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最后几天的纽约市贾维茨展览中心,书香怡人。北美地区最大的图书版权贸易盛会——2015年美国书展正在此举行。作为中国图书“走出去”活动的一项“重头戏”,中国出版商带来上万本图书参展。
这是中美建交以来,中国在美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出版交流活动。除了盛大隆重的中国展区外,重头戏还包括来自中国的作家们。作为书展“全球市场论坛”主宾国,中国多名作家飞赴纽约,与当地读者交流互动。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也在其中。
粉丝们亲切地称刘慈欣为“大刘”。身为工程师的他,将工科生的逻辑、想象力和物理学的“硬知识”糅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具体、理性、有敬畏感的宇宙,在“光年的尺度上讲述着文明的毁灭与重生”。
2014年11月,《三体I》英文版在美国面市。出版《三体》的美国老牌科幻出版社Tor Books的编辑利兹.戈林斯基(Liz Gorinsky)向本刊记者介绍,“国外读者立刻就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它让国外科幻界着迷。”
“最令我们吃惊的是,主流媒体的目光也被《三体》吸引,《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对刘慈欣和他的书进行了报道。《纽约客》撰文称赞它为一本高质量的科幻小说。”戈林斯基说。
他说,期待《三体》的销量会呈现“病毒式”增长。
5月29日下午,参加签赠活动的刘慈欣,身着简单的黑衬衫、牛仔裤,准时出现在展区,20多本书在短短5分钟内就都全部签赠出去。
据现场读者介绍,在前一天由Tor Books举办的签售会上,参加签售活动的基本都是美国人,刘慈欣半小时内签完近100本书,“真正体现了中国作家走向世界”。
科幻文学是最具世界性的文学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11月,《三体》英文版在美国出版,销售情况如何?
刘慈欣:销售情况挺好,目前已经销售了2万多册,销售量增长很快。因为《三体》今年同时获得了美国五个科幻大奖的提名,其中包括星云奖和雨果奖。这两个奖就是世界科幻文学的诺贝尔奖,对于中国的科幻作者来说,它们就像遥远的恒星,能看得见它们发出的光,但是谁也没想到它们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不过,《三体》现在只是获得提名,结果要等到6月和8月才能揭晓。不管怎么样,走到这一步,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瞭望东方周刊》:相对于其他文学类型的作品,科幻小说是不是更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或者说更适合国际传播?
刘慈欣:是的。我感觉科幻文学是最具世界性的文学。在几乎所有的科幻小说中,人类本身往往并不分组织,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科幻小说里面的人物,面临的危机往往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幻文学是最具有世界性的,也是最容易被不同的国家、种族、文化所共同理解的。
举个例子,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世界末日,那是所有人的末日,并非某个种族的末日,包括科幻小说中常常描写的外星人问题,外星人一旦出现,人类肯定是作为一个整体去面对它的。就这点来看,不管中国、美国,科幻小说确实是更容易被不同文化互相理解的一个文学类别。
中国科幻没有达到世界级水平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读者们说,你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世界级水平。
刘慈欣:首先我想澄清一点,中国科幻没有达到世界级水平,任何一个国家的一个类型文学,不可能凭着一本书就达到世界级水平,得有很多这样的书才行。
目前中国科幻有影响力的作家、有影响力的作品很少。能够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就更少了。从这一点来看,我不认为中国科幻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读者的类似称赞,你是否有压力?
刘慈欣:没有什么压力。现在回过头来看,不管是科幻业界还是出版界,我们都倾向于认为《三体》是一个偶然现象。因为,它的出现对国内其他长篇科幻小说没有任何带动,对书的销量,甚至对我自己其他长篇小说的销量都没有带动,它是孤立的、偶然的。你不能把这个孤立的现象拿来证明中国科幻达到世界水平,这显然不切合实际。
《三体》从第一部到最后一部出版已经快5年了,这段时间国内科幻小说的市场并没有明显改善。我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应该很复杂。全世界的科幻文学都在衰落,这种现象你得问从事科幻研究的人或者出版业人士,他们可能知道得更多。
文化要走出去,首先得有强大国力做后盾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图书走出去,你觉得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刘慈欣:一个国家的文化有多强势,和国力是相当的。中国的科幻小说,虽然走出来不尽如人意,但是毕竟受到了美国这个科幻文学大国的注意,其中最深层的原因是跟中国国力崛起相关的。 如果国力不足,无论如何是走不出去的。当然,你可能产生出一个两个像莫言那样的大师,受到文学界的注意,但是作为整体的文化,不可能像美国文化那么强势,席卷全世界。
国力强大才是文化走出去的根本基础和后盾。中国真正崛起了,成为全世界都仰望的一个国家,到那个时候,文化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去。
人工智能威胁人类,有点危言耸听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怎么看?它会不会像比尔.盖茨预言的那样,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
刘慈欣:你说起这个话题,我想起来,今年年初有篇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一个美国学者写的,题目就叫《老王隔壁家的机器人》。文章预言在2040年左右,整个人类很可能就被人工智能征服了。
我直言不讳地说吧,这个说法有点危言耸听。这里面有个误区,人们认为,只要理论上突破了技术障碍,在实际中迟早也会突破。
IT里面有个定律叫做摩尔定律,是说IT的速度和容量,每隔一年就增长一倍,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在人尽皆知的摩尔定律的另一面,还有个“50年定律”,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它是描述可控核聚变这个技术发展的,从第一颗氢弹爆炸以后,人们就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即用于发电的核聚变,从那时到现在,你问任何一个研究核聚变的科学家,他都会告诉你,核聚变是50年以后的事情。50年前他这么说,今天他还这么说。
《瞭望东方周刊》:人工智能有哪些无法突破的障碍?
刘慈欣:比如,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你要想造出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必须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机理。但现在人们对大脑运作的了解和认识,还处于原始状态。
人们之前想当然地认为,大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元互联产生的意识,但现在又有一个新的发现让脑科学家彻底绝望——以前人们认为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现在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同样的输入,不同的神经元输出却不一样。这说明神经元极其复杂,不但数量有1000亿个,很可能每一个神经元都相当于一个小的大脑。你说怎么研究?
再比如,人们以前认为,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达到人脑的计算速度,就可以产生智能。但是现在这样的计算机已经有了,就在中国,在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就有,可它有智能吗?没有,因为智能是要靠软件来实现的,软件能编出来吗?那太复杂了。软件在这个方面的技术能不能突破,也是个问题。
这些技术障碍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理论上会突破,但还有一种可能,即这是一条不可跨越的线,我们永远突破不了。
《瞭望东方周刊》:就像50年定律,永远是50年以后的事?
刘慈欣:是的,至少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还没有突破的希望。霍金等人预言说,人工智能比核弹还危险,说我们马上就要被人工智能控制,我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普通人还是低估了人工智能。
我的看法是,它有许多目前还无法确定是否能够真正突破的技术障碍,但这些技术障碍一旦被突破,就会产生出非常强大的东西,人类将无法理解它,无法与它交流,就像蚂蚁无法理解人类的行为。
为了让观众好理解,所有的科幻电影中描写的人工智能的能量,其厉害程度连真正的人工智能的千分之一都不到。真正的人工智能不是这个样子的,没有那么弱。
我们跟黑猩猩之间的智商差别,也就是80和150之间的距离,但人工智能和我们的差别可能就是150到15万的距离了。这种情况下,两个物种是完全没有办法相互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