命周期使用总能耗的大部分。因而在建筑前期应该加大投入,采纳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增加“绿色”能源合理使用率,降低总体的建筑能耗,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当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被大量使用,这对建筑师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建筑设计形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技术设施的完备为建筑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人类社会在对技术进行评价选择的过程中,倾向于遵从伦理道德这个标杆。有一些技术在单独建筑体系内可能不划算,但在综合考虑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因素,也许会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社会经济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发展中的的生态技术,它在今天受到重视是符合人类利益的。即便某些使用前锋生态技术建筑体,形式上不具有很高的审美。在发达国家,已经建造了很多的生态示范建筑项目,涉及到各个领域。建筑师们通过精妙的设计手段,配合自然通风、充足的采光、全面的太阳能利用、有效的地热利用、先进的中水利用、环保的绿色建材和不断完善的智能控制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生态建筑的特殊魅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生态化发展影响建筑形式的具体实例 1.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职业学校这位常年生活在雾都的建筑师福斯特,对于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充满了渴求。因此当这个学校进入他视野时,福斯特驾轻就熟,一气呵成的设计了这个充满阳光的建筑。为了最大限度取得良好的朝向和海滨观景,他把学校一字排开,沿东西向轴线设置一条长长的室内走廊,形成一条带有吹拔和天窗的“街道”,使之成为学生课余的交往走廊,向阳一侧设计了一组精美的银色遮阳板,将夏天的炎热挡在室外。阳光透过缝隙投下点点光斑,周遍的绿化也考虑的十分细致,高大的落叶阔乔木在夏季可以起遮阳的作用,同时有不会阻隔冬天温暖的阳光,且选用的树种与建筑屋顶的形状相呼应,让人领略到现代建筑也可以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且根据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福斯特利用“烟囱效应”的原理,使热空气通过吹拔从“街”顶的天窗排出,室外的新鲜空气再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达到自然通风的作用。 2.柏林国会大厦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具有顶光,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的反射将水平光反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议会大厅两侧的内天井也可以补充自然光线,基本上可以保证议会大厅内的照明,从而减少了平时的人工照明。穹顶内还设有一个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的遮光板,遮光板的作用是防止热辐射和避免眩光。沿着导轨缓缓移动的遮光板和倒锤形反射体都有着极强的雕塑感,日落之后,穹顶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室内灯光向外放射,玻璃穹顶成了发光体。在这个建筑中,对‘风’的处理显得很熟练,他将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应用于高度复杂的建筑中,并将通风系统融入到建筑造型术中——作为整个国会大厦视觉精华的玻璃穹顶恰恰是通风系统的排风口。议会大厅的遮阳和通风系统的动力都来源于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无污染,整个建筑自成一个系统。正如福斯特自己宣称的,他的这个改建工程是一个“生态结构”。
结语:
在形式与功能的不断博弈中,生态观念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这促使我们从另外的角度认识建筑形式的经济价值、文化内涵、美学意义和生态功能。在全球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筑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建筑外化形式,更要注重生态的实质内容,使建筑形式不断满足生态变化的需求,同事生态技术的进步会反过来促进建筑形式更新。生态建筑并非一时的结论,更非短暂的时尚,它是未来建筑的潮流所在,大势所趋。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之和谐共处,共同组成建筑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今建筑价值评判的题中之义。建筑的可持续生态观孕育产生新的美学观,生态的标准是建筑的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芳. 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内陆传统城市近现代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 杨思声.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3] 楊涛. 建筑形态严谨的科技动因[D].天津大学,2012
[4] 林娜娜. 浅谈建筑形式与生态发展关系[D]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