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长河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中考中,古诗词赏析年年考,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成为中考备考的一大亮点。无论从中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化遗产的角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语文中考中的初步鉴赏古典诗词,是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来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难度较大,不少考生做这类题时“跟着感觉走”,选错了并不奇怪,选对了则认为是侥幸。鉴赏诗词,是需有“一点通”的悟性,但也并非玄虚之术、无理性规律可循。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鉴赏诗词也一样。鉴赏诗词,首先要读懂理解原诗词,而能读懂、能理解又以掌握一定的古代诗词知识为基础,所以,鉴赏诗词离不开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要真正具备赏析古典诗词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能的能力,必须以了解、掌握其知识来培养。
一、鉴赏诗词的语言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诗歌语言凝练、耐人寻味,对语言进行赏析,可以领略诗词的广阔意境,玩味诗词的深刻含义。李商隐七律诗《无题》的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的“镜”常被解释为“镜子”,这样的理解有悖于律诗的对仗规则。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其中的“镜”对“吟”,根据这个特点,就可得知“镜”是动词——照镜子,而不能解释为名词。
二、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
我国古代诗词,崇尚高情远韵、意味深厚,思想内容不直现于外,常以意象为载体来转达信息。所以鉴赏思想内容时,要注意: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尤其是边塞诗,既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三、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我国古典诗词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特点,将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特别是写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二者交融浑然,使我国古代诗词深厚含蓄、意味隽永。
纵观这些年的题式设计,常混合几种表达方式,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有却说无。
所以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而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鉴赏古诗词,离不开诗词的基本知识,鉴赏能力需要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赏评活动中来培养提高。除此之外,鉴赏者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细腻而敏慧的情感。
语文中考中的初步鉴赏古典诗词,是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来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难度较大,不少考生做这类题时“跟着感觉走”,选错了并不奇怪,选对了则认为是侥幸。鉴赏诗词,是需有“一点通”的悟性,但也并非玄虚之术、无理性规律可循。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鉴赏诗词也一样。鉴赏诗词,首先要读懂理解原诗词,而能读懂、能理解又以掌握一定的古代诗词知识为基础,所以,鉴赏诗词离不开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要真正具备赏析古典诗词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能的能力,必须以了解、掌握其知识来培养。
一、鉴赏诗词的语言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诗歌语言凝练、耐人寻味,对语言进行赏析,可以领略诗词的广阔意境,玩味诗词的深刻含义。李商隐七律诗《无题》的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的“镜”常被解释为“镜子”,这样的理解有悖于律诗的对仗规则。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其中的“镜”对“吟”,根据这个特点,就可得知“镜”是动词——照镜子,而不能解释为名词。
二、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
我国古代诗词,崇尚高情远韵、意味深厚,思想内容不直现于外,常以意象为载体来转达信息。所以鉴赏思想内容时,要注意: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尤其是边塞诗,既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三、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我国古典诗词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特点,将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特别是写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二者交融浑然,使我国古代诗词深厚含蓄、意味隽永。
纵观这些年的题式设计,常混合几种表达方式,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有却说无。
所以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而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鉴赏古诗词,离不开诗词的基本知识,鉴赏能力需要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赏评活动中来培养提高。除此之外,鉴赏者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细腻而敏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