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的工作重点是保护和管理文物,其次是陈列和研究,加之,文物很长时间是在库房渡过的,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陈列室的管理而忽视了库房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文物;库房保管;重要性
一、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对库藏文物的保管,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多年来,曾多次颁布有关库藏文物保管的法规,这些法规涉及保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馆和文物部门保管库藏文物和标本必须遵守的原则。
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对象是文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将文物保管好,以便更好的教育人们,尤其是针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可见文物保管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文物是历史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更是浓缩集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智慧,同时也反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其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可见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博物馆为我国文物的科研、宣教及收藏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进步关乎历史文物的前程命运,关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更是关乎人类智慧结晶的存亡。所以做好新时期博物馆文物库房保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库藏文物的保管工作绝不仅是保证文物标本的安全和提借方便等。文物从出土之时起,就面临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种损害。确保文物安全,做到不被盗、不丢失、不遭受水、火的破坏和不发生移动中摔伤、摔碎的损坏,只是避免了文物标本入库后的人为损害,然而,文物的自然损坏,如铜器的有害锈、墓葬壁画的褪色剥落、铁器的锈蚀酥化、纺织品的脆化、彩绘陶器色彩图案剥落、木器变形、错位和开裂等,在文物入库后仍在继续,要想延长文物标本的寿命,把自然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就必须加强库藏文物标本的保护,特别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保护。
二、提高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措施
(一)做好库房的建设
目前,大家深深感到足够的库房和保存设施的至关重要。各个馆都绞尽脑汁尽可能地在馆内外寻找可利用的地带建造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库房。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地下文物库房;北京自然博物馆引进外资筹建的文物标本库房,等等,都是博物馆为改善库房条件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在文物库房建设上,笔者始终主张库房应建在馆内,向馆外拓张的做法实不可取,即便现有文物库房不足,要在它处增建,也应在其周围找地方。对于新馆库房来说,有三点应值得注意。(1)要充分考虑今后藏品的极限(最高额),存放文物的库房应力求大一些,留下收藏的储备余地。(2)安全设备和保管设施要配套和坚固,以杜绝日后任意地改造,破坏原来的整体格局。比如:消防器材的安置和通道、门窗的防盗报警性能、光控监视仪、库内温度测试仪、特殊柜架的制作,等等。(3)文物库房力争与陈列室的邻近。最好设置几条线路通达展厅(电梯)。之所以强调文物库房如此地接近展室,主要出于文物使用的便利和安全运输这一因素彼此之间的距离越近越有利于文物的安全,越有助于陈列展览的提取,布展工作的进行。以往一些建造较早的博物馆,纪念馆对此显然注意不够,致使文物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人为的损坏(断、裂、丢失)。大家应引以为诫。
(二)提高库房管理工作者的素质
库管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严格遵守文物库房基本管理制度,对馆藏的各个时期各个类型文物,具备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建立健全馆藏文物基本档案及文物数据库档案。(2)能熟悉库藏文物特别是上级文物的基本数据、基本特征和具体存放位置,上级部门检查时能准确及时提取各类上等级文物。(3)具备对文物进行拓片和文物修复的基本能力。(4)建立各类图书借阅登记簿,做好每年度各类文件的登记收集和管理,及时完成每年度文件档案的装订归档入柜工作。(5)除完成本岗位工作职责外,须完成办公室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和其它工作。每个职工将视其工作态度及平时所安排工作的完成情况,通过平时周报和月报计入年终绩效考核。
(三)做好藏品的排列工作,方便查检
查检方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便于检查藏品的安全,二是便于藏品的提取、使用。从博物馆藏品的场地来看,主要是库房和陈列室。在库房中的藏品关键是“排架”,使藏品都能既合理又整齐地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也就是对藏品的“定位”。一般的馆在“排架”的顺序上是采用流水号,为了考虑到藏品的安全,可以把小件放在上面,大件放在下面。如果条件好的话,可单设大件室,以便单摆独放,至于藏品之间的距离,要松紧适宜,以免取用时相互碰撞,造成损失。
藏品在库房“排架”定位之后,要把它所在的库别、柜架层的编号用笔标在总账和卡片上,只有标记了准确存放位置才能便于查检、提取,外用退还时才能准确归放原位置。此外,保管员为了掌握库房全面情况,还可绘制库房内部柜架平、立面图,并注明每层柜架存放藏品的编号,这样保管人员不进库就可以对库内藏品的位置了如指掌,同时也能尽快地掌握藏品存放位的置情况。这也是藏品保管员必须具备业务条件之一,熟悉馆藏文物。
(四)制定明确的提取、交接制度
陈列中文物的提取,应严格按文物库房的规章制度执行。应按要求设计正规的文物出库提借单据,单据栏目包括文物名称、编号、时代、完整程度、提借和归还日期、备注等,还要有馆领导、部门领导、提借人的签名。文物提借单必须一式两份,由借入部门和借出部门各持一份单据逐件、逐项,经清点、检验后再提取。
陈列部门提取文物布展结束后,对陈列中文物的交接必须规范化,可借鉴文物出库交接制度和提借单据,设计文物交接单,逐件、逐项编写。文物交接单应根据展厅文物管理部门来填写份数,交接双方或几方现场逐件、逐项检查文物状况,清点文物数目后再交接。
(五)实施库管文物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知识时代。新的时代对博物馆事业,也对文物库房保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文物庫房保管工作中,要对文物信息进行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克服以往在藏品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计算机管理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使藏品信息的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秦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可以说是这一潮流中的弄潮儿,他们结合本馆的实际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信息挖掘,先后开发出适合本馆的计算机文物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为在博物馆中进行文物藏品信息的科学管理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对于文物藏品信息的科学管理,秦俑馆的科研人员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所特有的优势,采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将文物藏品照片与具体文物对应起来,使得可以通过文物的照片快速检索出文物的藏品信息;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地图系统,点击文物信息地图上的文物就可检索出该文物的藏品信息;采用常规的检索办法,通过文物的总登记号、名称、时代、级别、质地等检索文物的藏品信息,在信息检索中可以采用准确查询和模糊查询技术对文物藏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查询,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通过对文物藏品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为文物藏品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嫦青.消除偏见,正确认识文物保管工作——浅谈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重要性[j].金山,2011年11期.
[2]谭斌.唐卡文物库房的保管[j].西藏科技,2008年6期.
【关键词】文物;库房保管;重要性
一、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对库藏文物的保管,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多年来,曾多次颁布有关库藏文物保管的法规,这些法规涉及保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馆和文物部门保管库藏文物和标本必须遵守的原则。
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对象是文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将文物保管好,以便更好的教育人们,尤其是针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可见文物保管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文物是历史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更是浓缩集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智慧,同时也反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其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可见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博物馆为我国文物的科研、宣教及收藏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进步关乎历史文物的前程命运,关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更是关乎人类智慧结晶的存亡。所以做好新时期博物馆文物库房保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库藏文物的保管工作绝不仅是保证文物标本的安全和提借方便等。文物从出土之时起,就面临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种损害。确保文物安全,做到不被盗、不丢失、不遭受水、火的破坏和不发生移动中摔伤、摔碎的损坏,只是避免了文物标本入库后的人为损害,然而,文物的自然损坏,如铜器的有害锈、墓葬壁画的褪色剥落、铁器的锈蚀酥化、纺织品的脆化、彩绘陶器色彩图案剥落、木器变形、错位和开裂等,在文物入库后仍在继续,要想延长文物标本的寿命,把自然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就必须加强库藏文物标本的保护,特别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保护。
二、提高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措施
(一)做好库房的建设
目前,大家深深感到足够的库房和保存设施的至关重要。各个馆都绞尽脑汁尽可能地在馆内外寻找可利用的地带建造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库房。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地下文物库房;北京自然博物馆引进外资筹建的文物标本库房,等等,都是博物馆为改善库房条件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在文物库房建设上,笔者始终主张库房应建在馆内,向馆外拓张的做法实不可取,即便现有文物库房不足,要在它处增建,也应在其周围找地方。对于新馆库房来说,有三点应值得注意。(1)要充分考虑今后藏品的极限(最高额),存放文物的库房应力求大一些,留下收藏的储备余地。(2)安全设备和保管设施要配套和坚固,以杜绝日后任意地改造,破坏原来的整体格局。比如:消防器材的安置和通道、门窗的防盗报警性能、光控监视仪、库内温度测试仪、特殊柜架的制作,等等。(3)文物库房力争与陈列室的邻近。最好设置几条线路通达展厅(电梯)。之所以强调文物库房如此地接近展室,主要出于文物使用的便利和安全运输这一因素彼此之间的距离越近越有利于文物的安全,越有助于陈列展览的提取,布展工作的进行。以往一些建造较早的博物馆,纪念馆对此显然注意不够,致使文物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人为的损坏(断、裂、丢失)。大家应引以为诫。
(二)提高库房管理工作者的素质
库管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严格遵守文物库房基本管理制度,对馆藏的各个时期各个类型文物,具备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建立健全馆藏文物基本档案及文物数据库档案。(2)能熟悉库藏文物特别是上级文物的基本数据、基本特征和具体存放位置,上级部门检查时能准确及时提取各类上等级文物。(3)具备对文物进行拓片和文物修复的基本能力。(4)建立各类图书借阅登记簿,做好每年度各类文件的登记收集和管理,及时完成每年度文件档案的装订归档入柜工作。(5)除完成本岗位工作职责外,须完成办公室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和其它工作。每个职工将视其工作态度及平时所安排工作的完成情况,通过平时周报和月报计入年终绩效考核。
(三)做好藏品的排列工作,方便查检
查检方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便于检查藏品的安全,二是便于藏品的提取、使用。从博物馆藏品的场地来看,主要是库房和陈列室。在库房中的藏品关键是“排架”,使藏品都能既合理又整齐地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也就是对藏品的“定位”。一般的馆在“排架”的顺序上是采用流水号,为了考虑到藏品的安全,可以把小件放在上面,大件放在下面。如果条件好的话,可单设大件室,以便单摆独放,至于藏品之间的距离,要松紧适宜,以免取用时相互碰撞,造成损失。
藏品在库房“排架”定位之后,要把它所在的库别、柜架层的编号用笔标在总账和卡片上,只有标记了准确存放位置才能便于查检、提取,外用退还时才能准确归放原位置。此外,保管员为了掌握库房全面情况,还可绘制库房内部柜架平、立面图,并注明每层柜架存放藏品的编号,这样保管人员不进库就可以对库内藏品的位置了如指掌,同时也能尽快地掌握藏品存放位的置情况。这也是藏品保管员必须具备业务条件之一,熟悉馆藏文物。
(四)制定明确的提取、交接制度
陈列中文物的提取,应严格按文物库房的规章制度执行。应按要求设计正规的文物出库提借单据,单据栏目包括文物名称、编号、时代、完整程度、提借和归还日期、备注等,还要有馆领导、部门领导、提借人的签名。文物提借单必须一式两份,由借入部门和借出部门各持一份单据逐件、逐项,经清点、检验后再提取。
陈列部门提取文物布展结束后,对陈列中文物的交接必须规范化,可借鉴文物出库交接制度和提借单据,设计文物交接单,逐件、逐项编写。文物交接单应根据展厅文物管理部门来填写份数,交接双方或几方现场逐件、逐项检查文物状况,清点文物数目后再交接。
(五)实施库管文物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知识时代。新的时代对博物馆事业,也对文物库房保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文物庫房保管工作中,要对文物信息进行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克服以往在藏品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计算机管理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使藏品信息的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秦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可以说是这一潮流中的弄潮儿,他们结合本馆的实际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信息挖掘,先后开发出适合本馆的计算机文物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为在博物馆中进行文物藏品信息的科学管理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对于文物藏品信息的科学管理,秦俑馆的科研人员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所特有的优势,采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将文物藏品照片与具体文物对应起来,使得可以通过文物的照片快速检索出文物的藏品信息;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地图系统,点击文物信息地图上的文物就可检索出该文物的藏品信息;采用常规的检索办法,通过文物的总登记号、名称、时代、级别、质地等检索文物的藏品信息,在信息检索中可以采用准确查询和模糊查询技术对文物藏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查询,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通过对文物藏品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为文物藏品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嫦青.消除偏见,正确认识文物保管工作——浅谈文物库房保管工作的重要性[j].金山,2011年11期.
[2]谭斌.唐卡文物库房的保管[j].西藏科技,200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