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山区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内外动力不足。在诸多的制约因素中,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显得尤为引人注意。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出路在哪里?笔者希望通过探讨梅州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策略,为广大山区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拓展提供一些建议。
[主题词] 山区中心城市 空间拓展
一、山区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制约
山区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内外动力不足。在诸多的制约因素中,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显得尤为引人注意。以梅州市为例,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中心城市所在的梅州盆地仅有100平方公里左右,而且其中相当部分是不能建设的山地和河流用地,且所处盆地静风率高。
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是城市发展的承载体,城市空间不足将直接影响城市各项建设活动,限制城市发展速度。而山区中心城市都普遍面临这个难题。
以梅州为例,根据《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梅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定位是闽、粤、赣边区及粤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但至今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城市首位度偏低,对外辐射能力较差,人口规模较小。而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梅州中心城市由于空间狭小,使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历史资源保护、居住环境优化等方面面临两难的抉择。同时,梅州市市区和梅县县城同设在仅有100平方公里的梅州盆地,市、县同城进一步加剧了梅州中心城市空间狭小的格局。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出路在哪里?笔者希望通过探讨梅州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策略,为广大山区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拓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目标
山区中心城市空间的拓展,要有明确的拓展目标。拓展目标的确定,要以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依据,要以现状地理环境为基础。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决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规模和性质;现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式和策略。
梅州市中心城市的定位是:闽、粤、赣边区及粤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梅州市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世界客都、三省门户;区域中心、和谐之城(《梅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按照上述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梅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预测梅州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2020年完全可能达到70万,对应的建设用地约为70平方公里。在2009年粤北山区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汪洋明确提出粤北山区五市(含梅州市)要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则对应的建设用地至少不能少于100平方公里,超出了梅州盆地的土地容量。如果考虑环境容量、居住环境优化等因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所需的建设用地规模将更多。而梅州中心城区所在的梅州盆地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相当部分是不能建设的山地和河流用地。所以梅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状况将日益凸显。
为科学合理的拓展城市空间,需明确城市空间拓展的目标。梅州中心城市空间的拓展目标应为:结合梅州市各相关规划,因地制宜,尊重环境,为建设百万人口的绿色文化平安名城拓展足够的城市发展空间。
三、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策略
山区中心城市一般地理环境复杂,可用于城市建设的空间较少,且相对零散,集中利用不便。如何为山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笔者以为应采取如下策略:
结构反映功能。针对当前山区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仅靠中心城区自身的规模扩张尚难以实现。受地理环境特征的限制,山区中心城市的用地范围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山区中心城市功能的调整与提升,如在原有中心城区现有辖区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实现难度太高,或者根本不能实现。因此,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束缚,从市域层面着眼,通过空间跨越式的功能组团模式,在更大的空间范畴内,重新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拓展城市功能,共同塑造功能组团型的山区中心城市格局。
梅州中心城区要发展到百万人口以上,应向哪个方面发展?空间在哪里?2003年编制的《梅州市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中提出了“拉开城区,优化布局,新区为主,带动老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实施“北拓、东进、南连、中优”的空间发展策略。将梅州城区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确定为优先开发地区,其中又以东升工业园区为近期的主要开发地区。
但是梅州中心城区东部地区的可建设用地数量非常有限,东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也是在开山填沟的基础上进行的,“东进”的空间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据此建立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而中心城区南部地区的空间增长又受到机场与火车站场的阻隔;同时“北进、南连”也势必进一步拉大梅州城区现行的纺锤型城市空间形态,进一步增加“中优”的压力。因此,梅州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区空间开发策略其实并没有明确确定未来梅州中心城区的空间增长方向,可以说梅州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是在现行行政区划框架的限制下而所做的无奈选择。
如果我们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限制,运用功能组团拓展梅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根据梅州市域的经济产业发展特点以及与外界的经济往来特征,分别在梅州现有中心城区的北面方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分别选择雁洋、丙村、松口,畲江以及蕉城分别组建雁丙松组团、畲江组团和蕉城组团,作为梅州中心城区区域发展战略的三个重要支撑点,与中心城区作为三个中心,共同构建为“一主三次”的功能组团型的中心城市。
之所以分别选择雁丙松、畲江、蕉城作为围绕中心城区的三个重要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点的原因在于:
(1)城市发展空间拓展方向应该和经济联系的方向相一致。梅州市的对外经济联系方向一是西南方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二是东北方向的福建省。其中西南方向又是最为重要的对外经济联系方向。雁洋、丙村、松口、畲江和蕉城这些城镇都在梅州中心城区的对外经济联系的出入口方向。将这些城镇确立为组合型中心城市的三个次中心支点显然有助于提高和增强梅州中心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中的战略影响意义,从而加快梅州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2)雁洋、丙村、松口、畲江和蕉城都是梅州未来的交通枢纽,交通优势十分突出。雁洋、丙村、松口是梅坎铁路、梅江沿线的重要城镇,也是在建的梅龙高速公路沿线的重要城镇,松口自近代以来就是梅州重要的通航城镇。畲江的交通枢纽地位更为突出。它的地理位置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的交汇点,也是有水陆转运的中心点。虽然水运因水位下降有所减弱,但陆上运输来说畲江的地理位置比现在的梅城重要得多,因此畲江是个很有发展潜力,很有发展能力的城镇。蕉城有连接梅州中心城市和福建的区位优势,蕉城与福建接壤,205国道和在建的梅龙高速公路能便捷的联系福建。交通优势为雁丙松、畲江与蕉城的经济与城镇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3)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雁丙松、畲江和蕉城都是梅州中心城区附近经济较为发达、资源条件比较丰富、发展潜力看好,且产业结构与中心城区互补的城镇。雁丙松煤铜铁锌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易于发展资源型产业;畲江已经是梅州重要的省内产业转移园区。蕉城的蕉华工业园也已经初具规模。雁丙松、畲江、蕉城作为中心城区的三个组团,易与中心城区形成互补优势,壮大产业规模与门类。
四、结语
采用上述策略,將较好的解决梅州中心城市支撑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发展空间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的难题,调整和优化梅州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梅州建设百万人口的绿色文化平安名城的步伐,实现梅州中心城市成为“世界客都、三省门户、区域中心、和谐之城”的发展目标。
[主题词] 山区中心城市 空间拓展
一、山区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制约
山区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内外动力不足。在诸多的制约因素中,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显得尤为引人注意。以梅州市为例,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中心城市所在的梅州盆地仅有100平方公里左右,而且其中相当部分是不能建设的山地和河流用地,且所处盆地静风率高。
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是城市发展的承载体,城市空间不足将直接影响城市各项建设活动,限制城市发展速度。而山区中心城市都普遍面临这个难题。
以梅州为例,根据《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梅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定位是闽、粤、赣边区及粤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但至今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城市首位度偏低,对外辐射能力较差,人口规模较小。而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梅州中心城市由于空间狭小,使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历史资源保护、居住环境优化等方面面临两难的抉择。同时,梅州市市区和梅县县城同设在仅有100平方公里的梅州盆地,市、县同城进一步加剧了梅州中心城市空间狭小的格局。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出路在哪里?笔者希望通过探讨梅州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策略,为广大山区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拓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目标
山区中心城市空间的拓展,要有明确的拓展目标。拓展目标的确定,要以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依据,要以现状地理环境为基础。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决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规模和性质;现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式和策略。
梅州市中心城市的定位是:闽、粤、赣边区及粤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梅州市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世界客都、三省门户;区域中心、和谐之城(《梅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按照上述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梅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预测梅州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2020年完全可能达到70万,对应的建设用地约为70平方公里。在2009年粤北山区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汪洋明确提出粤北山区五市(含梅州市)要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则对应的建设用地至少不能少于100平方公里,超出了梅州盆地的土地容量。如果考虑环境容量、居住环境优化等因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所需的建设用地规模将更多。而梅州中心城区所在的梅州盆地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相当部分是不能建设的山地和河流用地。所以梅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状况将日益凸显。
为科学合理的拓展城市空间,需明确城市空间拓展的目标。梅州中心城市空间的拓展目标应为:结合梅州市各相关规划,因地制宜,尊重环境,为建设百万人口的绿色文化平安名城拓展足够的城市发展空间。
三、山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策略
山区中心城市一般地理环境复杂,可用于城市建设的空间较少,且相对零散,集中利用不便。如何为山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笔者以为应采取如下策略:
结构反映功能。针对当前山区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仅靠中心城区自身的规模扩张尚难以实现。受地理环境特征的限制,山区中心城市的用地范围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山区中心城市功能的调整与提升,如在原有中心城区现有辖区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实现难度太高,或者根本不能实现。因此,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束缚,从市域层面着眼,通过空间跨越式的功能组团模式,在更大的空间范畴内,重新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拓展城市功能,共同塑造功能组团型的山区中心城市格局。
梅州中心城区要发展到百万人口以上,应向哪个方面发展?空间在哪里?2003年编制的《梅州市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中提出了“拉开城区,优化布局,新区为主,带动老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实施“北拓、东进、南连、中优”的空间发展策略。将梅州城区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确定为优先开发地区,其中又以东升工业园区为近期的主要开发地区。
但是梅州中心城区东部地区的可建设用地数量非常有限,东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也是在开山填沟的基础上进行的,“东进”的空间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据此建立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而中心城区南部地区的空间增长又受到机场与火车站场的阻隔;同时“北进、南连”也势必进一步拉大梅州城区现行的纺锤型城市空间形态,进一步增加“中优”的压力。因此,梅州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区空间开发策略其实并没有明确确定未来梅州中心城区的空间增长方向,可以说梅州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是在现行行政区划框架的限制下而所做的无奈选择。
如果我们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限制,运用功能组团拓展梅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根据梅州市域的经济产业发展特点以及与外界的经济往来特征,分别在梅州现有中心城区的北面方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分别选择雁洋、丙村、松口,畲江以及蕉城分别组建雁丙松组团、畲江组团和蕉城组团,作为梅州中心城区区域发展战略的三个重要支撑点,与中心城区作为三个中心,共同构建为“一主三次”的功能组团型的中心城市。
之所以分别选择雁丙松、畲江、蕉城作为围绕中心城区的三个重要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点的原因在于:
(1)城市发展空间拓展方向应该和经济联系的方向相一致。梅州市的对外经济联系方向一是西南方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二是东北方向的福建省。其中西南方向又是最为重要的对外经济联系方向。雁洋、丙村、松口、畲江和蕉城这些城镇都在梅州中心城区的对外经济联系的出入口方向。将这些城镇确立为组合型中心城市的三个次中心支点显然有助于提高和增强梅州中心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中的战略影响意义,从而加快梅州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2)雁洋、丙村、松口、畲江和蕉城都是梅州未来的交通枢纽,交通优势十分突出。雁洋、丙村、松口是梅坎铁路、梅江沿线的重要城镇,也是在建的梅龙高速公路沿线的重要城镇,松口自近代以来就是梅州重要的通航城镇。畲江的交通枢纽地位更为突出。它的地理位置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的交汇点,也是有水陆转运的中心点。虽然水运因水位下降有所减弱,但陆上运输来说畲江的地理位置比现在的梅城重要得多,因此畲江是个很有发展潜力,很有发展能力的城镇。蕉城有连接梅州中心城市和福建的区位优势,蕉城与福建接壤,205国道和在建的梅龙高速公路能便捷的联系福建。交通优势为雁丙松、畲江与蕉城的经济与城镇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3)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雁丙松、畲江和蕉城都是梅州中心城区附近经济较为发达、资源条件比较丰富、发展潜力看好,且产业结构与中心城区互补的城镇。雁丙松煤铜铁锌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易于发展资源型产业;畲江已经是梅州重要的省内产业转移园区。蕉城的蕉华工业园也已经初具规模。雁丙松、畲江、蕉城作为中心城区的三个组团,易与中心城区形成互补优势,壮大产业规模与门类。
四、结语
采用上述策略,將较好的解决梅州中心城市支撑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发展空间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的难题,调整和优化梅州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梅州建设百万人口的绿色文化平安名城的步伐,实现梅州中心城市成为“世界客都、三省门户、区域中心、和谐之城”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