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力量的辅导员,扮演着大学生的引导者和知心朋友的重要角色,其工作状态牵动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00-2016年有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界定职业倦怠的概念,归总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产生的因素和应对措施,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海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6JDSZ204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岱飚,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建设;仇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20
自高校辅导员制度提出以来,作为教师队伍特殊成分的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也逐渐兼顾并倾向服务和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的多重身份,承担着所有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也承受着多重角色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困惑,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仅是对辅导员群体的关心,对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对2000年- 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结果如下:
一、概念界定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2002年,李超平教授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拉奇(Maslach)的定义,编制了适用中国的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国职业倦怠研究具有重要的制度作用。在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的研究中,相关学者也同样采用了马斯拉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展开了实证调查。比如,张莉和廖全明在四川高职院校的调研,陈锋菊、范兴华和贺春生在湖南高校的调研,刘栩和严薇在广东高职院校的调研,刘明在南京高校的调研,张喜转在郑州两所高校的调研,李宁在全国高校的调研等都采用的是基于马斯拉奇对于職业倦怠而开发的量表作为问卷调查的测量工具。因此,本文也沿用马斯拉奇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即“在助人行业和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體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不良心理症状。”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尽管马斯拉奇对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反映了各类职业倦怠现象的一般规律,但是在高校辅导员身上还有其他特点,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学者在定义方面尝试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比如,陈奎庆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指的是长期暴露在压力的情况下,辅导员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该定义明确了职业倦怠主体身份即高校辅导员本身,也表确了该种职业倦怠产生的条件,即长期暴露在压力之下;在具体表现上,采用的是和马斯拉奇相近的观点。高进军提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在多元化思想冲击下,由于工作繁杂和个人价值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一系列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不良反应。与陈奎庆不同的是,高进军强调了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条件,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即客观上工作负责和主观上价值得不到认可。亓昕怡认为,辅导员由于所处外部环境和个人因素而导致的包括情绪耗竭、态度冷漠和效能感降低在内的,会造成一系列身体、行为、情绪等方面不良反映的负面心理状态。鞠鑫指出,辅导员职业倦怠是由于辅导员长期处于压力下却不能及时缓解,或者不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困难而产生的挫折感导致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衰竭。仵林军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背景是,辅导员工作处于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节点,工作涉及学工处、组织部、宣传部、团委、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研究
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由莆田学院的龚娴静老师对88名福建省高校的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去个性化水平较低,但个人成就感偏低;2007年,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曹建平老师对长沙市5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男辅导员的情绪疲惫程度显著高于女辅导员,重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情感疲惫程度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研究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和大专生;同年,广东工业大学的陈晶老师对广东4所高校的74名辅导员进行调查发现,男性辅导员的情绪疲惫低于女性辅导员,而去个性化程度高于女性辅导员;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者在工作中能体验到更高的成就感;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的蒋丽琳和覃干超对50所广西高校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消极态度上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在情感枯竭维度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本科和专科学历的辅导员。2009年,贺斌对河南省新建的四所高职院校的395名辅导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新建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与全国一般高校辅导员相比,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的职业倦怠程度更为严重。2010年中山大学黎青等几位教授对广州市10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调查问卷,结论为广州高校辅导员中非在编、临时岗位、男性以及未养育孩子的辅导员是职业倦怠高危人群。2011年,黄雄英等对安徽省的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新升格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35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表明,女性在低成就感方面要明显高于男性,升格本科院校比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更多地体会到情绪衰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辅导员更有情绪衰竭的威胁;2012年,张莉和廖全明在对245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发现,女性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男性,已婚辅导员的去个性化问题明显多于未婚,艺体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去个性化问题明显少于其他专业的辅导员。2013年,龚蓓对广西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调查问卷显示,被调查的一半辅导员对工作几乎没有成就感。且对工资满意度越高,职业认同程度也越高。福利待遇越高,工作积极性更高。2014年,刘红敏对贵州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年龄、行不、月收入、职称等变量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现状的调研结果类似,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存在较为普遍,但平均水平不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海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6JDSZ204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岱飚,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建设;仇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20
自高校辅导员制度提出以来,作为教师队伍特殊成分的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也逐渐兼顾并倾向服务和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的多重身份,承担着所有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也承受着多重角色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困惑,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仅是对辅导员群体的关心,对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对2000年- 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结果如下:
一、概念界定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2002年,李超平教授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拉奇(Maslach)的定义,编制了适用中国的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国职业倦怠研究具有重要的制度作用。在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的研究中,相关学者也同样采用了马斯拉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展开了实证调查。比如,张莉和廖全明在四川高职院校的调研,陈锋菊、范兴华和贺春生在湖南高校的调研,刘栩和严薇在广东高职院校的调研,刘明在南京高校的调研,张喜转在郑州两所高校的调研,李宁在全国高校的调研等都采用的是基于马斯拉奇对于職业倦怠而开发的量表作为问卷调查的测量工具。因此,本文也沿用马斯拉奇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即“在助人行业和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體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不良心理症状。”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尽管马斯拉奇对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反映了各类职业倦怠现象的一般规律,但是在高校辅导员身上还有其他特点,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学者在定义方面尝试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比如,陈奎庆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指的是长期暴露在压力的情况下,辅导员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该定义明确了职业倦怠主体身份即高校辅导员本身,也表确了该种职业倦怠产生的条件,即长期暴露在压力之下;在具体表现上,采用的是和马斯拉奇相近的观点。高进军提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在多元化思想冲击下,由于工作繁杂和个人价值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一系列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不良反应。与陈奎庆不同的是,高进军强调了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条件,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即客观上工作负责和主观上价值得不到认可。亓昕怡认为,辅导员由于所处外部环境和个人因素而导致的包括情绪耗竭、态度冷漠和效能感降低在内的,会造成一系列身体、行为、情绪等方面不良反映的负面心理状态。鞠鑫指出,辅导员职业倦怠是由于辅导员长期处于压力下却不能及时缓解,或者不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困难而产生的挫折感导致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衰竭。仵林军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背景是,辅导员工作处于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节点,工作涉及学工处、组织部、宣传部、团委、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研究
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由莆田学院的龚娴静老师对88名福建省高校的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去个性化水平较低,但个人成就感偏低;2007年,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曹建平老师对长沙市5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男辅导员的情绪疲惫程度显著高于女辅导员,重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情感疲惫程度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研究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和大专生;同年,广东工业大学的陈晶老师对广东4所高校的74名辅导员进行调查发现,男性辅导员的情绪疲惫低于女性辅导员,而去个性化程度高于女性辅导员;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者在工作中能体验到更高的成就感;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的蒋丽琳和覃干超对50所广西高校的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消极态度上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在情感枯竭维度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本科和专科学历的辅导员。2009年,贺斌对河南省新建的四所高职院校的395名辅导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新建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与全国一般高校辅导员相比,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的职业倦怠程度更为严重。2010年中山大学黎青等几位教授对广州市10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调查问卷,结论为广州高校辅导员中非在编、临时岗位、男性以及未养育孩子的辅导员是职业倦怠高危人群。2011年,黄雄英等对安徽省的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新升格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35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表明,女性在低成就感方面要明显高于男性,升格本科院校比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更多地体会到情绪衰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辅导员更有情绪衰竭的威胁;2012年,张莉和廖全明在对245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发现,女性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男性,已婚辅导员的去个性化问题明显多于未婚,艺体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去个性化问题明显少于其他专业的辅导员。2013年,龚蓓对广西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调查问卷显示,被调查的一半辅导员对工作几乎没有成就感。且对工资满意度越高,职业认同程度也越高。福利待遇越高,工作积极性更高。2014年,刘红敏对贵州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年龄、行不、月收入、职称等变量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现状的调研结果类似,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存在较为普遍,但平均水平不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