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只是石崇无数玩物中的一个,不为他殉情也会遭到世俗的责难
春秋时期的息夫人和魏晋时候的绿珠不是同时代人,但不妨碍杜牧拿后者来反衬前者。他写过一首《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桃花夫人即息夫人。息夫人是息国国君的妻子,因为生得美,遭姐夫蔡侯调戏。息君很生气,联合楚王修理蔡侯,哪曾想引狼入室,最后江山与美人,都落入楚王手中。息夫人嫁给楚王之后,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却始终不与他交谈。楚王问她缘故,她说,一妇而事二夫,就算不去死,哪还有什么话可说?
可以想象,年复一年,息夫人默默背负着自己的良心债。但杜牧还嫌不够:息国为啥灭亡你心里还没点数吗?同样是“红颜祸水”。人家“金谷坠楼人”表现就好多了。“金谷坠楼”者,绿珠也。她是晋朝土豪石崇的宠妾。石崇政治投资失败后,新得势的皇戚孙秀跟石崇索要绿珠,石崇不答应,孙秀便劝主子赵王司马伦诛杀石崇。面对来势汹汹的兵卒,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说,我现在就去死。说完跳楼而亡,而石崇也被乱兵杀死。
在杜牧看来,息夫人式的以心为牢、自囚终生还不够,绿珠才是教科书般的示范,不可谓不苛刻。有意思的是,看似道德版本特别高的杜牧,同时又喜欢张扬自己游戏花丛的风流韵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对于自己的朝三暮四,他简直有几分得意,还尤其喜欢幼齿:“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是不是双标了点儿?但也不奇怪,直男癌的核心,就是无限度地主张男性利益,他们可以亵玩女人,女人却必须贞洁刚烈,随时做好为男人一死的准备。
林黛玉就替绿珠不值。《红楼梦》里,黛玉做《五美吟》,有一首是写绿珠的:“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可石崇真的重视绿珠吗?绿珠于他,不过是无数玩物中比较珍贵的一个,但是珍贵又如何,石崇一向是不惮于暴殄天物的。
石崇也许不是史上最有钱的,却是有钱人里最高調的,高调到另一个土豪王恺看不过去,要跟他斗富。若斗得好看也没问题,问题是这俩人斗得十分粗鄙。近乎恶形恶状。比如说王恺用糖水刷锅——糖水怎么刷锅?王恺是故意挑战高难度嘛,而石崇就以蜡烛当柴火烧;王恺用紫丝编成屏障。挂在门口40里长路上,石崇就用更贵重的彩缎。铺他个50里。
最后王恺使出杀手锏,他是晋武帝的舅舅,晋武帝送他一棵两尺高的珊瑚树,王恺拿到石崇面前,石崇一言不发,像《鉴宝》里的王刚似的。顺手拿个铁如意把那珊瑚树击碎了。王恺当然怒了,可石崇轻描淡写地说:“用不着这么生气。我赔你就是。”说完让家人回去取自家的珊瑚树。每一棵都比王恺的大,四五尺的就有五六棵,王恺无话可说,只有认输而已。
石崇家中蓄姬妾逾千人,《世说新语》里记载,他每次宴请,都要以美人劝酒,如果来人不喝,石崇就把美人杀掉。有一次他宴请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王导素来不善饮酒,但受不了这种劝法,只好一杯又一杯地喝酒。王敦却不吃这一套,眨眼间石崇杀了三个美人,王敦仍然面不改色。王导责怪王敦,王敦说,石崇杀自己家的人,关我何事?
可以说,石崇是一个毫无底线的人,连他的资本积累都是依赖这份没底线。他父亲把家产分给他的兄弟,唯独没有给他,认为这孩子能靠自己的能力挣到钱。石崇的致富之道竟是在担任荆州刺史时抢劫远行商客。通常说官匪一家,当官的顶多权力转租,还要盖个遮羞布,可石崇干脆亲自上场打劫。这种事儿都能干得出来,可以想象,在他治下过日子,该是怎样的水深火热。
石崇是冷酷残暴之人,对全世界都只有占有欲而没有爱意,说“何曾石尉重娇娆”是一点也没错的。但是绿珠与石崇同死同归,是出于真情吗?也未必。实际是,在当时情况下,绿珠即使不跳楼,也会被石崇推下去吧。
品品石崇这句“我今为尔得罪”。有没有感到一丝杀机?这是责怪。也是威胁。唐朝牛僧孺有本《周秦行纪》,写自己“夜宿薄太后庙”,见到不同时代的女子。薄太后让绿珠陪他,绿珠说“石卫尉(石崇曾担任卫尉)性严忌。今有死,不可及乱”,牛僧孺都感觉石崇做鬼也不会放过绿珠,绿珠作为当事人,对于自身处境自然更加明了,与其等石崇出手,还不如自己跳楼算了。
况且,以彼时的舆论氛围,即便绿珠侥幸存活,也逃不过各种谴责。虽然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做过什么,本人也是受害者,但她会像息夫人一般,被视为罪魁祸首。君不见,和杜牧同时代的白居易,看到张愔去世之后,他的宠妾关盼盼还活着,就写诗讽刺道:“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害得关盼盼只好死给他看。杜牧一向不大瞧得上白居易,其实他俩三观还是挺相似的。
不过,在唐朝,也有人为息夫人发声,比杜牧、白居易更早一点的是王维。唐朝孟綮《本事诗》记载,宁王李宪见到一个卖饼人的妻子非常美貌。就据为己有。一天,李宪宴客,把卖饼人召进府,这个女子对着丈夫,潸然泪下。王维写了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宁王看了。将卖饼人妻子放了回去。
这故事不怎么可信。宁王抢了人家老婆就算了,还在请客时候把人家喊进来,这安的是什么心?召集大家一起欣赏他强抢民女,欣赏他给人家制造的苦难?但是王维对于息夫人的深刻同情令人感动,相对于杜牧、白居易式的苛责,他更能领会息夫人内心的痛苦。王维是不是比他们的思想境界更高?
我猜王维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中,王维一度被安禄山虏获,被迫接受伪职。在艰难的处境里,他会有和息夫人一样的不得已。只有成为弱者,才能真正从弱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杜牧也好,白居易也罢,也许还是命太好了。他们达不到王维的高度,是因为他们从不曾像王维那样落到最低处。
春秋时期的息夫人和魏晋时候的绿珠不是同时代人,但不妨碍杜牧拿后者来反衬前者。他写过一首《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桃花夫人即息夫人。息夫人是息国国君的妻子,因为生得美,遭姐夫蔡侯调戏。息君很生气,联合楚王修理蔡侯,哪曾想引狼入室,最后江山与美人,都落入楚王手中。息夫人嫁给楚王之后,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却始终不与他交谈。楚王问她缘故,她说,一妇而事二夫,就算不去死,哪还有什么话可说?
可以想象,年复一年,息夫人默默背负着自己的良心债。但杜牧还嫌不够:息国为啥灭亡你心里还没点数吗?同样是“红颜祸水”。人家“金谷坠楼人”表现就好多了。“金谷坠楼”者,绿珠也。她是晋朝土豪石崇的宠妾。石崇政治投资失败后,新得势的皇戚孙秀跟石崇索要绿珠,石崇不答应,孙秀便劝主子赵王司马伦诛杀石崇。面对来势汹汹的兵卒,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说,我现在就去死。说完跳楼而亡,而石崇也被乱兵杀死。
在杜牧看来,息夫人式的以心为牢、自囚终生还不够,绿珠才是教科书般的示范,不可谓不苛刻。有意思的是,看似道德版本特别高的杜牧,同时又喜欢张扬自己游戏花丛的风流韵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对于自己的朝三暮四,他简直有几分得意,还尤其喜欢幼齿:“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是不是双标了点儿?但也不奇怪,直男癌的核心,就是无限度地主张男性利益,他们可以亵玩女人,女人却必须贞洁刚烈,随时做好为男人一死的准备。
林黛玉就替绿珠不值。《红楼梦》里,黛玉做《五美吟》,有一首是写绿珠的:“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可石崇真的重视绿珠吗?绿珠于他,不过是无数玩物中比较珍贵的一个,但是珍贵又如何,石崇一向是不惮于暴殄天物的。
石崇也许不是史上最有钱的,却是有钱人里最高調的,高调到另一个土豪王恺看不过去,要跟他斗富。若斗得好看也没问题,问题是这俩人斗得十分粗鄙。近乎恶形恶状。比如说王恺用糖水刷锅——糖水怎么刷锅?王恺是故意挑战高难度嘛,而石崇就以蜡烛当柴火烧;王恺用紫丝编成屏障。挂在门口40里长路上,石崇就用更贵重的彩缎。铺他个50里。
最后王恺使出杀手锏,他是晋武帝的舅舅,晋武帝送他一棵两尺高的珊瑚树,王恺拿到石崇面前,石崇一言不发,像《鉴宝》里的王刚似的。顺手拿个铁如意把那珊瑚树击碎了。王恺当然怒了,可石崇轻描淡写地说:“用不着这么生气。我赔你就是。”说完让家人回去取自家的珊瑚树。每一棵都比王恺的大,四五尺的就有五六棵,王恺无话可说,只有认输而已。
石崇家中蓄姬妾逾千人,《世说新语》里记载,他每次宴请,都要以美人劝酒,如果来人不喝,石崇就把美人杀掉。有一次他宴请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王导素来不善饮酒,但受不了这种劝法,只好一杯又一杯地喝酒。王敦却不吃这一套,眨眼间石崇杀了三个美人,王敦仍然面不改色。王导责怪王敦,王敦说,石崇杀自己家的人,关我何事?
可以说,石崇是一个毫无底线的人,连他的资本积累都是依赖这份没底线。他父亲把家产分给他的兄弟,唯独没有给他,认为这孩子能靠自己的能力挣到钱。石崇的致富之道竟是在担任荆州刺史时抢劫远行商客。通常说官匪一家,当官的顶多权力转租,还要盖个遮羞布,可石崇干脆亲自上场打劫。这种事儿都能干得出来,可以想象,在他治下过日子,该是怎样的水深火热。
石崇是冷酷残暴之人,对全世界都只有占有欲而没有爱意,说“何曾石尉重娇娆”是一点也没错的。但是绿珠与石崇同死同归,是出于真情吗?也未必。实际是,在当时情况下,绿珠即使不跳楼,也会被石崇推下去吧。
品品石崇这句“我今为尔得罪”。有没有感到一丝杀机?这是责怪。也是威胁。唐朝牛僧孺有本《周秦行纪》,写自己“夜宿薄太后庙”,见到不同时代的女子。薄太后让绿珠陪他,绿珠说“石卫尉(石崇曾担任卫尉)性严忌。今有死,不可及乱”,牛僧孺都感觉石崇做鬼也不会放过绿珠,绿珠作为当事人,对于自身处境自然更加明了,与其等石崇出手,还不如自己跳楼算了。
况且,以彼时的舆论氛围,即便绿珠侥幸存活,也逃不过各种谴责。虽然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做过什么,本人也是受害者,但她会像息夫人一般,被视为罪魁祸首。君不见,和杜牧同时代的白居易,看到张愔去世之后,他的宠妾关盼盼还活着,就写诗讽刺道:“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害得关盼盼只好死给他看。杜牧一向不大瞧得上白居易,其实他俩三观还是挺相似的。
不过,在唐朝,也有人为息夫人发声,比杜牧、白居易更早一点的是王维。唐朝孟綮《本事诗》记载,宁王李宪见到一个卖饼人的妻子非常美貌。就据为己有。一天,李宪宴客,把卖饼人召进府,这个女子对着丈夫,潸然泪下。王维写了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宁王看了。将卖饼人妻子放了回去。
这故事不怎么可信。宁王抢了人家老婆就算了,还在请客时候把人家喊进来,这安的是什么心?召集大家一起欣赏他强抢民女,欣赏他给人家制造的苦难?但是王维对于息夫人的深刻同情令人感动,相对于杜牧、白居易式的苛责,他更能领会息夫人内心的痛苦。王维是不是比他们的思想境界更高?
我猜王维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中,王维一度被安禄山虏获,被迫接受伪职。在艰难的处境里,他会有和息夫人一样的不得已。只有成为弱者,才能真正从弱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杜牧也好,白居易也罢,也许还是命太好了。他们达不到王维的高度,是因为他们从不曾像王维那样落到最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