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及桂皮产量的影响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优质板桂和企边桂,探讨肉桂(Cinnamamun cassia)中大径材培育技术,以广西防城港肉桂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砍小留大的原则,分别在造林后5年,10年和14年进行间伐,比较分析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结构及桂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后保留密度I(3100株/hm2)、11(2400株/hm2)、Ⅲ(2100株/hm2)的3个密度林分中,中大径阶的树木较对照明显增多,单株桂皮产量显著增加,其中,密度Ⅱ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皮厚及单株产量均高于其他密度林分,林分中的中大径阶林木分布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不同更新迹地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幼林生产的影响,采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glla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宁明县1~4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的热值、能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不同器官的热值在17.63~21.12 k
对10.5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种子园子代林的生长性状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经综合评价,初步认为007和023为参试家
为全面摸清1960~2010年来广西红树林数量分布及其变化动态,采用航空图像、SPOT1-5、ALOS等中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1960~2010年5个时期(1960/1976年、1990s、2001年、2007年
以珠江流域中游苍梧地区5种不同典型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在其森林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林下的植被主要以鹅掌柴(Sch
以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营养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养分配比对麻竹竹笋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麻竹竹笋的
以椰糠为主,按照不同体积比添加沼渣混合配制成育苗基质,研究添加不同量沼渣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沼渣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
为了更好的筛选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优良砧木品系,研究了宁明、上思、凭祥3个区域采集的11个陆川油茶单株种子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C.oleifera)岑软3号的生长情况。
以柚木(Tectona grandis)1年生苗为材料,对柚木盆栽苗自然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引起柚木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其荧光
为研究珍贵树种人工幼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林科院老虎岭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林土壤进行定位跟踪,并对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树种的0~20 cm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随着林龄的增加均表现不断增加,土壤容重则表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