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在实体商企面临电商冲击、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武商集团能否再创新辉煌,就看陈军的了。
备受关注的武商集团换帅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武商广场(以下简称“武广”)总经理陈军当选为武商集团新任董事长,原董事长刘江超因到退休年龄不再连任。
作为中国最早在A股上市的商业企业,武商集团多年来不仅全面领跑湖北商业,在全国范围内也堪称零售巨头,在业内极具影响力。
这是武商集团上市25年来第三次换帅。作为第四任董事长,陈军面临的压力极大。
尽管近几年武商集团的净利润增速均超20%,但在业内的排名却有所下滑。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零售百强榜”中,2014年武商集团排名第15位,到2015年下滑至第18位,2016年再次下滑到第19位。更为严峻的事实是,这份榜单的前几位,长期被天猫、京东等电商垄断,且增速更快。
在当前实体商企普遍面临电商冲击、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武商集团能否创造更大的辉煌,陈军被放到了聚光灯下。
“现金牛”缔造者
陈军备受外界关注的一大原因,在于他的“黑马”身份。
6月12日,武商集团召开董事会,通过了提名陈军、秦琴、陈业高、熊海云、汪强、王伟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上述6人中,除监事长秦琴、银泰集团派驻董事汪强外,其余4人均非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
武商集团董事会大换血引发热议。特别是陈军,之前并非董事身份,也非集团高管,此次竟当选为新任董事长。
陈军何许人也?
《支点》记者获悉,今年54岁的陈军,系军人出身,转业后进入武商集团,曾任保卫部长、亚贸广场副总经理,2009年起任武汉广场董事长。2014年武汉广场更名为武商广场,陈军便一直担任武商广场总经理。可以说,陈军是一名“老武商人”。
“对陈军当选,外界可能有些意外。但对我们内部人来说,觉得集团的这个决定再正常不过。”一位在武商集团工作近20年的老员工对《支点》记者说。
这位老员工认为“再正常不过”的原因是,2016年武商集团净利润约9.9亿元,而其中陈军执掌的武广便贡献了4亿元,“几乎相当于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
武商集团以百货零售业和量贩超市为主业,下属的百货零售实体有10家,包括武汉国际广场、武商广场、世贸广场、众圆广场等,但其中经营得最好、名气最大的,当属武广,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零售单体经济效益冠军,近年来又连续在化妆品、女装、男装三个品类上取得全国单体百货销售第一的业绩。
“有为才有位。一个能让武广持续当‘现金牛’的领导人,会让集团的明天更美好。”在武商集团内部,很多人都对陈军充满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陈军在内,武商集团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多为内部培养起来的核心骨干。天风证券研报认为,这种架构的董事会,更熟悉公司业务运营状况,有利于他们快速进入角色,引导公司进一步优化发展。
三类品牌论
相比“现金牛”的业绩,公司内外对陈军看好,更在于他的经营理念与改革魄力。
2009年,陈军由亚贸广场副总经理升为武广董事长时,他一度“很忐忑”。因为在当时,无论是销售额,还是业内地位,亚贸广场都远不及全国闻名的武广。
上任前,陈军一个人在武广逛了一整圈。上任第一天,他召开中层干部和管理层会议,给所有人泼冷水:“不要自以为很牛,其实问题很多。”
很多中高层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全国第一的武广,能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尽管当时武广在经济效益上仍是全国单体百货第一,但销售额却遇到了天花板,一直徘徊在19亿元以内,始终无法突破20亿元大關。
“销售从来就没有什么天花板,只有地板。”陈军认为,不进则退,一家无法超越自我的企业,是非常危险的。
陈军将增长停滞的原因归结于“骄傲自满”。一个典型的事实是,当时武广已三年没调整过品牌。在业内,百货商场如果一年没调整品牌,就会被认为“不思进取”。
陈军认为,武广应该“大整顿”。改革从调整品牌开始,但阻力很大。
2009年,武广的品牌共有750个左右,分布在约4万平方米的商场内,专柜看上去都像火柴盒,试衣间也很小,体验感不好。
为什么不减少品牌数量、突出柜台品牌形象及提升顾客体验呢?阻力来自于坪效(单位面积产出的年营业额)压力。当时的武广,一个品牌的年销售额约300万元。撤掉一个品牌,风险由谁来承担?
陈军抛出了“三类品牌论”。他认为,百货商场的品牌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定位性品牌,彰显气质和品位,是时尚的风向标,如迪奥、香奈儿等;第二类为主力性品牌,即贡献最大销售额的品牌;第三类为风格类品牌,可能是小众的,但风格突出是潜在的未来主力品牌。
为追求坪效,当时的武广几乎没有第三类品牌,以第二类品牌居多,且风格同质化严重。在陈军看来,要砍掉的恰是部分第二类品牌,以腾出空间引进第三类品牌。
“做企业,要眼光长远;做市场,要常变常新。目前,第二类品牌热卖,风头正盛,一旦未来风向转了,商场靠什么支撑?”陈军认为,往后看5年,未来商场的主力消费群体是80后、90后,他们更青睐个性化、设计风格突出的品牌。
“要增长,但更要可持续性增长。”陈军对年轻一代非常看重,他甚至在用人方面也不拘一格。在武广,就有一名24岁的年轻员工被提拔为营运部女鞋品类主管,而有的员工一直到退休都没有升到主管级别。营运部是武广最核心的部门,全面负责品类经营。
从2009年至2014年,武广的品牌从750个调减到550个左右,且第三类品牌占比变大。经过五年调整,武广的销售额不仅没降,反而突破瓶颈,增长到30亿元。 陈军的预判成为了现实,如今武广人流量最大的楼层,除了一楼化妆品,就是六楼运动休闲、时尚潮品。武广的客户平均年龄,也从2009年的45岁左右降到30-35岁左右。
向顾客学习
在很多武广内部员工看来,陈军带领武广不断取得突破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坚持向顾客学习的结果。
尽管公司离家很远,但陈军坚持坐地铁上下班,“这样环保,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对消费人群的第一手观察。”
坐地铁,是为了能随时观察年轻人喜欢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谈论什么,如果有新发现的话,陈军通常会发微信朋友圈,或直接把图片发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这是个新东西,可去调研一下。”
“经营商场,不能局限在一个模式里,要跟着顾客的需求走,顾客下一步可能需要什么,我们就提前准备好什么。”陈军强调,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创新。
化妆品,是武广的传统优势品类。在将化妆品做到全国单体百货销售第一后,陈军提出,购买化妆品的女性还会选购服装、鞋子,之后会有为老公(男友)及小孩置办服装的需求。于是,武广开始在女装、男装、休闲运动品牌上发力。目前,女装和男装已相继成为全国单体销售第一。
对于那些看重走路计步排名的人来说,若加陈军为好友,可能会比较郁闷,因为陈军几乎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走路”。
如果不出差,他每天差不多要花4个小时在武广里转,看到什么问题就在公司内部群里贴出来。据说,武广的管理人员最怕看到陈军在群里的发言,“他一说话,多半就是哪里出了问题。”陈军看到的“问题”五花八门,有天花板漏水,有顾客排队过长,还有导购人员不够热情等。
除了喜欢观察自身的不足,陈军还乐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他都在全国各地逛商场,看别人有哪些创新、又引进了哪些新品牌等。
多名武广员工的一致印象是,“他(陈军)属于开拓型的领导,不是守成型的。”
比如,缺乏商业综合体餐饮、休闲等业态,是传统百货商场广受诟病的地方。这一问题在武广也存在。不过,从今年起,武广给顾客的感觉会不一样——已引进一些知名餐饮、文具、书店、酒吧、新奇数码等年轻人喜欢的业态。
陈军认为,现代的商业竞争,就是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认知的争夺,价格不是第一要素,需求才是根本。“就好比我们总喜欢去某一个餐厅吃饭,不一定是因为价格便宜,而往往是某一道菜最合胃口,或环境和服务最优雅舒适。”
未来挑战重重
虽然陈军在执掌武广期间取得了不俗业绩,但要带领武商集团再创更大的辉煌,依然困难重重。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从利润贡献来看,武商集团内部发展极不平衡。除了武广、量贩、世贸、国广,武商集团亟需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百货零售与量贩超市,是武商集团两大主业,但该集团年报显示,2016年量贩业务营收比2015年下滑了5.38%,2015年的數据又比2014年下滑了4.97%。
在10家百货商场里,近一半业绩不尽人意。年报显示,2016年,武商集团旗下的武汉众圆广场管理有限公司营收为7.5亿元,净利润为0.33亿元;黄石购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营收为4.78亿元,净利润为0.11亿元;仙桃购物中心和老河口购物中心仍处于亏损阶段。
另一方面,武商集团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备受争议。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是,直到如今,包括微信、支付宝等在内的电子支付手段,在国际广场、武广等商场里仍不能使用,只能使用传统的现金及银联刷卡支付。
对于一个本土老牌商业大佬而言,武商集团的改变速度还是太慢了。
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商业体已经如火如荼的新技术、新应用、新理念、新业态,在武商集团旗下实体难觅踪迹,比如VR体验、3D试衣镜、城市奥特莱斯等。
有人认为,武汉本土的商企过于强大,以致于外地商企难以撬开武汉市场,比如经营惨淡的武汉庄胜崇光百货就是先例。
这一论调可能过于自信。事实上,武汉本土商企还远未强大到“独孤求败”的地步,只是很多顶尖高手还未真正进入武汉市场。
但是,“狼”已经来了。资料显示,在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上海恒隆广场、中粮大悦城、深圳万象城等都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落户武汉。届时,武汉市场的商战只会更加激烈。
对于陈军及其团队来说,任重而道远。(支点杂志2017年7月刊)
备受关注的武商集团换帅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武商广场(以下简称“武广”)总经理陈军当选为武商集团新任董事长,原董事长刘江超因到退休年龄不再连任。
作为中国最早在A股上市的商业企业,武商集团多年来不仅全面领跑湖北商业,在全国范围内也堪称零售巨头,在业内极具影响力。
这是武商集团上市25年来第三次换帅。作为第四任董事长,陈军面临的压力极大。
尽管近几年武商集团的净利润增速均超20%,但在业内的排名却有所下滑。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零售百强榜”中,2014年武商集团排名第15位,到2015年下滑至第18位,2016年再次下滑到第19位。更为严峻的事实是,这份榜单的前几位,长期被天猫、京东等电商垄断,且增速更快。
在当前实体商企普遍面临电商冲击、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武商集团能否创造更大的辉煌,陈军被放到了聚光灯下。
“现金牛”缔造者
陈军备受外界关注的一大原因,在于他的“黑马”身份。
6月12日,武商集团召开董事会,通过了提名陈军、秦琴、陈业高、熊海云、汪强、王伟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上述6人中,除监事长秦琴、银泰集团派驻董事汪强外,其余4人均非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
武商集团董事会大换血引发热议。特别是陈军,之前并非董事身份,也非集团高管,此次竟当选为新任董事长。
陈军何许人也?
《支点》记者获悉,今年54岁的陈军,系军人出身,转业后进入武商集团,曾任保卫部长、亚贸广场副总经理,2009年起任武汉广场董事长。2014年武汉广场更名为武商广场,陈军便一直担任武商广场总经理。可以说,陈军是一名“老武商人”。
“对陈军当选,外界可能有些意外。但对我们内部人来说,觉得集团的这个决定再正常不过。”一位在武商集团工作近20年的老员工对《支点》记者说。
这位老员工认为“再正常不过”的原因是,2016年武商集团净利润约9.9亿元,而其中陈军执掌的武广便贡献了4亿元,“几乎相当于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
武商集团以百货零售业和量贩超市为主业,下属的百货零售实体有10家,包括武汉国际广场、武商广场、世贸广场、众圆广场等,但其中经营得最好、名气最大的,当属武广,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零售单体经济效益冠军,近年来又连续在化妆品、女装、男装三个品类上取得全国单体百货销售第一的业绩。
“有为才有位。一个能让武广持续当‘现金牛’的领导人,会让集团的明天更美好。”在武商集团内部,很多人都对陈军充满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陈军在内,武商集团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多为内部培养起来的核心骨干。天风证券研报认为,这种架构的董事会,更熟悉公司业务运营状况,有利于他们快速进入角色,引导公司进一步优化发展。
三类品牌论
相比“现金牛”的业绩,公司内外对陈军看好,更在于他的经营理念与改革魄力。
2009年,陈军由亚贸广场副总经理升为武广董事长时,他一度“很忐忑”。因为在当时,无论是销售额,还是业内地位,亚贸广场都远不及全国闻名的武广。
上任前,陈军一个人在武广逛了一整圈。上任第一天,他召开中层干部和管理层会议,给所有人泼冷水:“不要自以为很牛,其实问题很多。”
很多中高层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全国第一的武广,能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尽管当时武广在经济效益上仍是全国单体百货第一,但销售额却遇到了天花板,一直徘徊在19亿元以内,始终无法突破20亿元大關。
“销售从来就没有什么天花板,只有地板。”陈军认为,不进则退,一家无法超越自我的企业,是非常危险的。
陈军将增长停滞的原因归结于“骄傲自满”。一个典型的事实是,当时武广已三年没调整过品牌。在业内,百货商场如果一年没调整品牌,就会被认为“不思进取”。
陈军认为,武广应该“大整顿”。改革从调整品牌开始,但阻力很大。
2009年,武广的品牌共有750个左右,分布在约4万平方米的商场内,专柜看上去都像火柴盒,试衣间也很小,体验感不好。
为什么不减少品牌数量、突出柜台品牌形象及提升顾客体验呢?阻力来自于坪效(单位面积产出的年营业额)压力。当时的武广,一个品牌的年销售额约300万元。撤掉一个品牌,风险由谁来承担?
陈军抛出了“三类品牌论”。他认为,百货商场的品牌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定位性品牌,彰显气质和品位,是时尚的风向标,如迪奥、香奈儿等;第二类为主力性品牌,即贡献最大销售额的品牌;第三类为风格类品牌,可能是小众的,但风格突出是潜在的未来主力品牌。
为追求坪效,当时的武广几乎没有第三类品牌,以第二类品牌居多,且风格同质化严重。在陈军看来,要砍掉的恰是部分第二类品牌,以腾出空间引进第三类品牌。
“做企业,要眼光长远;做市场,要常变常新。目前,第二类品牌热卖,风头正盛,一旦未来风向转了,商场靠什么支撑?”陈军认为,往后看5年,未来商场的主力消费群体是80后、90后,他们更青睐个性化、设计风格突出的品牌。
“要增长,但更要可持续性增长。”陈军对年轻一代非常看重,他甚至在用人方面也不拘一格。在武广,就有一名24岁的年轻员工被提拔为营运部女鞋品类主管,而有的员工一直到退休都没有升到主管级别。营运部是武广最核心的部门,全面负责品类经营。
从2009年至2014年,武广的品牌从750个调减到550个左右,且第三类品牌占比变大。经过五年调整,武广的销售额不仅没降,反而突破瓶颈,增长到30亿元。 陈军的预判成为了现实,如今武广人流量最大的楼层,除了一楼化妆品,就是六楼运动休闲、时尚潮品。武广的客户平均年龄,也从2009年的45岁左右降到30-35岁左右。
向顾客学习
在很多武广内部员工看来,陈军带领武广不断取得突破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坚持向顾客学习的结果。
尽管公司离家很远,但陈军坚持坐地铁上下班,“这样环保,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对消费人群的第一手观察。”
坐地铁,是为了能随时观察年轻人喜欢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谈论什么,如果有新发现的话,陈军通常会发微信朋友圈,或直接把图片发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这是个新东西,可去调研一下。”
“经营商场,不能局限在一个模式里,要跟着顾客的需求走,顾客下一步可能需要什么,我们就提前准备好什么。”陈军强调,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创新。
化妆品,是武广的传统优势品类。在将化妆品做到全国单体百货销售第一后,陈军提出,购买化妆品的女性还会选购服装、鞋子,之后会有为老公(男友)及小孩置办服装的需求。于是,武广开始在女装、男装、休闲运动品牌上发力。目前,女装和男装已相继成为全国单体销售第一。
对于那些看重走路计步排名的人来说,若加陈军为好友,可能会比较郁闷,因为陈军几乎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走路”。
如果不出差,他每天差不多要花4个小时在武广里转,看到什么问题就在公司内部群里贴出来。据说,武广的管理人员最怕看到陈军在群里的发言,“他一说话,多半就是哪里出了问题。”陈军看到的“问题”五花八门,有天花板漏水,有顾客排队过长,还有导购人员不够热情等。
除了喜欢观察自身的不足,陈军还乐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他都在全国各地逛商场,看别人有哪些创新、又引进了哪些新品牌等。
多名武广员工的一致印象是,“他(陈军)属于开拓型的领导,不是守成型的。”
比如,缺乏商业综合体餐饮、休闲等业态,是传统百货商场广受诟病的地方。这一问题在武广也存在。不过,从今年起,武广给顾客的感觉会不一样——已引进一些知名餐饮、文具、书店、酒吧、新奇数码等年轻人喜欢的业态。
陈军认为,现代的商业竞争,就是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认知的争夺,价格不是第一要素,需求才是根本。“就好比我们总喜欢去某一个餐厅吃饭,不一定是因为价格便宜,而往往是某一道菜最合胃口,或环境和服务最优雅舒适。”
未来挑战重重
虽然陈军在执掌武广期间取得了不俗业绩,但要带领武商集团再创更大的辉煌,依然困难重重。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从利润贡献来看,武商集团内部发展极不平衡。除了武广、量贩、世贸、国广,武商集团亟需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百货零售与量贩超市,是武商集团两大主业,但该集团年报显示,2016年量贩业务营收比2015年下滑了5.38%,2015年的數据又比2014年下滑了4.97%。
在10家百货商场里,近一半业绩不尽人意。年报显示,2016年,武商集团旗下的武汉众圆广场管理有限公司营收为7.5亿元,净利润为0.33亿元;黄石购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营收为4.78亿元,净利润为0.11亿元;仙桃购物中心和老河口购物中心仍处于亏损阶段。
另一方面,武商集团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备受争议。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是,直到如今,包括微信、支付宝等在内的电子支付手段,在国际广场、武广等商场里仍不能使用,只能使用传统的现金及银联刷卡支付。
对于一个本土老牌商业大佬而言,武商集团的改变速度还是太慢了。
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商业体已经如火如荼的新技术、新应用、新理念、新业态,在武商集团旗下实体难觅踪迹,比如VR体验、3D试衣镜、城市奥特莱斯等。
有人认为,武汉本土的商企过于强大,以致于外地商企难以撬开武汉市场,比如经营惨淡的武汉庄胜崇光百货就是先例。
这一论调可能过于自信。事实上,武汉本土商企还远未强大到“独孤求败”的地步,只是很多顶尖高手还未真正进入武汉市场。
但是,“狼”已经来了。资料显示,在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上海恒隆广场、中粮大悦城、深圳万象城等都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落户武汉。届时,武汉市场的商战只会更加激烈。
对于陈军及其团队来说,任重而道远。(支点杂志2017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