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数学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可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是不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了呢?” 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谈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我们的数学教育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越学越感到难学,失去了信心。
  其实,数学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方法及其美的表现,无不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形象、生动的教学每一节课,有意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激起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要学数学、爱学数学。
  
  二、求知明理,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善于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1.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觉”一直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著名数学家克莱因因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猜出某些十分困难问题的答案,因而被称为“伟大的直觉天才”。正因为如此,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思维。逻辑思维还是以概念为材料,以语言为载体,以抽象为特征,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准确精炼的数学语言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人的思维必须以语言为依据,逻辑思维越深入细致,其语言表达的思想越清楚明白。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解题思路,在式题计算中引导学生说算理和算法,在多边形面积教学中让学生讲清推导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思维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的有关素材,进行深加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中,有这样一题:一个长21米,宽16米的草坪,中间铺了一条宽是1米的长方形石子路,这个草坪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当学生解答后,具体的方法有:21×16-1×16和(21-1)×16这两种。
  这时,我问学生:“你的石子路是怎么铺的?”“还有不同的铺法吗?”学生马上动手画起来,这样学生马上被带进了一个独立建构解题思路的创造性境界中。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三、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律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要做到言必有据。
  在复习时要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适当的宽容、呵护、激励,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一定会得到满意的回报。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话题。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的改革进程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提出了合乎时代特征的更高要求。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高考试题上,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理想、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要求、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更多地体现在高考试题上。  因此,探讨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联系就成为一门全新的课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长期以来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害羞,见识短浅,知识浅薄,畏惧作文,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平淡,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错误,详略不当,层次不清,忽视观察思维和语言修改等等。 “作文作文,好似捉魂”,是学生的叹息,也是
期刊
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教了生字“马、米、土…… ”后,为了巩固这几个生字,老师让学生做游戏,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能组成词语拼读。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  大家马上离开座位活动起来,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大家晃来晃去,一片嘈杂,有的小朋友很快找到能和自己拼的字,就拉着手在玩;有的小朋友马上离开座位去找自己平时喜欢一起玩的朋友去聊天了;有的小朋友有点莫名其妙的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强调教育过程的优化和学生个体的主动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适应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受教育者能更快、更好地接受人类文化遗产,更快地促使其社会化。  这就需要我们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实践、改进,才能解决,语文教学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关系。因此构建初步的数概念是以幼儿对物体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    一、创设融洽、愉悦的氛围,诱发幼儿自主学习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对思维有概括和调节的作用,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反过来借助思维对人们的语言进行调节。    一、小学低年级传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时,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但在我们的课堂中:大部分同学回答问题时腼腆、胆怯,语言不准确,不
期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新课程的清风吹暖老师们的心扉时,当我们坦然走下“神圣”的讲台,步入孩子们的心田时,“尊重学生,张扬个性,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成了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让我想起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    一、选择开放生动的教学内容
期刊
现阶段任何学科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指出: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特别是语文教育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探讨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在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创新个性等问题。要实现创新教育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该从以下几方面
期刊
全国各地正在推进教育改革,即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但由于教育思想严重带后,以至难以转向。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传统的授课风格是教师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对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学生缺乏创造的热情和竞争的态势,养成了唯书、唯师的习惯。  同样,物理教师也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和兴趣局限于一个统一的模式内,把物理学的前知识排斥于教育之外。因此,用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物理教学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